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史可信吗?魏忠贤死后,明朝经济与国力急转直下了吗?

风语者11809019


不是明史不可信,而是特别不可信。事实上中国史书基本都不可信,以历史书作为主要历史依据的都不能叫说历史,那叫说书。叫历史书学。历史学是需要透过间接证据和历史书去证伪之后才能勉强算历史。什么是间接证据,比如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请求通商被乾隆拒绝后,回去就得出将来可以通过武力打开满清国门的结论,可见他们一路看到的景象并非什么盛世。这种证据才有价值。

从司马迁开始就篡改历史,《史记》内容,尤其古史部分可以说是颠三倒四,不仅错误多,而且还有明显篡改痕迹。比如玄嚣和昌仪的世系就被他搞颠倒了。从现在的地名等等推演明显发现搞反了。尧舜禅让帝位更是假的,犹太文化里明确说大洪水发生后,脚踝对仇敌实施报复。至今德国光明会成员还在公开场合比划那个黎散日手势。司马迁篡改历史可能出于好心,可能出于迎合汉武帝独尊儒术的需求。

之所以说明史被抹黑,因为那是逻辑关都过不了的。历史记录这种东西就算不抹黑杜撰你,只要突出你某些部分,删减你某些部分,你也就漆黑一片了。这不是什么难事。满清抹黑明史动机又那么充分,因为它多了一层异族统治。不说别的,今天都还活跃着这一类人,努力继承着前人传统。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因为除了看书,没别的本事,你说是假的,那不等于书白看了,靠什么生活呢?只是为点狗粮而已。朱元璋画像本身就太离谱,竟然还有人以天生异相的理由相信了。所以我一直都说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历史上档次最低的一群人。

张献忠屠川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不就是满清屠川之后,嫁祸给张献忠。为什么说川人从未负国,不就是因为元朝、满清、抗战他们都殊死抵抗。张献忠这个神经病都把自己依托的百姓杀光了,这么荒唐的事竟然有人相信。

明朝与大多数帝制王朝一样都有问题,这些问题是大多数王朝都存在的。因为已经到了需要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刻了,需要改天还日了。帝制而言,首先帝王要对付的不是百姓,而且权臣、门阀、军阀以及贪官。朱元璋确实设计了一套很好对付这帮人的制度,这方面并不是明朝有多大问题。宦官专权与权臣专权并没有本质区别。贤臣良将在帝制时代是越往后越是小概率事件。因为士大夫读了圣贤书也很难被蒙蔽。士大夫是奴而拼命争夺的奴性。乱臣贼子是大概率事件。明朝以及清代的没落是必然的,因为错过了大航海,必然要闭关锁国。王朝新生贵族、地主滚雪球式的壮大,到了最后必然只能推倒重来。这就是宿命。清代不需要太监和锦衣卫,那是因为它天然就有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异族统治阶层。帝王对权臣的防范会弱很多。少数民族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边患问题也减弱了,转而直接由百姓供养。

明代就算依据现有史料,可以称道之处还是很多。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怀着复兴汉家的朝代,什么叫天子守国门,君王亡天下。它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开了疆、拓了土的时代,云南这个抗战时稳固的大后方不就是这么来的。明朝还为宋朝的荒唐擦了屁股,宋代为了点蝇头小利,把引狼入室,最后关键时刻害了自己。到了朱元璋才屠了木马病毒,该阉割的阉割,否则今天更老火。这种功绩怎么能抹杀掉。满清修史只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已。


國病




1.文学性高。

《明史》是我比较喜欢读的一套史书,家里也买过不同版本的《明史》。整体而言,明史叙事简洁,材料翔实,文笔不错,个人认为,就文笔而言,仅次于前四史。

2.成书艰难。

《明史》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成书过程的艰难曲折,并充满杀戮。

《明史》从顺治二年就开始修了,到清乾隆4年,才最终定稿。 毫不夸张的说,《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方修订的史书。前后历时94年之久,是明朝编写《元史》时长的90多倍,当然,这又是另外一种极端了,也不可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对明史的编撰非常重视,进行了很多次大规模严格的增删、政审、篡改。



