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軟弱”的北洋政府在百年前的境外撤僑堪比《紅海行動》

2018年的《紅海行動》感動和振奮了無數國人,其背後的故事也廣為人知。

2015年3月26日起,由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約旦、蘇丹等其他海灣國家參加的國際聯軍在也門發動打擊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沙特等國對也門展開空襲後,當地局勢驟然緊張。

2015年3月27日起中國海軍艦隊已經暫時停止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這是2008年底中國海軍赴亞丁灣護航以來的首次"暫停"。路透社29日晚援引也門港口官員的消息稱,一艘中國戰艦29日停靠也門港口亞丁,準備撤離中國公民。

2015年3月29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護衛艦臨沂艦停靠也門港口亞丁,撤離中國公民。3月30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護衛艦濰坊艦載著449名中國公民平安撤離也門西部荷臺達港。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國公民已全部安全撤離也門。這次成功的護僑行動凸顯了中國政府對在外僑民的責任感,極大地鼓舞了遍佈世界的中華兒女。


“軟弱”的北洋政府在百年前的境外撤僑堪比《紅海行動》

《紅海行動》海報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百年前的北洋政府統治時期,頂著"反動、腐敗、喪權辱國"帽子的北洋政府也曾在1918年成功組織了一次護送旅俄華僑歸國的行動,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次境外護僑,使漂泊在外的華人遊子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祖國的溫暖。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偉大領袖毛澤東曾經這樣形容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帶來的深遠影響。但是對於1917年的旅俄華僑來說,"十月革命"那就是親身經歷了,而且並沒有享受到革命的碩果,反而捲入了革命的動盪之中。


“軟弱”的北洋政府在百年前的境外撤僑堪比《紅海行動》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為信號,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的工人赤衛隊和士兵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首先舉行了武裝起義,向冬宮發起攻擊。深夜攻入冬宮,臨時政府被推翻,組成了以列寧為主席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這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大家熟知的俄羅斯首都是莫斯科,但是莫斯科並不一直是俄羅斯首都。在羅曼諾夫王朝統治時期的1703年,彼得大帝建成聖彼得堡,1712年首都就由莫斯科遷到了聖彼得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俄國同德國是敵對國,因為聖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音,當局決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後,為了紀念列寧,城市改名為列寧格勒,“格勒”在俄語中為城市的意思。


“軟弱”的北洋政府在百年前的境外撤僑堪比《紅海行動》

聖彼得堡


當時的俄屬遠東地區雖然是俄國的組成部分,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距首都聖彼得堡遙遠,最遠的甚至近萬公里,洶湧澎拜的革命浪潮傳到地廣人稀的遠東地區時,影響力已大大減弱;同時由於遠東地區以農業為主,工人力量薄弱。所以布爾什維克在遠東建立的新蘇維埃政權,很快就在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覆滅,使遠東地區陷入了更大的動盪。

1918年至1920年,俄屬遠東地區政權林立,先後出現以傑爾別爾為首的“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和“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以霍爾瓦特為首的“全俄臨時政府”,以沃格爾茨基為首的“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和“全俄臨時政府”,以高爾查克為首的“全俄政府”等一系列自衛政權,可見政局有多動盪。

十月革命發生之時,遠東地區有旅俄華僑數十萬人,動盪的政局根本無法保證華僑的財產安全,甚至生命安全。當地情勢一日危急一日,局面幾近失控,當地華僑團體如海參崴中華總商會、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等寄希望於海參崴總領館,紛紛向祖國呼籲派兵護僑,電文中提到:"若不從速進兵保護,不念華僑受其塗炭,即中國權利亦將損失,黑河更有何立足之地?","交通斷絕,險象環生,僑民生命,朝不保夕,伏惟鑑原,迅賜設法派兵保護"。

