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脱贫攻坚:保山丙麻,柑橘飘香引“蝶”来

眼下的北方已是白雪皑皑、天气寒冷,而在西南边陲的隆阳区丙麻乡却还是满眼绿意,橘农们正在为压满枝头的“黄金果”忙碌着。

脱贫攻坚:保山丙麻,柑橘飘香引“蝶”来

每年的元旦前后,正是丙麻乡奎阁村村民们收获丰收喜悦的时候,引来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橘农们就迎来了他们的丰收季。

隆阳区奎阁村毕家寨小组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村民们选择种植橘子增收。如今奎阁村所辖的12个自然村都种上了柑橘,并成为奎阁村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每年12月份开始,毕家寨的进村道路上就会十分热闹,前来收柑橘的大货车、小卡车穿梭其间。

“我来自陕西西安,因为这边的橘子口感好、颜色好,深受陕西人民的欢迎,今年我们已经装了300多吨,计划再收100吨或者200吨,一直到年关。”收购商告诉记者。

脱贫攻坚:保山丙麻,柑橘飘香引“蝶”来

“每年12月我都会来收购,来了六七年了,目前已拉出去的有六七十吨。”收购商说。

由于2019年天气好,橘农们家家户户的果子都是大丰收,这在销售价格上占了很大优势。

据了解,比较大的橘子叫上等品,稍小的叫中小果。上等品可以卖到3元钱一市斤,有的一个橘子就有9两左右,可以卖到2元7角,稍小的在市场上可以卖到2元钱,果农的收入非常可观。

说起2019年的柑橘收入,丙麻乡奎阁村毕家寨小组长张东华喜滋滋地给记者算了一笔明白账。

张东华目前已卖出去了1000吨左右,这里的柑橘5000元一吨,总的收入会在500万元左右,除去总的成本175万元外,还有355万元左右的收入,人均收入除去成本还有17800元左右,今年和2018年的收入比起来可能要增加三分之一左右,人均增收了5000元左右。

奎阁村种植柑橘已有很多年,但都属于零散种植和销售,2018年,奎阁村成立了阁旺合作社,34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致力于管理技术提升和种植规模带动,牵头组织统一进购橘苗以及柑橘种植所需的肥料农药等物资,最大限度降低种植成本。寻找和洽谈客源,稳定柑橘销售价格。定期组织橘农开展柑橘种植和管理技术培训。

丙麻乡奎阁村党总支书蒋建华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以前,村民们用拖拉机或摩托车将少量柑橘拉到街子上去卖。

成立合作社以后,由合作社引进陕西西安、四川成都的收购商来收购后运送到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二线城市,奎阁村到目前为止一共种了1800多亩,种植农户140余户,其中党员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主要是以年轻党员带动贫困户来致富发展产业,整个合作社销售了1400多吨,总收入达700多万元。

随着柑橘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橘园管理、柑橘采摘等工作还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务工收益。记者采访当天,种植大户李芳庭刚刚卖出去了30吨柑。

“我家种柑橘种了60多亩,2018年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今年估计可达40万元左右。现在给我们免了税,对我们的扶持很大,用工人数每年都在上升,我们的柑橘产业发展很好。”李芳庭说。

图:田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