另外,清朝同时不但严禁民间修《明史》,否则一律杀头,同时还焚毁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此外,对有关蒙古、清的各种明朝原始资料做了系统性的销毁和篡改,对诸如"皇明""甲申"等字眼的书籍,更是全部进行销禁、焚毁。

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现存的明朝原始资料分析,中国档案馆内现仅存3620余件明朝原始档案,其他都被销毁了。而且这些档案基本都是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资料。明朝早中期的原始资料几乎都没了,这也让如今的学者对明史的可靠性失去了强有力的第一手反驳证据。



对此,著名明清史学家谢国桢先生就曾专门指出《明史》有5个缺失的地方:

一是缺失对清廷不利的史实,都删光了。

二是对明初历史记载不够详实,特别是对明朝驱逐蒙古于漠北、东北女真臣服明朝的历史,语焉不详。

三是出于清廷的需要,《明史》对建文帝的事情非常忌讳。

四是对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大肆抹黑嫁祸。

五是对东林党人多加以美化。



3.明朝历史黑料本身就多。

明朝大臣对明朝皇帝本身黑得也够多,这也导致清朝修史的时候直接予以了借鉴。

大家都知道,明朝中后期,言官以骂皇帝为荣为时尚,可以博取虚名,赢得声望,有的甚至不惜公然抹黑,典型就有海瑞骂嘉靖皇帝的万言书,直接把嘉靖皇帝气的吐血,不久就不治身亡。最后海瑞自己也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听到嘉靖死了,自己也吐血不止,痛哭流涕。



有鉴于此,清朝很注重对言论的控制,甚至不惜大兴文字狱,历代莫不能比,当然,这只是大兴的文字狱之一了。

4.如何看待《明史》真实性问题?

个人以为,《明史》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有一些不合逻辑的抹黑的存在,当然那些所谓抹黑材料大部分应该是存在的。大家都知道,古代史书有为尊者讳之说,但如果要毁掉一个人的形象,也不定要编虚假材料,就把这个人好的方面说一点,再把他一辈子的黑点如实记录下来,并略加以放大,就足够遗臭万年了。



很多网友很关心《明史》记载的明朝皇帝是不是真的,在这里我也说说我的看法,个人以为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但小篇幅的编造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导。 比如,《明史》称郑成功将鲁王朱以海沉入海中杀死,根据最新考古资料及相关墓志铭记载,事实上郑成功去世是先于鲁王朱以海的。鲁王朱以海死后,其世子朱弘桓渡台湾,得到郑经的庇护,直至明郑覆亡。

其次,清朝以前修史都为尊者讳,到清朝修史大部分不为尊者讳,跟前代皇帝相比,皇帝个人形象差距自然也就出来了。



另外,在记录明朝皇帝历史事实的同时,如实记录下明朝皇帝一辈子做过的臭事,也够让他们遗臭万年了,哪个人敢保证自己一辈子没做过几件亏心事呢?在写一个人的墓志铭的时候,记录你一辈子做过几件事,再如实记录你一辈子犯过几次浑,后人在千百字的文章里,就知道你这人生前如何荒唐了。

5.明朝皇帝到底如何?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人对明朝皇帝在《明史》中的形象不免要打一个❓,大家需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万斯同修的《明史》,史实性相对是最可靠的

首先,明朝皇帝肯定不是个个昏庸暴虐,否则明朝也不可能延续200多年了。需要指出的是《明史》对于明朝的皇帝也并非全部贬低抹黑,对于某些皇帝的描写还是比较客观的,不过正是这种真真假假,以及曲笔写法,使得后世读者很难分辨其中的真伪。

那么《明史》到底哪些是可信,哪些又是不可信的呢?个人以为总体趋势是“两头黑的多,中间挑着黑”,也就是说明朝前期的皇帝洪武、建文、永乐和后期的万历、天启、崇祯黑料相对会比较多,中间则有正德、英宗、嘉靖几个皇帝黑得比较惨,其他的倒还好。



最后,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会写文章的都知道,抹黑也是需要技巧的,那种明面文字抹黑属于低级黑,历代编修史书的可都不是一般人,几乎个个都是文章高手,他们往往通过一点点的文字稍微改动,甚至标点符号的变动,就能让你对这位皇帝的印象大为改观。 何况是经过94年层层严格把关,反复打磨的《明史》呢?



