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滿滿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報》頭版

11月19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繪就之江新畫卷》(長三角見證高質量發展·浙江篇(上));11月

30日,頭版刊發《共譜錢塘協奏曲》(長三角見證高質量發展·浙江篇(下))。兩篇重點報道,點讚了很多湖州的好經驗好做法。一起來看↓↓↓

《繪就之江新畫卷》(長三角見證高質量發展·浙江篇(上))

《共譜錢塘協奏曲》(長三角見證高質量發展·浙江篇(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完整文章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生態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不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推動經濟增長,這樣的經濟增長不是發展。”“剛才你們講了,要下決心停掉礦山,這些都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調研,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浙江,自此越發堅定地走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一任接著一任幹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餘村綠色發展之路

翠竹綠林連綿起伏,清澈小溪潺潺流淌,道路上口音各異的遊人絡繹不絕。這裡,就是安吉縣餘村。

餘村已經是國家4A級景區,正在申報5A級景區。村裡剩下的幾家竹製品加工等工業企業,今年將全部搬遷,騰出地方建旅遊服務中心。

看到眼前的情景,讓人難以想象,上世紀90年代餘村是這樣一番模樣:“石頭經濟”十分紅火,炸山開礦,建水泥廠,塵土飛揚。

“我們堅持修復生態,整治環境,開辦農家樂,推出河道漂流,發展觀光農業。”一見面,安吉縣委黨校校委委員、原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就興奮地對記者說,“全村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了4.4萬多元。”

由“賣石頭”轉為“賣風景”,餘村人的“綠色變奏曲”漸入佳境。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何永春/攝

安吉、長興獲聯合國大獎

2018年9月,“千萬工程”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此前,安吉縣成為我國首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縣級城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把“環境可持續發展獎”授予長興縣……浙江人呵護家園的努力,得到世界的高度讚許。

轉型升級不動搖

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長興圖影溼地好生態引來大項目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紅色的楓葉鮮豔奪目,翠綠的蘆葦昂首挺立,黑天鵝在湖面嬉戲覓食。圖影溼地,美如圖畫。

位於長興縣的這個區域,多年開礦採石,礦坑遍地,十多年前採礦被徹底叫停。2010年,太湖圖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成立,到2015年,落地的項目只有兩個。“談了一兩百個項目,但完全符合‘兩山’理念的很少。”管委會主任成仁貴說,“我們一直在找,很著急!”

沒想到,市、縣領導卻氣定神閒:“留白增綠,也是發展。你們就一心一意把生態環境做好,項目會有的!”

於是,這個地處太湖南岸,三面環山、一面臨湖、腹擁圖影溼地的黃金寶地,長期“留白”。持續復綠廢棄礦山,修復保護溼地,水質由以往的劣五類大幅度提升,穩定在三類水以上。

現在,圖影終於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太湖龍之夢樂園。這個規模驚人的樂園佔地面積約1.2萬畝,入選全國優秀旅遊項目、“十三五”浙江重大建設項目。太湖古鎮、動物世界、星級酒店群等陸續建成。一對對新人在廢棄礦坑改造成的水塘景觀邊拍婚紗照,定格幸福瞬間。

湖州產業轉型升級

在長興縣,鉛蓄電池產業曾經一哄而上,2004年時企業數量達到175家,汙染嚴重。通過淘汰、兼併、重組,目前企業減少到16家,佈局園區化,企業規模化,工藝自動化,廠區生態化,產值和稅收翻了好幾番。

“我們的傳統鉛蓄電池業務板塊不斷升級,新能源鋰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儲能電池等新興業務板塊加快發展。我們還將推出兩種新型的高端電池。”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信心滿滿。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劉斌/攝

保護優先,帶來了治理開發協調並進——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遠處煙波浩渺,近處波光粼粼,四周遊人如織……湖州市南太湖,生態旅遊產業紅紅火火。

關停水泥廠、造紙廠,推動漁民上岸居住,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綜合治理岸線……湖州近年來投入巨資,實施多項保護工程,如今,南太湖水質顯著改善,常年保持在三類。

