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现在大力提倡国学,为啥很少有人提倡学习写律诗宋词?

风华书法


古体诗(七古、五古等)、乐府诗、近体诗(五七绝、五七律,排律)、词、曲等古代诗歌体裁的写作一来有平仄规定,二来有韵脚限制,三来有字数制约,四来这些诗歌的平仄韵脚都是用的古韵。前三点人们常说,故不再赘述。单看第四点。

现代人多用中古的韵律,分平上去入四部,平为平韵,上去入为仄韵。这是中古韵,而现在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古代的入声已经消失散归在其他声调中。而写古代体裁的诗歌,要想写得像,首先就要学习古韵,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个极大的障碍,而古韵的学习只能辅助帮助研究古代诗歌。除了专门做研究的实在没必要。况且,古代诗歌中《诗经》用的是上古韵,《楚辞》用的是楚韵,汉乐府及古诗大概用的是《洛音韵》,隋朝是《切韵》、唐朝是《唐韵》、宋朝是《广韵》,宋末时金朝整理了《平水韵》,元朝是《中原音韵》,明朝为《洪武正韵》,清朝是《佩文诗韵》。至于现代人写古体诗喜用平水韵我实在不知其缘由。我想大概平水韵106部,较其他韵书简易,唐宋为诗词巅峰,平水韵为其最后的韵律梳理,人多有好古之风,故用之;清朝皇族自认为金之苗裔,平水韵为金朝所整理刊行,故诗词中使用为朝廷默许,有些在野汉人不喜用清廷官韵,故用平水韵,所以经过260多年的演变,给人感觉宋后诗词都用平水韵。


喃语低徊


大力提倡国学,也就是要学习老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倡学习写律诗宋词呢?那是因为:

一,律诗宋词有严格的格律限制,有如在框架中填写字词,八股文形式,内容很少有人写得出得心应手的意境情思。

二,比如格律诗中要求的平仄对偶,姑且放开平仄,就那对偶很多人都对不好,就如对联一样。若再加上严格平仄,很多写作者只好违心地填入不合意的字词,使人无法读懂它的句意。

三,比如填词中,很多作者虽然在填,字词甚至也很美,但通篇而论,很难将意境情思连贯一气,散乱不堪,也让读者难懂。

四,现在的人主以学习科技知识为主,虽有诗词创作者,很难通达律诗宋词的学习写作,且今人都喜自由诗体,不想被八股格律束缚思维,只想学习借鉴它们的一部分,去调其难用的一部分,创新一部分,以完美表达创作的古风诗词的意境情思。这是创新思维,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就会明白现在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倡学习写律诗宋词了。


云游24735908485


首先,可以说,写格律诗词,相当于带着镣铐跳舞。

格律诗词格律诗词,那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格律?

格:规格,格局

律:声律,声音的旋律

格律诗,是平仄相间、骈散结合的韵文。

这里有三个要素,平仄相间,骈散结合,韵文。

沈约《谢灵运传论》云,“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意即——

要想使音节高低相互变化,低沉高昂交错有节奏,那么,如果前面有平声,后面就一定要有仄声,一首诗之内,音节韵律就会很明显,两句之中,声音轻重也会让我们洞悉到它的不同。

这段文字,将格律的精妙说得很透彻了。

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绝句为四句,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常见律诗为八句,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还有不常见的律诗,为排律。

在八句的律诗中,又将句子分为四组,两句一组为一联。从上到下,分别为“首、颔、颈、尾”四联,其中“颔、颈”两联为骈文,须对仗。

下面发一个本人习作如下,以便来分析一下格律安排——

谁调锦瑟弄苍凉

——梦安

谁调锦瑟弄苍凉?我与灯花两处望。(首)

借得兰心施蕙手,裁来月色做霓裳。(颔)

星光映绿梧桐韵,烛影摇红菡萏香。(颈)

一曲莲音方外起,花开两岸各芬芳。(尾)

