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识别和防治芋疫病?

黄晓红果果


芋疫病也就是农村常说的芋瘟,是芋的一种常见病害。发生比较普遍。对产量有一定程度影响;严重时发病率可达50%以上,对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为害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及球茎。叶片上初生病斑呈圆形,黄褐色,扩大后呈浓淡相间的同心轮纹,融合后呈不规则的大病斑,叶背面更明显,病斑周缘有暗绿色和黄色水浸状环带。后期病斑中央枯烂,严重时组织腐烂,只残留主脉。高温高湿下病斑长出稀薄的白色粉末状霉,组织坏死,常分泌黄色至黄褐色的液滴。叶柄受害,上生大小不等的黑褐色不规则斑,病斑周围组织褪黄,病斑连片并绕柄扩展,终至叶柄腐烂倒折,叶片全萎。

发病原因:

(1) 越冬与初侵染源。瘟疫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在种芋球茎内或病残体上及水芋上越冬。南方田间芋株终年存在,进行初侵染源主要来自遗落田间的零星病株。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种芋。种植带菌种芋,长出的芋株便成为中心病株。

(2) 传播特点。病原借助风雨辗转传播危害。

主要在夏、秋两季发病。高温多雨有利发病。连作、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施氮过多的地块,发病均重。

防治办法:

(1) 农业防治。该病只危害芋,实行轮作可以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不用有病田的茎块作来年的种茎。雨季加强排水,避免在低洼地种芋,合理密植注意田间通风,不偏施氮肥。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残体。

(2) 化学防治:田间潮湿度大的田块施药预防。可用1∶1∶240倍的波尔多液,或速可宁500倍液喷药1次。发病初期发现中心病株后应连同块茎整株拔起烧毁,全田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每7天用药1次,连用3~4次。喷药时一定要使药液均匀洒在叶面、叶背、叶柄及块茎处。

小结:瘟病是瓜果蔬菜发生最频繁的一种病害,在种植前一定要挑选好的芋来做种,种植地块进行深翻消毒,施足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其他肥料均衡施入。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希望以上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川妹莎啦


不能不感叹,现代传媒的作用真的是太大了!原本在我们北方并不多见的芋头,因为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被提到,近些年也是迅速普及到了人们的餐桌。一些有心的北方农民也早已尝试种植芋头赚钱。乡村萤火虫本家的一位叔叔种植芋头几年,让萤火虫跟着也学到了不少有关芋头的知识,其中就包括认识了芋疫病。

凭什么认定芋头有芋疫病?

叔叔告诉我,芋疫病俗称芋瘟,是芋头主产区常见的病害。发生芋瘟的地块,往往会造成芋头减产20——50%。因为出于好奇,萤火虫也是自己查询了一番,知道了侵染芋头,让芋头羅患芋疫病的病原真凶就是真菌中的芋疫霉菌。

芋疫霉菌在芋头的整个生育期内都能侵染芋头,使芋头受害发生芋疫病。芋疫病主要危害芋头植株的叶片和叶柄,地下的芋头也能受害。种植芋头的芋农可以凭下列症状判定芋头的芋疫病:

▪叶片。染病初期会生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斑点。病情发展后斑点扩大成淡褐色至黄褐色病斑,病斑表面常见浓淡相间的褐色同心环或同心轮纹,其边缘具有暗绿色水渍状或黄色环带。潮湿时,病斑表面可能会出现一些稀疏的白霉,哪就是芋疫霉菌的孢子梗和孢子囊。观察芋头发病部位,时常可见淡黄色到淡褐色的液滴状物。病斑多在中央腐烂或穿孔。许多时候,染病叶片上的多个病斑相连在一起,使病叶表现为枯黄或枯褐色,严重时仅残留叶脉成破伞状。

▪叶柄。芋头的叶柄被芋疫霉菌侵染出现芋疫病症状时,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病斑。发病部位的周围组织褪绿变黄。病情发展后各个病斑可以相互连接并环绕芋头植株的叶柄,使其腐烂折倒,造成叶片枯萎。

▪地下芋头。受害后的组织变褐腐烂,发展后可波及整个芋头的地下球茎。

芋疫霉菌如何传播侵染芋头?

芋疫霉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芋头的球茎内或病残体和水芋上越冬,也能产生厚坦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的种子芋头是田间芋疫病发病的初侵染源。芋农无意中使用了带有芋疫霉菌的种子芋头后,地里长出的芋头苗就是芋疫病的潜育病株。

芋疫霉菌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24——28℃,多雨、露重、雾大、空气潮湿有利于其侵染芋头,引起芋疫病。田间条件适宜时,潜育的芋疫霉菌萌生使芋头感病。感病后的芋头,病部产生大量孢子囊,借助气流、水流、风雨传播。传播后的芋疫霉菌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菌丝,从芋头植株的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侵入后潜育3——5天便会大量繁殖并开始频繁的再侵染,也会因此使芋疫病流行蔓延。

据资料介绍,芋疫病在浙江一般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开始零星发病,6——9月为发病盛期。湖南芋头8月中旬到9月上旬出现发病高峰。广东、广西等地,一般3月上中旬到4 月中旬始发,6——8是发病高峰期。

种植芋头如何防治芋疫病?

