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尋茶·颳風寨

瀾滄江自青海阿尼瑪卿山麓南來,在滇南國境線北側,將穿越橫斷山脈高山深谷積聚而成的豐沛水能,化成了西雙版納、臨滄、普洱一帶“六大古茶山”的溪澗縱橫、雲霧繚繞。原生的雲南普洱茶大葉種茶樹,便生長在這片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的沃土上。

然而,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上,任一處古茶樹地,都並非外來的人們輕易可以到達。易武颳風寨,是中國最南端的瑤寨,屬於曼撒古茶山系統,這裡出產的茶,是一芽三葉留長梗,曬後顏色灰亮中透著墨綠色光澤。茶湯入口帶著強烈的山野氣息,甜醇中含著天然濃郁的蜜,清涼回甘的感覺較為明顯,香揚水柔,而且非常耐泡。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俯瞰颳風寨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從颳風寨去茶王樹的路

從易武進颳風寨的路很難,但沒有走進來的茶客無法想象,颳風寨茶人們的進山採茶之路,又是何等艱難。

我們去的是颳風寨五塊古樹茶地之一的茶王樹。皮卡從颳風寨出發上山,在碎石和黃泥混合成的小馬路上顛簸著上行,貼著山壁轉了十幾個接近90度的大彎後,在一處接近60度向下的陡坡停了下來。

到這裡,只走完去茶王樹的前15公里。再往前,另一個15公里,就只能靠雙腳了。當然,不想走路的,還有摩托車——不過茶客肯定不行。

颳風寨的人們,無論男女,個個都是騎摩托車的好手,可以在這樣高差極大、拐彎很多的黃泥山道上呼嘯來去,讓人捏一把汗,覺得隨時都會側翻掉下懸崖,但他們上坡下坡大拐彎都不減速,不然爬不上坡。

從下車點步行到茶王樹近兩個小時,一路陡坡一路蔓草荊棘,終點在一處草木蔥蘢的小山谷裡。此茶地因有一棵需要三個成年人才能合圍的“茶王樹”而著稱,和曼撒茶山核心區一衣帶水,又隔冷水河與彎弓山脈遙遙而望。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原始森林裡的古茶樹

問這棵茶樹的年齡,颳風寨的人們也說不上來,反正,爺爺的爺爺就已經在採了。

雖然地處偏僻,但幾年來,易武以及颳風寨的茶人們,早已不是當年靠點茶葉餬口的赤貧狀態。隨著市場古樹茶持續熱炒,五大茶山出產的古樹茶價格持續走高,當地的許多茶人早已經身價百萬。

目前擁有茶王樹茶地的茶農約有40多戶,頭春古樹價格則可以賣到3000-4000元之間。

去茶王樹的路,比起以前只能完全在荊棘密林中穿行的狀態,現在已經好了太多。它的前半段小公路,是2012年修通的。但是最後一段如此艱險難行,為什麼一直不修?颳風寨人對此不置可否。

亦真亦幻“武侯遺種”

颳風寨是曼撒古茶山之一處,而曼撒也只是宏大的雲南普洱茶系統之一端,總體而言,雲南普洱茶核心產區分成六大古茶山系統;攸樂、莽枝、蠻磚、倚邦、革登、曼撒。

和雲南許多物產、歷史一樣,普洱茶的緣起,也被亦真亦幻地追溯到了公元225年的蜀漢南征。清代《道光普洱府志》記載:“舊傳武侯遍歷六茶山,留銅鑼於攸樂、置鋩於莽枝、埋鐵磚於蠻磚、遺梆於倚邦、埋馬鐙於革登、置撒袋於慢撒。因此名其山,又莽枝有茶王樹,較五山茶樹獨大,相傳為武侯遺種,今夷民猶祀之。”

諸葛亮在六大古茶山巡視一圈,並且還分別留下紀念品,這當然是神話傳聞,不足為憑。但世居雲南攸樂山的基諾族人,確實一直深信諸葛亮在雲南始種茶樹為事實,並將之視為“茶祖”,常常祭拜。

