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小行星撞擊並非主因:什麼真正殺死了恐龍

科學家認為,原因並非爆炸本身,而是硫磺,硫磺最終進入地球大氣層。

小行星撞擊並非主因:什麼真正殺死了恐龍

6600萬年前,地球確實過得很糟糕。長達81公里的巨型小行星墜毀到今天的墨西哥海岸。人們認為,這引發了一系列事件,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死亡。

整個星球冰凍,導致了恐龍死亡和白堊紀結束。

由於研究海底以下500至1300米深度的岩石樣品進行的艱辛工作,得克薩斯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得以發現了這一重要日子的真相。

這顆小行星以100億枚原子彈的力量倒塌,在森林中衝撞了數千公里,並引發了海嘯,波及到目前的伊利諾伊州。水位升了幾百米,巨力把岩石和泥土扔到空中。影響的地方變成了火熱的地獄般的場景。

接下來發現的事改變了世界,答案在於在岩石中沒有找到什麼——科學家們沒有看到含硫礦物。這些石頭由於受到衝擊而蒸發,將大量的硫酸鹽化合物排入大氣,它們阻擋了陽光,使地球的溫度急劇下降了多年。

科學家認為,由於這種影響,大約拋出了3250億噸硫,正是大氣中高濃度的硫化合物成為恐龍死亡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