在遠東地區的中國人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由於不平等條約形成的“中國僑民“。清政府與沙俄簽訂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導致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被割讓,而當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中國人被動地成為了”僑民“。二類是在俄國境內從事工商業的”華商“,這些人屬於華僑的中上層,積攢了大量的財富。三類是赴俄的華工,由於西伯利亞地區地廣人稀,俄國人自己不願意在此定居,但是農業、採礦業、建築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同時由於一戰爆發,協約國前線吃緊,需要大量的戰事輔助人員。有學者估計,到一戰後期,在俄華工人數已超50萬人。


“軟弱”的北洋政府在百年前的境外撤僑堪比《紅海行動》

在俄華工


阿穆爾華僑總會在給北京的電報中,更是詳細列舉出兵之理由。一則保護華僑,二則可趁俄國內亂,藉機收回以前因戰敗喪失的權利。二則可趁俄國內亂,藉機收回以前因戰敗喪失之權利,也可趁早在俄國佈局。總之,出兵"於僑民,於國家,有百益而無一害"。緊鄰俄國邊境的黑龍江省政府也收到了大量告急求援的電報,"商民呼籲乞援之電,日必數至"。

而當時的國內政局也比遠東情況好不了多少,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內部派系林立,鬥爭不斷。還出現了"府院之爭"和"張勳復辟"這樣的事情。孫中山於是聯合桂系軍閥陸榮廷發起"護法運動"。當時的海軍總長程璧光率領北洋第一艦隊,投奔了南方陣營,這導致北洋海軍一時元氣大傷,北洋政府雖然對派遣軍艦撤僑並無異議,但是"現時國內多事,軍艦不敷分佈",北洋政府一時不免捉襟見肘。

1917年7月初,張勳擁清廢帝溥儀復辟,孫中山極為憤怒,即偕廖仲愷、朱執信、何香凝、章太炎等人乘“海琛號”軍艦從上海南下,準備在南方組織武力討伐。但孫中山尚未到達廣州,復辟醜劇即告結束,而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大權的段祺瑞卻在憲法研究會的鼓譟下,頑固地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集國會。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便將鬥爭矛頭直指以段祺瑞為代表的北洋軍閥。17日,孫中山抵達廣州,當晚發表演說,明確提出護法的宗旨是打倒假共和,建設新共和,並呼籲各界奮起為護法而鬥爭。

而當時的日本也在旁邊蠢蠢欲動,遠東地區動盪不安,給了日本圖謀遠東地區絕佳的機會。佔領遠東地區是日本"大陸政策"的重要步驟之一,只是苦於沒有機會下手。十月革命後,協約國內部關於是否出兵干涉也出現了較大分歧,而日本則積極謀劃出兵干涉。同時對以段祺瑞為首的中央政府威逼利誘,成功使其簽訂了《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由此獲得了從東北出發謀取西伯利亞的合法性,而日本顯然不願意看到北洋政府出兵參與到遠東地區的爭奪中來。

大陸政策也稱大陸經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不甘處島國之境”,立足於用戰爭手段侵略和吞併中國、朝鮮等周邊大陸國家的對外擴張政策,是日本近代軍國主義的主要特徵和表現。大陸政策可以概括為三大步驟:“第一步吞併朝鮮、琉球和臺灣;第二步則以朝鮮為跳板,侵佔中國東北,進而佔領全中國;第三步則以中國為基地,北進西伯利亞,南進印度支那半島及南洋群島。

時間來到1918年2月27日,新任駐海參崴總領事邵恆睿向中央政府緊急報告,報告中這樣分析:協約國各國紛紛派兵護僑,而中國作為協約國一員,也應及早入俄,而我國僑民較諸他國眾多,若無武力以做後盾,未免向隅矣。

