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有两个儿子又如何,还不如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来的幸福!”

自古以来都说鸟有反哺之育,羊有跪乳之恩,人生子防老!

说的就是父母养孩子大,孩子养父母老,通俗点说就是养老送终,而在过去的年代里就有多子多福的观念,特别是老一辈那些人,还有的就是重男轻女。

各种原因都有,但是繁衍后代可以说是每个人的义务,这也是大自然生物的本能,这些都无可厚非,我们是孩子,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的父母,就像是冥冥之中的因果轮回一样。

而多子多福这个观念从古代开始一直传了下来,如果一个人老了之后是儿孙满堂,那么在别人看来他就是幸福的,孩子多自然孝敬的就多,被照顾的也多,于是大家都向往那样的晚年,渴望生很多孩子,特别是儿子,毕竟女儿将来是嫁出去的,唯有儿子才是真的保障,这个观念一直在过去保留了很久很久。

“有两个儿子又如何,还不如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来的幸福!”

孩子不在于多少,也不在于男孩还是女孩,唯有孝道才是真的。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来自民间的人生故事案例!

大家好,我叫林凯美是来自东北一个普通小农村的妇人,如今已经52岁了,我的过去谈不上精彩,更多的是辛酸。我年二十出头就嫁来这里,孩子他爸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而我也算半个这边的人,这里有很多农地,一半人家是干农活的。

当时公婆还在的时候就一直唠叨着儿孙要多,将来才会幸福,而嫁到这里五个年头就生了两个儿子,当时公婆不知道有多高兴,对我这个儿媳也是非常满意,觉得给家里添丁了。然而,孩子出生后特别被二老溺爱着,小时候就算做错了什么都不会太责怪。

“有两个儿子又如何,还不如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来的幸福!”

记得孩子六七岁左右,去邻居家鸡窝偷了几个鸡蛋,全家人都没有对孩子教育什么,只是说孩子而已,这没什么,也许是一路对孩子的惯着,一直到他们长大后都是那么只考虑自己。当时公婆已经老了,对二孙子也管不了多少,而作为母亲的我也一样似乎感到了这些年对孩子太没有管束。

两个儿子不仅因为中学打架被辞退,后来就直接就去外面打工了,两个在家里就被长辈溺爱的,到了职场自然也受不了气,最后沦为了混混,经常惹是生非,大儿子在二十岁因为做了一些坏事就去窑子里蹲了几年,小儿子也无所事事回老家啃老了,不想再出去了。

那一年是公公去世的前一年,看到孙子这样似乎不再觉得什么多子多福了,这些年一直把最好的都给了他们,最后却变成这样,这样的他们不仅没有成家立业,反而像是长不大的孩子,而我们这些父母将来何有觉得有家可依靠。

“有两个儿子又如何,还不如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来的幸福!”

而相反的,我村里的那位妇人,和我年纪差不多,外貌不出众,但处事和教育有自己的原则,当初家人也要求她生多一个,毕竟只有一个女儿。而她却不听说孩子太多自己工作忙也管理教育不来,加上家境不怎么好,培养一个好过放养式拉大几个。

如今她的女儿名牌大学毕业,有固定的工作,嫁了好人家,男方家境不错婆家人素养也高,对女孩的娘家也特别照顾,现在看来幸福美满和多个孩子和男女孩没有什么关联。当时我和她闲聊的时候谈到这些说“我有两儿子,活着像没有家,而你就一个女儿,却如有两个家”,她现在过得很轻松快活,虽然女儿不在身边,她得到的关心和温暖却一点也不少。

对于这些她却没有感到意外,似乎一切都在她意料之内。也许,这些年我们家对孩子的管教是不妥当的,孩子不仅要抚养更需要教育!我给自己家的总结是“有两个儿子又如何,还不如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来的幸福!”

“有两个儿子又如何,还不如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来的幸福!”

以上的案例看似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却是存在的一个现实,同时也告诉人们,孩子不一定要多,特别是当今的年代,虽然一个孩子负担是很大,但现在的物质水平来说,大部分人抚养两个孩子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也不用因为孩子是女儿就感到有落差,孩子孝顺懂事的话,女儿也能给娘家带来依靠和温暖。只不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更有去管教,父母是启蒙老师,家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也是对孩子性格等各方面的塑造之地。

好好去教养一个孩子,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该严苛时就严苛,慈爱时就慈爱,千万别因一时的放纵和宠溺害了孩子的一生

别让自己的晚年没有了依靠,人所处的家是怎样的,完全是靠自己去建立起来的,而不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到遥远的未来。

我是莫愚,说说世间那点事,情感路上不可愚,为平凡的情感护航!于晚上20点整更新情感心理学、情感案例,学习成长一个高情商明事理的人,感谢你们的观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