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黃金期權12月20日掛牌,會否成為“爆款”期權產品?

11月22日,證監會宣佈,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開展黃金期權交易,合約自2019年12月20日正式掛牌交易。

多方業內人士指出,推出黃金期權既是我國黃金行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期貨市場服務實體企業、規避價格風險的有力舉措,在提升我國黃金市場的影響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黃金兼具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是全球重要的避險工具。多年來,我國黃金生產及消費一直居於全球首位,已經成為亞洲地區重要黃金市場。

“今年以來黃金整體價格表現頗為亮眼,主要是因為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地緣政治事件等影響,以黃金為代表的避險資產獲得資金追捧,黃金市場波動率明顯上升,上期所此時推出黃金期權可以說是恰逢其時。”交通銀行貴金屬業務中心高級交易員胡逸表示,對於產用金實體企業來說,套期保值是其日常經營活動中的重要需求,黃金期權的上市為實體企業提供了新的對沖工具,便於企業利用期權構建更富針對性的套期保值方案,豐富了要素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手段。

胡逸同時稱,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黃金一直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商業銀行也發行了掛鉤黃金的結構性存款等代客類產品,推出黃金期權一方面是增加了個人配置黃金的渠道選擇,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完善銀行的黃金代客產品結構。對於商業銀行來說,上期所推出黃金期權將推動人民幣黃金隱含波動率曲面的形成,有助於商業銀行對期權進行更加準確的定價和估值,是對現有交易策略的重要補充,同時提升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

“眾所周知,近年來商業銀行開始為其客戶提供貴金屬套期保值及投資服務。以往採用境外黃金期權市場開展價格套保及投資產品設計,交易成本較高。”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貴金屬交易處處長趙婷表示,究其原因,一是以OTC交易為主的境外黃金期權市場報價點差較寬;二是各家報價行對黃金價格未來波動趨勢與自身風控能力不同,給出的黃金期權交易報價高低不一,透明性及流動性較低;三是基於境外品種設計產品,銀行承擔匯兌風險。上期所黃金期權的推出,將有效化解上述三方面問題,為銀行設計高性價比、靈活多樣的風險管理及投資收益工具提供有力支撐。

上期所推出的黃金期貨是我國黃金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滿足投資者的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需求。

目前上期所黃金期貨市場具有規模大、流動性好、投資者結構豐富等特點。數據顯示,2019年1~9月,上期所黃金期貨單邊成交量為3538.26萬手,成交金額為11.33萬億元,日均單邊持倉量為26.74萬手,法人客戶持倉量佔比為77.10%。

“上期所黃金期貨自推出以來,一直廣受各類企業和機構的青睞。此次黃金期權的推出,更是響應了市場長久以來的熱切呼聲。”中信證券執行總經理、場內做市業務負責人蔡成苗表示,黃金期權是非常靈活、高效的金融工具,能夠較大提高企業與機構在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上的效率和精度,豐富的期權合約也有利於完善黃金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黃金作為金融市場之錨,一直以來都是首要的避險資產和定價基石。

蔡成苗稱,隨著這些年國內金融市場發展,對於黃金的需求也日漸高漲,部分券商和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已經開始開拓場外黃金衍生品業務。但是由於缺少場內標的,場外期權業務存在定價難、對沖難等諸多問題,客戶也會對金融機構報價有所顧慮。場內黃金期權的推出可以有效解決這些難題,進一步促進場內場外市場的協調發展。

山東黃金交易中心總經理姜國昌表示,上期所推出黃金期權將有助於企業豐富風險管理工具和策略,在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方面,期貨和期權都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扮演角色不一樣。相對而言,期貨構建的套期保值策略簡單實用,可以滿足大部分投資者需求,期權構建的套期保值策略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可以滿足對套期保值要求更精細化的企業。不同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期貨、期權或期貨期權組合進行風險管理,靈活方便。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指出,對於黃金期權的上市,上期所前期進行了全面、充分的準備。2018年以來,上期所推進黃金期權上市準備工作,研究境內外黃金期貨和期權市場,借鑑先進經驗,開展市場調研,廣泛聽取相關部委、行業協會、銀行、會員單位、產業鏈相關重點企業等市場各方的意見和建議,科學設計黃金期權合約規則,為推出黃金期權做了大量基礎工作。此外,上期所不斷優化完善期權技術系統,完成了硬件擴容、軟件升級改造等工作,為上市黃金期權提供了保障。黃金期權的上市,也充分借鑑了境外黃金期權和上期所銅期權、天然橡膠期權的相關經驗,能夠進一步豐富黃金衍生品產品鏈。

上期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嚴格按照“高標準、穩起步”的要求,逐一落實各項工作,為黃金期權上市做好充分準備,確保交易的平穩開展和市場的穩健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