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平谷这个村出台了8万多字的“村规”

新京报讯(记者 曹晶瑞)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周村坐落在平谷区大兴庄镇。12月3日起,全国宪法日的前一天,《周村村民自治章程》和8万余字的《周村治理准则》正式实施。和普通的村规民约相比,周村的这份章程和准则更成体系、更讲“法”,村民们都说,村里也有自己的“小宪法”了。

平谷这个村出台了8万多字的“村规”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周村。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平谷区大兴庄镇党委书记沈立军表示,《周村村民自治章程》和《周村治理准则》的实施意味着大兴庄镇“村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规范化、现代化行动”试点启动,这也是平谷区乡村自治、德治、法治建设又一次落地。2020年内,大兴庄镇18个村都将实现新型治理制度体系优化完善。

“这套‘小宪法’将村级治理的方方面面都包括了。这些规章制度既是我们村民合理合法提出自身诉求的重要依据,又是我们监督村里干部开展工作情况的重要参考。”周村村民王国旺向记者表示。

周村有村民3000多人,是大兴庄镇镇里最大的村子。据周村党支部书记王清介绍,村里此前也有村规民约,此次是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近一年时间,镇里请来专业的律师团队进驻村子进行调研,针对周村的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属于周村的治理准则和章程。”王清介绍。

平谷这个村出台了8万多字的“村规”

周村村民自治章程和周村治理准则。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新京报记者看到,《周村村民自治章程》是一个轻薄的白色小册子,《周村治理准则》则是一本约8万字的厚厚的蓝色本子。据王清介绍,前者主要是供村民自治参照使用,后者是对村干部工作的明确。“一方面,准则让村干部开展工作有了依据参考,另一方面,村民也能依据准则对村干部工作进行监督。”

大兴庄镇党委书记沈立军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间,大兴庄镇在已有的乡村振兴战略举措基础上持续开展村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规范化探索,于2018年12月确立行动计划,以“试点先行 全面推进”的模式推行村居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和治理规范、治理能力提升系列现代化村居治理格局构建工作,以修订完善既有村规民约为突破口,制定新型村居治理准则。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今日试点村子除了周村外,还有大兴庄镇的西柏店村。沈立军表示,在两个试点村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内,大兴庄镇全镇各村新型治理制度体系将全部优化完善。

“此次周村章程和准则的制定,是在专业律师团队的参与下进行本地化设计、深入调研、修订完善、系统定制的。大兴庄镇共有18个村,接下来,我们将针对每个村的不同情况制定章程和准则。”沈立军表示,还将通过培训、知识竞赛等深化活动推动全镇各村村居治理能力同步提升,形成大兴庄镇村居治理新格局。

2018年,民政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