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人類兩小時內跑完42公里是一個什麼概念?一般普通人有可能通過後天訓練完成嗎?

用戶5547775963


馬拉松比賽全程是42.195公里,跑完全程需要多少時間?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此答案也不盡相同,之前人類馬拉松的最快紀錄是2小時01分39秒,這一紀錄的保持者是肯尼亞選手基普喬格,是在去年9月16日的柏林馬拉松上創造的。不過這一紀錄現在已經被改寫,1小時59分40.2秒再一次刷新了人類的極限,而創造這一紀錄的依然是基普喬格。


近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進行的馬拉松戰賽上,世界紀錄保持者肯尼亞馬拉松運動員基普喬格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完成比賽,成為世界上首位馬拉松跑進2小時的運動員。在此之前馬拉松跑進2小時被科學家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紀錄,這完全超過了人類的體能極限,甚至有科學家預言人類想要馬拉松破2可能要等到2075年。


2小時跑完42.195公里是一個什麼概念,之前網上有個類別,我認為很貼切:如果以百米世界紀錄為例,博爾特保持的紀錄為9秒58,如果要將這個成績提升0.01秒,那麼百米紀錄提升幅度是0.1%。如果換算成馬拉松的話,以之前基普喬格被承認的最好成績2小時1分39秒,他想要突破2小時大關,那麼紀錄提升幅度將高達1.4%,難度相當於百米跑到9秒45左右。換一種通俗的說法:馬拉松跑進2小時,其配速要達到2分50秒每公里,以2分50秒的配速堅持42公里不減速對體力、耐力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雖然基普喬格打破了人類的極限,創造新的世界紀錄,不過遺憾的是這個紀錄並不會被國際田聯官方認可。首先這項比賽並非正式比賽,而為了基普喬格能夠破2成功,官方還為其配備了41名長跑及馬拉松高手為其擔任配速員。可以說基普喬格的破2是團隊合作的結果,賽事方為了破這一紀錄排除了外部的一切干擾。對於普通人來說基本不可能通過後天的訓練完成,因為普通人的身體機能無法達到這個條件。


迴環體育


我不知道是個什麼概念,我只知道我跑過十公里後就快累死了。在最開始跑步的時候,我都是一兩公里的跑,很累,腿老疼,有段時間就不能深蹲,一蹲下就疼得齜牙咧嘴的,但是慢慢的,我開始三公里的跑,一點點得增加,到後來喜歡上那種跑步後大汗淋漓的感覺,好舒服。所以我認為這個後天也有可能練成。畢竟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就像我剛開始一公里也堅持不去,但後來慢慢的可以接受三五公里,所以很厲害。



遲暮微涼


題主應該問的是馬拉松成績吧,馬拉松能跑進兩小時的人現在只有一個,就是肯尼亞34歲的“馬拉松之王”基普喬格,他在奧地利維也納普拉特公園的INEOS159號比賽中,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不到兩小時內完成馬拉松的人!全程42公里195米的馬拉松,花了1小時59分40秒2,他來中國指導過中國選手跑馬拉松。

因為我跑過馬拉松,我知道那有多難,兩小時內完成,那真的不太容易。我用我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我第一次跑馬拉松是那是高中的時候,我本身就是學校足球隊的後腰,體能非常好,很能跑,有時候踢一下午球都沒問題。那次參加馬拉松是來回路線,也就是跑到目的地再跑回來,來回62公里。那次跑完,想想都後怕,差點沒命。

那次組織的比較混亂,星期天上午,我們足球隊正在訓練,學校老師就叫我們去代表學校參加馬拉松,時間緊急,連回去換鞋換衣服的時間都沒有給我們,我們幾個是穿著膠釘鞋穿著訓練服去的。到了出發點才告訴我們要從我們這個城市跑到另外一個城市,距離是31公里左右,那一刻的心裡只想哭。我是十點出發,一路上沒有休息,一直在跑,跑到的時候已經中午11點40了。

現在想想那時候真傻,為什麼不棄權,跑到的時候球襪已經全破了,滿臉是鹽,沒錯,就是鹽,全是汗水乾了以後留下的鹽。那時候真不想跑了,中間連個補水站都沒有,跑了兩小時沒喝一口水。然後我們又要往回跑,不跑也不行啊,因為身上沒帶一分錢啊,想坐車回來都不行,哈哈哈!