從這個意義上說,普洱茶很早就已經是中原與西南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的符號,儘管這個名稱是到很晚近才有。

事實上,雲南古茶樹開始栽培的時間,應該不會遲於諸葛亮的年代。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雲南諸民族先民之一的濮人,就曾獻茶給周武王。

直到今天,在西雙版納一帶還有很多千年樹齡以上的茶王樹,比如,巴達大黑山樹高14米、樹莖1.12米的野生茶樹,樹齡已有1700餘年;南糯山上已發現的世界最大栽培型茶樹,樹齡800多年,樹高9.8米,主幹直徑1.58米。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邦崴大茶樹

近年來,在瀾滄拉枯族自治縣還發現了“邦崴大茶樹”,樹高11.8米,樹莖1.14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發現的唯一一棵“過渡型古茶樹”。這是古代濮人栽培移植野茶樹種遺留下來的活化石。

茶樹圖騰與敬仰

關於普洱茶產區情況,最早的文字記載,在唐人樊綽成書於鹹通四年(公元863年)的《蠻書》中:“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銀生城,唐時南詔國銀生節度使治所,即今天的雲南景東,轄區包括今普洱市、臨滄市一部、西雙版納州等地,正是今天普洱茶的核心產區。

按照《蠻書》說法,在唐代,銀生城一帶民眾並沒有系統的茶葉種植製作方法,但因為樊綽只是受命收集南詔資料,並沒有到過雲南,所以這個說法一直被質疑。

據布朗族史書《布朗族言志》和傣文史料記載,布朗先民原本居住在昆明滇池周圍,後來因為人丁單薄受其他族群進逼,被迫一路南遷。

史書裡說,布朗人對茶樹有一種近乎於圖騰崇拜式的敬仰,因為在來到西雙版納之前,遷徙途中有受傷的布朗先民,曾因為嚼食生茶葉治好了不明疾病,從此就把尋找、發現新茶樹作為族人的一項使命。但是茶樹稀少,並不容易見到,因此,他們每當發現一棵,都要在樹上打上一個特別的記號,並記住其地理位置。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景邁萬畝古茶園

佛曆713年(公元180年),布朗人最後來到芒景(今瀾滄縣惠民鄉芒景村)一帶定居建村及種茶。芒景正是今天雲南“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的核心地帶。

茶史研究學者及農業專家們堅信,如此古老而廣大的茶園,“無採造法”是不可能形成的。布朗人自述,這些茶樹是布朗族、傣族先民一棵棵從野外移植而來。

從普日到普耳

樊綽寫《蠻書》的唐代,普洱茶不僅有系統採造之法,而且已經是大宗貿易商品,清人阮福《普洱茶記》稱:“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當地民眾則普遍賴以為生,《普洱府志》記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

然後,來自六大古茶山的茶葉,都運到了普洱府集市貿易。清人阮福《普洱茶記》中雲,“所謂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內所產”,這恰恰很好地說明了唐代普洱茶的商品屬性。

史稱,“茶興於唐,盛於宋。”唐宋之際,除進行川滇藏茶馬交易外.大理國還派使臣到廣西,以“步日賧”,也就是唐代南詔銀生節度使轄區,出產的普洱茶,與宋朝靜江軍(管轄今廣西桂林一帶)作茶馬交易。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茶馬古道

宋代自雲南通過茶馬貿易運到中原和江南一帶的普洱茶,多是上乘的“緊團茶”,又稱“圓茶”,滋味芬芳馥郁,名士王禹偁品嚐過後,不禁寫詩讚美:“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愛惜不嘗唯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

短暫的元代,因為蒙古朝廷與西藏的密切關係,將宋以來茶馬西南邊陲交易的興盛推向頂點。元人李京《雲南志略諸夷風俗》“金齒”“白夷”(指傣族)條說:“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相互貿易。”可見,茶馬互市已成常態。

這時,宋代的大理“步日部”,已經變成了“普日部”。到明初洪武年間,“普日”又變成了“普耳”,箇中原因,據說是官方發現《說文解字》裡關於“普”的解釋,是“日無色也”,也就是白天黑夜一樣無色昏暗,認為不好,於是象形字“耳”替代了“日”。

