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天天辅导,可做题总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的,有没有好方法?

数学教育2019


孩子一年级,刚刚考完期中考试,虽然是第一次期中考试,但是成绩还是不太理想,看过卷子,觉得大部分问题都是粗心造成的,数学甚至丢掉一道题没有答,减法看成加法的,如果细心点满分是没问题的,记得以前就看过一篇文章说低年级孩子的成绩其实差距不大,主要就是看细心程度,所以粗心一定是拉开成绩差距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和孩子讲明粗心的坏处,和她强调粗心会造成的后果,尤其是考试过后和她仔细分析以下错题的原因,让她认识到认真细心的重要性,一定要让她从思想上认识到粗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2.锻炼孩子的专注力。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方法有很多,可以上网搜索一下,我比较推荐的是舒尔特方格,每天练习半小时,时间久了就可以看到效果,最近我儿子的老师也推荐了一种方法,就是划消数字,一张纸上写满数字,给孩子指定一个数字让她用笔划掉,看她最快多久完成,类似这样的训练可以抽空进行,但一定要坚持。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在一旁玩手机,孩子看见也会心不在焉,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表率。孩子的书桌上一定不要放其它玩具之类的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最好是房间内都不要有玩具,让孩子安心的学习。

4.做好作业让她自己检查,自己的作业自己负责,被老师发现错误,挨批评要自己负责。

一年级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一年,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学习,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坏毛病。


林艾叶子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我的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干扰过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做题的时候专注力不够。


一年级的孩因为认识的字不多,需要家长的辅导。但要注意辅导的方式方法。家长天天辅导孩子,盯着孩子一道题一道往过做,很容易让孩子分心。


孩子可能前一秒钟的注意力孩子还在题上,但家长的一个不轻易的举动就有可能让孩子的注意力发生转移,等孩子再回过头做的时候,就忘记了前一秒钟看到的数字,就出现了抄错题,看错数的情况。


我们班上学期也有一个这样的孩子,黑板上的数字是78,让他说的时候,他会说,68,或76,总是读不准黑板上的数字。我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看一眼黑板的字就看我的脸,或者先看我的脸,再看黑板上的字。他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把题读完整,通常都是扫一眼就完事。

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现状呢?我的方法是:


让孩子用指读的方法,大声朗读课文,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一年级的孩子,从开学到现在拼音也已经基本学完了。家长每天可以让孩子用指读(读到那个字,小手指头就指在那个字的下面)的方法,让孩子大声的朗读课文,每篇课文读上五遍。家长可以听着,看孩子是否读对。


用这种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特别好。孩子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小手指着,小眼睛看着,小嘴读着,很难分心,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抄错题,看错数字的情况会大大改善。


口算题,让孩子一边读出算式,一边做题,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对于口算题,孩子在做题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养成一边把算式读出来,一边做题的习惯。让孩子读出来就是让孩子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题上,从而减少抄错题、看错数字的情况发生。


试卷类的题目,让孩子把每道题都读三遍,再动笔做题,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对于试卷类的题,每一道题,家长可以先把题目要求教孩子读会,再让孩子用指读的方法自己把题读上三遍。孩子在读题的过程中,既能明白题目的意思,记住题中的数字,还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识字量。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抄错题看错数字,是孩子的专注力不高的问题所致。因此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环境。同时,家长还要通过让孩子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算式一边做题、每道题都要用指读的方法读三遍等途径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有孩子的专注力提高了,孩子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做题,才能改掉抄错题,看错数字的的不良习惯。


木爻木大说教育


我家小孩也是一年级,来和你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从上学之后,老师每天都在群里面发关于孩子的一些表现,有关于孩子上课听讲的,课堂作业的,还有一些习惯的,尤其是课堂的作业,包括小测试和听写之类的,老师在群里面发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感到非常的焦虑,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空间。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每天都会告诉我们孩子今天的听写哪些孩子是全对?哪些孩子听写表现比较差,而且都是直接点名,被点名的家长非常尴尬的在群里面说孩子太粗心了,回家一定好好教育。你猜老师和我们怎么说的?