▪选择品种,实行轮作。根据不同地域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又比较抗病的品种。北方地区,将芋头与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实行轮作。南方地区与水稻、马蹄轮作。菜区种植可与大蒜、生姜等轮作。

▪合理密植,清除菌源。栽培密度按品种、地力、肥水条件确定。芋头收获后,及时铲除田间遗留的零星残株,清理病残体,集中销毁。

▪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或减轻危害。栽培芋头时,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把植株长期泡在水里,雨后及时清沟排水。球茎形成时,适于早、晚沟灌,生长后期保持充足的水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生长后期尤其需要注意避免偏施氮肥。管理培土时,避免伤害茎部,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温馨提示:使用药剂防治芋头芋疫病,喷雾时一定要注意将芋头地上部的茎叶里外用药喷布均匀。使用药剂防治后遇雨,需要及时补喷。否则,达不到防治的预期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如何识别个防治芋疫病”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乡村萤火虫


雾都山客来回答您的问题。

芋疫病又被人们称为芋瘟,是芋头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芋头一旦得了芋疫病,如果不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会严重降低芋头的产量和品质,甚至导致芋头绝产,给种植户带来巨大损失。那么芋疫病如何进行识别和防治呢?山客来和大家聊一聊。

如何识别芋疫病?

芋疫病主要危害芋头叶片和地下球茎部分。叶片发病初期,呈现为黄褐色病斑,然后逐渐扩大融合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呈现为深褐色,具有非常明显的轮纹,当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时,病斑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的霉状物,底部出现黄色或淡褐色水滴状分泌物。病情严重时不仅叶片染病,叶柄也会被侵染,且蔓延速度非常快,最后叶片完全腐烂,只余叶脉存在。地下球茎染病后,染病部位出现褐色腐烂,最高导致整个芋头腐烂,绝收。

芋疫病发病原因?

芋疫病主要是因为受芋疫霉菌侵染所致,该病原菌生存能力极强,能以菌丝体形态在寄存在种芋内,或者芋头病残体及水芋中越冬,能产生孢子囊借助空气、雨水等进行传播。芋疫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受温度、湿度、肥力等影响,高温高湿环境,非常有利于病菌发育,染病后病情蔓延迅速;密度过大、氮肥过量也易诱发芋疫病。

如何防治芋疫病?

  1. 选择健壮无病、抗病能力强、抗逆性高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种植时,种芋切口蘸草木灰,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2. 芋头连作染芋疫病的几率会大大提升,因此需进行科学轮作以降低芋疫病发病机会。可进行2~3年水旱轮作,前茬作物以花生为宜,不宜与姜、土豆等喜钾且易发生地下害虫的作物连作。
  3. 芋头种植不宜过密,需保证足够的空气流通和光照;不宜种植在低洼地带,不利于排水;种植前施足基肥,为芋头生长提供足够营养,促进植株健康发育;采收后及时清园,将病叶、老叶集中焚毁或田外深埋。
  4. 芋疫病发生后及时用药,发病初期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1000倍液,或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5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周左右喷雾1次,连续2~4次即可。用药需注意:均匀喷雾;雨后补药;高温雨后立即喷药。
以上是山客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浅见,欢迎留言指教。【关注】雾都山客了解更多农村的风土民情。

雾都山客


香芋:属豆科土栾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做一年生栽培。香芋的食用部分为球状块根,外观似小土豆,直径一般2~4厘米,表皮黄褐色,其肉似薯类,但味道好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尽,故名香芋。



香芋属温带作物喜欢光照充足温暖的地方生长,喜温较耐热不耐寒。适合在温度20℃-30℃的地区生长,高于35℃或低于10℃都会不利于它的生长。土壤方面由于香芋喜欢干一点的土壤所以土壤要选择排水性好的沙性土壤最好,从温度和光照方面来讲南方地区是最适合香芋生长的地区。但南方地区由于盛夏时节梅雨天气较多。高温潮湿的天气的多发就会造成题主问题里面提到的芋疫病。这里就跟着小鱼儿来看看芋疫病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治吧!

什么是芋疫病?

芋疫病又叫芋瘟,一般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和盛夏期间,尤其是高温多湿的盛夏最易染病。芋疫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会为害叶柄和球茎。叶片开始会出现黄褐色圆形斑点,以后扩大愈合成具有浓淡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的大斑,边缘有暗绿色水渍状环晕,叶背处更加明显。在病斑的地方会分泌黄色液滴。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病斑表面,特别是在叶背部分可产生白色粉末。中间腐烂穿孔,严重时仅留主叶脉。叶柄受害,产生大小不等的黑褐色不规则病斑,病斑周围组织变黄。地下球茎受害,部分组织会变褐腐烂。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害会迅速蔓延,病菌主要以菌丝状态存在在种芋球茎里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下一季的染菌源;种植带菌种芋,在条件适宜时便可引起植株发病。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防治要点

1、选择无病种芋。

2、进行2年以上的换茬种植,最好实行水旱交替种植。

3、选择地势高燥,易排能灌的地块种植。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4、发现生病的病株要及时铲除,并集中销毁。

5、在防治芋疫病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可以采用每公顷用双快先菌胺300毫升,烯酰吗啉180毫升,代森锰锌1500克兑水450千克喷雾均匀来防治。等观察到芋叶及茎杆有所好转之后逐步减少用药,直到无病就可以停止喷药。

最后祝你有个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