救不救?怎麼救?這給面臨內外壓力的北洋政府出了個大難題。

就在此時,國內"護法"陣營圍繞著擁護孫中山還是擁護《臨時約法》,發生了分裂。護法軍內訌,北洋政府一時壓力大減,終於能從艱困的國內形勢中將目光投向了遠東。

3月13日,國務院經過反覆研究磋商,決定派遣一艘軍艦趕赴海參崴護僑,由海軍部妥速籌辦。3月20日,海軍部指定"海容"號巡洋艦出海護僑,華僑聞訊,群情振奮。


“軟弱”的北洋政府在百年前的境外撤僑堪比《紅海行動》

“海容”號巡洋艦


日本對中國派艦護僑十分惱怒。在日本看來,中國的單獨行動打亂了日本簽訂《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的計劃。以此為由 ,對北洋政府大加指責。面對日本的高壓,中國一邊敷衍,一邊敦促"海容"號儘快啟航。

4月9日,幾經曲折,"海容"號巡洋艦終於肩負使命鳴笛出港,向遠東進發。4月16日,在僑民們的歡呼聲中,進入了海參崴港口。

"海容"號巡洋艦赴俄,同時外交部要求交通部和東三省,要求他們緊急加派機車、商船,從陸海兩路加快撤僑。4月10日,隸屬於輪船招商局的"飛鯨"號先期抵達海參崴。"海容"號抵達後,"飛鯨"號的撤僑工作得到了巨大的支持,也極大地緩解了當地僑民的恐慌情緒。"海容"號巡洋艦抵達後的第三天,"飛鯨"號就滿載了1165名僑民,起錨返航煙臺港。

"海容"號巡洋艦的進駐,當地華僑便如吃了定心丸,同時也使總領事館處理各種外交事宜有所依恃,更加從容。一次僑民運送兩具靈柩回國,遭到俄方無理糾纏,總領事館請"海容"號派兵四十名,登岸排立,將靈柩裝運。"海容"號官兵還在海參崴多次武裝保護華工正常工作,使遠東地區的排華事件大幅下降,維護了當地華工的應得權益。

1918年7月,美、日、英、法等國經過長時間討價還價,終於在出兵西伯利亞問題上達成妥協,而北洋政府也表示中國將隨同出兵西伯利亞。此舉立即遭到日本強烈反對。但是日本的反對並沒有減少北洋政府出兵的決心,因為沙俄緊鄰中國,如果協約國出兵而中國缺席,恐對中國主權造成損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僑民眾多,需要增大護僑力度。北洋政府使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辦法,將中國出兵的目的由護僑改為"援助捷克軍團為宗旨"。再加上日本出兵遠東後,大肆擴張,讓西方國家非常惱火,所以對中國出兵牽制日本樂見其成。所以這一理由提出後,立即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形勢的發展使日本被迫贊成中國出兵,只不過人數上不能太多。

1918年8月22日,北洋政府正式發表出兵宣言,根據北洋政府督辦參戰事務處統計:中國出兵人數約4000人,另軍艦一艘。分6批陸續開進了西伯利亞,確保海參崴——雙城子——綏芬河的撤僑通道。


“軟弱”的北洋政府在百年前的境外撤僑堪比《紅海行動》

撤僑路線


中國軍隊的到來,為當地的護僑工作提供了有力護持。首先,和總領館一道積極組織僑民轉移,盡力保障僑民生命財產安全;其次,派出兵力防禦相關鐵路沿線,保障撤僑通道的順暢;最後,為總領館提供兵力支持,參與對洗劫華僑事件的外交干涉。

隨著護僑工作的不斷深入,駐俄部隊的有利護持,使中國外交官員不畏艱險,在內戰最為激烈的伊爾庫茨克一線,從莫斯科和哈爾濱聯繫調運火車,全程護送,一年內就安全撤出3萬名被困華工。

自從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政府幾次對外戰爭無不以割地賠款告終,參與國際事務,也因為國家實力不足,毫無發言權可言。北洋政府遠赴俄國撤僑,雖然沒有第一時間採取行動,但是後續的一系列積極撤僑行動,依然是中國政府難得的一次國際形象展示,為在一戰結束後國際事務處理上爭取到了一定的話語權。作為近代史上中國的第一次境外護僑,也極大地提升了遍佈世界各地華僑的民族自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