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實力坑娃的育兒偏方,你信了幾個?

1

卡到魚刺,猛吞白飯OR喝醋!

坑娃指數:★★★★★


卡魚刺後,千萬千萬不能再吞飯啊、饅頭啊等等食物,反而應立即停止進食任何固體食物!因為進食任何固體食物,可能會讓本來表淺的異物被推到更深的位置。同理,也不要直接用手去想把魚刺摳出來!伸手摳會誘發寶寶嘔吐,同時咽部的肌肉會緊張收縮,本來卡得不太深的魚刺可能刺得更深。


至於喝醋軟化骨頭……所謂實踐出真知,大家可以在家試試拿個醋泡個魚骨,看看要泡多久才能軟……你就知道這個做法是多麼多麼的不靠譜了。(攤手.jpg)

實力坑娃的育兒偏方,你信了幾個?

先冷靜下來觀察再判斷

寶寶卡魚刺了,父母先要讓他停止進食,並安撫寶寶不要哭鬧。在他平靜下來之後,再去判斷是否需要就醫。有時候魚刺只是在吞嚥的過程中刮傷,並沒有真正卡住,這時不適症狀會很快好轉,等寶寶吞嚥口水沒有疼痛,完全沒有異樣後就可以讓寶寶逐漸進食。但若還是表示不適,最好就是到醫院檢查了。


插播一條急救小知識


異物如果進入氣管就會有窒息的危險。若1-8歲的孩子窒息、無法呼吸、咳嗽、喊叫或說話,按如下步驟操作。

實力坑娃的育兒偏方,你信了幾個?

海姆立克急救法1:

1 一手握拳,置於肚臍之上,並用另一隻手罩住。手的位置挨著胸骨和胸腔的下緣。

2 反覆、用力地按壓,以形成咳嗽般的氣流把異物衝出,打通呼吸道。

3 一直進行海姆立克急救措施,直到異物被清出,或者孩子變得無意識/沒有反應。

如果孩子變得無意識或沒有反應,開始進行心肺復甦術。


2

燒燙傷後趕緊塗醬油


坑娃指數:★★★★

寶寶一燙傷燒傷就往傷口倒醬油、醋、動物油等等……你確定你是在治療燙傷,而不是在下鍋滷豬手麼?其實這些傳統中常用的“調味品”和“牙膏”等等物品,都千萬不能在燒燙傷的傷口上亂塗。一則容易加重傷情,二則也會導致醫生錯誤判斷受傷情況。

實力坑娃的育兒偏方,你信了幾個?

燒燙傷時別急,正確的打開方式是:


受傷後立即用涼的自來水沖洗燒燙傷部位,並應持續足夠長的時間,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緩解疼痛。(注意,不要把冰塊放在病灶上,這有可能導致癒合延遲。)

用涼水浸泡受傷部位的衣物,然後再輕輕地將它們從孩子的身上移下來。如果它們緊貼在身上,應儘量將衣服剪掉。


●如果燒燙傷區域有滲出,最好將一塊無菌紗布輕輕覆蓋在病灶上並立即就醫。若現場沒有無菌紗布,用一條潔淨的床單或毛巾覆蓋在病灶處。

3

寶寶發燒,擦酒精降溫

坑娃指數:★★★


酒精可以通過皮膚被吸收進入血液,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正確的物理降溫方法應該是:

少穿衣服,少蓋被子,再讓寶寶

多喝溫水,營造一個溫度比較適宜的室內環境,讓寶寶安安靜靜地休息。


用溫熱的毛巾擦拭寶寶的頭面部、頸部、手臂、小腿等,可以讓皮膚散熱更快。或者可以讓寶寶洗個溫水浴。

實力坑娃的育兒偏方,你信了幾個?

4

新生兒胸口放米袋可壓驚!

坑娃指數:★★

新生寶寶一開始多數都睡不安穩,很容易一驚一乍的。於是,不少地方都有做小米袋壓胸口“壓驚”的傳統,認為這樣就可以讓寶寶睡得更好。其實,這對小寶寶來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寶寶出生前幾周有一種叫“擁抱反射”的行為,如果嬰兒的頭部突然變換姿勢後後仰,或者受到巨大或突然的聲音驚嚇,他會手臂向兩側伸展,手張開,然後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著可能開始大哭。


●擁抱反射在不同的嬰兒身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反應,在滿月之前最常見,2個月左右以後消失


也就是說,這種反射是正常的、會隨著寶寶長大而消失的,本來不用太在意的東西。但如果父母將米袋壓在寶寶胸口,反而有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呼吸,甚至有窒息的危險,SO,千萬要牢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