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父母寧做孤寡老人,不願和我生活,我的人品是否出了問題?

忠孝善舉


提這樣的問題說明你是一個有孝心,心地善良遇事先反思自己的好心人。但父母願自己居住,是大多數能自理的老年人的選擇。不要太多心,只要抽時間常陪伴老人即可。


Du0168


我認為不是。

我閨蜜的婆婆前一段時間有病住院,出院後,在三個兒子家輪流居住。

我這個閨蜜對婆婆非常好,婆婆在他家連住了3個月,該去小叔子家去了。婆婆滿臉的愁容,不願意去。

有一天,老太太哭了,想回自己家,閨蜜打電話問我該怎麼辦,我告訴她順著老人的意願吧。

老人跟你住,從物質上你能滿足她,但精神上的自由你能給她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環境,特別是老人,一輩子經歷了大起大落,老了更願意過平靜的生活。他們不願在兒女家住,不願意給孩子們添麻煩,更不願意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

我認為對待老人要給他一個自己的窩,不管這家多小,多破,他可以隨心所欲,不被孩子左右就行。

在這個家有一幫老鄰居,老朋友,經常見見面,說說自己的煩惱,嘮叨一些家常理道的小事,這些都是老人不願意跟子女們訴說的話語。

老人再有一筆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用住在子女家花錢還得看他們臉色。

所以有的孤寡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做兒女的心做到了,也不需為此譴責自己。

俗話說,孝順,孝順,在孝的前提下,還要順著老人的心思,他願意自己獨住,就隨他吧,只是在保障老人獨居安全的情況下,多回去看看,多陪陪他們。


行者813


我個人覺得不是你人品有問題!

現在的社會,不光年輕人有自己的小世界,老人也是有的......

就拿我奶奶來說,我爺爺走了以後,我奶奶一個人在老家,也接過老人過來,但是我奶奶不喜歡城市裡的生活。

城市裡,哪怕一層樓,門對門,門挨著門,也是常年關著,老人喜歡到處串門。在鄉下,我奶奶吃了早飯歇會兒就去溜達,東家長西家短的,好不自在。到點了就回家做飯,走哪都能給人聊上。

可是城裡能轉悠的地方太少了,車水馬龍的,買點什麼都的去超市,不如自己太陽地下的二畝地,想種什麼種什麼,想吃什麼做什麼......

而且年輕人和老年人生活方式不一樣,總會有小摩擦的時候,老年人也不愛受那份不自在。還有就是心疼年輕人,我奶奶不會用天然氣,我們也害怕出事,所以總是把東西給她準備好,老人家覺得不但沒給年輕人幫上忙還盡添麻煩。所以堅決不跟年輕人住一起。

現在很多家庭老人在身邊根本不是子女照顧老人,而是老人照顧年輕人生活起居,做飯,做家務,帶孫子孫女。有天自己不想做又害怕媳婦女婿有意見。

所以老人自己想的明白又為什麼要住在一起,還不如自己老兩口簡簡單單,快快樂樂呢!

不必在意老人願不願意住在一起,老人開心,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123乖乖養蟲子


對呀,父母願自己過自己過吧。人老了和年輕人在一起,不方便。

有些兒媳婦真把老人當成保姆了,還有的伺候的不如意就大發雷霆。老人出力不討好。

過去是年輕人伺候老人。現在大多數是老人伺候孩子呢,有的很賠償錢財,出力不討好。

我們有個朋友,兒子媳婦在外地,生了孩子,幫他們把孩子養到上託兒所的年齡,做的魚,拿給孫女吃,孫女吃了一點兒,婆婆把魚放在電飯鍋熱著,兒子媳婦來了把飯菜帶上桌,結果忘拿魚了。兒媳婦打電話告訴孃家媽,說婆婆不給孩子吃魚。讓公公聽見了,婆婆解釋沒有用。以後媳婦再也沒有登門兒。

