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知道歷史上真正的莒國嗎?

美猴王說歷史


西周建立後,為了控制東方的東夷部族,周王室將兩個重要人物封到東方。一個是將姜子牙封到營丘,建立齊國;一個是將宗室周公旦封到少昊之墟的曲阜,建立魯國。

同時將少昊的後人封為子爵小國莒。

所以歷史記載:莒國,周朝諸侯國,國君為己姓,子爵。

莒建國於公元前1046年,建國君主是己茲輿期。《通志·氏族略》謂其為“嬴姓,少昊之後也,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今山東密州莒縣是也。”

據《世本》記載,莒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故《左傳》莒女稱戴己、聲己。

《史記·楚世家》謂:“簡王元年,北伐滅莒”,時當週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

《漢書·地理志》謂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後歸齊。至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樂毅破齊,莒城不下。漢置莒縣,又為城陽國。

莒國自周初始封,至春秋魯隱公元年的莒國曆史史文空缺。司馬遷在寫《史記》時也未立《莒世家》。

如今僅知自茲輿期始封,至魯僖公年間的莒平公,共歷十一世。平公之後,開始出現國君世系的記載。

莒國承襲了東夷風俗,國君無諡號,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時的稱號,號稱“東夷孑遺”。

所以當時現在山東地區主要有這三個比較大的國家,而莒國作為東夷人的後裔邦國,也一直與齊魯一爭雄長。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敘述:“莒雖小國,東夷之雄者也。其為患不減於荊、吳”。

西周時期的莒國就與宗主周王室屢有戰爭。據1986年陝西省安康縣王家壩出土的史密簋銘文記載,莒國聯合虎方(徐國)、杞夷、舟夷、觀國、邳國、析國與南淮夷進攻西周東方諸侯,周天子令師俗、史密帶領齊軍東征,大敗莒國等東夷。

莒國起初都於計(也稱計亓,也寫作計斤,在今青島膠州南關城子村),至春秋初遷都莒(今山東莒縣城陽),傳23世,立國600餘年,其中都計近300年。值得一提的是莒國的公族子孫以國都地名為姓,取一個計字,世代承繼。

春秋時期莒國疆域曾東起黃海,西至今沂水縣境,南達今江蘇贛榆,北至今昌邑,擁有大小城邑30多個,是今山東地區僅次於齊、魯的大國。莒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遭受排擠時,多奔莒國避難。

莒國不僅出擊吞併周邊相鄰小國,與相鄰的大國齊、魯之間也常發生衝突。後莒國逐漸式微,時楚國勢力增強,甚至擴張到淮河流域。週考王十年(前431),楚國勢力擴張到淮上,滅蔡後,進而滅莒,但莒離其本土過遠,難以長期佔有,莒之全境最終被齊國兼併。

歷史上很多成語與莒國有關:勿忘在莒、妙解連環、樂毅伐莒、孟女哭城等。


趙燕雲


莒,現今與之對應的地點即山東省莒縣,基本範圍就是現在日照市周邊,國家規模不大。史書記載建國於公元前1064年,大約是膠州境內,商末周初,春秋初期遷都於現莒縣附近,同屬於周朝諸侯國之一,《春秋大事表》敘述:“莒雖小國,東夷之雄者也。其為患不減於荊、吳”。意思就是說莒國雖小,但是在東夷一帶確很有實力,不過始終身邊有齊魯楚宋之類的大國,因此在春秋初期還相安於好,隨著周王室的衰微,諸侯間的傾軋紛爭日趨增多,莒國也就成了大國戰爭中的砧板上魚肉,公園前431年被楚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