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实力坑娃的育儿偏方,你信了几个?

1

卡到鱼刺,猛吞白饭OR喝醋!

坑娃指数:★★★★★


卡鱼刺后,千万千万不能再吞饭啊、馒头啊等等食物,反而应立即停止进食任何固体食物!因为进食任何固体食物,可能会让本来表浅的异物被推到更深的位置。同理,也不要直接用手去想把鱼刺抠出来!伸手抠会诱发宝宝呕吐,同时咽部的肌肉会紧张收缩,本来卡得不太深的鱼刺可能刺得更深。


至于喝醋软化骨头……所谓实践出真知,大家可以在家试试拿个醋泡个鱼骨,看看要泡多久才能软……你就知道这个做法是多么多么的不靠谱了。(摊手.jpg)

实力坑娃的育儿偏方,你信了几个?

先冷静下来观察再判断

宝宝卡鱼刺了,父母先要让他停止进食,并安抚宝宝不要哭闹。在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去判断是否需要就医。有时候鱼刺只是在吞咽的过程中刮伤,并没有真正卡住,这时不适症状会很快好转,等宝宝吞咽口水没有疼痛,完全没有异样后就可以让宝宝逐渐进食。但若还是表示不适,最好就是到医院检查了。


插播一条急救小知识


异物如果进入气管就会有窒息的危险。若1-8岁的孩子窒息、无法呼吸、咳嗽、喊叫或说话,按如下步骤操作。

实力坑娃的育儿偏方,你信了几个?

海姆立克急救法1:

1 一手握拳,置于肚脐之上,并用另一只手罩住。手的位置挨着胸骨和胸腔的下缘。

2 反复、用力地按压,以形成咳嗽般的气流把异物冲出,打通呼吸道。

3 一直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措施,直到异物被清出,或者孩子变得无意识/没有反应。

如果孩子变得无意识或没有反应,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


2

烧烫伤后赶紧涂酱油


坑娃指数:★★★★

宝宝一烫伤烧伤就往伤口倒酱油、醋、动物油等等……你确定你是在治疗烫伤,而不是在下锅卤猪手么?其实这些传统中常用的“调味品”和“牙膏”等等物品,都千万不能在烧烫伤的伤口上乱涂。一则容易加重伤情,二则也会导致医生错误判断受伤情况。

实力坑娃的育儿偏方,你信了几个?

烧烫伤时别急,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受伤后立即用凉的自来水冲洗烧烫伤部位,并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疼痛。(注意,不要把冰块放在病灶上,这有可能导致愈合延迟。)

用凉水浸泡受伤部位的衣物,然后再轻轻地将它们从孩子的身上移下来。如果它们紧贴在身上,应尽量将衣服剪掉。


●如果烧烫伤区域有渗出,最好将一块无菌纱布轻轻覆盖在病灶上并立即就医。若现场没有无菌纱布,用一条洁净的床单或毛巾覆盖在病灶处。

3

宝宝发烧,擦酒精降温

坑娃指数:★★★


酒精可以通过皮肤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应该是:

少穿衣服,少盖被子,再让宝宝

多喝温水,营造一个温度比较适宜的室内环境,让宝宝安安静静地休息。


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宝宝的头面部、颈部、手臂、小腿等,可以让皮肤散热更快。或者可以让宝宝洗个温水浴。

实力坑娃的育儿偏方,你信了几个?

4

新生儿胸口放米袋可压惊!

坑娃指数:★★

新生宝宝一开始多数都睡不安稳,很容易一惊一乍的。于是,不少地方都有做小米袋压胸口“压惊”的传统,认为这样就可以让宝宝睡得更好。其实,这对小宝宝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宝宝出生前几周有一种叫“拥抱反射”的行为,如果婴儿的头部突然变换姿势后后仰,或者受到巨大或突然的声音惊吓,他会手臂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着可能开始大哭。


●拥抱反射在不同的婴儿身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满月之前最常见,2个月左右以后消失


也就是说,这种反射是正常的、会随着宝宝长大而消失的,本来不用太在意的东西。但如果父母将米袋压在宝宝胸口,反而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呼吸,甚至有窒息的危险,SO,千万要牢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