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想買純電動汽車,結果有朋友說千萬別買,買了後悔,是這個樣子嗎?

金山帕的薩視界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也並不適合所有消費者,因為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目前確實有它明顯的優勢,但是否值得購買還需要結合自身的用車需求來定。

可能很多消費者擔憂純電動汽車的續航、充電、輻射、保值、安全性一系列問題,下面簡單來談談這些問題。

1.續航問題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基本都達到了400公里以上,以威馬EX5為例,威馬EX5 520續航已經達到了520公里,和燃油車加滿油的續航相差的並不遠,完全足夠日常的使用,當然,如果長期跑高速的話,在便利性方面還是燃油車更具優勢。

2.充電問題

實際上近幾年公共充電樁的覆蓋面積及數量已經逐漸上升,像北上廣深等城市充電站密度完全超過了加油站密度,身處這類城市基本上不用擔心沒地方充電的問題,另外,只要有個人停車位或符合條件,車企都會免費安裝家用充電站。當然,如果所在地充電站極為稀缺甚至沒有,那麼是否購買純電動汽車就要生死熟慮了。

3.輻射問題

純電動汽車輻射曾引起一陣恐慌論,開久了掉頭髮、掉腿毛至今還有很多人相信,其實根據科學的實驗結果證明,純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非常下,甚至不如家用的微波爐,對人體完全造不成任何身體健康。

4.保值率的問題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保值率低是目前的行業現狀也是事實,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相對於燃油車依舊是小眾市場,買方需求下,在加上動力電池的檢測較為麻煩且需要相當專業的儀器,導致純電動汽車保值率比較低,當然目前也有些企業為改變現狀成立了官方認證的二手車品牌以此提高保值率,例如威馬、蔚來等車企。

5.安全性問題

純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問提一度被推上風口浪尖,就自燃問題而言,更具數據來看,其實純電動汽車自燃的概率是小於燃油車的,除此之外,還有些純電動車企推出了動力電池終身質保的權益,例如“威馬汽車”。

國內最大新能源汽車車友會,分享駕駛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車維保知識,為您解決選車、用車煩惱,歡迎威馬汽車及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車主關注我們!


威馬汽車車友會


我是武漢的,用電動車4年了。

第一輛東風E30,續航150公里,跑了5萬公里,無衰減,走過湖北省東部(在酒店充電)。

第二輛廣汽傳祺GE3,續航400,去過鄭州(比油車慢40分數)和廣州(比油車慢1.5小時),跑過全湖北省,在快充樁充電,半年跑了4萬公里。

家裡有充電樁用起來就非常好,只要不與同行較勁,油車都是渣渣,安靜會讓勞斯萊斯低頭(我沒開過它,全是意想)20萬公里後省下的油錢能再買一輛10萬的車。

計劃好行程(因為充電樁不夠多)電動車在高速上比油車更安全(200公里強制充電)更舒適(安靜),電動車最合適速度在100-110公里之間,不會有罰單。








電風行者


第二輛車小鵬,買了小鵬以後朋友都說這個以後換電池要好幾萬,他們坐上車,開上車以後我就給他們科普了一下 我1公里1毛 我可以OTA 我可以半自動駕駛 我提速快 然後 他們就被折服 真心推薦真心可以買電動爹



好名字可以讓我的朋友更容易記住你


如果不跑長途的話我覺得電動車還是不錯的選擇,今年我在廣州租了一臺電動軒逸跑滴滴,一個月跑六七千公里,電費才用一千塊錢,電動車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動力強加速快,一腳油門動力隨叫隨到,超車別提有多爽,電動車保養應該也會比油車省錢。至於電池壽命我覺得問題也不大,廣州有很多純電跑滴滴的車用了兩三年,跑了一二十萬公里了還不是照樣在跑,續航衰減的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我覺得如果不經常跑長途的話電動車還是可以選擇的,如果經常跑長途的話就不建議了,當你急著趕路的時候卻要花一個小時去充電,而且充電站還不一定說找就能找到,想想就頭疼[大笑][大笑]