“這十幾年時間裡,湖州沒有左顧右盼,始終把‘保護優先’挺在前面,佔了高質量發展的先機。”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東民感慨,“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粗放發展,這些年得到的那點利益,必定又會還給環境,得不償失!”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千萬工程

環境更美、生活更富,走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路

湖州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村口,只只白鷺在香樟樹冠上小憩。

“現在白鷺多呀。你要是10多年前來村裡,那可一隻都見不到,開礦的爆炸聲都把白鷺嚇跑了。”村委會主任陸英田說。

開礦,曾是東衡村的致富飯碗。上世紀90年代,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掀起高潮,東衡村的石材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杭州、上海。村民一夜暴富,村莊“遍體鱗傷”。

藉著“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的東風,東衡村果斷關停10多家礦產企業。可“礦產一停,經濟歸零”,不少青壯年遠走他鄉。

“‘千萬工程’只有以業為基,才有持久生命力。要把村莊整治與發展經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的一席話,讓東衡村茅塞頓開。

農村環境變得更美。

得知杭州建設地鐵,急需清理挖出的淤泥土渣,東衡人就拉回土渣。村裡的礦坑不僅有了土,填土權還拍出了1.08億元的高價。村民們都說:“填了坑,造了田,還賺錢蓋了樓,一舉多得!”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農業生產變得更穩。

沒了礦山,還有良塘。養殖大戶高永林指著自家魚塘說:“我帶頭辦螃蟹養殖場,當年就有純利200萬元!”隨著礦地復墾變良田,全村化零為整,積極推進規模化經營,每畝土地收益比零散經營增加了40%。

農民生活變得更富。

博蘭鋼琴廠廠長俞榮仁,曾是礦山股東,礦山關停時,聽聞村裡拿出一部分復墾土地搞眾創園,他第一個投標再創業,現在年收入能達300萬元。眾創園成了鋼琴產業新集群。先富帶後富,東衡村與全縣7個經濟薄弱村共同出資成立物業管理服務公司,各村按投資分紅。

東衡村只是“千萬工程”的碩果之一。在德清縣三林村,綠色資源可“入股”,水鄉旅遊讓村集體2018年收入突破80萬元;在嘉善縣東雲村,圈舍變旅店,菜地變花田,昔日河溝發臭渾如湯的拖鞋浜,成了以溫泉聞名的省3A級景區;在杭州白牛村,山貨變“網紅”,全村山核桃年銷售額從100萬元增加到3.5億元。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謝尚國/攝

城鄉融合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老有所養,最樸素的民生盼望

“我先去文化禮堂佔位子!”在湖州安吉縣高禹村養老院的走廊上,74歲的吳才女嗓門洪亮。

“馬上就來!”隔壁傳來回應聲。即將開演的方言大鼓書說唱,是老姐妹們最愛的節目。

走廊另一頭,飄出煎餃的香氣。“那邊是單身公寓,我們這是夫妻房,不想做飯可以吃食堂。”73歲的芮春香覺得,在月租200元的養老院,老兩口生活得更自在。

學有所教,鄉村不再是教育窪地

湖州德清縣三閤中心學校,硬件設施一點不比城裡差,鄉村教師張玲還被評為縣小學部唯一的語文特級教師。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標準化學校達標率為95.7%,城鄉義務教育更加均衡。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困有所助,城鄉低保率先統籌地

“稀飯、豆乳、麵包、油條、煎餅、芝麻團……”這是安吉縣天子湖鎮敬老院食堂牆壁上的早餐食譜,50多名孤寡老人在此安度晚年。浙江已在全國率先建立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在冊低保對象平均月低保標準達到771元。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你可能會喜歡

/ 要聞

馬曉暉:奮力開創新時代湖州政協工作新局面

/ 關注

湖州將建長三角地區首個地級市始發列車高鐵站

湖 圖

满满的湖州元素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最美農村公路

11月28日,攝於德清縣

攝影:張錦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