不要以为孩子的表现仅仅是因为粗心,我们必须要看到粗心背后的问题,事情并非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家长们要用心去发现问题。

其实老师的这句话说的非常对,每个班50个小朋友,老师肯定是无从知道孩子在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和指导都是一致的,为什么会存在学生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有一大半人都能够做到全对足以证明老师的教学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该指导的肯定都已经指导到位了。

那么孩子粗心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学习习惯的养成。那么这个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谁来承担责任呢?首先肯定是老师,但是老师绝对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去纠正学习习惯,所以家长必须要亲自操心,尤其是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更为重要。

抄错题,看错数,其实都是学习习惯造成的,有些孩子的思维比较跳跃,在做题目的时候根本就不是按照顺序来做的,看到哪题写哪一题,家长必须要教会孩子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一题一题的做,这样才能克服做题遗漏的问题。因为还有一些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容易分心,根本就做不到全神贯注,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持孩子做作业的环境,不能让他受到干扰。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作业做完之后,必须要让孩子自己进行检查,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检查,不要让他应付了事,一遍检查不到错误,让他检查两遍三遍,直到他把错误找出来为止。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督促孩子第1遍检查就能找到错误,而不是应付了事。

所以说,孩子粗心背后的问题是习惯的问题,是家长是否培养和监督到位的问题。


美蛙英语


我们家孩子也是上一年级,我也是每天放学之后全程陪护着孩子学习。但是我辅导是以孩子为主,就是我仅仅是帮助性质的,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遇到什么问题的话,不认识的字或者是不会做了,我点播孩子一下。

所以根据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还有当天的课程,给孩子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比如说有的是读,有的是写,有的是做练习题,有的是看。

二年级是孩子打基础的关键年份,是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能够主动的去学习,能够用心的专注听讲,也就是我们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专注性,集中做一件事情。

其实经常的我们听到说我们孩子学习特粗心,其实我觉得这是给孩子在找借口,包括我们家孩子也一样,他有时候也会说这句话,因为他也学会了找借口,但是我从来都告诉他,我告诉你这不是粗心的结果,所以一定不要让孩子有借口,并且告诉孩子,这不是孩子粗心的结构,他就是没有用心,根本就没把注意力和专注力放在学习上,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复兴问题,他就没有专心的去学,就把学习这件事情看的不是那么重要。

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严格要求孩子专注于做一件事情,不允许出错,出错是要处罚的。错题或者是练错题,你看一下我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是千万不要再用粗心来给你和孩子找借口,这样的话这个借口你会用到孩子毕业的。


陪着孩子一起学


粗心大意是孩子的本性,也是一种行为习惯。大多数出现于孩子一年级时发现的。其实幼儿园也有过只不过大人没有发现而已。毕竟幼儿园没有小学严格,老师大多数就是起到照顾孩子的作用。


我儿子也是小学一年级,这次测试本来信心满满的以为自己能打一百分,结果是打了九十八分。其实我们全家都很关注这次考试,因为这是孩子小学第一次考试。孩子学习肯定没问题,就是有马虎的毛病。结果正整是落下一道题,一道两分的选择题。这次对孩子打击很大。

因此我也和老师探讨过,学生家长也议论过。老师说全班学生四个一百,其余的不是学习不好,都是马虎问题,大多数落题。我问老师怎么解决,老师说因为孩子刚开始一年级,没有适应过来。多经历几次考试,家长在多督促下自然而然就好了。不用害怕。


乖乖爱学习9


我是中学教之道,我女儿今年也刚好上一年级,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深有感触!下面说一说我的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孩子上一年级天天做题,还总是粗心出现抄错题看错数的,这可不能将它简单的归结为粗心!我们要找到隐藏在“粗心”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改进方法!

下面说一说造成孩子出现这样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的读书识字能力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造成读题困难!

