04.01 看錦屏怎麼把青山變“金山”

看錦屏怎麼把青山變“金山”

陽春三月,草木葳蕤。

在平秋鎮魁膽村公路旁,20多名村民們正忙著煉山、挖地、植樹造林。“新造的這片山有200多畝,每年春天我們都要到山上來栽杉樹,這是我們錦屏幾百年來的傳統。”魁膽村支書王必玖介紹,長期以來,當地群眾以杉木的栽培和貿易作為主要經濟來源。

看锦屏怎么把青山变“金山”

春蕾林場 楊勝屏(攝)

看锦屏怎么把青山变“金山”

“嘁切,嘁切……”走進坐落於清水江左岸的錦屏縣宏輝木業生產車間,鋸木、搬運、堆砌、烤乾、接條、拼板……工人師傅在飛轉的機械旁忙著生產生態板。“這裡上班離家近,每月有近3000塊錢的工資,還可以照顧一家老小。”在切割機前忙碌的工人李才明介紹,他是平略鎮南堆村的貧困戶,以前只是地地道道的林農,現在成了林業工人。

以上場景,是“杉木之鄉”錦屏縣在發展杉木產業過程中,較好地處理了生態維護和資源利用的平衡。

看锦屏怎么把青山变“金山”

杉林霞光

看锦屏怎么把青山变“金山”

林間小路

錦屏縣林業用地面積184.97萬畝,佔全縣國土總面積的77.22%,森林面積170.738萬畝,佔林業用地總面積的92.30%,森林覆蓋率高達72%左右,林木蓄積量1295.20萬立方米。

林業資源是錦屏最大的資源優勢,林業產業也是錦屏最具潛力扶貧優勢產業。如何發揮林業資源優勢,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近年來,錦屏縣不斷深化林業體制改革,進一步增強林業活力,切實把資源變成資產,資產變成資本,將林業發展成為富民強縣的生態產業。

看锦屏怎么把青山变“金山”

錦屏縣採取“山上嚴管、山下放活”的森林經營管理模式,通過拉長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引導企業整合,實施品牌增效工程,做強木材加工業,提升木材經濟價值。

“以前我們各自經營,不僅浪費生產成本,而且難以做精做細,產品競爭力不強。現在我們幾家公司聯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的優勢,將產業鏈延伸,產品質量提高了,銷路打通了,價格也提升了不少。”錦屏縣宏輝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介紹,近日,該公司與錦源木業、融豐傢俱廠抱團發展,實現了原木供應、精深加工到傢俱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經營發展模式。並著手打造苗嶺生態板材品牌,拓展木屋、別墅建設等新業務,將產業鏈不斷延伸。

看锦屏怎么把青山变“金山”
看锦屏怎么把青山变“金山”

目前,錦屏縣木材加工企業有24家,主要生產生態板、櫃子板、裝飾條等,年產量13萬立方米,產值達3.5億元,解決當地勞動就業1623個,涉及貧困戶410戶。

山上種樹有綠色資產,山下企業務工有收入,新型林業發展成為當地林農增收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方式,“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實現了互利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