总评:《明史》是一部文学质量较高的史书,虽然曲笔很多,但整体记载还是真实可信的,只是明朝皇帝黑料也够多,这也导致清朝修史的时候可以直接予以了借鉴,糟点也就多,这也不是单纯清朝抹黑问题。当然,材料怎么取舍,还是幕后执笔人说了算。



另外,由于反清复明不断,出于政治需要,在对明朝历史事件的描写、用词的技巧和顺序调整方面,清朝修史时,做出了一些的改变,导致人们阅读《明史》时,对明朝皇帝的印象普遍较差。代表性的是1964年5月,一代伟人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这段话可视为他对《明史》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


可汗说事


明史清修。

满清得国侥幸,虽云江山得自李闯,且有清一朝表面行护明皇陵、甚至皇帝南巡对明太祖高皇帝陵寝行跪拜礼,但暗地里把朱明后裔当作冒牌货杀之而心知肚明,直至前朝"余孽"对其再无威胁的政权为维护其正统地位,修史时自然免不了对前朝抹黑。

明衰于万历三大征,崇祯年间与宋末靖康年间相仿,恰逢小冰河时期,适逢陕西乃至整个北方大旱,其时马铃薯这种耐旱高产能给人提供高热量耐饥的食物刚由"洋夷"传至中国而尚末普及,江左饥民遍野、内忧外患,思宗烈皇帝面临的就是这么个局面。与一阉宦何关?太抬举他了。

如果思宗烈皇帝移驾江右,或让太子赴南京备患,历史或可改写。江南自古富庶,无饥荒,则"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掀不起浪。有明一朝三京制,除设置中京凤阳只为抬高"龙兴"之地,南京六部臣工编制齐全,皇帝或太子就位、国家机器即可立刻运转。

有了精神领袖,各藩不会你方唱罢我登场抢夺皇位、各路军阀没有理由和条件打自己的小九九。

长江天险及江南水网于农耕文明而言是天然的"骑兵防波堤",凭此而拒李闯、满清铁骑以存汉家半壁江山不是没有先例。南宋定行在临安,与金划江对峙、享国一百五十余年,如果不是蒙古兴起,恐怕宋朝还不止这点寿命。

综上,明亡,并非魏宦死后经济国力下降,实则各方因素凑在一起,其间也有烈皇帝灭了魏宦集团而没培植起自己的势力的原因。如果说明朝的经济国力下降,自所谓的万历中兴之后就开始了。


荒井胡桃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史》是24史里面可读性最强的一部。 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社会的发展的原因。明史的是史书里面第一部引入考据学观点的史书。

一切以明朝第一手资料为主。 如果 引用民间的材料必须三本史书有同样的记载。

清朝一入关就开始编纂明史。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以此宣告明朝已亡,而当时南京的弘光朝廷正与清朝南北对抗,修《明史》便是不再承认弘光的南明政权存在。二是以此笼络明朝遗臣,通过纂修《明史》,使那些降清的明朝汉族官员有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明史的作者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这一时期,主要在收集第一手资料阶段。但是战争不断,实际上明朝的档案被李自成焚毁了很多。

第二阶段作者是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尤侗和毛奇龄等人。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家万斯同。万斯同这个人的出现就保证了明史的质量。万斯同是黄宗羲的得意弟子。黄宗羲的儿子、顾炎武的外甥,也都参与其事。黄宗羲,顾炎武是著名的反清人士。

