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美國不制約日本,日本軍事可能回到巔峰嗎?

秦皇見漢武


畜生如果不拉著,脫韁狂奔,甚至重回巔峰太容易了!

日本自衛隊當前的軍事力量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特別是在美國的壓制下,日本是航母不敢造,戰鬥機不敢發展,大飛機也被限制等。反正是美國極力壓制日本,但日本軍工企業實力相當厲害,特別是日本自衛隊大部分都是國產化,即使是引進美國技術,也要日本生產,比如日本在北海道海域墜毀的F-35戰鬥機,就是日本工廠組裝而成的。當然這對日本軍工發展來說也有好處,比如自己發展F-2戰鬥機時候,就可以利用美國F-16戰鬥機技術,發展而來。

而日本軍工企業也比較一個極端,比如大型企業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為日本自衛隊提供主要裝備的企業,為日本自衛隊提供潛艇、航母、坦克、戰鬥機等,同時這些大型軍工企業還養活了一批小型企業提供零件,也就是一個大型武器需要企業與企業合作完成。比如日本10式坦克,就需要1300多家企業合作完成。

相對於日本自衛隊發展軍事武器,其軍工製造速度才是厲害的,特別是比如航母等大型軍艦。日本加賀號航母就建造了2年,就完成了下水。日本F-35戰機組裝工作也按照時間表進行,沒有拖延。相對日本造出來的武器性能、可靠性確實好,但就是被美國壓制後,第一,不能出口限制了產量,第二,技術上得不到創新。日本自衛隊將目光轉向出口,希望走出武器對外出口的第一步。希望用出口帶動日本軍工發展。在美國的影響下,前途並不明朗。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的一些簡單看法,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討論和交流互動。如有轉載,煩請表明出處!

軍事天地


日本軍事實力很弱嗎?如果考慮日本自衛隊的全部實力,或許有所不足,但是如果僅僅考慮海上自衛隊的話,這是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不誇張的說,打敗日本海上自衛隊,只有美國海軍輕而易舉,其他國家即使取勝,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美國對日本進行全方位的壓制,日本海上自衛隊仍然是一支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如果放開對日本的控制,結果顯而易見。

一個國家軍隊的強大與否關鍵在於兩點,第一,軍費開支;第二,科學技術。

軍費支出

日本是二戰戰敗國,在麥克阿瑟統治日本期間,日本進行深徹改革,並且制訂了日本人為之驕傲的《和平憲法》,其中規定日本的軍費只能維持在GDP的1%以下,如果只是1%,這個比例並不高,一般國家普遍超過2%,美國為了維護全球霸主地位,佔比高達3.59%,這已經超出一般國家的接受範圍,而沙特這種土豪國家居然高達11.84%,不得不說,有錢真好。


日本雖然軍費佔GDP比例不高,但是日本經濟總量大,長期維持在世界第二的地位,直到2010年才被中國超越,即使軍費佔GDP比例不大,但是軍費仍然高達417億美元,位列世界第八位。比日本多的,除了五大常任理事國以外,只有土豪沙特和軍火市場的大買家印度。

日本軍費都花在哪裡?

日本自衛隊總兵力只有25萬,數量相當的少,即使是韓國都有70多萬軍隊,所以日本軍費除了給士兵發工資以外,剩下的全用來購買武器裝備。

錢花在哪?海上自衛隊還是陸上自衛隊?這不是問題!





