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泰和:牛吼河邊的扶貧故事——省委政法委駐泰和縣豐壠村扶貧工作隊紀事

泰和縣禾市鎮豐壠村是一個有故事的村莊。

因為村邊河裡的水聲如牛吼,所以叫牛吼河;也因為2015年9月,村裡來了一群不平凡的人,使得村裡的樓長高了,路拉直了,田成方了,產業發展了,村民變文明瞭。這群特殊的人,就是省委政法委駐村扶貧工作隊的隊員們。

扶貧攻堅中發生的故事,就像牛吼河邊草,又多又好,聽來饒有興趣,想來給人以啟迪:

泰和:牛吼河边的扶贫故事——省委政法委驻泰和县丰垅村扶贫工作队纪事

產業治窮

豐壠村屬省定“十三五”貧困村,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傳統水稻,為了發展產業提高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省政法委的三屆扶貧工作隊幹部想了很多辦法,幫建大棚種蔬菜,爭取資金為村裡建光伏發電站,支出辦公經費幫助購買了一個泰和縣城的店面獲得租金收益。

豐壠村黨支部書記粱昌發高興地說:“我們村總的集體經濟收入,大概50萬左右,其中是這麼幾塊,一塊是光伏發電,32萬左右,第二塊就是在泰和買了個店鋪,每年租金8萬多,還有一塊就是井岡蜜柚、合作社分紅。我們村有41戶貧困戶,104人,平均每人每年可以分紅大概3000塊錢左右。”

在三屆扶貧隊的幫扶下,先後爭取投入幫扶資金2369萬元,豐壠村實現了道路硬化全覆蓋,組組、戶戶通水泥路,完成了全村的農田水利設施標準化改造,村莊進一步實現了亮化、美化、綠化。

扶貧工作隊的廖小平、熊小春、陳斌三名同志遠離都市和家人,駐紮在鄉村,吃住在村部。他們走村串戶,瞭解民情,尋求外界幫助,爭取資金為村裡修路、植樹、美化環境,陪伴在貧困戶身邊,為他們解決一個個的實際困難。冬天送衣送被送木炭,年節送米送油送溫暖,在他們和當地政府幹部的共同努力下,豐壠村已有40戶103人脫貧。

有錢好辦事。村有了集體經濟收入以後,可以做好多公益事業,給貧困戶免費發放雞苗,發展庭院養殖,道路硬化,給老年人發放木炭,水塘維修,加強道路安防等等。2019年10月,還幫助村裡辦起了頤養中心和愛心餐廳。20多個有吃飯困難的老年人、20多個離家遠的小學生都在這裡集中用餐,建檔立卡貧困戶也可以憑個人所得積分免費申請用餐。

泰和:牛吼河边的扶贫故事——省委政法委驻泰和县丰垅村扶贫工作队纪事

分發樹苗

植樹治懶

門陂村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袁某聲、袁某行是倆兄弟,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比較“懶”。

扶貧攻堅中,鎮村給他家發雞苗,他都退回不要;幫他流轉家門口一口魚塘,也不要。他還是覺得國家有個低保政策的待遇給他就夠了。每天去茶館裡打牌喝茶,過得很舒服。

工作隊駐村後,廖小平、熊小春、陳斌三名同志多次上門與兄弟倆談心。他們瞭解到,倆兄弟還有個共同愛好,就是喜歡吃水果。2019年植樹節,工作隊長廖小平給他家送去了雜交大板慄、雜交大紅棗、廣東沙糖桔、井岡蜜柚、水蜜黃桃、大楊梅等各種樹苗共50棵。要他種在泰井高速公路與他家附近一帶空地上,3年後即可掛果創收。

袁某聲、袁某行覺得種樹不累而且有果子吃,欣然接受。兩兄弟早出晚歸,挖洞、培土、澆水,種下了50棵果樹。經過了夏季,基本上都成活了,長勢也還可以。更重要的是倆兄弟覺得勞動也快樂。現在,一有空就往林地裡跑。家裡種了菜、養了雞,“懶病”慢慢痊癒了。