现在孩子刚上一年级就要学拼音,认识好多汉字,还要进行汉字的书写,拼音的书写,对他们来说起步是最难的。有些题目当中的字词还不能正确认识。甚至有的时候做题还需要老师不断的读题,不断地解释题目当中的意思。

当孩子不能完整的对题目进行阅读,那么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不够连贯,从思维上来看就属于滞后断层现象!无法做到正确理解题意。


二、对于文字比较长,揭示信息比较多的题目,孩子对于信息的整合还比较欠缺,常会出现首尾无法兼顾的现象。

有的题目信息比较多,文字比较长,孩子读题就比较困难,整合题目当中的信息那就显得更加困难了。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提取信息的能力更弱,对题目当中有些关键字并不是很敏感,很难进行分辨,这样就造成了在读题的过程当中抓不住重点,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

三、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专注力不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

专注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专注力强的孩子上课就能认真听讲,对于老师讲的内容能够较好的理解,在做题的时候,注意集中可以提升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减少一些所谓粗心的小毛病。但是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专注力确实是个大问题。


四、作题次数少,对试卷中解题技巧不够丰富。

上了一年级以后才会参加一些测验,考试,很多题目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第一次见。缺少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孩子在做题的时候就会比较懵,对于有些题目不知道如何下手,甚至都不知道答案写在哪?

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如何来进行解决呢?我说一说我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提升孩子的阅读量,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同时在阅读完了以后,让孩子对内容进行适当的复述,越详细越好。

阅读是提升孩子理解能力的最强的途径,也是让孩子见识各种句型各种文章的最好方法,更是培养孩子读书爱好的唯一途径。阅读贵在坚持,明天20分钟,30分钟,长期坚持效果才好。哦,让孩子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复述,则是培养孩子在阅读过程当中的专注力和对语言的应用描述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孩子对内容的理解。

但是坚持非常重要,不仅要看孩子,还要看家长的韧性!


二、寻找一些训练孩子专注力的方法,进行经常性的训练,提升孩子专注度!

孩子上课的专注度和做题的专注度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听讲程度和做题的准确率和快慢程度!

如读数字让孩子通过听,说出一些特定的数字!或读说某一段话,让孩子记一下在这段话中某个特定的字或词!等等!

三、当孩子在读题目时,可以让孩子指读,读慢一点,读准确!多读几遍!

对于题主所说的孩子老是读错题,看错数字,可以用这个办法试一试,第一遍读题时,慢点读,读准确,第二遍的时候可以稍微快点,多读几遍,将整个题目中的题意进行整合!时间长了,孩子读题就会慢慢好一点了!

对于数学当中的计算题,孩子看错数字可能是眼花,也可能是做类似题多了,一些数字在思维中的短暂停留,导致孩子顺嘴而出!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做题时把题目读出来!这样可以顺带引起思维的调动!孩子在做时就会考虑下,是否正确!


四、适当的做一些类似的题型和试卷,提升孩子的应对和解题能力的锻炼!

在当下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下,应试选拨仍然是比较公平常用的选拨方式,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利用孩子的空暇时间,有针对性的给孩子做一些对应题型,让孩子多见视,多掌握一些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至于说让孩子考个80、90分的样子,就可以了,我不太认可,分数的高低是对孩子学习的认可,也是对孩子自尊上进的一种维护!


总而言之,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家长要认真分析问题,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错因,然后努力进行改进!不要将孩子遇到的问题总是简单的归结为粗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中学教之道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家长每天都在辅导,但是还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

孩子学习粗心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长虽然在天天辅导,但收效甚微。

家长每天对孩子辅导,把孩子的作业监督完成,但是孩子还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说明这个辅导可能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

孩子学习的关键有三点:

一是孩子的身体坐姿、握笔姿势等基本的身体控制能力。孩子做作业在次,主要还是要看孩子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会不会在作业过程中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姿势,把身体状态调整到为写作业、学习上来。

二是孩子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孩子虽然在接受辅导,但孩子什么问题都在等待家长喂答案,自己却不怎么思考,时间一长会形成严重的依赖性子,对学习更加不利。

三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家长心态要放平和。学习是按规律办事的,不是老师一教学生就马上会,也不是家长一说孩子就马上懂。事实上往往是说了、写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完成了学的动作,还有第二步习练的动作没有做。所以,我们家长心态要放平和,只有内心平和下来,对孩子的学习不急躁的时候,才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2、孩子确实粗心,但有没有教孩子如何用心学习呢?

