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種地增施二氧化碳極大增加作物產量,很多農民卻不懂怎麼做

大家都知道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長的關鍵環節,而作物進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就是二氧化碳了。在一定範圍內,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促進作用,有利於植物的生長,而且能夠有效的增加作物有機質形成,提高作物的口感和品質。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利用二氧化碳呢?怎麼掌握合適的量和度呢?彆著急,相信看完下面的內容大家都應該都有一定的瞭解了。

種地增施二氧化碳極大增加作物產量,很多農民卻不懂怎麼做

二氧化碳CO2

第一種產生二氧化碳的辦法就是微生物降解,秸稈反應堆生成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我們可以收集大量的秸稈或者稻殼等等纖維進行打碎,打碎以後鋪在操作行進行發酵,發酵的時候可以不斷在裡面加入微生物有益菌,這樣能加速秸稈等纖維的發酵,從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有生糞的話也可以用牲畜糞,把少量牲畜糞放到地裡然後加入酵母菌等微生物菌進行發酵,這樣不僅能夠發酵產生二氧化碳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而且發酵好的糞肥只會也可以隨水衝到地裡。這樣還能給作物提供不少的有機營養,還能提高地裡有益菌的活躍度,改善土壤環境。

種地增施二氧化碳極大增加作物產量,很多農民卻不懂怎麼做

農民以前基本是進行焚燒出來的秸稈

第二種產生二氧化碳的辦法就是市面上有很多二氧化碳氣肥

市面上二氧化碳氣肥產品還是有很多的,比如二氧化碳氣肥顆粒,二氧化碳棒,二氧化碳製造機等等產品。這些東西可以用在大棚裡,產生的二氧化碳能夠有效的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也可以直接購買乾冰放在棚裡,這樣不但能夠有效產生二氧化碳而且還能提高溫度。

種地增施二氧化碳極大增加作物產量,很多農民卻不懂怎麼做

乾冰

第三種產生二氧化碳的方法可以使用化學反映或者自己燒爐子(燒爐子不建議,風險係數較高)

通過化學反映產生二氧化碳的方法大家也應該知道,具體操作就是用碳酸氫銨與硫酸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將稀硫酸裝入手提的塑料桶中,然後將碳酸氫銨逐漸放入桶內,生成二氧化碳,3-5分鐘反應完畢。完全反應後生成的硫酸銨可作肥料施入土壤。還有就是在地裡燃燒木質纖維也能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這個比較難掌控,所以大家在進行操作的時候還是要時刻注意。

種地增施二氧化碳極大增加作物產量,很多農民卻不懂怎麼做

大棚裡放置小火盆

第四種就是通過防風來進行調控

一般在早上放風之前,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能達到很高,當光照進來的時候作物就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了,見光後的兩個小時作用,光合作用就會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極速降低,這個時候就及時通風換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能夠滿足光合作用的需求。而光合作用的兩個重要的時間點就是在上午八點到十二點,下午一點到四點對二氧化碳的需求較為敏感,在這兩個節點內滿足二氧化碳的濃度,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產物就越多,對增產就更有利。

種地增施二氧化碳極大增加作物產量,很多農民卻不懂怎麼做

光合作用強作物產量高

總結:大家還有更好的方法能夠有效增加二氧化碳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提高產量的方法嗎,有的話可以留言處來給大家分享,但是大家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也記住要注意濃度,避免出現危險和給作物的生長造成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