明史最终的定稿的总攥官是张廷玉。乾隆并没有过多的参与明史的编写。就相应地保证了《明史》的质量。

明朝到了崇祯年间可以说大厦将倾,千疮百孔。这艘大船在崇祯的指引下只不过加速驶向深渊。明朝的统治基础,就是江南的士大夫阶层,反应他们的政治诉求的就是东林党。士大夫不当差,不纳粮。贫困农民为了不交人头税,纷纷把良田卖与士大夫,自己沦为佃户,使自己消失在明朝纳税的名单上。所以明朝末年人口统计不过4千多万,可是应该实际在1亿到2亿之间,这些人都是士大夫的佃户。每年的政府收入在200万到400万两白银之间。这些钱满足不了政府的开支,所以魏忠贤用暴力开征商业税和矿税。这些都触动了士大夫阶层的根本利益。所以东林党和阉党发生激烈的冲突。在冲突中,崇祯帝看到了如果不铲除阉党,明朝将会有巨大的统治危机。士大夫钱粮无数,家奴遍地。他们只需一声高喝,就能使江南遍地狼烟,明朝的统治就结束了。参看 清军下江南,清军渡过长江以后,可以说势如破竹,传檄而定。当多尔衮的剃发令一下, 士大夫觉得受到侮辱,瞬间就揭竿而起。清军再次扑灭这些起事,整整化了十五年。这就是士大夫的力量。 魏忠贤的死没有影响明朝的经济。而是明朝的政治及制度已经完全僵化,腐朽,不能适应明末的 经济形势。崇祯帝虽然有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之心。但是能力完全不能雍正帝相比。而且一直在满清和义军两线作战中,所以明朝的国力就急转直下了。




Johnny亲王


《明史》是清代修的,里面肯定会贬低明朝,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是正义代替了腐朽。而清朝又是少数民族王朝,在征服华夏的过程中,对汉人的屠杀没有心理负担,所以也留下非常多骇人听闻的事件。因此,从各方面,它都必须对明朝有所贬低,而对明朝皇帝的贬低,更是重中之重。

康雍乾祖孙三代多次修改明史,造成了明史可信度越来也低。里面关于明朝皇帝的描述也越来越离奇、搞怪。里面把朱元璋、朱棣都写成了暴君,把宣德皇帝写成了纨绔子弟,把正德皇帝写成了二世祖,把成化皇帝写成了恋母癖,把神宗皇帝写成了懒汉。唯一不黑的就是崇祯皇帝,为什么呢?因为崇祯是被李自成逼死的,与满清无关呀,所以要捧。而满清打跑万恶且愚蠢的李自成,是为大明皇帝报仇!因为明史当中满族皇帝的意志成分太多,造成明史里很多东西都不可信,因为被篡改的太多了。

但是不信明史,那信什么呢?难道信野史吗?那更不靠谱。这时候就容易走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变得谁都不信。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主要看明史,但不要都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嘛!我们都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明史,结合其他书籍和自己的判断去读明史,这样才能拨云见日,找到历史迷云中的真相!


途牛山小旋风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明史可信嘛?历史也是人为写的,肯定加入了一些主观判断,甚至人为编纂;我个人认为可信但不可尽信!

第二个问题:好多人说,魏忠贤死,明朝亡;我觉得这句话就是扯淡;相反另一句话我觉得可能更有道理一些;叫:明朝实亡于万历;

我先来说一下,好多人说:魏忠贤死,明朝亡的理由是什么?;他们举出的第一条理由:阉党压制了东林党;第二:阉党压制了地主阶级和士绅阶级;第三:东林党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第四:阉党无害;我从根本上驳斥这几条,明亡亡于多种条件;并非亡于东林党,另外,阉党之恶不亚于东林党;第三:地主阶级和士绅阶级于明亡只是疥癣之患远非主要原因;

下面我来谈谈鄙人对于明亡的原因理解,先说三个直接原因:

明亡原因之一:财政支出巨大,国库空虚;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无数,之所以会导致这种情况最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没钱;

明亡原因之二:外部战乱不断;关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祸乱;关外满清不停骚扰;

明亡原因之三:天灾;明末河南大旱、蝗灾、瘟疫并发;