“普茶”之名隨之出現。明萬曆年間,謝肇在其《滇略》中記載:“士庶之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在這之前,雲南茶葉並沒有固定名稱,從中也可看出,當時普洱茶已經自上而下風靡。

明代茶馬市場承襲了前代的興盛,以普洱府為中心點,往西往北是西藏、新疆,往東是四川、中原諸省,往南是東南亞諸國,它們以茶馬古道連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茶馬交易網絡。《新纂雲南通志》則補充道:“‘普洱’之名,在華茶中所佔的特殊位置,遠非安徽、閩浙可比。”當時,以“六大茶山“為主的西雙版納茶區,年產幹茶可達8萬擔。

“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清代前期,滿清皇室貴族延續了明代上層人士對普茶的喜愛;另一方面,隨著明清西南地區日漸納入中原王朝管理體系,陸續完成改土歸流,通過茶馬古道與西南地區的貿易往來也大大加強。

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供不應求。

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馬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藏區和川、滇邊地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川滇及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它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岸。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西南戰亂剛剛平定,清政府就同意達賴喇嘛在北勝洲(今永勝)建立茶葉市場。當年,從普洱運往西藏的茶葉就達300萬斤之多。史載,每到冬季,茶葉市場人潮馬龍,藏族同胞驅著成百馱馬,馱著馬匹、藥材等來換購茶葉。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藏民族生活在平均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寒地區,在冬季尤其需要攝入熱量高的食物,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他們的主食。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這就需要大量喝茶。所以藏語古諺中雲:“加察熱!加霞熱!加梭熱!”翻譯成漢語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夏喝龍井,冬喝普洱

普洱也是清代皇室生活標配,這從《紅樓夢》的一些記載也可窺見端倪:

那一天,是寶玉生日。

入夜,晴雯、襲人帶著院子裡的丫頭們,張羅起每人半個月薪水湊起來的宴席,把門一關,開始等待夜涼如水的狂歡時刻到來。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掌燈時分,宴席還沒開始,林之孝家的帶著幾個管事媽媽來查房,點了卯之

後,就問寶玉怎麼還沒睡。

寶玉說,自己平時都早睡的,今天是吃多了東西,怕早睡積食,等下還打算在院子裡散散步。

林之孝家的就說:“該沏些普洱茶吃。”

襲人和晴雯則說:“沏了一杯女兒茶,已經吃過兩碗了。大娘也嘗一嘗,都是現成的。

林之孝家的絮絮叨叨把寶玉教訓了好一會,終於走了。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晴雯趕緊叫小丫頭們合了院門,寶玉就建議女孩子們卸妝寬衣,坐到一起,開始了一場美好的青春宴會。

《紅樓夢》六十三回其實講了很多事,從寶玉生日寫到了賈敬之死,青春宴會繁華盛極,與道觀裡枯寂癲狂的死亡,卻是如此接近,這成了許多紅樓愛好者的關注焦點。

《紅樓夢》成書於雍正、乾隆年間,全書有273處提到茶,其中,普洱茶多次被提及,正是清代上層社會普洱茶大興的真切寫照。

前文引述自六十三回的,至少向讀者傳遞了三個與普洱茶有關的信息:

作者曹雪芹生活的雍正乾隆年間,普洱茶是貴族的流行飲品。

溫和不刺激的普洱茶,有解膩消食功效,貴族們常常在晚飯後沏來喝;

女兒茶可能是普洱茶的一種品類,清代泓《滇南新語》裡說:“普洱茶珍品,有毛尖、芽茶、女兒之號。”阮福《普洱茶記》也說:“女兒茶為婦女所採,於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團茶也。”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普洱茶外形長索肥大,色澤烏潤、褐紅,滋味醇厚回甘溫豐,並有獨特的陳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倉味”。其性溫、善解油膩,《本草綱目拾遺﹒木部》說:“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效尤大也。”

