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戰爭與歷史原創143期】在19世紀60年代之前,要說亞洲最強國家是誰,那麼肯定就是我中國,但是從19世紀60年代以後,日本迎來“明治維新”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亞洲中心逐漸由我國轉移到日本,因為日本是第一個開放國門,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第一個進行現代化改革發展的亞洲國家,從明治天皇維新變法到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這段時間是日本超越我國國力的時間,從甲午戰爭到日本偷襲珍珠港,這段時間是日本國力近代發展頂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到二戰結束,是日本近代史整個軍國主義的結束,在這幾個時間段當中,日本從一個島國發展到全球列強,並差點統治整個東亞,讓我們不得不去回首一下,日本整個現代化的開端事件-"倒幕戰爭";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日本天皇制度存在已久,但12世紀開始將軍實權派掌控全國,逐步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日本作為東亞深受我國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其無論是國家政體還是國家制度,其實與我國都大同小異,封建時代當中,沒有所謂的三權分立、權利相互制約等,有的只是皇權與相權之爭,雙方的較量往往在於誰掌控著實權,所以我國古代有時候會出現所謂的“功高震主”的人臣,而這些在極盡模仿我國封建制度的日本,也形成了當地的藩鎮割據局面,就是幕府(日本有名的武士家族首領)時代;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12世紀末,日本封建社會當中征戰頻發,古代皇帝為了更好的統治國家,便選擇可信的將軍統領自己的軍隊進行討伐,而日本當時通過戰爭中崛起的武士將軍源賴朝,建立了日本的第一個幕府時代-鎌倉幕府,這也標誌著日本由過去貴族掌權進入由武士階層掌管實權的“幕府時代”,在這一時期當中,許多忠於天皇的力量都進行過倒幕運動,但最終都被一一擊敗,最終皇權架空、幕府掌控日本;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日本幕府的形成,在貴族時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歷史舞臺,主要原因還在於當時的貴族久居溫巢,奢靡、墮落的生活,讓貴族子弟在權利的鬥爭當中瞬間敗下陣來,而崇尚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 、堅忍”為核心思想,結合儒學、佛教禪宗、神道的武士,逐步開啟了日本的武士時代;

全球局勢驟變,世界進入殖民時代,弱肉強食、強權即真理讓日本的幕府統治岌岌可危;

日本一共經歷了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個“幕府時期”,在日本與我國一樣進行閉關鎖國的時候,世界局勢不斷髮展,西方的工業革命讓他們有力量開啟全球殖民時代,任何一個弱小的國家都無法在世界得以獨善其身,而日本的幕府統治階層,在這一波浪潮中也岌岌可危,19世紀中葉,英、美、俄等國家不斷迫使日本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激化,實行封建鎖國政策的德川幕府統治動搖,具有資本主義改革思想的地方實力派薩摩藩和長州藩兩藩,在“尊王攘夷”、“富國強兵”的口號下發起倒幕戰爭;以下是日本倒幕戰爭的主要分析: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1)主要力量組成:反擊幕府的西南四強番,在日本西南有四個最主要的番,他們都是實力很強大的大名,因為他們自己就和西方有通商關係,並從通商的過程中獲得了近現代火槍、火炮的製作方法,他們的軍隊都是裝備火器的初步近代化的軍隊,在日本兩百多個大名中,西南四強番的武裝力量是最強的,由他們組成的倒幕軍隊力量遠強於幕府陸軍;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2)政治上:幕府前期還勵精圖治,後期則昏庸無道,民間百姓不擁護是最主要的政治失利,而且地方藩鎮不聽命幕府,剛剛繼位後的明治天皇,向天下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辭官納地”,更加讓幕府統治地位受到天下的討伐,逐漸在政治上失去合法性;

3)世界局勢: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經歷工業革命以後,開始進入到現代化的殖民掠奪中,當時全球各地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之下打開國門,而日本也不例外,著名的“黑船事件”,說的就是美國四艘大船直接逼迫日本開放國門;而面對被逼迫開放的國家,國家都不能守護,民眾自然怪罪於執政的幕府;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綜上所有因素,促成了日本國內的“倒幕運動”,而強權即真理、弱肉強食的時代,無論是對世界局勢,還是對日本國內局勢都受用,日本幕府掌控全國的力量在不斷的降低,而新時代下崛起的以工商代表的大財團力量、受益於通商崛起的各地藩鎮,形成了強大的倒幕聯盟;

“親幕”派與“倒幕”爆發戰爭,鳥羽、伏見戰役“親幕”派慘敗,日本幕府時代結束,進入天皇時代;

在戰爭初期,日本幕府中的最高掌權者德川慶喜,在一番權衡以後,看到國內的倒幕力量很強,而且國際上的局勢不斷變化,英國支持倒幕力量,法國支持自己,而其他國家處於中立地位,這些都不得不讓幕府採取措施維護自己的地位,為了緩和自己國內的局勢,於1867年響應天皇的大政奉還,但實權不歸還;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沒過幾個月,剛接手國家政事的天皇,第一道敕令就是廢除幕府,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辭官納地“,這道命令的下達,直接刺激到了幕府的核心利益,這等同於直接宣戰,所以雙方在鳥羽、伏見等地爆發了戰爭,幕府軍1.5萬人在開戰初期沒有利用好自己的海軍優勢,反倒是在陸地上與裝備強於自己的倒幕力量進行硬抗,最終幕府軍隊當中精通刀劍的武士,被薩摩藩等新式武器裝備起來的軍隊直接擊敗,雙方前線戰鬥的潰敗,竟然讓德川慶喜直接放棄京都而逃回江戶,這就導致江戶以外的幕府力量樹倒猢猻散,天皇力量乘勢佔據日本全國各地,並在第二年全力討伐江戶,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德川幕府最終倒臺,倒幕力量徹底掌控日本全國;

日本的“睜眼看世界”,奠定日本現代化基礎的戰爭-倒幕之戰

日本自1185年鎌倉幕府建立至1867年大政奉還,天皇權力被架空六百八十二年之久,而日本從1867年睦仁繼位天皇,到1868年春最終取得戊辰戰爭的勝利,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並實行“王政復古”,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歷時也不過一年多,這場倒幕戰爭的快速結束,標誌著統治日本600年的幕府時代結束,日本又一次回到了天皇實質掌權的時代;

日本通過這場戰爭以後,開始塑造現代化國家制度,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建立了現代日本內閣制度,開啟了高效的日本國家政治制度,而日本也從這裡開始全面西化,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逐步從一個封建島國發展為近代全球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