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低利率時代,只能買股不能買房

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全民投資品種就是房子。在中國過去20年,房子基本上就是不敗的神話,但這個事情還能夠持續多久?

我們來看一下美國的情況,美國在70年代城市化以後,其實房價的漲幅就非常有限,也只漲了130%左右。房價的漲幅基本上就跟收入的漲幅同步,跟GDP的增速也差不多。2005年之後有一段時間突破了這一區間,就相當於房價漲幅遠遠超過了可支配收入的漲幅,最後直接就醞釀成了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然後就掉回到最初的位置。

所以簡單地講,如果美國的經驗是有普遍意義的話,在一個國家城市化結束以後,房子是承載不了投資功能,承載不了你的財富夢想的,房價的漲幅只會跟你的可支配收入、跟你的人均收入基本上相匹配,如果偏離了就會出問題。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70城房屋的價格指數平均年化漲幅大概六七個點,北上廣深更厲害一些,約12個點。因為大家在買房子的時候,按揭貸款自然使用了槓桿,100萬的房子30萬買進,漲到200萬,30萬掙100萬,感覺就會很好。

但是買股票大家不會用到槓桿,因為每天價格波動變化太大,所以總是覺得買房子的體驗特別好。但是現在中國這個事情基本上要結束了,房價再要有大幅的上漲是不大可能的。

長期來看,其實股票的收益率是壓倒性的,有人統計了過去將近210年美國各類資產的長期回報,不考慮通脹的話,股票年化回報8.1%,長期國債年化回報5.1%,短期國債年化回報4.2%,黃金年化回報2.1%,美元年化回報1.4%。

然後如果你剔除掉通脹的影響,股票長期回報大概是6.6%,然後持有現金是-1.4%,黃金是0.7%。

股票的長期回報率長期來看基本上是一條恆定斜率的斜線,像一個永動機。而債券或者其他所有資產中間都有非常大的波動。

在過去的30年裡面,債券的回報率基本上跟股票是相當的,這是因為在過去30年裡大家看到了債券的牛市,這一牛市是建立在80年代高通脹之上的,當時美國的債券收益率由將近20%一路下降到0,造成了過去30年的大牛市,但是現在這件事情已經結束了。

對於股票,如果上一個十年很厲害的話,接下來有一段時間可能會比較弱,但是迅速又會以一個大牛市來彌補。

拿美國的例子來說,在互聯網泡沫以後收益率很低,但是隨後迎來了漲幾倍的行情,所以它長期來看像個永動機一樣。而對於債券來說,我們雖然可以看到30年的大牛市,但這件事情結束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了。

目前發達國家的利率基本上都已經降到0附近,再指望用債券承載財富夢想,起碼最近很多年是不能指望的。理論上,最後總有一天中國也會降到0,也就到了債券的歸宿。長期來看股票的高收益是比較確定的,債券黃金的低收益是非常確定的。

如果作為一個真正的長期投資者,股票的性價比遠遠超過其他大類資產。其實時間不需要太長,站在十年的角度,無論是掙錢的概率還是輸錢的概率,股票都已經遠遠超過了債券。

有人會提一個疑問,說剛才舉的例子都是美國的,美國是全世界最成功的資本主義國家,那其他的國家是不是也這樣呢?

非常有意思,基本上在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一點都是成立的,股票類的資產顯著戰勝債券類的資產。剛才說美國股票是6.6%,全世界其他國家也有5.6%左右,所以剛才講的股票是最優的長期資產這一點其實是有普適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