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超900年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辖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62个县,7个自治县,36个市辖区。其中,就绥宁县来说,人口超30万,隶属于邵阳市。在历史上,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正式设立绥宁县,名字取“绥之以宁”之意,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超900年


首先,绥宁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在地理位置上,绥宁县位于邵阳市境西部边陲,处北纬26°16′~27°8′、东经109°49′~110°32′之间状似北端向东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直线长103.5公里,东西直线宽56公里,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4.1%,系全市面积最宽的县。东部由北向南分别与洞口县、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毗邻;西部由北向南分别同怀化地区的黔阳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交界。就绥宁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湖南省绥宁县一带属黔中郡。


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超900年


西汉时期,今邵阳市绥宁县一带为武陵郡镡成县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绥宁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东晋时期,该地区为武陵郡舞阳县(镡成县并入)地。南朝梁时期,该地区属南阳郡龙剽县地。由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今绥宁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该地区为沅陵郡(南阳郡易名)龙剽县地。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该地区始名徽州,地域除今绥宁县外,还包含今通道侗族自治县大部、城步苗族自治县大部以及新宁县小部。


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超900年


唐朝大历十二年(777年),今绥宁县一带成为溪峒州。唐朝末期,改为羁縻州。进入到五代十国时期,该地区称十峒,隶叙州。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复名徽州,为溪峒州,今绥宁县一带属之。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归宋,复为羁縻州。元丰四年(1081)在原徽州地设立莳竹县,隶荆湖南路的邵州。元祐二年(1087年),废莳竹县。崇宁二年(1103年),恢复莳竹县,当年易名为绥宁县(寓“绥之以宁”之意),隶邵州。由此,就绥宁县这一建制,始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超900年


最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将临冈县并入绥宁县。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绥宁县隶湖广行省武冈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绥宁县改隶靖州。清代隶属未变,绥宁县属湖南省靖州。到了1914年,绥宁县隶辰沅道。1928年,绥宁县直属于湖南省。1986年元月,绥宁县隶属邵阳市。截至2018年底,绥宁县总面积达292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38万人。在湖南省的各个县中,绥宁县自然资源丰富,林业资源居湖南省首位,森林覆盖率达76%。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