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国产豪车起步的“先驱”

豪车这个领域对于国产车来说一直是症结所在,纵然如今我们的国产汽车工业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大家想到国产车的时候难免有一种低端的感觉,这对于每一个车企来说都十分痛苦。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而国产车企们在经过了几年的苦苦挣扎,通过自己的低价格获得市场份额之后也都想要往上走一步,毕竟在豪车领域站稳脚跟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走向国际化。相信大家也可以发现近些年来每一个品牌都在执着于自己对于高端的打造,即便是以性价比著称的宝骏也推出了新宝骏品牌。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在自主品牌中颇具代表性的几个品牌和它们旗下的高端杰作。

领克:吉利和沃尔沃磨合成功后的产物

吉利虽然在近几年以势如破竹的姿态迅速发展,在销量上也小有成就,然而在高端二字上吉利却始终没有自己的代表品牌。虽然它的旗下有沃尔沃,但是沃尔沃的技术始终没有被吉利所掌控,它们仍然以独立的姿态发展,所以在几年的融合之后领克这个品牌正式来到了我们身边。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领克的起点可以说是非常高了,2016年在德国柏林首发,这也奠定了它欧洲设计的底子。当大家看到领克01的样子时高端二字就通过它的种种表现映入我们的眼帘,同时我们也从这款车上看到了吉利的野心。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有人说领克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融合了吉利的国内地位和沃尔沃的资深技术平台,在国产无豪车的时刻绽放出自己的光彩。领克身上承载的是吉利走向高端的重任,亦是吉利和沃尔沃共同享有的丰盛果实。

WEY:我国第1个用姓氏命名的汽车品牌

单从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魏建军对这个品牌赋予的重望和在高端市场的野心,而就销量来说WEY的发展比领克更要迅速。实际上它的到来也为长城打破了一场僵局,从前的长城虽然有哈佛H6在支撑,但这也成为了它的一个弊病,那就是有人经常觉得哈佛H6成为了长城整个企业的代名词,单一的产品布局能够成就一个车企,却也会束缚一个车企。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WEY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长城新的希望,魏建军的做事风格一向果敢,在其他人还没有开先河的时候他就先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了这个品牌。事实证明魏派旗下的车型也十分优秀,无论是在外观的打造还是内饰的豪华程度上都能够对得起豪车这个名号。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魏建军曾多次说过要让WEY这个品牌立足国内后走向全球,我们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之下这也不会只是一个期许。毕竟长城对于汽车营销方面还是颇有造诣的,而WEY也在此前赢得了许多国民好感,这是长城的一把利器,也是魏建军的一步好旗。

观致:担负着重要职责,结局却非常落魄

或许如今再提起观致这个名字熟悉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但是当时奇瑞买下观致的时候却也引起了市场上的一阵轰动。观致这个品牌有着自己的造车理念与技术,奈何奇瑞将它带入市场的时候却已经错失了SUV大卖的良机,轿车领域亦是不温不火。2016年一整年观致的销量仅为2.4万辆,这也算是奇瑞迈向高端市场的一步“耻辱棋”。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实际上观致自身的实力和底子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奇瑞在营销管理方面却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导致这个本就知名度不大的品牌慢慢的衰落。别人在高端领域混得风生水起,奇瑞在经营失败之后只好将观致转手卖掉,如今再提起那段往事已然算是一场悲剧了。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事实证明奇瑞和观致这两个品牌表面上看起来是强强联手,但是最终都没有落得好的结局,观致身上的弊病正是奇瑞身上的弊病,这一点从奇瑞如今的现状我们也完全可以看得出来。有人说尹同跃虽然对于造车也非常执着,但是他本人的营销能力和李书福、魏建军两位大佬却有着极大的差距,直白的说也就是他不太会营销自己。当然如今奇瑞的旗下有有了一个与高端贴边的星途,这或许就是尹同跃面向高端的新征程!

无论成败,它们都是骄傲

无论走向高端的路途有多艰难国产车企们仍然在坚持着,因为大家都明白只有让自己的品牌高端起来才能够在全球领域得到认可,只给国民造好车永远不会走到奔驰、宝马那样的舞台上,获得自己的光环,这对于车企的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国产高端车的博弈:吉利、长城、奇瑞谁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可以说如今每一个车企在想要打破国产无豪车这样的尴尬时,都是任重而道远。有的发展如火如荼,有的猝不及防败下阵来,但是我们对于它们想要打造高端的态度却应当认可,无论在经过苦心经营后得到了美好的果实,还是酿制了一场悲剧,至少他们在打造高端车时的初心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在如今这个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下国产车的生存本就不易,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打造高端品牌也算是一步险棋,无论他们的结果如何,想必等到我们国产车真正腾飞之时也还会有人记得在创业路上曾经有那么几个品牌,为了国产车在高端领域的面子也曾努力过。而如今我们的每个车企也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挑战,“一将功成”后的“万具枯骨”同样需要大家的尊重。您对于这几个国产高端品牌是如何看待的呢,谁能够笑到最后您的心中是否早已有定论?欢迎在下方发表您的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