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李 树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棒槌山。

位于避暑山庄东部武烈河东岸,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海拔596.26米的山巅之上。它孤石独秀,一峰峥嵘,擎天而立,上粗下细,很象洗衣用的棒槌,故而被称为棒槌山。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至今已有300万年的棒槌山,立于危崖之巅,悬临绝壁崖边。因其形似寺庙的磬棰,故康熙皇帝赐名为“磬锤峰”。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峰柱高38.29米,上部直径15.04米,下部直径10.27米,基座高21.13米,长38米,宽3—5米,体积6508立方米,重约16200吨。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磬锤峰景区总面积1.06万公顷,包括棒槌山、蛤蟆石、普乐寺与安远庙。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游览棒槌山首选乘坐索道。磬锤峰索道长1620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吊椅式索道,单程21分钟。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磬锤峰索道往返钢索上共设置180个吊椅,为目前全国最长的吊椅式索道。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索道翻越两道梁,穿过两条沟 ,单程运行21分钟。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索道上站。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总面积2200公顷的磬锤峰景区北门,门上对联为:千古精灵擎天一柱齐日月,亿年神针定海万顷转乾坤。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进入北门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进北门沿山路前行,在距棒槌山约200余米处,便是临山而建的宝山寺。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宝山寺,被称为砬壁佛光的宝山寺,建于清朝中后期,由名僧麻祥主持建造,寺庙坐西面东,背倚山脊,高约4米,长约20米,院内高台上设正殿三楹辟一门。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殿内主供宗喀巴,右侧为五世班禅,左侧是七世达赖。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还有不动金刚、弥勒佛等五尊佛像。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寺南侧有敞殿两间,供奉吉祥天女(藏名“班达拉姆”)、米拉日巴佛像二尊。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寺内外佛像全部为摩崖造像,比例匀称,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寺南崖壁上有康熙《锤峰落照诗》摩崖石刻,诗文如下:

纵目湖山千载留,白云枕涧报深秋。

巉岩自有争佳处,未若此峰景最幽。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麻祥墓。宝山寺东南百余米处,有一白色宝塔,此塔为创建宝山寺的开山主持,并相守终生的名僧——麻祥的墓塔。宝山寺建成后,麻祥吃住在山上,念经不止,一直到去世,便葬于此处。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经幢遗址。沿麻祥墓前行过洗手间,不足百米的山脊上,曾经有一石幢,也称经幢,又称砖塔,上镌四个古文字及龙纹。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清《热河志》上载有……下锐上丰,俗称棒槌峰。每夕阳欲暝,万壑苍然,一峰秀矗,亭亭倚天。峰侧石幢一,镌四字。此经幢早已无存,只剩遗址上残存的砖头。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这四个字的拓片,据说是一个名叫波兹德涅耶夫的俄国学者留下来的,有人说是契丹文字,还有人说是“天书”,没人知道念什么。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沿经幢遗址下行,山梁上还有一寺庙遗址,庙号与年代不详。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寺庙残骸。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两侧峻峭的山脊上,通往棒槌山的道路平坦而光滑。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峰柱下休息的平台。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在石峰的半腰处,有一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蒙桑,桑树赖石而生,与石相依相伴。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树高3米多,主干直径30多厘米,所结桑葚儿白色,又大又甜。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基座的台上现已禁止游客攀登,虽然有3—5米宽,但站在上面还是有点眼晕,尤其是大风天气,绝对不安全。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棒槌山南侧500米,有一酷似蛤蟆的巨石,蹲坐于山巅之上。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树林里贪吃的小松鼠。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攀登棒槌山,除了乘坐索道,还有一条上山步道,是经普乐寺前停车场,从寺南墙外上山。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上山的道路或为石板,或为石阶,也有依岩凿就的阶梯。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台阶上便是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南门。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这里是步道中最为陡峭的一段。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山巅上的重檐六角观岚亭。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在这里可以同时观赏棒槌山与蛤蟆石的雄姿。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继续前行,所见到的棒槌山,被誉为“上帝的拇指”尤为逼真。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走到山脊之上,便可以观看蹲卧山巅,欲跃苍穹的蛤蟆石了,还可以到蛤蟆石跟前钻蛤蟆洞。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普乐寺。俗称园亭子,位于武烈河东岸的磬锤峰景区售票处南侧山坡上。是乾隆皇帝继普宁寺,安远庙之后,敕建的又一座皇家寺庙。它座东面西,中轴线正对着避暑山庄,东面隔山与棒槌山相对,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普乐寺的建筑,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后半部是藏族形式。寺内主体建筑“旭光阁”仿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与一般寺庙不同,它打破了传统寺庙座北朝南的格局。东依磬锤峰,西对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中的溥仁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等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格局,拱揖避暑山庄。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普乐寺的山门。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山门正中嵌有乾隆御笔题写“普乐寺”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匾额。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山门内,南侧是钟楼。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山门内,北侧是鼓楼。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迎面高台基上有一座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大殿。正中檐下悬有乾隆御书“天王殿”云龙匾。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殿内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佛,两侧是四大天王塑像。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弥勒佛的背后有护法神韦陀佛立像,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宗印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覆盖琉璃瓦,屋脊装饰色彩缤纷的琉璃饰件,以数条黄琉璃龙贯穿起来。脊中央有一座喇嘛塔,塔的两侧嵌佛供八宝饰件:宝伞、金鱼、宝瓶、莲花、法螺、法轮、法幢、八扎等吉祥八宝。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正脊中央的黄琉璃瓦喇嘛塔,高约两米,塔基为须弥座,塔由承露盘、相轮和日月组成。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殿内正中由北至南,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中方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在他们背光上,有金翅大鹏浮雕。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寺院的后半部分,是一座藏式石砌三层阇城。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一层四面各有门,面西是正门,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门殿内建有乾隆御碑。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门上有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乾隆題额“真如境”。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原有封闭式四面围廊现已不存,只留有四面三间门殿。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第二层正方形石台,上面砖墙上有雉堞,方台四周正中都建有石拱门,拱门与门殿之间有甬道相连。正西拱门正中嵌有乾隆御书“舍卫现祥”匾额。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拱门内两侧有石蹬道直通台底。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蹬道至二层台顶出口建有廊庑。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南北两面拱门是封闭式的,没有蹬道。拱门两侧有护法神像。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台顶建有八座形状相似的喇嘛塔,四角的台座为八角形,白色。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西紫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东黑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北青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四面正中的台座方形,颜色分别是西紫、东黑、北青、南黄。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四面的八个塔代表四方佛和八大菩萨、“四面八方”、“四平八稳” ,五色塔象征五色土(中国九州之土呈五色),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第三层正方形石台周围有石栏杆围绕,平台正中是寺内后半部的主体建筑“旭光阁”。这是一座圆形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的殿阁,外形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相仿。方形平台、圆形屋顶,显示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宇宙观。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殿内中央圆形须弥座上,筑有国内最大的立体“曼陀罗”模型,曼陀罗中供有上乐王佛双身铜像。

