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当滚滚遇上大雪,一场撒欢儿的宴会开始了

当滚滚遇上大雪,一场撒欢儿的宴会开始了

11月30日,立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光顾西宁,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来了。在西宁熊猫馆定居的4只熊猫宝宝(环境保护大使-雄性6岁宝宝和兴“青青”、动物保护大使-雌性3岁宝宝园满“宁宁”、外交大使-雌性8岁宝宝双欣“和和”、旅游大使-雌性3岁宝宝奇果“美美”。其中园满是2016年6月29日出生,奇果是2016年7月1日出生,今年都满3岁,是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对姐妹花。),也开始了它们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寒冬。

你觉得它们会害怕从没遇见过的大雪?不不不,相反,它们“乐开了花”!嬉雪是多美的事情呀,越是下雪,它们越欢乐。

当滚滚遇上大雪,一场撒欢儿的宴会开始了

4只大熊猫兴奋地在雪地里一会儿打滚,一会儿迅速地走来走去,一会儿坐在雪地里吃竹子,一会儿动作敏捷地爬上三米多高的凉亭看雪景……一场雪过后,4只熊猫对于冰天雪地的室外环境,已经从最开始的兴奋转向习惯。

相对大熊猫老家冬天零摄氏度以上的气温,西宁的冬天要寒冷得多。为了帮助大熊猫适应高原生活,避免“发烧感冒”,西宁熊猫馆特地在熊猫居住场馆配备了中央空调、地暖系统、加湿器等现代化硬件设备,还准备了一整套医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当滚滚遇上大雪,一场撒欢儿的宴会开始了

“大熊猫生活的适宜温度在-5℃-26℃之间,冬季气温低于-5℃,我们就会启用保暖设施。因为西宁没有南方潮湿,所以大熊猫在-10℃以上都能正常生活。我们的工作人员时刻关注气温对熊猫的影响,发现熊猫有任何不适状况,就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大熊猫生活舒适!”熊猫馆工作人员小茹说。

“我们有时候会把竹笋藏到雪地里,‘宝宝’们就会把竹笋找出来,坐在大雪堆上开始吃,吃完了再打个哈欠,荡荡秋千。”正在雪中“钓”熊猫(给熊猫喂苹果)的饲养员说。

当滚滚遇上大雪,一场撒欢儿的宴会开始了

为了让4只大熊猫生活健康愉快,西宁熊猫馆的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精力。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先期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学习培训的9名饲养员外,还长期邀请1名基地饲养专家为西宁熊猫馆提供技术指导,而且这里的员工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观察它们,并试着理解它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们。

据了解,西宁熊猫馆的4只熊猫已经刷新了熊猫在中国定居高海拔的新纪录。它们有助于科研人员了解大熊猫在高海拔地区的生存状态,同样也是大熊猫扩展生存领域的一次尝试。

当滚滚遇上大雪,一场撒欢儿的宴会开始了

Q&A

当滚滚遇上大雪,一场撒欢儿的宴会开始了

Q:大熊猫的食物从何而来?

A:为满足熊猫们日常的食物需求,西宁熊猫馆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竹子供应商签订了竹子供应协议,新鲜竹子会定期空运至熊猫馆。同时,为确保竹(笋)新鲜度和应急储备,西宁熊猫馆还配套有30平方米竹子喷淋房和90立方米竹(笋)保鲜库一间。大熊猫的辅食,如苹果、窝窝头均采购自专业安全的食品供应厂家,定期采样送至专业检测机构检测,让熊猫们吃得安全、营养。

Q:大熊猫生病了该怎么办?

A:西宁熊猫馆拥有一名基地首批外派技术人员,并且拥有一个团队长期服务。为了大熊猫的健康,团队每月会对大熊猫进行专业机构体检,并且在生活环境与饮食上严格消毒,做好摄入性疾病预防工作。西宁熊猫馆按照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要求,设置专门的医疗间,如果大熊猫生病,完全能满足大熊猫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如果有突发严重疾病,西宁熊猫馆也建立了大熊猫疾病应急预案,并积极联系成都基地派专家前来会诊治疗。

Q:未来三年青海在熊猫科普教育方面会做哪些工作?

A:西宁熊猫馆已经配备了丰富的智能化科普设施和图文并茂的室外科普长廊,并且有专业的人员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进行了科普教育培训。在发挥已有科普教育资源作用的同时,未来三年,西宁熊猫馆还会开发组织研学旅行、青少年科普大讲堂等科普内容,从而发挥大熊猫科普教育作用,提高公众动物保护、生态保护意识,引导和教育公众关注大熊猫及青藏高原本土珍稀物种的生存状况,发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作用。

西宁熊猫馆

西宁熊猫馆位于西宁野生动物园内,它是青藏高原首个大熊猫馆,也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单体熊猫馆,前期建设得到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支持。

熊猫馆建筑面积4617平方米,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其中4个室内馆是4只熊猫的家。不仅每只大熊猫都有一个房间,观众还能通过光电、动画、3D模拟等不同方式,与大熊猫互动。

熊猫馆设计以生态绿色为主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外观独特、新颖,还集趣味性、科技感于一体,是4只国宝的欢乐家园。

当滚滚遇上大雪,一场撒欢儿的宴会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