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西八旬老曲藝家創三百餘件作品 仍在為曲藝事業獻餘熱


王秀春,今年80歲,太原人,1958年於太原四中畢業後分配在鋼鐵公司當工人,一直從事業餘曲藝創作和表演活動,成為省內外頗有影響的自學成才的工人曲藝家。他在火熱的鋼鐵生產第一線,體驗生活,用業餘時間寫出多篇以工廠生活為背景,緊密配合黨的中心工作的曲藝作品,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本期攝影:聞進 劉戍梅

王秀春創作演出數來寶、小品等曲藝作品300多件,有近百件作品曾發表於《曲藝》《天津演唱》《工人日報》《山西日報》及曲藝“精品專輯”“彙集”中。數十件作品在國家級、省部級調演中分獲高等級獎譽,並在中央電視臺及省市電視臺錄製播出。

王秀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便涉足舞臺的實踐活動,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專攻曲藝,尤其是語言類曲藝的創作與表演。王秀春雖然年紀已高,但他仍然經常在家裡輔導徒弟們排練節目。王秀春指導徒弟時非常有耐心,經常和徒弟一起說唱,一起表演,十分投入。


王秀春,熱愛文學、痴情曲藝、喜歡音樂、書畫和戲劇。圖為王秀春在與老搭檔田宏明互相交流學習。

王秀春在看電視時突然有了創作靈感,於是老人便拿出紙和筆,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王秀春非常喜歡看書,他說:“看書多了,我在曲藝的創作中,不由得就有了對文學性的追求。”

對於他的成功,王秀春說除了父親的影響,應該是堅持讀書給了他創作的方法和靈感。王秀春一直都在不停的創作作品,寫好了之後,自己就拿起快板先練習。

2018年11月5日,《撇捺人生王秀春》《王秀春曲藝作品集》首發座談會在並召開,王秀春在座談會上發言。

王秀春的家裡雖然簡陋狹小,但十分乾淨。陽光透過明淨的玻璃窗,照射進陽臺,老人看天氣晴好,趕快把衣服拿來晾曬。

圖為王秀春七十年代表演的劇照。老人一直收藏著,沒事時會拿出來看看,回憶滿滿。

王秀春憑藉自己的才賦和努力,自然獲得了極大成功。圖為王秀春與老搭檔和老朋友們一起探討作品。

王秀春的家裡雖然簡陋,但東西放得十分整齊。王秀春雖年歲已高,但什麼事情都自己親自做去。圖為王秀春老師正在做飯。

王秀春曾榮獲了很多獎項。一九七三年他以全新的曲藝理念創作並演出了數來寶《十里鋼城盡朝暉》,在山西省曲藝調演中嶄露頭角,榮獲優秀節目獎。之後便新作迭出,先後五次參加全國高級別曲藝調演四次獲一等獎。數來寶《該怨誰》一九八〇年獲文化部主辦的“全國優秀曲藝節目調演”創作表演一等獎,作品被收入《中國曲藝大辭典》。歷年共創作、演出作品三百餘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