这几条其实可以穿起来,内外部战争不断,财政支出巨大,国库空虚,国家要想打仗必须有钱,想要有钱就必须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农民又活不起,活不起就会起义,起义就得镇压;明朝陷入了逻辑死循环中,加之河南大旱,民不聊生;让李自成白白捡了十多万生力军;说白了就一个字:钱;

那么再说明朝钱都哪去了?这就要说到文初说到的:明朝实亡于万历;万历年间出名的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三大战役将明朝过去的财政红利挥霍一空;照常里说,打没了重新挣就行了,为什么会一直穷下去了呢?因为,三大征之后就出现了祸国的党争;内外交困时党争从未间断旦夕责效间君臣离心离德;明朝政治机制的低能和政治腐败,导致钱都收入了官员们手里,在内外交困之际,武将在外厮杀,而文臣确在相互打压,聚敛钱财;最典型的,崇祯末年,朝廷无力支出军费,大臣无一作声;但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开始抄没明臣家底,竟然抄出白银三千七百万锭、黄金一千万锭;明朝一年的税收才不过一千万白银;这才是北京城内,外地各地官员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崇祯帝那句:文臣皆可杀;我个人认为并无错!


金总之前发文好写错别字且发文不经校正,经好心网友提醒后决心改正,如再遇错别字,请直言坦率批评,感谢!-----此发文已校正


大金Lance


《明史》在史学界具有很高的评价,清朝自1645年设立明史馆至1739年定稿,历经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朝,断断续续地花了94年的时间。

为什么花了近100年的时间修一部明史呢?

此中原因,从乾隆打着编《四库全书》的旗号销毁了无数书籍这一点便可见一斑,满清为了证明自己“得国之正”,为了巩固好不容易得来的“正统”,自然须用一用春秋笔法,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明史》的原因。

当然,这也并非是说《明史》不可信,只是须得擦亮眼睛去看,因为可能有的地方故意会被隐去,也可能一些细节会被刻意篡改。

说完了《明史》,再说说魏忠贤这个被称为“九千岁”的明末头号“权阉”。

实际上,将魏忠贤和明朝的国力、经济的急转直下挂钩,是在抬高魏忠贤对于明末所发挥的作用和地位。

难道魏忠贤没死之前,明朝的经济和国力上升了?并没有。

难道魏忠贤出现之前,明朝的经济和国力上升了?也没有。

嘉靖折腾了几十年之后,明朝的衰落已经很明显了,所以后来才会有“隆庆新政”,经济也才得到了一点恢复。

隆庆之后,万历十年之前,明朝由张居正一手掌舵,为了继续恢复经济和国力,张居正推行新法,称为“张居正改革”,然后有了所谓的“万历中兴”,为万历积累了不少资本,只可惜万历也和嘉靖一样折腾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又被掏空了。

所以,明朝的经济和国力早在万历晚年的时候便已经陷入了又一轮的下滑,当时魏忠贤掌权了?显然并没有。

天启重用魏忠贤,魏忠贤掌权多年,可是明朝的经济和国力得到恢复了?还是没有,相反,魏忠贤此人贪婪无度,不仅没能让明朝的经济和国力得到恢复,反倒让经济和国力继续持续不断地往下跌。

从本质上来说,魏忠贤也是明朝经济体系的破坏者之一,也是损耗明朝国力的为祸者之一。

既然魏忠贤是经济体系的破坏者之一和损耗国力的为祸者之一,为何这么多人却认为魏忠贤掌权时期,明朝拥有“雄厚”的经济和国力呢?

因为明朝比魏忠贤掌权时期更差的还有一个崇祯时期,崇祯空有一腔雄心壮志,然而却无挽狂澜之力。

崇祯唯一的好处便是“勤”之一字,除此之外,堪称废柴,一不懂捞钱,二不懂识人用人,三不懂制衡,综之即为不懂治国。

论捞钱,崇祯不如魏忠贤,魏忠贤敢拿东林党开刀,崇祯却只能跪舔东林党,舔完了还拿不到钱。

论用人,崇祯仍然不如魏忠贤,虽然魏也打压异己,可关键时刻却不敢含糊,孙承宗能够在蓟辽挡住后金,或多或少也离不开魏忠贤在背后支持,可崇祯却将在文官那里受的气全撒在了武将的身上。