我们大家都会在口中挂着“学习要用心哦”,可是却很少告诉孩子学习要如何用心。我们家长都是等着孩子某天犯错了,然后告诉孩子学习不能这样做,这样学习没有用心。

谈到孩子学习上的粗心、不用心,都会说孩子只要稍微一注意,也有考满分的可能性。话都这样说,但问题却没有解决。我们也差不多知道问题在哪里,但就是不去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抄错题,可以不可以给孩子一道题让孩子抄写一次,同时告诉孩子尽量看一句写一句,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估计,很少有意识地去做这些训练。

如何引导孩子用心学习?

1、让孩子看见学习是如何用心的。

我们家长不要回到家就闲着,或者把管孩子学习的事情放在首位,不做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让孩子用心学习,首先要让孩子看见学习是如何做的。我们家长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拿出自己的学习任务,做给孩子看一下,告诉孩子学习就是这样做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学习不是三两分钟的事情,我们要用一个最舒适的姿势来学习,这样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学习。此时,就可以告诉孩子如何使用我们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姿势保持端正。很多孩子写作业写几个字就趴在桌子上了,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写字的时候,手的姿势要注意,这样能保证我们不会让手指变形,从小受到伤害。

孩子看见我们家长是如何学习的,他们就知道该如何去做。这个过程中除了培养孩子做好学习这件事情外,还在训练孩子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倾听的能力。

2、训练孩子使用眼睛、耳朵的能力。

我们的眼睛、耳朵就是用来吸收信息的,但如果没有准确吸收,可能就会犯错。

针对眼睛训练,可以让孩子写字练习或者抄课文练习。要求写字,需要看完一个字的整体再写,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看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一个字的特征,找到字形上的特征后,孩子就容易记住字如何写。课文是孩子相对熟悉的内容,用熟悉的内容来训练孩子看一句写一句,难度会减轻许多,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词汇积累少,独立理解一句话有困难。而高年级的孩子就要训练孩子看一句写一句,陌生的语句也可以,同时可以深入地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

3、训练孩子用脑的能力。

我们使用大脑,有两种方式来训练。一种是想象力训练,想象就是在大脑中想各种画面、符号、场景等。另一种就是理解力训练,我们的理解能力往往是通过想象力来帮助完成的。无论是想象力、理解力,我们闭上眼睛,纯粹使用大脑本身的能力来完成,是很费脑力的,没有一会我们就会觉得疲惫。

所以,我们还要学会借用我们自己的身体能力来帮助孩子思考,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让孩子写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观念、方法等用笔写下来,当然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或者是画图。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后,孩子就能清晰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再结合说的训练,可以让孩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梳理自己的思维。

在低年级的时候,可以组织孩子画画图,不用学习美术的准确画法,就学习简笔画的方式就行,不需要画得多好,只需要认得出来就行。这样在孩子写自己的思维的时候,图画也可以派上用场,不至于因为不会写字而让思维停顿不动。

结束语

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地学会用心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有时候写出来的文字不能灵活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可能我们家长会在某些细节上困惑起来,这时大家可以关注我@童教雷鸣,给我留言或者在评论区交流。

我是@童教雷鸣,帮助孩子提升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让孩子们打好学习能力的基础,不怕学习,勇敢学习。

