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從三明出發,日行千里


從三明出發,日行千里

全省首個好路段——建寧公路段

從三明出發,日行千里


從三明出發,日行千里

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三明火車站

●施當安

家還是那個家,回鄉之路卻早已不是同一條。1958年6月,三明開始了工業基地建設,許多建設者陸陸續續由祖國的四面八方聚集而來。當時,每年按規定給不允許帶家屬的工人有12天探親假,來回路費可以報銷,路程消耗的時間還不計在內。

但同時,1959年也是三明工業基地建設的關鍵時期。那時三鋼已經在元旦順利出鋼,建設者們來不及慶祝就投入了緊張的“出鐵”任務中。參與基地建設的9128部隊戰士們率先發起了爭奪紅旗的勞動競賽,以集體為單位,誰完成的任務多,紅旗就插在誰名下。這種競賽的形式以飛快的速度延伸到了工地的每一個角落。春節期間,為了保證自己的紅旗不丟,工地上流行發起“春節不回家,出勤百分百”的《挑戰書》。據統計,1959年的春節,三明工地上有90%的民工在堅持參加建設。直到1962年,三明工業基地初具規模,再加上數以萬計的工人隨著遷明企業陸續來明,於是,三明也開始有了“春運”的味道。

1965年,王先生29歲,他由三明至上海。想到這段往事,王老先生第一反應就是“春節坐火車,就那一次了。至今都是習慣錯峰出行,實在是太擠了”。有多擠呢,他回憶著說:那是隨廠遷明的第三個年頭,春節和妻子一起抱著嬰兒回家探親。我提著大包小包,妻子抱著孩子,相擁相扶,被後面的人推著上了火車。抬眼望去,行李架上不但塞著行李,還躺著孩子。那時候火車上的座位就是木板凳,長長的板凳下面有人半躺,有人半臥,周圍塞滿了東西。別說車廂裡了,連車廂連接處甚至洗手間都塞滿了人。妻子沒辦法了,只好把孩子裹得嚴實一些放在車廂連接處的洗臉盆中。那時候,沒有餐車,也沒人喊餓,大家吃著自帶的乾糧,冷風呼呼地往車裡灌著,車輪哐當哐當前進……

1979年,許先生30歲,他由三明至天津。說到春節回家,許先生最感慨的就是“人,比電報快”。人到家了,在家吃飯呢,大隊的廣播開始響起來了“許xx,到大隊辦公室,有你的電報”。既然電報這麼慢,那為什麼還要打電報呢?“因為不想走那十幾里路啊!”

那時候路網還不發達,家在城市還好一些,家在農村那是現實版的“人在囧途”:火車,換乘火車、汽車,再走上大半天的路。所以人們在出行前大多會給家裡的親人們打一封電報,希望家人騎上二八大槓(自行車)到車站接一接。因為掛號信很慢,再加上車輛往往都不準點,很多時候都接不著。

上世紀80年代左右,為了增強鐵路運力,將裝貨物的棚車簡單改造為客車,被稱為“棚代客車”。那時候經過三明的列車,只有鷹潭——廈門對開列車、上海——廈門往返特快列車、南京——廈門往返快車。在鷹潭換乘,是許多人出行的必然選擇。大多數的時候換乘都得等上好久,有時是三五個小時,有時要等十多個小時。火車站裡常常見到拎大包小包在候車室裡過夜的人。

和許先生相比,家在省內的人可幸福多了。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汽車客運網絡已經初步形成,在春運中也開始為鐵路分流減壓。三明市區到本地區各縣每天都有不少於一班客班車,三明——永安、三明——沙縣,每天有四五班客班車。永安同永春、連城、上杭、長汀通了班車;寧化與龍巖、長汀甚至江西的石城通了班車;尤溪與南平、福州;大田與德化、永春都開通了班車。由於公路運輸更加方便靈活,客運量逐年增加。特別是到了80年代,短途春運已然成為公路客運的天下。1985年春節的春運,三明火車站、永安火車站進出列車828列次,發送旅客20.81萬人次;地方交通發送客運3056班次,人數21萬人次。

這個時期,途經三明的旅客還有一個特殊的感受,那就是“三明的服務態度,老好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伴隨著倡導優質服務、“崗位學雷鋒,行業樹新風”、十大窗口文明競賽、推廣禮貌用語十個字(請、您好、對不起、謝謝、再見)等活動,三明嘗試各種便民措施,努力提升服務質量,讓旅客“滿意在三明”。

1982年,有一位乘客給當時三明地轄市委書記寫信,反映沙縣火車站售票員態度惡劣的問題。市委書記批示要求全站的職工反思問題,舉一反三找出差距,並去信致歉。1984年春運期間,為了保證旅客吃上飯,喝上水,三明火車站調集了大量副食品和本地特產供應旅客,車站客運室準備了三部流動開水車。全市交通系統還倡導“一人辛苦、萬人方便”的精神,送票上門3000多張,通過電話信件預定車票4730多張。三明汽車站為了讓旅客平安愉快地回家過年,售票、行包託運等項目都開通了夜間服務,還增設了火車站起點班車,使剛下火車的乘客也能迅速轉車回家,讓乘客走得了、走得及時、走得好。

1999年,小許剛上大一,準備從大連回三明過年。因為大連到三明沒有直達列車,所以需要到北京轉車。大連是始發站,這一程小夥子躺著臥鋪,甚是愜意。但是,到了北京中轉,這票可就難買了。幾十所高校、數十萬的學生放寒假返鄉,別說臥鋪票了,就連站票都是“一票難求”。從北京到三明,兩天一夜,真是一“站”到底。不僅如此,90年代經濟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民工潮”席捲全國,“學生流”交匯“民工潮”,成為了春運的主力軍。

同樣是80後,同樣是上大學,在廈門上大學的小文對“買票難”就沒有那麼深的體會了。因2003年開通的“三明號”,拉近了三明與廈門的山海距離,8時40分由廈門準點出發,14時40分抵達三明,全程用時僅6小時。雖然只有6個小時,但車廂擁擠嘈雜,車內空氣不流通。到了下車的時候,也是一路“風塵僕僕”。當然,如今,廈門與三明間歷時普遍僅需2至3小時了。

2018年,朵兒5歲,她和家人由三明至上海。2018年春節的正月初一,小朵兒也開始體驗“春運”。她要和爸爸媽媽到上海度假去。趕著黃金週旅行成為新風尚,“旅客流”匯入春運大軍。

2012年元旦起,全國所有旅客列車實行車票實名制,打破了延續數十年的先候車再驗票乘車的模式,改為先驗票後候車;列車時速由60公里成倍提升,動車時代使朝發夕至成為常態;同時網站、客戶端購票逐漸普及,買票成為一件動動手指的小事。體面的奔忙是現在人們對出行的感受。不僅如此,出行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三明機場、動車三明站陸續建成,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如今,三明出發,日行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