這裡說的膏黑如漆者,指的是普洱熟茶;綠色的則是生茶。

所以,寶玉說他吃多了的時候,林之孝家的立即說應喝些普洱茶。

清代作為宮廷貢茶的雲南普洱茶,體系相當豐富完備,已經有了大普洱茶、中普洱茶、小普洱茶、普洱女兒茶等諸多細分種類。史載,清廷王公貴族飲普洱之風盛行,一時普洱貴比黃金,滿清王朝甚至一度以“定量配額制”,對王公貴族實行限量供應。乾隆皇帝則多次“留用”或“要去”普洱茶,並把它賞賜給朝貢使團或外國使團。

民國時代,老舍有一次問溥儀,你做皇帝的時候喝什麼茶,溥儀說:“夏喝龍井,冬喝普洱。”

血色普洱

普洱之名,落定於清雍正七年(1729年)設普洱府,普洱成為府級建制,“普茶”也隨之變成“普洱茶”,從此將正名寫入歷史。這背後,是西南各地區陸續納入中原王朝體制,完成改土歸流的大歷史背景。但這過程,並非全是和平與溫情,也有鮮血。

雍正六年(1728年),一批江西籍茶商到莽枝茶山販茶,住在莽枝茶山頭人麻布朋家中。沒想到,這批茶商中有一人行為不檢,勾引麻布朋之妻。事情敗露後,麻布朋一怒之下殺死了妻子和那位江西商人,將兩人髮辮懸掛於一棵大青樹上示眾儆尤。

這批逃走的茶商,則到處宣揚莽枝頭人殺商事件,引得不明就裡的外來茶商聯名狀告麻布朋劫商害民。然而,當時的莽枝茶山,受車裡橄欖壩大土司刀正彥管轄,其與麻布朋同宗相連,不理會清政府懲罰麻布朋的命令。

其時,清政府謀劃對西雙版納改土歸流已久,正無計可施時,牛滾塘事件給了清廷實施計劃的絕好理由。於是,雲南總督鄂爾泰下令清軍進茶山,向刀正彥發難。 清軍入山後,焚柵湮溝,無險不收,幾十個寨子被毀,六大茶山烽火狼煙。除曼撒外的其他五座茶山,基本毀壞殆盡。

雍正七年(1729年)刀正彥、麻布朋雙雙被俘虜斬殺,清剿結束。隨之,當地實行“改土歸流”,即設官府、置流官,以取代原來統治本地的世襲土司。清廷設置了“普洱府治”,府治設攸樂山,設置“攸樂同知”,駐軍五百,防守茶山.徵收茶捐。

同時,清政府在西雙版納設立思茅總茶店,由官方壟斷經營茶葉。自此,普洱便成為茶葉精製、進貢、貿易的中心和集散地。

過去曾把普洱解釋為哈尼語“水灣寨”,寓意為有山、有水的地方,但有史家認為,設置“普洱府”應屬於頂層設計範疇,不太可能去釆用少數民族言語,普洱的意義,比較靠譜的詮釋是“普潤萬物、惠澤天下”。

作為貢茶的普洱,首先是要好茶,“於三月間採蕊極細而白,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後方許民間販賣。”

並且,普洱茶極講究花色品種,“每年備貢者,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一斤重團茶,四兩重團茶、一兩五錢重團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採茶

根據鮮葉質量的不同,加工所得的茶葉也有所不同。如農曆三月至四月份採製的稱為“小滿茶”,七月份採製的稱為“谷花茶”,揉茶時,要先把不能搓揉卷緊的葉片撿出來,這種黃片老葉稱為“金月天”,揉制後解不開的團塊,稱為“疙瘩茶”。

此後,終清一代,普洱茶業持續興盛,檀萃《滇海虞衡志》雲:“此滇之所以為產而資利賴者也,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西雙版納廣袤的沃土上,幾乎家家種茶、製茶、賣茶。茶山、馬道馱鈴終年迴盪,商旅塞途。《雲南通志》、《普洱府志》、《大清一統志》等書中,也都提到了當地民眾“以茶為市”“仰食茶山”。

生於雲南興於廣東

二十世紀初,隨著清朝覆滅,普洱貢茶已不在。但普洱茶依然興盛。二十世紀上半世紀的普洱茶,主要為“蒸制以竹箬成團裹”的竹蔞裝大茶,且“價等兼金,品茶者謂普洱之比龍井”。