童教雷鸣


您好,我是白老师,一位在一线工作15年的老师。学生做题马虎,老师和家长往往重视的是结果,没有注意让孩子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首先让孩子认识到马虎导致的不良后果,通过孩子能理解的小故事,让学生也能理解马虎闹出的笑话和生活中的不便。最终让孩子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另外在练习中让孩子养成认真做题的习惯。学生刚开始都是只知道做题,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会更加马虎。家长的观念也很重要,有的家长也对孩子的马虎不够重视,认为孩子只要聪明就行了,小时候马虎点不要紧,长大后自然而然就改过来了。我们要和孩子一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帮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如今许多家长每天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孩子检查作业。于是,孩子写作业时匆匆忙忙、心不在焉,反正马虎了也没关系,一会儿爸妈还给检查呢,做错了也能检查出来。家长代替孩子检查作业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依赖思想很重,助长了孩子马虎、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即使不放心,可以在孩子检查完之后自己再看一遍,发现错了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哪道题错了,而应该要求他再次检查,直到自己找到错在哪里。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做题仔细、检查认真的好习惯。总之让孩子养成不马虎的习惯,要在平时加以训练,而不是当学生做题、考试由于马虎出现错误以后,批评孩子说以后要认真做题这样简单。


大白的Vlog


我是寒石冷月,我来给题主一些方法供参考。

一年级儿童有一个记忆特点,需要家长格外引起注意,我给起了个名称——第一印象记忆点。即孩子第一次记忆知识点时,看到的,或听到的内容,会深刻地记在大脑里,不管对与错。尤其对于错误的记忆点还非常难矫正,总是顽固地扎根在孩子的记忆里。

因此,需要家长平时正确培养孩子阅读和写作业的好习惯,确保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家长必须要清楚记忆必须要有目标点,得让孩子学会锁定记忆目标。

请家长必须要谨记,孩子的记忆有以下三种形式。

1、视觉+思维记忆

即眼睛看到的内容,通过理解存储在大脑记忆里。

2、听觉+思维记忆

即耳朵听到的内容,通过理解存储在大脑记忆里。

3、视觉+听觉+思维记忆

是将上述两种情形综合在一起,进行对目标进行观察、倾听和记忆。

不管三者中用哪一种,都需要将记忆目标定位,如看一张图,图片就是目标;如听别人说一句话,声音就是目标;如将看到的人和他说的话记住,人和声音就是目标。

第二,家长学会将上述三种目标记忆应用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之中。

1、视觉+思维记忆,在读题目中的应用。

引导孩子找到要读的题目中一幅图,让孩子用用眼睛认真观察图片,可以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中央向外扩散等方式去认真观察。反复看两到三遍后,让孩子闭上眼,在大脑中去想像刚才看到的图片内容。如果孩子说能清晰地在大脑中呈现出立体的形像,则说明孩子视觉捕捉信息,并在大脑里建立起了真正的记忆印象。

同理,也可以让孩子看一句话,反复默读两到三遍,然后让孩子闭上眼复述出来,如果能做到,说明孩子的视觉记忆印象也建立起来了。

2、听觉+思维记忆,在朗读题目和背诵时的应用。

孩子如果平时有粗心现象,一定是从读题目开始,就走马观花,慢慢就养成偷懒的坏习惯。为了矫正孩子的小毛病,可以用听觉+思维记忆方式来矫正。

就让孩子在大声读题目时,读每一句话时必须要用自己的耳朵专注倾听,能听清楚自己的读的内容、语速、语调等。

当孩子经常进行朗读课文、作业题目、背诵文章和诗时,听觉记忆会越来越敏感。如果孩子不愿意张嘴,就要告诉孩子,你实际上把听觉记忆丢失了,肯定容易出错,并且还记得慢。

3、视觉+听觉+思维记忆,在学习中的综合应用。

一般来说,前期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分步进行上面1和2的训练。当孩子两项基本功都扎实后,再进行合练。

如答一道题,可以用三遍读题法,第一遍有指大声朗读:眼睛专注看+耳朵专注听+大脑快速理解记忆;第二遍有指默读:眼睛专注看+大脑快速理解;第三遍:闭上眼在大脑中去想像,进行情景回忆,巩固记忆印象,同时进行题意思考。

反复如此训练,家长会发现孩子读题目就养成在家里敢于大声读,在班上可以做课堂练习时可以默读的好习惯。并且在背诵课文或古诗时,孩子愿意张开嘴大声去读的同时倾听。

第三,孩子答题过程中的粗心大意,往往与脑中无字和数,随意下笔胡写有关系。

孩子即使将上面第二部分内容完全掌握,也还会出现答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现象,即我们平时说的粗心大意,怎样解决呢?