旭光阁的内顶部饰有精美的金龙戏珠藻井,雕工细腻,金光闪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上乐王佛双身铜像。

上乐王佛又称胜乐王佛,也就是“欢喜佛”,藏名“德巧”,是藏密五部金刚大法本尊之一。

这尊双身立姿欢喜佛铜像,呈男女拥抱交欢状。男像胜乐王佛是大日如来的法身像,三面十二臂,正面直对磬锤峰,代表“智慧”,女像明妃(即佛母罗浪杂娃)一面双臂,遥对永佑寺舍利塔,代表“禅定”,这在藏传佛教密宗中是一种最高级别的修炼形式。此尊铜铸双身佛像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安远庙。

俗称伊犁庙,又称方亭子,位于普宁寺和普乐寺之间的武烈河东岸台地之上,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规制修建。面向西南,中轴线直对避暑山庄。

此庙是达什达瓦部迁居热河后,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山门

安远庙的山门是一座面阔三间,汉式重檐歇山顶砖石砌筑的门殿,下面辟有三个圆拱洞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正中拱门上嵌有乾隆皇帝御书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安远庙”匾额,寺庙名称为祝愿远方安定之意。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二道山门

下部是砌砖石城座,开有拱门三个,壁上设有盲窗。石城座上建有歇山顶门楼,门殿两侧设腰墙。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进入二道山门,东南北三面墙垣正中,都各有一座平台城门,城台涂红色,壁窗上饰以白色藏式盲窗。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台上建有汉式歇山顶门楼,建筑式样与正面的二道山门相似,不同的是只有一个拱门,从而组成一个严整的院落。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门殿碑亭

正面门殿三间,殿中置乾隆皇帝御制卧碑《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石碑正面为满、汉文字,背面为蒙、藏文字。碑两侧镌有乾隆题写的五言律诗。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与碑亭相连接的有70间回廊,封闭的回廊内便是普度殿,现回廊只剩基座。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普度殿