一個低調優雅的用戶


我覺得新能源特別好,第一,當初一堆說打死不買新能源的,現在好多都默默的把機動車搖號改成了新能源,第二,新能源是上班最省錢的交通工具,尤其像我這種家離得遠的,充的電費比地鐵都省,保養也沒什麼錢,如果你買個便宜的保養費才幾百,貴點的保養費也達不到機動車的錢,而且也沒什麼可換的,真的很方便,所以我特別慶幸當初果斷的吧機動車搖號改成新能源!那會好多人勸我,現在都後悔沒改了,尤其是很多要了孩子的人發現沒車真的不方便!以前我還會沒事拉個順風車,但我只拉同性,之前有倆個孕婦固定做我的車,一天給我一百,我每天還能賺錢[捂臉][捂臉]


萌萌0811523


也不至於吧,我家裡兩年前買的德瑞博這個牌子的,型號是D8,開起來也不錯啊,主要是看用車的人日常出行的需求吧,像我們家,買來就是做日常代步用的,也不打算上高速開到太遠的地方去,就是上下班、接送小朋友,平時竄門、去商場……買來的時候也不貴,只用了差不多2萬,感覺是蠻實惠的了,平時保養好一點還是能用很長時間的,我家這臺德瑞博D8沒出過大毛病,有一次是開到路上壓到了尖銳的東西爆胎了。總的來說,至少這輛電動汽車我覺得入手還是比較值的。對了,德瑞博這個牌子的汽車應該是微型新能源汽車,其實就是家用電充電,還是比較方便的吧


風吟


想買純電動汽車,結果有朋友說千萬別買,買了後悔,是這個樣子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先從我自己作為一名新能汽車車主來講有沒有後悔吧!

說實話,剛開始買到比亞迪秦的那會兒,我曾有過擔心,也有過一丟丟後悔。畢竟當初買的時候,身邊就出現了很多質疑的聲音。當時,周邊很多朋友並不看好新能源汽車,且勸我再多觀望觀望,一是覺得新能源汽車屬於行業新產物,動力電池技術不夠成熟,而且一旦電池壞了,換電池的成本也是相當大,不換就只能是電車當油車用,車上那麼重的電池天天“背來背去”的,油耗肯定大。二是覺得,新能源汽車售價比燃油車貴,而且充電不方便,影響出行。說實話,這些問題存在嗎?一定概率上是存在的,我也曾後悔過!但是迫於限購政策的原因,我不想把時間一直耗在搖號等指標上,所以咬咬牙買了小秦。

只到買了秦以後,我才深深體會到實踐出真知是真理——後悔……個啥?

因為我的秦DM在用車的過程中,體驗感真的很棒啊。加速性能,我相信不用我多說,題主應該也有聽說過,5.9秒的加速性能,作為一款家用車(請不要真的跟頂極的跑車相比,畢竟這款車售價只是人家的尾數),綽綽有餘,時不時的紅綠燈競跑甩別人幾條待的感覺太好了!而且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續航70公里,完全足夠我一天上下班來回跑了,基本一天一充就可以搞定。週末節假日偶爾跑個長途,加燃油混合動力驅動,油耗比燃油車可要節省太多了,5個多油沒毛病。偶爾還會帶家裡的小朋友們搞搞野炊,帶上廚房電器,炒個菜,打個火鍋,煮個飯什麼的,SO EASY!這裡,不得不誇一下比亞迪的這個逆向放電功能,很實用,很強大!

當然了,DM車與EV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為純電動只能純電驅動,電,是車子的唯一驅動模式。所以,在享受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還是要忍忍它的不足之處,比如題主如果長途駕車,需要提前規劃路線,提前找可以充電的地方外。別的方面,我覺得並沒有什麼好後改線的。如果購車成本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選購續航長一些的車型:像比亞迪的唐EV續航就長達600公里。

至於電池技術,我覺得在選擇品牌的時候,大家要謹慎,要選擇有保障的品牌。我的秦在一年多的時候,突然衰減異常,好在比亞迪兌現了“電芯終身保修”的服務,為我免費換了電池,現在換上新電池都2年了,續航估然能達65+,這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趨勢,再加上現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也越越來先進,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發,購買新能源汽車可選!