格律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对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对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

顾名思义,这里的要素是,格律化,长短句,字数固定,诗的意境。

仅一个格律化,就把上面格律诗的概念全包含了。

词是可以歌唱的曲子词,以文写之则为词,能发人情之奥秘;以声写之则为曲,可通乐理之精微。

所以,词均有词谱,须依谱填词,因此又名诗余、倚声。

词的定义虽然看起来比格律诗更多,但有一点比诗要待作者更温和,那就是,韵字可以同部通押。

也发一首本人拙作,来看一下词谱安排——

喝火令 · 风荷

——梦安

漫步风荷苑,莲音入耳柔。

也随明月上层楼。

谁拨锦弦如梦,弦静一时休。

瘦影凭栏处,长亭曲韵幽。

醉花阴里诉情柔。

也叹娉婷,也叹醉兰舟,

也叹浅斟低唱,处处惹娇羞。

词谱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韵)

其次,点评的不一定会写,常挂嘴边的不一定真懂

有一档比赛诗词背诵的节目,虽然暂时还达不到传承的高度,毕竟它比的,只是谁的记忆力更高,谁的储存量更大,谁在现场的表现更从容,而不是谁能在现场写出一首符合格律的诗词。但是,对督促人们多背诵、多记忆并通过这个过程多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助推作用。学生时代确实是人这一生中记忆最佳的时间点,所以我们会发现,佼佼者往往是学生。

不记得哪一期,有人要求一位评委老师当场原创一首,我是通过今日头条看到资讯推送,才看到那首“诗”,我突然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来表达了,我词穷了,我只能直白地坦言,他不懂格律。

据说还是知名高等院校的高知。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人家在其他方面有很大建树,会点评的不一定要会写。

而我本意则是想就题主的问题,来表述一下,一个知名栏目,一群高知,看一批一批的人当众背诵诗词,而线下屏幕前又有一大批喜爱古典诗词的观众,如果能增加一个环节,现场原创哪怕一首,评委老师当场专业性指点一二,最后呈现出一首符合格律又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作为一个评分项,也许更能激起大众学习格律诗词的热情——如果由他们面向所有的受众来提倡学习写作,而不仅限于背诵,当是真正意义上起到“传承”作用的吧。

还有一件事,印象比较深刻。

那是一个较为知名的相声演员,在一次比较大型的晚会上,带领台下观众一起大声喊出“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或许这个相声段子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错误的,但一直用到现在,还在继续错下去,这说明什么?是不能创作出新段子所以要反复说老段子吗?还是,一直没有人发现这个最基础的错误?我们是不是可以弱弱地说一句,您这是在误人子弟?

再次,快节奏下的生存压力

这个方面的原因我就不再延伸了,毕竟,我们都面临着各种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我们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此消彼长。学习古典诗词会需要拿出较多一些时间,远离名利纷扰,静下心来潜心学习。

最后,说一下提倡者

不同的人站出来提倡,结果显然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民间一个诗词爱好者说,大家不要光背诵啊,最好学习自己写作,并热心地给出了写作方面的经验及建议,那只能让喜爱他诗词作品的人,来读来看,并跟着尝试对个对联,留言个诗句。

如果是话语权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人站出来呼吁,则会扩大影响范畴,引起更多人关注。

如果可以放入课本,或许,会是一种相对更好些的传承方式吧。


梦安诗词


现在大力提倡国学,为啥很少有人提倡学习写律诗宋词?


这个问题有提问内容附加:

现在都全国上下都在提倡大力提倡国学,但很少有人提倡学习写律诗和宋词。也很少有这样的书籍。 我们经常读到那么多优美的唐诗宋词,为之感叹。现代诗词和这些诗比起来简直不要太low。我们在写书法作品的时候只能翻出唐诗《宋词三百首》。 如何才能发扬光大我们以前的唐诗宋词?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现在大力提倡国学,哪有啊?除了古文和诗词,我们在哪一个考试里面有相关国学的其他内容?没有吧?