1、让孩子在书写前,必须要大脑快速想好要写的字。

如果孩子脑中无字,保证写时会靠机械的记忆,有时第一印象记忆点如果不准确,孩子可能顺手就写错字了,而他自己是绝不知道写错的。

为此,家长可以利用家里的白板进行训练,让孩子自己说出要写的字,然后大脑中清晰地闪现出该字的印象,再写在白板上。

2、让孩子写每一笔画时,都要用眼睛看清楚,力争做到有目标书写。

很多孩子,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有一个不良书写习惯,既写字时,脑中无字,眼睛不看每一笔画书写。这样一来,字既写的不规范,也还容易出错。

如果家长知道可以这样做,不妨专注和孩子一起在白板上先练习,而后再到纸上去书写。通过有目标地进行书写专注力训练,可以让孩子把粗心大意问题解决掉。

第四,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进行答题检查的好习惯培养。

检查是排除答题错误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其实也常常被孩子们忽略掉,这除了与家长和老师平时没有对孩子进行专项训练有关外,还有孩子会主动偷懒有关。

1、做一道题检查一道题。

在平时写作业过程中,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立下规矩,即答完一道题,必须要检查一道。因为你此时对题目记的仍然很清晰,趁热打铁去检查可以节省时间。而节省出的时间,恰好可以让你拥有更多自由玩耍时间,对不对?

2、全部完成后统一进行检查。

这一步是为了检查看是否有漏掉题现象,或者从整体观察自己书写是否规范。通过统一检查,可以让孩子养成不急不躁的写作业好习惯,力争做好收尾工作。当然,这基工作可以和整理文具和书包联系到一起。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和讲解,家长可能会发现,原来你有大量的基本功没有给孩子培养,孩子出现粗心大意的不良学习习惯就正常了吧?所以,千万别怪孩子哟,问题出在老师和家长懂不懂培养孩子好习惯上面,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有计划有目标地和孩子一起训练,哪怕每天坚持十几分钟,慢慢就体现出训练的效果了。


寒石冷月


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能改正过来,对今后的学习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举一个我学生的例子。这是一个男孩,思维能力不错,做难题的时候,思维往往比较快,接受能力也很强。但是作业总是错误百出,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他自己也苦恼的很。

他出现的问题总是让人匪夷所思,比如人家题目求角的正弦“sin”,他就能看成求余弦“cos”;题目明明要求最大值,他就看成求最小值;像看错数字、计算错误、落下负号等等更是举不胜举,他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但是就是改不掉。


其实这就是从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一直以为,在小学阶段,养习惯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因为小学整体来说难度低,进度慢,时间充足。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为中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而这些习惯中,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往往觉得孩子能力不够,不能自己检查或者检查太慢,家长就包办代替,这样只能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心理,不仅不能让他养成正确习惯,反而培养懒惰心理。


  • 家长可以跟孩子认真交流一下检查的重要性。可以跟孩子讲故事,也可以看相关动画片,还可以结合生活实例给孩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
  • 另外,家长要教给孩子检查的方法和步骤。让孩子知道什么叫“检查”,如何进行“检查”,“检查”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习,养成习惯。

  • 在孩子明确道理后,家长要制定规矩和制度,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低年级的孩子作业出错,有时并不是粗心,而是专注度不够,注意力分布不合理。这时就需要家长耐心帮助孩子,慢慢培养。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提高关注度的游戏,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课程训练,提高孩子的关注度。

总之,孩子作业总是出现抄错数,算错题这种看似粗心的错误,其实背后是孩子习惯和能力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养成习惯,后面会很难改变。平时要多帮助,多关注,多指导,多提醒,让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