日本作為島國,海洋是最好的戰略縱深,日本的目標從禦敵於國門轉變為禦敵於海上,憑藉陸上自衛隊的戰鬥力,如果敵人真的打到日本,估計也就用不著抵抗了,所以日本自衛的關鍵在於控制制海權。

日本優先發展海上自衛隊,不斷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目前已經擁有“日向”號、 “伊勢”號、“出雲”號、“加賀”號4艘航母,並且向美國訂購142架艦載F35戰機(尚未交付),此外還有大量的戰艦,戰鬥力並不低。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發展得到美國的默許,因為即使是強大的美國,想要掌控全世界的制海權仍然很難做到,所以美國會把一些
掃雷,反潛的任務交給自衛隊,自衛隊的戰鬥力也獲得增強。

科學技術

現代化軍隊的戰鬥力全是依靠科學技術貢獻的,在《和平憲法》和美國的限制下,日本不得擁有進攻性武器,例如彈道導彈,憑藉日本的技術,想要造出彈道導彈並不難,而日本最夢寐以求的當屬核武器。



連伊朗等國都有研製核武器的能力,何況是日本?日本的工業技術和生產能力,只要給日本自由,研製出各類型武器裝備並不是難事,尤其是在龐大軍費的支撐之下。

有一點是明確的,美國會利用日本,會允許日本擁有一定強度的武裝力量但是決定不會讓它重回巔峰。


視野新觀


日本這個民族一直以忘恩負義著稱。但這個民族忍耐力不得不說是真的強。日本就屬於那種實力不如人的時候低眉順眼,實力強大之後立馬就會咬你一口。日本就屬於動物界中的鬣狗,貪婪,極度的貪婪。鬣狗有一個特性那就是追隨強者。當強者虛弱的時候鬣狗就會群起而攻之。這一點和日本這個民族非常之像。日本在二戰後得以迅速恢復實力,一方面是美國需要日本的優勢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就是日本人能忍。這個忍和日本這個民族真是非常之契合。

在軍事方面,雖然二戰之後對於日本軍事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但是目前日本自衛隊的實力依舊不可小覷。日本自衛隊目前編制24.8萬人。其中日本陸軍佔15萬人左右。但日本自衛隊被禁止使用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一系列進攻型武器。所以日本陸軍其實不足為慮。而且日本做為一個島國,最強的還是海上自衛隊。日本海軍曾一度被稱為“亞洲海上霸王”。

要知道這還是在美國的一直壓制之下,日本軍事實力就已經到達如此地步。如果美國或者說國際社會放開二戰之後對日本的軍事限制。日本的軍事實力短時間內會有一個極大的飛躍。因為日本本身就具有這個研發製造能力。但是限於軍事限制日本不能裝備而已。美國清楚日本有多可怕所以根本不會放開日本。別看美國和日本好的像父子倆一樣。但是美國對於日本的警惕不比任何人低。之前日本要採購F22A被美國拒絕之後,日本無奈才購買的F35戰機。可見美國對於日本一直都是心存芥蒂的。

日本自從戰敗後就一直受到和平憲法的限制,軍工方面可以說是被閹割的徹徹底底,目前基本上不存在主流進攻性武器或者的自主研發能力,比如中遠程導彈、轟炸機、先進戰機、主力盾艦、航空發動機等!

日本科技實力的確是世界頂級的,但是這些科技實力主要偏向於民用方面,軍工體系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需要時間的積累之外,同時也少不了大量資金的投入,2018年日本的國防開支是473億美金,這些錢買買裝備還行,你要是想從頭開始搞軍工研發,先翻個幾倍吧。

二戰結束後,德國和日本成為戰敗國,為了制約這兩個國家的軍力發展,國際上規定,德日不能發展性能先進的戰略進攻武器,核武器和標準作戰航母。因此這兩個國家不能自行發展戰略導彈和中程導彈,核潛艇,核動力,以及搭載固定翼戰機的航母。現在則不同了,經過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日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就,也培養了不少軍工方面的預備人才。現在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學習了美國的部分技術和經驗後,走上了一條高精尖的發展模式。一旦日本海上力量快速膨脹起來,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強的海戰力量之一,比二戰時期更難對付。

日本在借鑑了美國F16飛機後,仿製出了F2戰機,現在又大量引進了F35隱形飛機。如果日本不受制約,大力發展軍隊,擴大軍隊人數,會迅速成長為最難對付的體系化海陸空力量。因此國際上不能放鬆對日本軍力的限制,否則後患無窮。











經常用了


從麥克阿瑟將軍在日本厚木機場下飛機的這一刻,日本的軍事實力就永久性的不能恢復到二戰前的世界名次排序了!

