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郭德綱于謙的相聲和苗阜王聲的相聲哪個好?哪個有回味?

李鑫翠竹聽雨131211696


說到相聲,我們有必要對這種藝術形式做一個名詞解釋。

所謂相聲就是:以說、學、逗、唱四種形式,對人物、事件進行調侃、諷刺或以幽默風趣的語言表現出來的一種中國民間曲藝表演藝術。根據表演人數的寡眾,可分為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其形成時間約為明末清初,發源地有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三地,以前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市場。


郭德綱、于謙的相聲特點

郭德綱于謙的相聲現如今可謂滿譽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這二位的相聲就有市場,由此可見郭德綱于謙的相聲是多受歡迎。郭德綱在自己的相聲表演中也曾說到“相聲就是給在座的列位帶來笑聲,大家哈哈一樂,我們哥倆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你要說相聲非要給諸位以人生啟迪,聽完相聲我的人生從此有了改變,這我們做不到,那應該學校做的事兒……”郭德綱的話透露了他的 相聲本質,那就是以逗觀眾為樂作為首要任務,題材多樣,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郭德綱出生於1973年,六歲那年拜評書藝術家高慶海學習評書,之後跟隨常寶豐學習相聲,中間又拜師侯耀文。在相聲界,師從哪位對演員的前途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對郭德綱有多位師傅這一點,作為聽眾、觀眾不必太過在意,也沒必要加以指責。郭德綱學習相聲的同時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可以說郭德綱為了說好相聲,學習的東西要比目前大多數相聲演員多的多。


于謙生於1969年,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相聲師從石富寬,也就是相聲大師侯耀文的搭檔,郭、於二人的捧逗組合是目前相聲界最和諧,最默契的一對,無人能與之比肩。

郭德綱于謙的相聲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相聲應該是以觀眾感受為主,還是以歌頌教育為主”,這也就是相聲界目前一直所說的“反三俗”問題。郭德綱于謙的相聲遵循的是觀眾感受的原則,同時以老北京時期天橋的相聲表演形式作為基礎的表演形式,內容中添加了現代素材,取得了極高的口碑和極好的效果,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可。這就是被稱之為“俗”,貼近普通人的相聲形式,也是郭、於二人相聲的特色。

苗阜王聲的相聲特點

苗阜王聲是近幾年崛起的相聲新秀。憑藉《滿腹經綸》這一作品成名,以後就紅遍全國。此後,二人登臺春晚,和郭德綱一樣開始在全國商演,取得不菲的成績。苗阜繼而成為陝西曲協主席和中國曲協委員,成為體制內的一名藝人,可謂名利雙收。

苗阜生於1982年,陝西銅川人,2007年創建“陝西青年曲藝社”,相聲師從鄭小山,鄭小山師從王本林,王本林師從馬三立,也就是說苗阜是相聲泰斗馬三立的曾徒孫,相聲界就是這麼講究。苗阜和郭德綱在師從上基本不分高下。


王聲,生於1982年,陝西銅川人,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相聲師從陝西相聲名家鄭文喜,目前是“陝西青年曲藝社(青曲社)秘書長、陝西省青年曲藝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同苗阜一樣,也進入到體制內了。

苗阜王聲的相聲以插科打諢、曲解本意、融入地方特色為主要特色,風格幽默,表演自然。苗阜王聲這一對的組合,從表演上講,還是比較成功的,但在默契程度上,與郭、於二人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主要是二人在表演中嚴格遵循臺詞,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所以靈活性上就缺乏那麼一點點的活力,顯得有些呆板。這也是體制內相聲的特點,可以理解。





郭德綱于謙和苗阜王聲的相聲

相聲源自明末清初,以前就是藝人通過表演,讓人們得以一笑,從而得到維持生計的生活資料,是低下和貧賤的職業。新中國建立後,相聲這種藝術形式得到重視和尊重,先後出現侯寶林、郭全寶、常寶堃、馬三立、蘇文茂、馬季、侯耀文、姜昆等諸多相聲大家和派別。這些相聲大師撐起了建國後相聲屋堂的棟樑。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大師一個個駕鶴西去,相聲屋堂的棟樑也逐步開始傾斜。


進入二十一世紀,相聲這門藝術已經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消逝於歷史,此時一人忽然躍出,臂撐棟樑立於屋堂之中,此人便是郭德綱。不客氣的說,沒有郭德綱的出現,相聲這門藝術冰消瓦解,走向衰亡是沒有任何懸念的。沒有他,我們甚至無緣聽到“探清水河”、“送情郎”、太平歌詞這樣的民間藝術小調。眾多的觀眾、聽眾之所以喜歡郭、於的相聲,除了這二人讓相聲這種藝術再次散發出光芒外,還因為:好聽。

列位可以回想下,在這之前,有哪些相聲還存在你的記憶中?節點就在姜昆的《虎口遐想》和《電梯奇遇》,在這之後你的記憶中還有關於相聲的內容嗎?即便有,你難道不覺得看書比聽它更有意思嗎?



苗阜王聲的相聲,也非常具有藝術價值,而且也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從根本上講,這二位相聲的表演風格和目標與郭、於二人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都是以觀眾感受作為準則,都是以觀眾發自內心自然的笑作為目標,而不是通過“撓癢癢”的手段。但論對相聲的貢獻、四門功課、藝術造詣上,郭德綱、于謙的相聲要更勝一籌。畢竟,郭德綱相聲的“底子”擺在那裡,“面子”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

我是一蓑松雨,關注我共讀人生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