至於後不後悔,我覺得看個人心態。別人我不知道,反正我用著很開心。


迪迪答答


電動車,哦不,特斯拉真香。當年還有人覺得馬比車好,弓箭比火槍穩定[捂臉]




Sammael7


推薦選擇如下:

一、如果選擇備用車無所謂。選啥都不會後悔。也就是你已經有一臺甚至兩臺主用車的條件下,選啥都行,選擇自己喜歡的純電動車或者混動車,不會後悔,而且還是有點優勢,因為他出行成本確實低,保養成本也低,要是選對車不會後悔的,這方面做的不錯的是比亞迪,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這幾個吧。就好比你已經有一臺 華為mate30pro 手機了,還想有一臺應急的手機,選啥都行,當然選擇價格高點的,配置好一點的更好。

二、如果要是您選擇主用車,您買得車將成為你家裡的唯一一臺車,那就是“純電動車--想說愛你不容易”。我建議您儘量別選純電車。

1.主用車推薦增程電動車或者插電混動車。對於絕大部分人買車是要當主用車的,這種情況下我推薦買增程電動車 或者油電混動 的車還是不錯的。

這幾年這兩種車做的不錯的是理想汽車或者比亞迪汽車,國產車在這方面優勢挺大的,續航更長,像理想汽車雖然工信部給的續航800公里,但是估計充滿電加滿油情況下實際續航可以達到700公里就不錯了。另外就是所謂的雙擎車,不太推薦,我一些朋友的雙擎車經常出問題。買增程車或者油電混動車,在節能的同時還能省一些加油的錢。

①無充電焦慮。增程車或者油電混動車出門可以隨時隨地加油,方便。有充電條件或者方便還可以充電,更節能。

②續航能力強,比純油車更節能。增程車或者油電混動車一般有加油加點兩種特性,隨時隨地想咋用就咋用。加油加點哪個方便那個好用就用那個。

③上牌優惠。一些城市還有這些新能源車的上牌優惠和補貼。

2.要是您選擇了純電動車做主用車,十有八九很可能會後悔。

原因如下:

①充電焦慮。增程電動車跟油電混動車不存在充電焦慮的問題,但是純電動車焦慮急了,總是想著車的電量咋樣了,夠不夠,要想著啥時候去充電,還得專門去找充電站。想想你的手機,快沒電了(剩下百分之二十三十電量的時候)就要找充電設備或者充電器的感覺吧,在目前充電條件下很難受。

②續航焦慮。目前純電動車廣告都是四五百,甚至五六百的續航能力,但是,別信他們,他們的基本的真實續航在兩三百,三四百㎞。別看那些所謂的工信部續航之類,特斯拉工信部續航四五百公里,不可靠,我告訴你吧,國產特斯拉版,真實續航差不多三百多就不錯了除非你一直開五六十公里的時速,但是不可能實現。每次到了幾十公里剩餘續航基本都很焦慮。

③出不了遠門,或者出遠門麻煩。出遠門需要提前花時間規劃行程,走遠路彎路。一部三百或者好點的四百km續航的車子,你出個稍微遠點兩三百單程距離的遠門,就得規劃路線,你得找好充電的設備,按照路線走,不然一定焦慮,甚至很多人被拋錨擱淺。而且你走路不放心,老是一會兒看看續航表,一會兒再看看剩餘電量等等,很難受。即使有些人說,我就不存在這焦慮,但是很多時候緊急情況下沒電你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④北方的冬天魔咒。北方冬天的時候純電動車續航能力更差,焦慮更甚,開暖氣熱車,電池保溫需要更多的額外電能消耗,車子續航更低,500公里續航的車子能跑300多就燒高香了。有時候電量顯示還有五十公里續航,結果熱了個車,開了下暖氣,突然提示沒電了,因為這個過程消耗了太多電能,車沒電了就是沒電了,不像可以加油的車,隨時服務區加油,各處都有油站。那種續航焦慮的感覺就跟在一個荒島上,手機還剩百分之二十的電量,但是一直等不來救援的感覺一樣。你怕手機沒電,救援還沒到,你快要掛了。