盟軍佔領日本之後,首要的幾個任務之一就是解除日本的軍事能力和軍事工業,將日本軍工財閥解散、重組,並且有美國資本進入;日本的兵工廠設備要銷燬,比如:建造“大和級”戰列艦所用的德國西門子、克虜伯、德馬克...重型機械設備都要爆破拆毀,目的就是要消除日本重新武裝的可能。

由於對抗蘇聯的原因日本又被美國重新武裝,但美國並沒有放開日本的軍工生產,僅讓日本從事一些零部件的製造,對於大型武器裝備平臺整件則是嚴加管制的,而“日本自衛隊”的大型武器採購,也被限定在美國和少數幾個西方國家,這種管制到現在仍然沒有多少放鬆!

而這種長期的管制已經使日本的武器研究人員斷代已久,行不成科研銜接,也就沒法研製出性能可靠的武器裝備;軍事工業的配套更是嚴重缺失,離開美國的關鍵性子系統,比如:雷達、發動機、導彈...等日本所謂的先進武器根本運行不了。
圖片上日本“先進的10式坦克”在大庭廣眾“掉鏈子”的事情折射日本武器裝備製造只是在紙面上先進,實則是很不穩定的!


如果說“10式坦克”型號比較新會有一些技術不穩定,那麼74式坦克都用了幾十年了,再這樣“掉鏈子”確實說不過去了!旅日作家薩蘇先生曾經說過一個“段子”:我軍某部轉業幹部去日本探親...正好趕上“陸上自衛隊”民眾開放日,就隨親戚參觀,這位轉業幹部以專業的眼光進入到96式輪式戰車駕駛室觀察,發現里程錶上顯示為7000公里...很讚賞的對接待“自衛隊幹部”說,你們一年就訓練里程這麼遠,戰鬥力一定很高!誰知“自衛隊幹部”用驚訝的眼神看著他,說到:這輛裝甲車服役已經快10年了,總行程才7000公里,而不是一年7000公里...。

96式“輪戰”同樣“掉輪子”!在幾乎是平道上行駛坦克“掉鏈子”、裝甲車“掉輪子”戰時咋辦?這說明日本陸上裝備質量差、自衛隊官兵訓練不足、裝備保養不足...等問題一一暴露!

日本重型機械、重型卡車水平在國際上還是有一席之地的,並且美國對日本陸地武器系統的限制小一些,結果就出現了前面的“掉鏈子”和“掉輪子”,這說明民用製造業與軍工製造業相比等級差距很大!民用的較為先進,並不代表軍用品也質量可靠。
“海上自衛隊”最新型的“摩耶級”宙斯盾驅逐艦,從外表來看就是美軍“伯克Ⅲ型”的日本版本,包括以前的“金剛級”、“愛宕級”都是一步一趨的跟隨,並且“海自”所有戰艦上的武器裝備、雷達,電子戰裝備、動力系統、反潛直升機...均來著美國,日本充其量建造了艦體罷了!這就引出另外一個問題,對美國裝備依賴程度這樣的高,如果美國不在供應,日本要求自己研製會怎樣?在國內幾乎沒進行過大型軍用“子系統”的研究和技術儲備的條件下,要研製出來與進口貨相當的裝備實在是難上加難!