什么叫做大力推广?放入教材,放入考试项目就叫做“大力推广”。如果高考要考古诗词,那你看看多少小孩子吟诗作赋,无所不能?

为什么不这样?

因为国家、社会都很清晰地认识到:科技兴邦。

诗词歌赋是好事,但只是个人文学兴趣。就好像钓鱼、打麻将、骑单车这种爱好一样,有兴趣的人自然会去学习,去看书,去搞懂平仄格律,去创作好的律诗绝句。而没兴趣的人完全可以不必把它当做负担,不学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到了今天,都属于精神追求的层面,于实际生活没有意义。不是不好,不是不要传承,只是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它们只代表了我们的过去,不能限制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眼光已经开阔,诗词歌赋不再像古代是读书人求仕谋生的手段,所以就完全没必要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重视?其目的无非是增加民族自信心,复兴中国地位,崛起中华文化。这是对的,但是并不要求必须每个人都要去喜欢。

我在这里的回答和文章基本上是写写诗歌评论、讲讲平仄格律,但我是出于兴趣,而不是出于生活。

一个社会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生存问题,然后再谈精神层面的问题。生存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生存问题,还包括国家、社会生存问题。为什么要中考分流?为什么要文理分科?这是大的社会层面在对劳动力,个人生存能力进行分配。

一个人,你总得先活着吧,拔高一点讲,总得为国家、为社会作点贡献吧?然后才有资格谈个人兴趣。能够以兴趣为生的人是惬意的,也是难得的,而且基本上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但是社会生活是残酷的,必定有人不能为兴趣生活,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为兴趣生活的境界。

所以,大的决策层在文化方面只会起引导作用,可以起决定作用,但是他不能做这个决定。为什么现在诗词综艺类节目越来越多?这就是引导。为什么语文、古文在考试中比重越来越高,这也是引导。甚至我们可以视为提倡,但是绝对不会大张旗鼓的提倡,也不会有明显的政策倾斜。

人都去写诗了,谁来科研?谁来经贸?谁来建设?

精神层次的东西只给精神方面的引导,就足够了。

至于说到大力提倡国学,这算是个笑话吧。现在社会上的大师们,都是在国学这块金字招牌下卖狗肉而已。

我们只要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国学?

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才有讨论的价值。

通俗理解的“国学”,包含学术、历史、艺术本身以及对它们的研究,是关于中国传统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一切文化的学术体系。

国学是个很大的概念。中国的“国学”,就是中国的人文学问。换句话说,哪个国家没有国学?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史哲,包括自然科学,只要是他们国家所擅长的,传统的学科,就可以称为这个国家的“国学”。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美国的牛仔文化,西班牙的斗牛艺术,法国的浪漫学问,这都是他们那些国家的“国学”。

那么,有哪个国家没有大力提倡自己的“国学”呢?

而中国近年来兴起的所谓“国学”大多是依附在吟诵、周易、气功、汉服、古风这些方面的,培训机构用来骗小孩子和心态未成熟的成年人的行为。

这些都是人文科学,都是“国学”,但都只是一个很小的层面,甚至很多是形而上的“伪国学”。穿着汉服就能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人文?不可能的。他们自身也没有这方面的追求,只图一乐而已。

这些都是“国学”,就算大力提倡了,对中国的人文发展又有什么益处呢?

那些什么学院,女子学堂,弟子规吟诵,忽悠着那些没文化的人和小孩,拿着中国文化中的糟粕出来骗钱,谁说不好谁就是反对中国文化,这种人行走江湖,何其多也?

但是这些行为却给人一种神州大地国学复兴的错觉。

学习唐诗宋词、创作唐诗宋词、研究唐诗宋词的人如果被拿来和这些骗子一起提倡,岂不是一种耻辱?