人們尤其珍愛陳化的普洱,因為古代雲南交通閉塞,茶葉多用馬幫馱運,需長年累月涉,加之產區一帶空氣溼潤,茶葉在長途儲運過程中,經過徐徐漸進的內含物轉化,便形成了普洱茶獨特的色澤及陳香風味,而且以越陳越香著稱,售價更高。

然而,若完全依賴自然後發酵,陳化時間長,上市慢,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於是,1930年代以後,不少茶廠開始尋求新的製茶工藝。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普洱渥堆

有趣的是,普洱渥堆發酵工藝的淵藪,卻並不在雲南,而是在廣東。

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香港和臺灣開始盛行品飲生普,同時他們對紅湯褐底陳香味十足的陳化普洱茶非常感興趣。但由於普洱生茶自然陳化、轉化時間較長,短時間內不能滿足市場消費需求。

之前,澳門英記茶行的盧鑄勳,偶然發現綠湯茶遇水受潮後會變成紅湯茶,於是自行研究,將綠湯茶潑水後曬乾,研製出紅湯茶,賣到港澳、南洋等地。

這就是當代熟茶的雛形:南洋潑水茶。因為潑水茶,廣東省茶業公司將盧鑄勳請到了茶葉公司內傳授潑水茶製作技術,廣雲貢餅便因此誕生。這是一種從利用廣東的溼熱環境,從香港地窖加速轉化法演化的人工加溫加溼發酵工藝。

不過,這種茶葉剛面世時,人們並不認可它,認為它是假普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的宣傳及這種茶的口感,讓人們逐漸認可了它,但還是不登大雅之堂,還是地下茶品。

是當年勐海茶廠的技術骨幹鄒炳良、昆明茶廠原廠長吳啟英,到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屬下第二茶廠學習此技術,並將“發水茶”技術帶回雲南。效仿廣東做法進行加速發酵工藝試驗。

1973年,雲南省昆明茶廠開始以這種工藝加工茶葉,之後又有勐海茶廠把這一工藝進一步發展。但這種人工快速發酵工藝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因為其中的溫度、溼度、通風、翻堆每一道工藝如果時間上有偏差,都會影響茶品的質量。

1974年,人工渥堆技術在昆明茶廠正式試製成功,茶品質量穩定性得到保證,從此揭開了新工藝普洱茶的新篇章。

生於雲南興於廣東

現代普洱熟茶製作技術始於廣東並不意外。需求即是第一生產力。

據統計,廣東省每年都要消化普洱茶總產量的七成左右,是全國最大的普洱茶銷售市場,並且還有著超過100萬的普洱茶收藏者。普洱茶有兩大集散地或者說交易中心,其一就是廣州。

廣東地處南方,廣東人普遍飲食清淡,好過夜生活,睡眠較晚,火氣偏旺,在這種情況下,喝普洱茶就能達到降火的功效。因此,普洱茶深得長壽老人的喜愛,又稱“壽星茶”、“伯公茶”。

普洱茶暖胃不傷胃,這點,熟普洱茶尤為明顯。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解油膩、牛羊毒……刮腸通洩”的記載。現代科學證明,普洱茶中含有他汀類物質,因此在降血脂方面有特別功效。

因此廣東人喜歡在飯後喝幾杯普洱茶,這樣既有助消化,又可以維持腸胃健康。古老的普洱茶更多的傾向是銷往海外或是少數民族地區,而廣東地處嶺南,受眾多華僑華人及東南亞飲茶文化影響,加上地理位置上也靠近雲南,上世紀90年代外來資本的介入,一方面帶來了普洱茶的全面產業化商業化的變化,另一方面以廣東為大本營開展的普洱茶規模化銷售,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廣東人飲用普洱茶奠定了基礎。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在許多普洱茶業內人士的微信裡,位於廣州花地大道的芳村,經常被稱為“宇宙的中心”,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芳村在普洱茶商心目中的地位。