日本也想在航空工業方面有所突破,最起碼可以產業升級,但是F–2戰鬥機的表現實在是不讓“空自”滿意和放心,它是最先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但是J/APG–1雷達的發射/接收組件才900多個,由於組件太少分區探測能力和準確度遠不及當時的“多普勒雷達”!基本上沒有發揮出“有源相控陣雷達”優勢,直到在美國“雷神公司”的幫助下升級為J/APG–2雷達才達到了APG–79的水平,再一次證明了離開“美國柺棍”就不會走了的情況。

還有F–2雖然參照美製F–16C/D,但F–2秉承了日本產品設計“變態般”的精巧,使得飛機沒有了冗餘度,據說改變一顆鉚釘的位置都需要重新技術機體結構的受力,這也使得F–2失去了升級改造的價值。

總之,從日本目前的武器裝備的製造能力來看,被美國“閹割”的非常厲害,完全失去了大型武器平臺的製造能力,軍工科技水平也是殘缺不全的!即便是放開束縛讓日本自己去研製也不會有什麼太高的建樹,就算是費力九牛二虎之力最終研製成功也是不堪大用的傢伙。
日本組裝的首架F–35A戰鬥機。

武器裝備的製造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這樣武器裝備在原有基礎上才能逐步提高,而不是說僅僅具備了製造基礎和工業設備就可以製造出來先進武器的,為啥說美國裝備先進,就是美國幾十年以來不斷資金投入、武器裝備不斷更新的結果形成的較良性循環,反觀日本戰後就沒有什麼軍事科技上的投入,雖說民用品性能不錯,但是隔行如隔山!並沒有太大的借鑑意義,任何軍工產品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世界上的軍工生產大國都是如此,日本也不例外。

如果有朝一日他們自己去補齊所有“短板”,一切都需要重頭開始,雖然可以依仗基礎能力會有一定的建樹,但是他們在發展別的大國也在發展,而且在基礎研究和經驗上超過日本許多,想要追趕/超越不是那麼容易的。


皇家橡樹1972


假如沒有美國的制約,日本現代軍隊很容易超過舊日本軍隊。畢竟這個時候的日本在財力、物力和技術上已經是舊日本不可同日而語的強大了。

在歷史上,日本軍事實力最強大的時期就是二戰初期,那時日本擁兵數百萬,其強大的舊日本海軍擁有190萬噸的噸位,堪稱世界上最大的海軍之一,當時可能只有美國和英國可以超越他,德軍和他不相伯仲。

陸軍就算了,也就欺負欺負東亞的農業國,碰到認真起來的美軍和澳大利亞軍隊就不行了。

所以,作為島國和曾經擁有世界前四海軍的日本,假如沒有美國的制約,他在軍事上發展速度最快的應該就是海軍了,最具爭議的也應該是海軍。

沒有美國的制約,日本的海軍將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

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所以歷來重視海軍的建設,在建立海上自衛隊之後,日本依靠強大科技和工業實力,迅速打造了一支強大的海上部隊。

(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海軍聯合行動)

為了避免海上自衛隊實力過於膨脹,同時為了保證艦船的性能持續領先,日本海上自衛隊軍艦的使用年限都非常短。

日本總共有131艘軍艦,大部分都是2000年之後列裝的新型艦隻。比如出雲號直升機航母為2015年服役,加賀號直升機航母為2017年服役,日向號直升機航母是2009年服役,伊式號直升機航母是2011年服役 ,下北號運輸船是2002年服役,國東號運輸船是2003年服役,愛宕號是2007年服役等。

(日向號直升機航母)

那麼,由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規模受到了限制,所以很多船隻還比較新的時候就得退役了,這些艦船肯定不會拿出回爐,假如日本需要擴充海軍拿出來還是可以用的。

加上日本強大的造船能力,個人認為沒有美國對日本的制約,頂多十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可以擴增1倍。那麼,這樣的實力無疑超過了英國、法國等五常國家,位列於我國、美國、俄國之後。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二戰前期相差無幾了。但是,日本缺少發展核動力潛艇的技術積累,所以這種具有戰略威懾能力的裝備在短期內難以列裝,總體上和以上三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至於陸軍,假如沒有美國的制約,任其發展的話,這個國家肯定能超越過去的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舊日本的陸軍最大的特點是打仗不要命,但是軍隊的武器裝備和戰術相比於西方強國還是很大差距。