今年植樹節,村委會購買了9個品種的果樹苗共2950株發給村民,讓村民在房前屋後種上果樹,既美化環境有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泰和:牛吼河边的扶贫故事——省委政法委驻泰和县丰垅村扶贫工作队纪事

訪問貧困戶

榮哥種菇

豐壠村以種植水稻為主。田園化、建設高標準糧田,讓豐壠村水旱無憂,年年豐收。但是,豐收也有豐收的煩惱:生產1公斤的稻穀會收穫5公斤的稻草。這些年,村民都用上了液化氣,養牛也少了,稻草沒有去處。有的人就地焚燒,又汙染空氣,有幾家還受了處罰。

2018年10月,第三屆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後,村第一書記、隊長廖小平似乎找到了幫扶良方,他首先來到了省農科院向專家請教。專家建議,可以利用這個稻草稈種菇。廖隊長回村後向大夥講了這個事,但是不少村民不理解。他們認為,沒幹過的事,萬一虧本呢?廖書記通過村廣播室向大家普及科學知識,講稻草種菇的好處。終於,村委主任鄧華榮答應試種了一分地。

這一試不要緊,大球蓋菇呼拉拉長出來了。大球蓋菇富含蛋白質、多糖、礦質元素、維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質,人體必需氨基酸齊全,投放市場廣受歡迎。鄧華榮的一分地賺了1000多元。嘿,當初怎麼沒聽廖書記的話,多種一點呢?村民們譽此菇為“搖錢菇”“懶漢菇”。

又是一年播種季,豐壠村裡,吃的是菇,說的是菇,種的也是菇。2019年,全村利用冬閒田、稻草種菇達20畝以上,按年初的價,產值也在40萬元。上西崗組組長肖紹文種了2畝,貧困戶鄧恢中也種了2畝。群眾再也不捨得焚燒稻草了。

泰和:牛吼河边的扶贫故事——省委政法委驻泰和县丰垅村扶贫工作队纪事

村頤養中心老人在用餐

露花送雞

門陂村組的梁露花是智障,精神病患者。她的精神病是間歇性的,時好時壞。按照規定,核定殘疾等級二級以上才可以納入五保對象。梁露花病重的時候去不了吉安,病輕的時候又定不了二級殘疾。因此,一直未納入五保對象。

梁露花的養母數次來村裡找鎮村幹部,後來也找到廖小平反映說,將來自己老了死了,這個養女無父無母、無兄妹親戚、無依無靠又有智障精神病,現在生活都不能自理。所以希望扶貧工作隊幫她協調解決。

廖小平找來鎮、村、組幹部和村民代表核實有關情況,組織聯合辦公、現場會商,商討解決辦法。廖小平聯繫了吉安市第三醫院又派出村組幹部,在梁露花病重的時候,帶她到吉安市第三醫院檢查。

後來,檢查完成了,五保名單上報了,梁露花養母高興得很,說家裡養了幾隻土雞,要拿兩隻來給扶貧工作隊表示感謝,廖小平覺得心暖暖的,但捨不得吃她養的雞,婉言謝絕了。

“有關係吃低保”,曾被村民看成是很有面子之事。在2000人的豐壠村,最多的時候有100多人吃低保。該吃的不吃,不該吃的吃了,群眾反映強烈。就解決低保矛盾問題,工作隊配合村兩委多次召開了全體黨員大會、村組幹部大會、部分群眾代表座談會等,廖書記深入農戶,通過反覆的思想工作,老黨員肖某某、小組長周某,寫書面報告,申請退出低保。在他們的帶動下,攀比要求吃低保的人明顯少了。脫貧後退出低保的有40多個,而殘疾人肖某、侏儒症患者蔣某等四人通過個人申報、民主評議、上報審批等規定程序被評為新低保名單,群眾拍手稱快。

扶貧之路沒有輕鬆寫意,只有擔當與奮鬥。一大批黨員幹部、專家、先富者投身精準扶貧事業中,扎身山溝、村莊、地頭,將演繹出一幕幕更加令人感動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