那一刻我覺得我非常累,和我一起的還有三名我的隊友,我們四個像非洲難民一樣相互鼓勵著往回跑。看到路邊有小賣部真想買瓶水喝,可我們幾個都沒帶錢。因為沒有補充水份,回程剛跑了三分之一都已經體力不支了,嘴唇都乾巴巴的跟好幾天沒喝水一樣,腿不能停,一停下來就腿抽筋了。我們幾個累了就走一會,然後再堅持跑。終於,我們四個以第一名的身份跑完了全程。

我清析的記得當時撞線的時候還有電視臺的攝相機在拍攝,結果只有我們四個完成了比賽,我們四個的照片被掛在了學校廣宣傳欄。這是我們那個城市第一次舉辦馬拉松比賽,規劃的非常不合理,後來就換地方的,在東區舉行,路程縮短到了42公里。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又參加了一次,只跑了半程。最後得獎的都是黑人和職業選手,做為普通人,參與一下就好了。


黃金後腰


兩小時跑完42公里是一個什麼概念?

先來算一道數學題,馬拉松長度是42.195公里,也就是42.195千米,換算成百米也就是相當於421.95百米。1分鐘等於60秒,1小時60分鐘,也就是1小時共3600秒,2小時就是7200秒。換算成百米速度,兩小時跑完42公里,等於用7200秒連續跑421.95個百米,百米速度為17.06秒。

算到這裡,你能明白相當於什麼概念了吧?

或許一個成年人17秒跑一次一百米不算什麼難事,但是要想在兩個小時之內連續在400多個百米都能保持17秒的速度,難度可想而知。

百米雖短,但對人的要求相當高,這一點不用贅述,大家可以查詢相關資料,也可以想一個自己跑百米的體驗。

我上中學時,百米測試最好時13秒多,跑下來氣喘吁吁,腿部肌肉發酸。現在人到中年,試過全力衝刺100米,跑了三十米就受不了了。

以常人的眼光來看,別說兩小時跑完一個馬拉松,即便是2小半小時跑完一個馬拉松,也是難以企及的水平,有這種水平的人,是異於常人的。

至於一般普通人,想通過訓練完成這一目標,還是取消這個打算吧。


劉亭長


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肯尼亞名將基普喬格,歷經半年多的準備,於10月12日完成了對自己的挑戰,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跑完42.195公里,朋友圈和各大平臺瞬間被這位爺刷屏,無論懂不懂跑步的,都抓住機會趁熱度。

破2到底是怎樣的概念?

基普喬格在此前最好比賽成績是2018年柏林馬拉松上創造的2小時01分39秒,別看這短短的兩分鐘時間,對於馬拉松這項運動,達到一定極限之後,每一秒的突破都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澳洲蒙納士大學的經濟系助理教授Simon Angus年初研究馬拉松的紀錄趨勢,推斷人類需要到2032年才有10%機會創造出破2紀錄。

儘管基普喬格這次的挑戰不屬於正規比賽,成績也不會被列入世界紀錄,但其意義卻比世界紀錄來得更重要,他用雙腳證明了,人類達成這一目標並不需要等待13年。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以馬拉松賽關門時間來算,保持8分32秒/公里的配速,歷經6小時才能完成42公里,這個速度介於快走和慢跑之間,通常有些運動的人,在賽場上走走跑跑憑著毅力也能完成;一個經常進行跑步運動的且講究方法的參賽者,以每公里跑5分鐘計,42公里完成時間為3小時30分鐘,這個速度在大眾跑者中,已經處在中上游了。相關數據統計:今年馬拉松的中位成績是3小時58分25秒,基普喬格是1小時59分40秒,相當於他的一步=別人的兩步。

兩小時完成42公里,也就意味著時速為21公里,再分解下來,用17.08秒跑100米,有些朋友說那很輕鬆啊!不急,連續不間斷地用17.08秒跑422次100米呢?做為人類,光憑兩隻腳靠著純體力,這是一項不可思議的事情。

毫不誇張地說,這真的是一項可以載入史冊的成績。

當然,基普喬格這些的挑戰,除了科學訓練,天時、地利、人和也是缺一不可的。有著史上最強41人的兔子團隊,有著最好的破風隊形(這種隊形並非擋風作用,而是起到迴旋助力作用,即使只可能產生1秒的作用,但也起到莫大的用處),有強力的裝備,以及補給、地點、時間、天氣等,無一不是精挑細選的結果。

綜上,普通人除非有超越基普喬格的天賦,想要達成這樣的成就是不可能的,最起碼目前還沒出現。


兔子快跑


不能吧,要不然世界上千千萬萬的馬拉松高手,在過去這幾十年裡,為什麼都沒有實現破2的目標呢?

