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淺談十八:朱棣攻進皇宮時,如果朱允炆沒失蹤,朱棣敢殺他嗎?

朱元璋幼時生活在元朝末年,由於漢人在當時地位卑微,因此他一家的生活也過得很是艱苦,甚至連個正兒八經的名字都沒有資格擁有,這也便是他“朱重八”名字的由來。為了生活,小時候的他放過牛,也當過和尚,最後當地饑荒嚴重時,連寺廟都沒飯吃,他便被主持趕出來雲遊化緣,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過上了乞討的生活。好在天無絕人之路,25歲時,他在幼時玩伴的介紹下,投奔了正在起義的郭子興,就此他的人生徹底轉變。

淺談十八:朱棣攻進皇宮時,如果朱允炆沒失蹤,朱棣敢殺他嗎?

朱元璋劇照

參加起義後,他頭腦聰明,行事果敢,作戰英勇,因此很快在隊伍中樹立了威信,同時也得到了郭子興器重。因此,在郭子興和其兒子去世後,他順理成章成為新的統帥接著南征北戰,最後他終於在1368年在南京登基,成功成為九五之尊。上位後的他直接將朱標立為太子,朱元璋對他寄予厚望,但可惜的是,1392年,朱標不幸感染風寒去世,年僅36歲。朱元璋當時已經60多歲,他思慮良久,最終沒有在兒子中挑選繼承人,而是選中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這一決定也得到了當時百官的認可。

1398年,朱允炆登上寶座,後他面對諸位強勢的藩王叔叔,心中深感不安,於是年輕氣盛的他決意削藩,在經過與幾位心腹密謀後,他開始動手。接下來的幾年內,從周王開始,代、岷、齊諸王紛紛被撤,還有一位湘王,看到兄弟們的遭遇後,焚火自盡。到此,強勢的藩王幾乎就剩下朱棣,朱棣裝瘋賣傻失敗後,就地造反,不論他是被逼無奈,還是早有預謀,總之他是成功了,最後他率兵攻進南京皇宮。

淺談十八:朱棣攻進皇宮時,如果朱允炆沒失蹤,朱棣敢殺他嗎?

朱允炆劇照

根據史書記載,此時的朱允炆早已經留下一把大火下落不明瞭,那麼假如當時朱允炆沒有失蹤,朱棣敢殺他嗎?結合史實來看,如果當時朱允炆沒死,朱棣面對他,也一定不敢殺他;或者說,當朱棣攻打至皇宮時,朱允炆一定不會活著。

首先看第一個問題,朱棣不敢殺朱允炆有2個原因。其一,朱元璋的威嚴。當時朱元璋雖然已經去世,但他威嚴尚在,而朱允炆是朱元璋一手欽定、扶立的皇帝,朱棣自然不敢明目張膽的殺他。即便他有這個勇氣,殺了朱允炆,那麼站出來反對的百官肯定不計其數,這樣的情況對他登基百害而無一利。

淺談十八:朱棣攻進皇宮時,如果朱允炆沒失蹤,朱棣敢殺他嗎?

朱允炆劇照

其二,朱棣造反時,為表明自己造反的名正言順,他打著的是“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意思就是,皇帝身邊出現了奸臣,會危害江山與百姓,而他起兵,則是為國利民,幫助皇帝除掉奸臣。這整個意思下來,朱允炆根本沒有錯,錯的只是奸臣,那麼他只能殺所謂得奸臣,而沒有除掉皇帝的理由。

第二個問題,當朱棣攻進皇宮時,朱允炆一定不可能活著,原因如下。

一:朱允炆自己不願苟活。在朱棣攻進南京時,朱允炆曾和他商量,兩個人一分為二共同治理天下,朱棣沒有答應,此時的朱允炆已經絕望。而他雖然號召以“儒仁”治天下,但他性格著實剛強,也敢作敢為,比如說他上位後就強勢削藩。面對下屬百官,他也十分講義氣,在朱棣“清君側”時,他死死護著心腹黃子澄、齊泰等人,無論他人怎麼勸,他就是不殺他們。

淺談十八:朱棣攻進皇宮時,如果朱允炆沒失蹤,朱棣敢殺他嗎?

朱棣劇照

史上有過類似的例子,漢朝景帝劉啟,同樣削藩,結果造成七國之亂,最後七國強力要求他殺掉為他出謀劃策的晁錯,景帝直接答應,為表示討好,他甚至下令將晁錯除以殘酷的“腰斬”,這樣一對比,就可以看出,朱允炆對下屬的保護,或許也就是他這樣的品行感染了百官,使得他們對他唯命是從,難怪最後方孝孺即便面對“誅十族”,也一心認定只有朱允炆才是皇帝。因此,這樣一個性格剛強的朱允炆,一定不願意乖乖臣服於朱棣,在他手下苟活。

二:朱棣不會允許朱允炆在自己攻進皇宮時還活著。假如那時朱允炆還活著,朱棣要做決策就太難了,因此,不論是他提前下手,還是下屬為討好他提前下手,總之朱棣不會見著活著的朱允炆。事實也是如此,朱棣攻進皇宮時,看到了只是一片火海,史書記載是朱允炆放火後失蹤不見,但這把火究竟是朱允炆放的,還是朱棣放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淺談十八:朱棣攻進皇宮時,如果朱允炆沒失蹤,朱棣敢殺他嗎?

朱棣劇照

因此,朱棣想看的情況是,自己攻進皇宮,朱允炆已經死掉。史上也曾有過類似的例子,南朝陳的陳霸去世後,其子陳昌還在後周當人質,於是他的侄子陳蒨當上皇帝。後來得知後周將陳昌放了,陳蒨為了不讓陳昌回來搶皇位,便在半路上將陳昌殺掉了。

所以說,朱棣一定不願意看到活著的朱允炆,即使退一萬步,朱允炆當時活下來了,朱棣會怎麼辦?首先,他一定是鼓動百官,讓百官勸朱允炆以“能力不足”為由退位讓賢。朱棣登基後,會將朱允炆幽禁在宮中,名義上還好吃好喝招待,其實就是變相監控,等眾人不在關心此事時,朱允炆就會“病逝”。所以,不管朱允炆是哪種方法去世,總歸不可能是朱棣明目張膽殺的。

參考文獻:《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