古诗词在当今社会就是一种小爱好,可以言志,可以抒情。更重要的使用诗词表达自己心情之后的一丝愉悦,这就是古诗词在当代社会能起到的慰藉人心的作用而已。时代不同了,诗歌已经无法再回到唐宋的荣光了,因为已经没有了政治地位。即便提倡也只是娱乐化,并没有什么外化意义。

我们国家对古诗词的提倡其实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才会在义务教育阶段为我们打下基础,为我们激活兴趣。

而其他的那些国学糟粕,我们动脑子想想,连免费的教材里都不放,能有多少实际意义?不要以为近百年来的教育工作者、教材编写者是傻子。

国学知识中间有精华、有糟粕,社会纷繁复杂,各种提倡,吆喝,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是非观、判断能力。而诗词算得上国学知识中最干净的精神粮食,不是不提倡,而是国家早就在提倡了,只不过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背得脑瓜子发炸,到大学里强行遗忘,然后又为社会不提倡诗词文化而鸣不平。

其实它已经被刻印在我们青春的骨血中。


梧桐树边羽


因为写诗词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哪怕平白如话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其中的平仄要求,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比方‘发’字,苏轼的‘青山一发是中原’,古时这里是仄声,而现在发音是平声。等把平仄搞清楚,你还需要读大量的诗词,要知道古代名家是如何写的,不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作,你就是盲人摸象。但你把‘唐诗三百首’背的滚瓜烂熟,你还是不会写,至少不会写得很好。你写出的诗就是在填空,现在很多诗人就犯这个毛病。别人读了如同嚼蜡,你却还在沾沾自喜 。如果有懂得人指点你一下,让你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唐宋名家里找出一两位仔细读,反复读,你的运气就来了。你要认真揣摩,这个诗人即使郊游,他为何这样写,如果写得随意,是他天性如此,还是没把写诗作词当回事;别人写梅花为什么写得清淡无味,他为什么写得情深意长,如同含了一枚橄榄。就说到这里吧。要想尽兴,可以说三天三夜。但可能有人会说是懒婆娘的裹脚布,也未可知。


风风2860


现如今,一提到传统文化,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国学,一提到国学,就联想到儒家。总以为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国学就是儒家。这均是缪误。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兼而有之如墨法名,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另外还有各种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律诗宋词也不过是国学的一部分而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已!

所谓文化,即以孝成文,教化天下。所谓孝者,上有老,下有小,人之传承。文化包含历史,历史是文化的集合。人类的文化是通过感受天地,通过学习万物变化之规律而来。而历史则集中展现了文化之形成。一曰(道);二曰(德);三字为(经)可传世;四(赋)五七(诗);六字成对可为(词);把酒(八九)言欢诉衷曲(元曲),惹得离人泪;夜里悄悄把话说(明清小说);飘飘洒洒不知言(民国散文);如今光影传说,徒叹人生,此所谓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安然论道


在当今社会诗词歌赋不是提高国民经济,军事科技的关健科程,也就是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潜能,学好实用的课程。不是那封建社会除了文章文学书法还有什么,一篇好文章一首好诗就能登科。我虽然爱好诗词,但是我认为诗词歌赋已经过时,可以当作一种爱好,无事的写点消磨时光,比别的爱好文明优雅。


W雨亭


宋词,律诗的确美,文化层次低了,不说写得了,你就不太理解。大家读读,欣赏一下就可。与其挖空心思去学习写宋词律诗,不如多学点现代化知识,搞点创新和发明,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个人进步。如果让年青花费大把时光和精力泡在唐诗宋词律诗中,满大街摇头晃脑酸楚秀才,那就离亡国不远了。还记得南唐后主李煜吗?多优秀的一代词人,但不会和不爱理朝政,以亡国而告终,理屈词穷了!


一个1说真话的人



在线灵童


写律诗填词都需要很深的文学功底,现代人要学的东西多了,有这种功底的人就很少,自然写的人就少,但在圈子里还是有很多爱好者,有些造诣还很高,只不过圈外人不知道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