更別提一個普通人,即使後天再怎麼訓練也不能一下子達到基普喬格的水平:42.195公里的距離在2個小時內跑完。即便是天賦如此之高、訓練如此嚴格努力的他,都用了三年才實現這個挑戰,他的起點就已經是2小時04分這麼高了。

普通人,從零基礎開始跑步,5公里、10公里、21公里(半程馬拉松)、進階到42公里,這就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去實現,有計劃、有效率地進行跑馬訓練,普通跑者完成全馬的成績通常會從5小時跑進4小時,再到3小時,這就已經是中上等水平了。能進奧運會的話,男子全馬的達標成績是2小時16分,女子全馬達標成績為2小時37分。


極限探索之旅


不知道題主所謂的普通人指的是哪些人。別說普通人了,就算是世界最頂尖的專業運動員目前也只有基普喬格一個人做到,而且是在團隊合作的情況下才做到的。這已經是突破人類的極限了。普通人根本沒法做到。未來也只有極少數專業男子運動員能做到。


我們按照操場跑到來算,250配速意味著你要以14分10秒跑完5公里,68秒跑完一圈,17秒跑完100米。

我問你,連續跑420個100米,每個100米17秒,普通人受的了麼?

既然是極限,肯定只有世界上少數人能做到。就像當初人類100你第一次突破10秒大關一樣。至今這麼多年過去了,黃種人裡能跑進10秒大關的人掰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南美洲紀錄都沒突破10秒。


別說距離超長的馬拉松了,就說一英里吧,人類突破4分鐘已經60多年了,現在要想跑進4分鐘也得是頂尖專業運動員。中國男子1500米記錄是3分36秒,國內頂尖男子運動員現在也在3分40秒開外,中國14億人口都找不到幾個能跑進4分的,更別提普通大眾了。


小幫聊體育


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挑戰賽上,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基普喬格以1小時59分40秒完成馬拉松,成為歷史上首位在2小時以內跑完馬拉松比賽長度的運動員,雖然成績不被國際田聯認可,但基普喬格的此次壯舉,其象徵意義,或者說科研意義,似乎要遠遠大於其對馬拉松運動本身的現實意義。

馬拉松跑進2小時什麼概念 馬拉松賽的來歷

  馬拉松跑進2小時概念

  馬拉松想要跑進2小時,意味著你需要每公里保持2分50秒,100米保持17秒,繞400米操場跑1圈的時間只有1分08秒,連續跑100多圈,而目前男子400米世界紀錄是南非選手範尼凱克2016年8月15日在巴西里約奧運會中創造的43秒03。

  三五年前還認為要打破馬拉松兩小時大關遙不可及的, 此次被基普喬格以1小時59分40秒打破,與其說這是為基普喬格量身定做的馬拉松賽事,不如將其看作一場探尋人類生理極限的偉大實驗。由基普喬格身旁的“破風”團隊——共41位頂尖陪跑員,分為六組,每次有5人在基普喬格身前,組成V字形,另外有2人在基普喬格身後的左右兩邊,經過多次試驗,這樣會形成一道最佳的擋風屏障,有利於挑戰者創造好成績





看轉影視


一小時20公里,每公里大概3分鐘,中考體育1000米考試很多男生的成績大概在3分鐘到3分30秒以內,然後那些男生跑完全部趴下了,也就是說他可以以跟他們差不多的速度跑40遍。[淚奔][淚奔][淚奔][淚奔][淚奔][淚奔]


陳79797979


一般人在兩個小時之內跑完42公里似乎不太可能,普通人跑42公里大概需要4至5個小時,而且要保證體力充沛的情況下,這個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考慮,有些人即使通過訓練也達不到效果,就好比籃球運動員硬性要求身高兩米左右,但是一般人很難長的到兩米,所以跑步這這項運動更多的取決於先天因素,即要有專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後天不斷刻苦訓練才能達到2小時跑完42公里。一般人基本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