芳村歷史上就有栽培茉莉花、窨制花茶的傳統,其地處石圍塘火車站,貨運便捷,在改革開改後慢慢成了茶葉集散地,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市場逐漸擴大,從那時起開始確立起行業龍頭地位。目前以芳村為核心的茶葉市場有幾十家,商鋪一萬多間,是世界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又有茶葉(普洱)華爾街之稱。

芳村它不是一條村,而是一個區,批發市場也不是一個,而是由二十多個聚集在一起,上萬家店家檔口,龐大的從業人口組成,相當於內地的一個小城市。

芳村自南宋以來就是茶葉交易集散地,這裡有一條村叫“茶滘”,古代做茶的人在此聚集居住,現在村民就是他們的後裔。芳村市場的絕大部分檔口都經營普洱茶,在芳村有龐大的普洱茶倉庫,甚至倉庫存茶過億的商家都不在少數。

流通,是芳村在普洱茶領域最核心的價值體現。普洱茶品牌有幾千個甚至上萬個,但是能夠在芳村被流通交易的,就只有寥寥少數的十來個品牌。在芳村擁有三十家以上的店鋪經營的品牌有:大益、下關、雨林、福今、合和昌、今大福、潤元昌、瀾滄古茶、廣隆等。

曾經有人在08年就預言茶葉專業批發市場會衰退,事實上芳村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證明,芳村連同整個中國普洱茶市場,依然方興未艾。芳村的檔口在這幾年內增加了很多,但是租金卻一路上漲。

“可以預言在幾年內芳村都不會衰退,仍然是普洱茶的中心,”有業內人士說,“中國的普洱茶中心,可能由只有一個,變成兩個中心,其中一個是芳村,集散中心,一個是勐海,原料中心。

惡炒與價值迴歸理性

清末以來百多年,普洱茶一度曾因戰亂、時代變革衰落,然後在當代又因市場、資本推手等種種原因走向新的興盛頂點。

1935年以後,英法提高關稅。茶商無利可圖,茶葉賣不出去。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茶葉更無人要,茶商改做洋菸生意。到解放前夕,普洱茶葉生產瀕於停頓,產量下降到了3000擔。

1942年,攸樂起義攻進了倚邦,戰火燒了倚邦燒多日,幾百年古鎮幾乎化為灰燼。這場劫難讓所居人家盡移他鄉,倚邦往日繁華不再。

1958年倚邦曼松王子山過了一次重大山火。所有古茶樹幾乎盡毀,只剩老樹根樁。現在那些名之為曼松古樹茶,基本都是從古樹根上新發出來的枝椏。這些枝椏雖然不大,卻承繼著原種古樹的基因。

建國後,人民政府撥款撥糧扶持救濟,茶葉生產才逐漸恢復。

之後,普洱茶行情一路看漲,在2007年甚至出現了一波嚴重背離價值本身的惡炒,這對專注做茶的茶農而言,也不是好事,如此,颳風寨瑤民們不願意修通最後一段進山路的問題,也就有了答案。

本地朋友則告訴我,瑤寨自古有靠山吃山、尊重山林的傳統,人們從內心並不希望用強力去改變茶山面貌,他們習慣於有多少茶就採多少茶,賣多少茶。

事實上,正是艱險的道路,阻擋了更多外界茶客深入颳風寨的腳步,至於還能從颳風寨走到茶王樹或其他茶山的人,就更少了。

普洱:生於雲南興於嶺南

颳風寨瑤家茶農

現實的,滇南古茶山連同颳風寨在內的整體情況是,其實每年的茶產量是相當有限的。但現在市場的火爆狀況,紛至沓來的茶人所帶來的熱烈需求,已經遠遠超過了滇南產茶區的提供能力。

並且,隨著市場熱炒,採茶等人工也隨之高企,無形中推高茶價。

有茶商感嘆,目前古樹茶的價格,入手後能再高出多少價格來賣呢?

一位茶客的回答更直接:買回來基本是囤著自己喝。

而易武鎮上一位雜貨店的小姑娘的擔憂和抱怨更為直接:

“我們的茶山就這麼點,

你們這麼多人來,

真是要把我們的茶山踏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