以坦克為例,二戰時期日本的坦克雖然打我們這樣缺少反坦克手段的軍隊輕鬆無比,但是面對蘇軍的鋼鐵洪流就會被輕易吞沒。在二戰後期和遠征軍作戰的時候,遠征軍士兵甚至用美國大卡車撞翻過日軍的坦克。

(日軍準備的九五式輕戰車)

這樣的坦克面對德軍的虎式,肯定會像幼兒園小朋友和泰森打架一樣絕望。

而今天卻不一樣了,經過二戰之後的發展,日本科技水平已經處於世界領先的位置,軍工雖然受到美國製約,但還是有很強的研發製造能力。

具體到陸軍方面,日本坦克的性能已經和德國不相上下。

目前,日軍的最新型坦克為10式坦克,這種坦克全重48噸,全速前進可達70公里每小時,裝備有120MM滑膛炮和自動裝填機,所以成員只有3人。

而德國豹2坦克,全重為62噸,全速為70公里每小時,裝備有120MM滑膛炮,但是由於沒有自動裝填機,需要4名成員。

(10式坦克)

(豹2坦克)

此外,日本自衛隊的軍官比例極高,所以全體武職人員又稱為自衛官。這和二戰前的德國軍隊極為相似,所以很容易擴張部隊。

假如美國不制約日本任其發展,日本陸軍在三五年之內規模就能達到幾十萬級別吧。

不過日本軍隊真要擴張,一定會引起包括美國在內的周邊國家的壓制

其實,美國不制約日本軍事的事情是很難發生的。日本這些年一直想把自衛隊變成國防軍,但總是不能實現。這裡面不僅僅有美國的制約,周邊國家的擔憂也是一方面。日本在二戰時期給東亞人民帶來了巨大傷害,人們記憶猶新。

假如日本擺脫美國的控制而且再次全力發展軍事,一定會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從而聯合起來壓縮日本的生存空間,那時候美國肯定也會加入進來一定圍堵日本。

畢竟,當日本全力發展軍事的時候,誰都能看出來他的野心。


歷史風暴


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發展既取決於國家實力,也取決於國際環境,拿韓朝兩國說事,韓國經濟科技水平遠超朝鮮,但是朝鮮在軍事上的重視又遠大於韓國,是先軍政治路線,就是因為韓國有美國駐軍分擔了韓國壓力,讓韓國可以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

對於日本來說,其實現在的國家發展水平是高於二戰時代的,日本是發達國家,經濟規模世界第三,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數量亞洲第一,科技水平先進,有很高的製造業水平,在二戰時代,日本雖然科技水平和工業水平在亞洲遙遙領先,然而還是不如歐洲列強,更別說美國了,

在二戰和二戰以前,當時的國際環境和現在大不一樣,當時是靠武力去爭奪勢力範圍和市場,除了列強和少數獨立國家,大部分都是殖民地,日本是個島國,為了生存和發展,只有大力發展軍隊,才能在原有體系中爭奪利益,同時日本民眾當時過的並不好,甚至有餓死人的現象發生,這是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氾濫的時代背景,很自然的導致窮兵黷武,

二戰後,國際環境發生了根本改變,先是美蘇爭霸,隨著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同時國際競爭模式也發生了變化,更加強調遵守規則,和平與發展成為主題,反對訴諸武力解決爭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在維護國際合作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時,美國以世界警察自居,全球有幾百個軍事基地,這個對國際秩序也有重大影響,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雖然日本條件比以前更好,理論上可以發展比以前更強大的軍事實力,然而卻沒有實際的需求,因為日本既不能搶別人,別人也不能搶日本,日本只需要按照國際規則進行國際貿易與投資就行了,而且日本因為經濟富足,日本青年價值觀早已與二戰之前是天壤之別,即便有先進的軍事裝備也找不到以前那些充滿憤怒和堅韌意志的士兵,

因此,即便美國不制約日本,日本軍事實力也不會達到二戰的水平,


萬事皆空70


巔峰?什麼時候的巔峰?二戰?日本的軍事實力現在基本上就是當時的巔峰狀態啊。據軍事排名來看,日本的排名在第七—第八之間,這和二戰時期日本的軍事水平差不多啊,而讓我們感到日本軍事衰弱,主要就是因為都在說美國製約了日本,但是實際上呢?美國製約的只有核武器!

