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未來這2類人的待遇或將比公務員還要好!有望成為“鐵飯碗”老大

公務員一直是“鐵飯碗”的老大,每年報考人數眾多,但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明年起,這兩類人將替代公務員,成為“鐵飯碗”的老大。

未來這2類人的待遇或將比公務員還要好!有望成為“鐵飯碗”老大

1、高校老師

說說工資待遇,以前都是財政撥款,以後取消編制改為部分撥款,其他的由學校在市場和政府的競爭性項目去爭取,這勢必造成工資上限會大大提高,但有沒有錢發這部分績效,就看學校的能力了,好學校肯定越發越高,最近新聞報道的東部沿海大學去挖西部大學人才,年薪都是百萬級別的!

未來這2類人的待遇或將比公務員還要好!有望成為“鐵飯碗”老大

晉升空間方面,目前教師都是走的助教、講師、正副教授,通過做課題,發論文、評審來取得,這個利弊就不說了,反正我在高校的朋友們提起這個就牢騷滿腹的!我分析下步改革後更多的是按照任務來聘任人員,會淡化職稱的概念,但仍然會有資格的限制,比如聘任某個職務,需要相關的從業資格證,經歷等,然後你自己決定需要再找幾個人來組建團隊,學校根據情況撥款申請經費!我覺得這是個好事,搞教學的不用提心吊膽地去評審了,抓好教學質量就行了!雖然事業單位改革取消了高校教師編制,但取消編制後,教師憑能力吃飯,沒了一些制度的束縛,還可以通過講學兼職等形式獲取更多薪酬。

醫生的收入反而會高?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前公立醫院的醫療運行體系比較的複雜,比較難能夠解放醫生,導致醫生的積極性不高。

未來這2類人的待遇或將比公務員還要好!有望成為“鐵飯碗”老大

這樣一種的去行政化和取消編制的是做法可以說是目前我國醫改的重要部分吧,能夠極一定程度的釋放醫生的雙手,不被編制和行政束縛太多。成為一個靠技術生活的自由職業人員會讓醫生更加註重自己的能力和聲名,增強自己醫療行為的責任感。

再者對於醫院對於人才的引進會更加靈活和具有主動性(這個和高校差不多),因為在以前醫院要想招聘一位醫生,它是需要考慮自己的編制名額情況的,所以很容易導致醫院需要的人才進不來的現象。但是現在不用顧慮這個了,無疑是可以收到優化人才的配置的效果的。

取消醫生事業編制,對提高醫生工作積極性有很大幫助,因為公立醫院的醫生處處受限,取消編制後,採取“多勞多得”的工資制度,這一制度對於比較辛苦的醫生來說可以拿高薪了。

未來這2類人的待遇或將比公務員還要好!有望成為“鐵飯碗”老大

高校和醫院具有事業編制,一直備受社會爭議,因為大學教師、醫生、護士與其他事業編制的工資待遇差距太大,尤其是醫生、護士的工資待遇,與其他普通事業編制簡直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而且在事業編制的影響下,高校、醫院的行政化的影響一直沒有消除,也就是說高校、醫院正在經受著行政因素的影響。

按照目前的發展來看,高校和醫院都是公益性單位,而且他們是純粹的學術、技術型單位,不應該受到行政化的影響,如果取消事業編制、去掉行政化,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高校、醫院的不斷髮展,有利於高校、醫院營造出更好的發展環境。

但是對於教師、醫生來講,相信尤其在城市水平比較低的大學、醫院中,肯定不願意取消事業編制,在他們看來事業編制就是他們職業的“護身符”,有了事業編制的維護,就不容易導致自己事業,也能帶來穩定的經濟收入,相信多數大學教師、醫生都不願意取消事業編制。

未來這2類人的待遇或將比公務員還要好!有望成為“鐵飯碗”老大

不過,對於教師、醫生取消事業編制來講,從長遠來講是一件好事情,肯定對於醫生、大學教師的職業發展是很好的,也有利於大學、醫院保持其學術、科研的純潔性,總體來講,無論是對於高校、醫院,還是對於教師、醫生,取消事業編制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即使高校教師和公立醫生被取消編制,但隨著國家對教育和醫療的重視,這兩個職業的待遇也會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