崇祯却不知,乱世已经来临,唯有武将方能保护朱家江山,笔杆子和嘴皮子救不了明朝。

后来,崇祯铲除了魏忠贤,重用东林党,东林党在政治上几无对手,崇祯又没有扶植另一个政治集团去对抗东林党,从而破坏了制衡,崇祯这才被东林党骑到头上,却不敢出声。

魏忠贤因为敢拿东林党和士绅地主开刀,所以能够捞得到钱,不仅塞满了自己的口袋,也让天启不用为钱发愁。

可是魏忠贤一朝失势,东林党上位,这帮自私自利之徒只顾着自己捞钱,只顾着塞满自己的口袋,却忘了“孝敬”给崇祯,所以崇祯时期是东林党有钱,士绅地主也有钱,唯独崇祯皇帝和明朝没有钱。

魏忠贤确实能够捞钱来充盈明朝国库,但却不是通过经济发展所获取的财富,所以魏忠贤掌权时期,对明朝经济的发展也谈不上有多少贡献。

魏忠贤和东林党之区别在于,魏忠贤肥己的同时,也肥明朝;东林党则是一群只知肥己,不知肥明朝的饿狼。

这才让人产生了魏忠贤死后,明朝经济和国力急转直下的错觉。

不过,不论是魏忠贤也好,是东林党也好,乃至是崇祯也罢,他们无一不是明末经济体系的破坏者,无一不是损耗明朝国力的为祸者。

即便魏忠贤在,明朝也好不到哪儿去,当时明朝之狂澜能不能被挽救的关键在于明朝皇帝,但很可惜崇祯没那份魄力,也没那份能力。

所以,明朝说到底是亡于崇祯。


宁糊涂


比讨论《明史》不可信更无聊的一件事情的是,说《明史》不可信的人基本都没有读过《明史》,因而怀有仇视满清的读者完全可以不用看本回答。说一句不好听的,清朝完全可以不修《明史》,把明朝的全部资料都烧掉。

无论如何,《明史》已经是了解明代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换一种说法,不用《明史》研究也就难以展开。关于史书的错讹之处是历史学共有的问题,何以谈及《明史》就夸大其错讹和不可信之处?殊不知二十四史中,以前四史和明史修撰质量最高。

关于清朝纂修《明史》的活动,乔志忠教授在《中国史学史》中有以下评价:

1、《明史》自顺治二年开始修纂,至乾隆四年刻成,前后经历95年。这部《明史》,无论在体例上还是史实的考订方面,都是古代官修正史中较为精审的一种,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纂修中间征集史料、讨论义例、组织纂修、修订史稿直至缮写、校对、刊印,使清朝官方在纂修大型史籍上积累了经验,促进了官方史学的发展。

2、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笼络大批汉人学者的目标,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流学者,虽然仍然坚持不出仕,但也消减了与清廷对立的情绪。他们关注与支持官方纂修《明史》,虽可以解释为寄托故国之思,但也大略等于默认清朝的正统地位。

3、在明史学上,清朝官方取得了主导地位,排抑了私家对明代历史的纂修与评论。官修《明史》在资料、人力、财力等各方面,都具备私家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获得纂修的成功,给明代史的叙述与评论定出基本的标准和口径,是官方和私家历史观念的一次大整合、大协调,为官方史学互动、互补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向良好方向前进的动力。

至于第二个问题,魏忠贤与明朝经济、国力完全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孝陵卫小校


《明史》从顺治二年一直到乾隆四年才最终定稿,前后历时90多年,是官修史书中用时最长、修改次数最多的一部。期间,清朝皇帝换了四个,编撰者从顺治年间的明朝降臣冯铨、洪承畴等人,到康熙年间以布衣身份参与编修的清初史学家万斯同,最后定稿过程则是雍正、乾隆年间的张廷玉主持。

