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她是解放军第一代女词作家,创作《老房东查铺》等三千多首歌曲

提起著名词作家王晓岭,大家应该都是熟悉到不行了,由他创作的《当兵的人》、《阳光路上》、《当那一天来临》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被广泛传唱,经久不衰。然而,我们

今天的主角并不是王晓岭,而是他的母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歌词女作家——刘薇。

她是解放军第一代女词作家,创作《老房东查铺》等三千多首歌曲

著名词作家刘薇

“青春花儿”参军抗战

刘薇原名刘彩凤,1922年出生于北京。在北京女一中就读时,著名诗人田间的夫人葛文还是她的学姐。1940年2月,刘薇接受中共地下党的引导,投奔了当时活跃在保定一带的“抗日联大”。

而当时的“联大”处于敌占区,夜里女同志站岗时,腰里都掖着手榴弹,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1942年参加八路军后,刘薇跟着抗日队伍钻山沟、转山头,打游击战。边行军、边战斗、边演出。

其间,她在参演过的京剧《逼上梁山》中扮过扈三娘,能武打、做“卧鱼”动作,也演过《兄妹开荒》等街头剧。当时她业余创作的唱词《骂阎锡山》,被著名作曲家唐诃谱曲后还在解放区广为流传。后来,刘薇到冀晋军区抗敌剧社任创作员,开始写歌词。

词坛公认的“老大姐”

朴实善良的刘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歌词女作家,也是我国词坛公认的“老大姐”,“歌为战士写,曲为战士唱”是她的口头禅。1955年,刘薇带着身孕和唐诃一起到解放一江山岛的前线深入生活,谱写了《红旗插上一江山岛》等歌曲。1958年调入战友文工团后,她创作的《战士歌唱东方红》曾轰动一时。

作为当时活跃的词作家,刘薇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很多人,例如著名词作家石祥就可以说是学着她和洪源慢慢成长起来的。刘薇和石祥两人合作20多年,创作了《一壶水》、《打靶歌》、《祖国一片新面貌》等数百首的歌曲。“学词三十年,生活是源泉,诗姐是刘薇,词兄是洪源。”石祥说:“他俩的人品和作品,是我歌诗之路的典范。”

1971年,受周总理“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到的,再去写”的指示,刘薇在唐诃的带领下,和洪源、生茂、石祥等人一同到山西随部队拉练,《老房东查铺》、《解放军野营到山村》等歌曲便是她这一阶段的作品。1984年,老当益壮的刘薇迎来了歌词创作的第二个春天,相继出版了刘薇歌词专集《彩霞飞舞》和《刘薇作词歌曲选》,成为名副其实的著作等身的词坛名家。

1986年,为响应晓光提出的设立“中国青年歌词创作奖”,刘薇毅然将自己多年来几块钱几块钱攒起来的两万元积蓄分两次捐赠了出来。她曾不止一次说过:“我存的稿费并不多,但我用不着,不如拿出来支持歌词事业。”

多年来,该奖先后奖掖了甲丁、陈哲、胡宏伟、蒋开儒、陈小奇、石顺义、贺东久、车行、苏柳等一大批词作家,如今他们也早已是中国词坛上的职业名家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的名字和作品,与刘薇这个名字是分不开的。

王晓岭心中的母亲

在著名词作家王晓岭的心中,自己是听着母亲写的歌长大的,当兵后写歌词,也是在母亲的影响之下。他表示,虽然写过《当兵的人》这样广泛流传的军歌,当论对军人的深厚情感与洞察入微,自己远远比不上母亲。

她是解放军第一代女词作家,创作《老房东查铺》等三千多首歌曲

资料图片:王晓岭与父亲王引龙、母亲刘薇、弟弟王戈洪

刘薇曾说:“搞创作主要是做人,当普通的士兵,只有了解和理解了战士才能为战士写好歌。”在丈夫、作曲家王引龙任战友歌舞团团长近二十年间,刘薇从不干扰团里的工作,坚守一个普通创作人员的本分。在儿子王晓岭当战友歌舞团团长后,她创作了歌词也照样按规定送审。

她是解放军第一代女词作家,创作《老房东查铺》等三千多首歌曲

刘薇对人谦和,没有架子。在年逾花甲之际,资历极深的她却仍和一名普通战士一样背着背包,下部队体验生活,和战士们甘苦与共。王晓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86年和母亲一起下部队,60多岁的刘薇放着卧铺车厢不坐,只身跑到了步兵连队的“闷罐”车里,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行了六天六夜。

1998年,近八十高龄的刘薇听说儿子要去内蒙古慰问演出,也想跟着去。但王晓岭表示她已离休多年,军队接待恐怕不太方便。但话一出口,看着神色黯然,不再出声的母亲,王晓岭实在不忍心,便开了一次“后门”。

结果,刘薇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翻箱倒柜地找自己的军装。只是找到之后才想起,部队早已换装,旧军装不能再穿。但王晓岭记得很清楚,哪怕是不穿军装,自己的母亲依旧满怀着激情。在呼伦贝尔军区,刘薇写下了自己军旅歌曲的封笔之作。

从艺半个多世纪,刘薇经历过炮火硝烟、风风雨雨,其创作的三千余首歌曲背后,更多的是人们不知道的苦累。她是官兵将士们心中德艺双馨的“老大姐”,是后辈们终身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词坛名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