通高27米,平面成正方形,外观三重屋檐,黑琉璃瓦覆顶。檐下有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乾隆御題匾额“普度殿”。黑瓦覆顶在寺庙建筑和皇家建筑群中极为罕见,据说这是因为在五色中黑代表五行中的水,为使安远庙避免固尔扎庙毁于战火的厄运,乃用黑瓦覆顶,以水克火,防止毁于火灾。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一楼供奉主尊绿度母,木雕,头戴宝冠,凝神垂目,神态安详。像前金柱面北挂条幅“竺乾云护三摩峙,朔漠风同万里绥”。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供桌两侧的木雕猛虎与黑熊,为乾隆皇帝猎射之物,置此以昭示皇帝雄威及骑射技艺。

二楼供三世佛和六大菩萨,三楼供大威德金刚。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民间还传说乾隆的嫔妃中有个香妃,是新疆伊犁人。她自入宫后,经常闷闷不乐,思念家乡。为了使她高兴,乾隆不借花重金,按维族人的样式,修了这座金碧辉煌的伊犁庙。

棒槌山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热河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老百姓都以捕鱼为生。有一个勤劳、善良、勇敢的小伙子,父母双亡,一个人孤苦度日。有一天他外出捕鱼,捕到了一条红色金鲤鱼。众人都说小伙子运气好,如果卖掉,一定会卖个好价钱,能娶个好媳妇回来。可这小伙子总觉得这鱼长的非常好看,不忍心将它卖掉,于是,就把它放回了大海。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一天,小伙子外出捕鱼,遇上了风浪,不仅鱼没有捕到,还差点丧命。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回到家里,心想:家里要是有个人做饭该多好呀。这样一边想着一边打开了房门,房门一开他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掀开锅盖一看,果然锅里有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由于又累又饿,顾不得多想便吃了个饱。以后便天天有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吃。他觉得奇怪,便要把这事弄个清楚。这天,他提前回家,悄悄推门进屋,见一个姑娘正在忙着做饭,那姑娘已经躲闪不及,在小伙子的一再追问下,姑娘才说了实话。她就是那条被小伙子放回大海的鲤鱼,是龙王的小女儿,为了报答小伙子,天天来给他做饭。从此,他俩便成了亲,过起了恩恩爱爱,甜甜蜜蜜的日子。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一年以后,这件事被龙王知道了,他哪能容许自己的女儿与一个凡夫俗子成婚?便指派他的虾兵蟹将来捉拿小伙子,龙女决心和 小伙子一起逃走。他俩同驾一叶小舟破浪向前,虾兵蟹将紧追不舍。走着走着,猛见浪花翻滚,龙女突然想到那翻滚的浪花下边是一个巨大的海眼。正因为有这个海眼,海水才不干枯。我何不回龙宫将定海针偷来,将海眼堵住。于是她便与小伙子一起沉入海底,让小伙子藏身于珊瑚林中,她偷入龙宫宝库,盗出了龙宫里的定海神针。她拉上小伙子一起游出海面,照准海眼将定海神针抛了出去,只见金光一闪,不偏不斜正好插在了海眼上,立时海水哗哗降落,虾兵蟹将们见势不妙落荒而逃。不一会儿海水干枯,海底的礁石,变成了莽莽群山,那定海神针象一根擎天的巨柱,矗立于群山之巅,变成了依天而立,耸入云端的棒槌山。龙女与小伙子就在棒槌山下,过上了男耕女织美满幸福的生活。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两年,玉皇大帝又派天兵天将,来捉拿龙女。原来大海干涸后,龙王到天庭向玉帝告了龙女的状。龙女被抓后,天将们押着龙女,正准备回天宫向玉帝交差。当走到棒槌山时,龙女死死抱住了棒槌山,任凭天将怎么拽她,也不松手,天将没办法,就禀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说:"那就就地处死。"天将便施展法术,将龙女变成一棵桑树,长在了棒槌峰山腰上,让她既归不了天,也回不了大地。小伙子带着他们的儿子,每天都站在棒槌山下呼唤龙女,可是,怎么也呼唤不回来了,只有噗啦啦掉在他们身上的一粒粒白色桑椹儿。据说那就是龙女落下的滴滴眼泪。后来,人们就把这棵桑树叫做"龙女树"。

新拍承德十大景之一——棒槌山


李树,男,1954年1月3日出生于承德县头沟镇北老爷庙村,1974年1月毕业于承德县东三十家子高中,自1975年起至2014年退休,始终在承德县粮食局头沟粮食所工作,从营业员、会计、保管员一直到所长,从没离开过粮食行业。

2018年,在热衷于探讨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自费考察明长城关口的同时,潜心研究承德家乡及避暑山庄的文化古迹,力争为宣传大美承德奉献绵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