历来对清修《明史》均有比较高的评价,是二十四史中的上乘之作。从史料上讲,《明史》的载记无疑是极为丰富的,以至于让魏源觉得《明史》有些繁冗而“可删去十分之三”。

而问题呢,则是出在这部书的写作立场上,清修《明史》毫无疑问是一部带有政治和道德伦理倾向的史书。政治立场必定是服务于清王朝的统治,而参与编修的文臣文士也自有一套道德伦理立场,魏忠贤之党和东林之党在他们笔下,被标签化处理再正常不过。

但不管书中评述的倾向性如何强烈,也全都是以客观史料为基础的。比如同样是做一件事,魏忠贤做必定挨批,东林党做必定获赞,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事情的本身。

所以并不是《明史》载记的史事不可信,而是其写作角度需要辩证性的看待。例如,万历开征矿税、魏忠贤开征工商税,会被说成是误国误民。而东林党主张加派农业税(田赋),开征辽饷、练饷则被认为是不得已的救国之举。

其实,魏忠贤死后,明朝工商经济仍是一如既往地繁盛,急转直下的是农业经济,以农业税为支撑的国力也当然是急转直下。


读历见闻


史书的可信度是相对的,因为文字表达的意思是有限的,人也有私人情感,编纂者又不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加上统治者的需要,所有的史书都会有疏漏之处。便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也因为私人情感偏袒李陵过。况且我国有隔代系统修史的传统,也就是说在上以朝代灭亡之时,才会有系统修史的工作。明修史和清修史完全不同,明修史连一年都没有用到,随便抄抄材料就糊弄过去了;而清朝修史从康熙初年一直修到了乾隆初年,三代皇帝,历经九十几年,经过不少清代著名文人的手,所以明史的可读性还是很强的。

清朝刚刚开始编纂明史的时候,国家根基还不算稳定。当时修纂的人员之中有很多是明朝的遗老,在刚刚修史的时候,可信度确实是很高的。只不过明史最终在乾隆手上完工,乾隆的对文化思想的控制我们都是比较清楚的,当他做了终审,这本明史就没有这么好通过了。

因为满清夺取政权有一定的偶然性,缺乏政治的合法性,所以在修史之时,多少会有增改之处,以表明满清夺取政权的合法性。在康雍乾这三位皇帝手上,明史被多次修改,而且焚烧了大量的明朝原始材料,让明朝的史料研究出现了空缺,而且清朝是严禁民间修史的。可以说对明朝的历史,清朝皇帝们是慎之又慎了。

明史虽然经过删改,也有巫妖王张献忠杀六万万这夸张的数据,但明史也并没有那么不可信,个人认为可信度还是能达到70%的。比如明史对几位明朝皇帝的评价就是比较中肯的,功绩过失也比较详实,没有因为这个皇帝手中有动乱,就一味抹黑。

因为清人在修纂明史的时候比较侧重于美化东林党,对于站在东林党对面的魏忠贤是极为仇恨的。而且清朝在总结明朝教训的时候,曾经将宦官之乱列为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明史之中,对于魏忠贤的掌权的时代的评价是极为负面的。可是魏忠贤掌权的几年为何恰恰是明末形式最好的时间段,关外一扫连失的辽沈的颓势,连续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

魏忠贤被除掉以后,按理说明朝的国力应该更强,直捣赫图阿拉,可是为何形势却立刻急转直下?崇祯一即位,元年,西北爆发大规模起义,此后愈演愈烈。二年,皇太极直捣京师,之后打进华北平原如入无人之境。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所用的政治手段必然是残忍狠厉的,但是别忘了,无论在明朝哪个皇帝掌权,太监都是和皇帝一体的。所以魏忠贤的狠,也就是天启皇帝的狠。你以为天启皇帝就是关门做木匠么?崇祯皇帝最大的不幸是没有系统的学习怎么当皇帝。他哥哥至少搞平衡,他连搞平衡都不会,让东林一家做大。

所以不能说魏忠贤死了,明朝就急转直下。而是说明朝积弊已久,摇摇欲坠,天启尚且能遮掩,崇祯时期终于包不住大爆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