現在日本的自衛隊大概有50萬左右,其中陸軍14萬,其餘的海軍與空軍,這與二戰時期的軍種的比例都差不多。因為近些年來,我國的武器裝備,以及每年的招兵宣傳等等,使得我國國人普遍認為我國的軍事能力已經超過日本了。客觀的說,兩國現在還只是55開,我國有核武器可以稍微佔據上風,但是日本並不是沒有核武器,而是受到美國的制約,沒有造核武器,日本之前的核洩漏大家應該都清楚,在核研究方面,日本肯定是在一直研究的,而憑藉日本的工業基礎,研究出核武器並不難,雖然和平時期,日本中規中矩,但是到了戰爭時期,日本不會再理美國的帳了。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在陸軍軍隊裡的士兵,軍銜普遍都高,大家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吧?一旦到了戰時,這些14萬的士兵將會作為士官,帶領日本的青壯年上戰場,14萬,這種情況是很恐怖的。

而日本的海軍也是世界一流的,除了沒有核潛艇和航空母艦,其他的一應俱全,同樣的道理,日本有這個能力造,但是受到美國製約,空軍亦是如此。如果美國不制約日本,日本就會以各種理由研製核動力相關的武器,以及導彈的研究,這不僅不是我國想看到的,美國同樣也不想看到。

當然,一國的軍事力量最基本的是國力的支持,日本的經濟近幾十年來,都是緩慢增長,而且人口老齡化等等社會矛盾在加劇,日本的軍費受到很大的影響,能不能繼續追加軍費以及擴充部隊,這都是日本經濟面臨的難題,經濟體量是決定軍事力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美國製約日本,日本的軍事現在已經處在巔峰狀態,美國不制約日本,日本就會如虎添翼。


歷史深度揭秘


如果美國對日本的軍事管控鬆綁,日本會以極短的時間發展成為全球軍事強國,日本的軍事力量會重新回到世界之巔,日本軍事力量的過度膨脹就是對全球和平的最大威脅,日本軍事力量強大了,日本必然會再次挑起侵略戰爭,日本會要求對二戰歷史翻案,日本對二戰戰敗國地位是一直耿耿於懷的。

日本是全球屈指可數的經濟強國之一,日本還擁有強大的製作工業,這些都是成為軍事強國的必備條件,最關鍵的是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在日本民族中已經深深的紮下根了,日本主觀上有強烈的發展軍事力量的想法。

日本是準核武器國家,日本不想成為真正的核武器國家,日本儲存大量的用於製造核武器的原材料幹什麼?日本已經成功的電腦模擬了核爆炸,日本是在靜等美國對日本軍事力量的鬆綁,如果美國放鬆對日本的軍事管制,日本即刻就會成為核武器強國的。

俄羅斯已經警告日本,日本如果想以海嘯的方式掩蓋日本的核試驗,必會招致俄羅斯的武力打擊,對日本核力量的發展,美國和俄羅斯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畢竟現在的日本是可以分分鐘製造出核武器的,日本擁有核武器是對俄羅斯,中國和美國最大的威脅,日本是敢於挑起核戰爭的國家,被長期壓抑的島國心態,會讓日本不計後果的大打出手。

日本是全球經濟強國,但日本一直不滿意於全球經濟強國的地位,日本一直在叫囂要成為正常國家,何為正常國家,就是日本要成為政治強國,外交強國,和軍事強國,成為全球軍事強國才是日本人的真實想法,日本人發展軍事力量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了。