⑤現有的充電條件還尚不那麼完善。一二三線城市可能充電設施還行,一些車主也加裝了充電設施,可能方便很多,但是公用充電設備數量可能不太夠,經常排隊充電,浪費時間。四五線以下城市的充電條件不完善。充電不那麼方便。你充個電還得專門找半天,開車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去充電。即便家裡有充電條件,很多時候應急條件下充電慢,沒辦法方便的隨時想出門就出門,不可能進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油車或者油電混動車,隨時隨地出門,想走哪裡就走哪裡……基本無憂!

三,最後講一講電動車的未來。

個人覺得電動車必定是未來的主流。因為他是自動駕駛的的基礎。能耗低、保養便宜更是讓電動車如虎添翼。近些年電動車的發展用颶風般猛烈來形容也不為過。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車企業迅猛發展。國內也有蔚來小鵬理想等新造車勢力加入其中。瞬時,傳統車企如末日之弩,如臨大敵。

只是,目前的條件下,電動車還沒有方便到讓所有車主想去哪就去哪,想怎麼開就怎麼開:充電速度快則半小時充一般電,怎麼說也不如加油幾分鐘搞定那麼快那麼便捷。再加充電設備的相對短缺,續航能力的相對限制,前段時間的電動車接連自燃讓電動車一時間受到質疑。

不過,這是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不久的將來,也許五年也許十年,我們將看到滿街的電動車,滿街的自動駕駛,到時候,回過頭來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自動化、電動化駕駛的時代……






毛刺電影英語


有些人說到保值問題,我想說,新能源,或電動車確實不保值。!!

但是家庭有一輛燃油車了,第二輛車,建議買一個六萬左右的電車,不要太貴的,八年電池組質保,有人說換電瓶花不少錢,那就算八年就賣或報廢不要了,不換電池了。那六萬塊的汽油車八年後能值多少?一萬頂天了吧。但按八年,八萬公里算,汽油車按6個油算,也得近4萬油錢,但電車百公里最多十塊錢,八萬公里只需要八千塊電錢。六萬的燃油車八年後最多賣一萬。汽油車用4萬的油,賣1萬,電車用1萬的電,報廢不要了,(4萬油錢減1萬電錢減1萬賣車錢),燃油車還是多花了2萬多。

或者換個算法,同樣六萬的燃油車辦齊七萬多,開八年八萬公里,油錢四萬,賣一萬,7+4—1=10萬。也就是用車總花費10萬。電車六萬無購置稅,加上保險也就6.4萬,開八年八萬公里,電錢0.8萬,最後不賣或報廢。6.4+0.8=7.2。也就是用車總花費7.2萬。。同價位,同八年八萬公里,燃油車多花10-7.2=2.8萬。。

所以,第一,如果家庭第二輛車,可以考慮換電車。出遠門開汽車。第二,只有上下班,接送孩子,買菜代步,也可以考慮。但不要買太貴的,七萬以內的。

家庭第一輛車或經常跑長途就算了,雖然省了不少油錢,但續航和充電問題確實太麻煩。

我媳婦有輛四年的別克英朗百公里6.3油,開了四萬公里。我又買了個歐拉351的,6萬多,開了五個月,滿電正常絕對能開300公里以上。對於冬天續航差,開暖風也能跑到250公里。上下班,接送孩子,買菜,一週充一次電,足夠了。。還有,六萬多的電車,絕對比同價位的汽油車行駛質感好。最起碼六萬的汽車自動擋大多是AMT或4AT,頓挫太厲害,電車沒檔位,提速好,我開過朋友的哈弗H1,真心沒歐拉好開,同是長城的車,沒有惡意批評別的車的意思。我的歐拉我媳婦搶著開,加上車小,好停,女人又喜歡那個超萌外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