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攀登者》:關於信念,關於愛

陳玉珂

“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

這不僅是登山者的信念,更是每一個堅韌的中國人在艱難歲月裡不息的吶喊。同樣,這也是電影《攀登者》所渲染的主題。

《攀登者》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員方五洲、曲松林、傑布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因途中不慎遺落相機導致沒有留下影像資料而被外界質疑,時隔十五年之後重新登頂的故事。

人或許只是珠穆朗瑪峰面前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小縮影,而人的信念足以支撐起8844.43米的高度。我敬畏自然,更敬佩影片所賦予的崇高使命感與責任感。

方五洲是一個對生活永遠滿懷熱忱永遠激情澎湃的攀登者,他也是影片中兩次登頂珠峰的人物。“登山對我來說,是天堂。”15年來,他始終相信人類要“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走向未來”,15年後,他保持著從前的身體素質,依然能夠在兩分鐘內完成所有訓練項目,不禁讓其他原本表示質疑的隊員肅然起敬。

曲松林是個很糾結的角色,登山隊解散後,他日夜守護在珠峰腳下觀測多變的氣象,對於登頂,他朝思暮想。他恨方五洲當年為了救他而捨棄攝像機,他寧願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外界對登頂結果的認可。他的固執,很不討喜。在大風來臨前,所有人都勸他謹慎,而他急於求成以致登山隊最後登頂失敗。他的執拗,在李國樑跌下山崖的那一刻轟然倒塌。

楊光這個角色是我個人比較偏愛的。在刺骨的冰冷中,他割下自己下肢的保溫袋給同行的醫生,默默承受零下幾十度的凜冽。他拒絕任何人的攙扶,要自己站起來,在右肢因被凍傷而截肢後,他仍說他一定會登上珠峰。在影片的結尾,他的確拄著柺杖成了那個成功的攀登者。

影片的感情線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物的形象。電影所呈現的直觀感受是滿屏的冰山風貌和驚險刺激的登頂之旅,但細膩的情感表達使得藍白調的緊張氛圍裡含蓄地滲透著暖黃調的舒適。

方五洲和徐纓的愛情纏綿悠遠,然而又是剋制的,他們倆互相依靠,支撐著彼此信念。在首次登頂成功後,方五洲在廢棄工廠展示自己矯健靈敏的身姿,徐纓朗讀著字字深情的筆記,鏡頭此時彷彿蒙上了一層上世紀六十年代羅曼蒂克的薄紗。他們遺憾地錯過,正如徐纓所說的那樣,“原來你登的那座山,是在我倆之間”。

較於前者的內斂,李國樑和黑牡丹的情愫洋溢著熱烈。會拍照的文藝小夥和美麗善良的藏族姑娘著實養眼,她會因為心疼而在訓練時少計時十秒,他會為了救她和她一起跌下山崖。李國樑在黃昏下吹口琴的這一段是影片最為浪漫的一個畫面,沒有激昂背景音樂的烘托,沒有臺詞的刻意表達,那一刻,主角活在當下。

電影的配樂是影片中一個不太完美的地方。從開頭到結束,全程都是一種往上昂揚的趨勢,這種刻意的渲染有時讓人覺得生硬和尷尬。在攀爬珠峰的過程中,或許少一點音樂更能讓觀眾直面登山的重重挑戰。

總的來說,作為一部大製作大場面的電影,《攀登者》是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這是國內第一次拍攝此類題材電影,其記錄意義遠大於商業意義,是為祖國70華誕呈上一份較好的獻禮。相信在未來,主旋律電影會越來越引起共鳴,被接受,被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