松間山水畫


完全有可能。

日本軍事實力的巔峰是什麼時候?是二戰前夕,當時的日本擁有全世界第三的海軍。

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了英美日法意這五國的海軍主力艦噸位比例為

5.25 : 5.25 : 3.15 : 1.75 : 1.75。也就是說,日本海軍在這個條約下擁有僅次於英美海軍的主力艦噸位,由此在30年代日本便建立了一支世界第三的海軍。

1928年昭和天皇登基大典閱艦式

1940年日本聯合艦隊閱艦式

海軍第三,這差不多就是日本軍事實力的巔峰了。

而如今,美國海軍傲視天下穩坐第一,中國海軍年年下餃子穩坐第二,但是第三的位置?爭議比較大。

(這玩意毛子現在都修不好了)

俄羅斯的話已經是半條鹹魚,不準備發展什麼海軍了。而英國早就進入了小國寡民的時代,養倆伊麗莎白女王級就已經很難了。也沒有哪個國家在大力發展海軍。

德國的話,雖然通過科索沃戰爭實現了國家正常化,但是畢竟地緣位置太敏感不能做啥大事,法國早已經成為五常之恥,沒什麼野心。

拿開五常和德國的話,印度確實人口很多,但是國內政治體系太混亂,沒什麼前景。所以唯一一個“世界第三”的潛在有力競爭者,就只有日本了。

如今的日本全方位地處於美國控制之下,倘若有一天日本完成國家政治上的完全獨立,實現國家正常化,那也仍然是一個較大規模的經濟體。2018年,日本有1.27億人口,算是很多了。在經濟體系上,日本製造業如今是世界貿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製造業產值方面,截至2019年,中國第一2.01萬億美元,美國第二1.867萬億美圓,日本第三1.063萬億美元,德國第四7000億美元,韓國第五3720億美元。

所以日本的GDP絕對不是虛高,作為美國最大的兩個小弟之一,日本是美國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之下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單獨拿出來,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是能爭奪世界第三這個位置的。

更重要的是,倘若日本擺脫了美國的控制,那麼在國家戰略上,日本肯定會親中,成為中日韓三國貿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貿易同盟的經濟實力將達到美國的接近兩倍,屆時的日本國際地位肯定大幅提高,也必然會大力發展軍事力量。

中日韓三國聯合組成的經濟體,將是一個在總量上遠超美國的存在。那時候的日本將成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強國


戰鬥機解說家


這個答案我想是肯定的,對於日本來說,他們不缺潛力,缺的是機會。

對於日本來說,自己曾經到達過巔峰,知道自己怎麼到達巔峰,而且其不缺能力。就經濟而言,日本是世界第三經濟體,經濟繁榮,人均收入高,國民素質高,有足夠額經濟能力支持自己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軍備,加之國內右翼勢利的推波助瀾,軍事實力得到快速發展是可能的。

其次日本有完備的工業體系,甚至在某些方面領先世界,在足夠經濟基礎支持的情況下,日本可以迅速實現民轉軍,小到步槍子彈,大到飛機潛艇,日本都可以迅速實現量產,因為日本從未停止過研發,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即使有某些方面不足,也可以依託先進的教育體系和研發體系,很快的得到解決。

再者日本教育發達,國民素質高,日本有世界一流的大學如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等,這為日本崛起培養大量優秀人才,日本的科研要是世界知名的,在眾多領域人才輩出!

對核能研究日本也是走在世界前列,日本發達的核電技術,可不是單純的和平利用。如果沒有美國壓制,日本可以是一個隨時可以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點不誇張,因為他有這樣的技術儲備。

所以如果沒有美國的壓制,管理,日本是一個可以迅速崛起的軍事強國,但受限於日本有限的資源,註定其強國之類不會很順暢!這也是日本歷史上屢屢發動侵略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