幫兒子買了兩套房,去國外留學,結婚花了不少錢。

結果只有兒子和孫子上門,你說在一起能行嗎?老人也不方便。


彩虹之歌


父母不願意和你一塊生活,並非是你的人品出了問題。好好溝通下,聽聽父母的真實想法。我今年73歲,身體還硬朗,就不願意和兒女生活在一起。一是年輕人工作忙,生活節奏快,和兒女在一起恐拖了他們的後腿,再者,媳婦女婿不是自己生的,生活習慣有差異,在一起恐媳婦女婿受約束,三是,老年人喜清靜,生活簡單寡淡,分開隨性。互不勉強。不知你的父母也和我的想法一樣。問問他們吧!


韋淑梅631


我是古稀男人自已在農村老家。但我絕不是孤寡老人!男人無妻,女人無夫,無子女者叫孤寡老人,我是孤家寡人,孤家寡人是古代皇帝的自稱,叫稱孤道寡。我有兒有女有孫,有房有車有錢。妻子去外地大兒家,因他五個兒女讀書,幫他們買菜做飯。雖然一女二兒都叫我去外地他們那裡居住。但我選擇自巳在家,我不用他們出生活費,我要吃什麼,怎麼玩自由自在,一眼望去,幾公里範圍內幾萬村民,朋友熟人親戚多,養幾個雞鴨,種幾畦青菜,幾個小魚池,十幾盆鮮花,電器傢俱一樣不缺,與人拉拉家常,述憶青少年之事,玩玩今日頭條,寫寫文章問答,查查點贊閱讀量!哪個神仙,哪個公侯將相,才子佳人,土豪權貴的生活,及得上我!


工作的敵人


父母,特別是已經70歲以上的父母,絕大多數不喜歡同兒女一起生活。原因很簡單:一是他(她)們年輕的時候生活環境都比較艱苦,靠自食其力維持生活,糧食,樓上撮來樓下吃;蔬菜,園子裡拔來就是;豬油,自己養的豬殺了基本夠吃一年。看到你們大把大把的花錢,他(她)們心疼。二是他(她)們的身體還比較健康、硬朗,他(她)們能通過勞動解決衣食住行。三是他(她)們的封建思想還不同程度存在,不願意同兒女們一起生活。四是他(她)們怕拖累兒女,甚至影響兒子、媳婦,女兒、女婿的關係,導致家庭不和睦。五是他(她)們長期勞動習慣了,不適應輕輕鬆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針對這些原因,我們作為兒女的,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也不能強求。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經常關心他(她)們的衣食住行和安全,特別是在父母生病的時候,要及時將他(她)們送到醫院就醫,避免生命危險;一家人常常回家看看,給他(她)們送去一家老小和諧相處的美好時光,驅除他(她)們的孤獨和寂寞。❤️❤️❤️❤️❤️❤️


新時代的奮鬥人


首先告訴你,你的父母因為有你的存在,所以不能稱為孤寡老人!況且你說的是父母!孤寡老人指的是無兒無女,無配偶,無工作能力,年滿60歲的老人,才叫孤寡老人!

至於你說的他們不願意和你一起住,是不是你的人品有問題?我想說的是,你的人品好不好,我們確實不知道,那個只有你身邊的人,長期與你接觸的人才知道,其實好與壞,你自己也該清楚的,只希望你如果真的人品不好,希望你努力改正,成為一個人品好的人吧!

至於父母不願意與你住在一起,那也許是因為他們身體健康,他們希望自己過日子:覺得和你生活在一起,有許多生活習慣不一樣,所以不想與你住在一起,也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吧,其實不住在一起也有好處,俗話說遠香近臭,天天生活在一起,會有矛盾,反而不快活,人與人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很好:父母與兒女的關係一樣,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對大家來說很舒服,當然這是父母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如果身體不好了,那肯定是需要住在一起的:那個時候你盡心照顧父母,就是好!





初夏思夏愛華夏


作為兒女我們要善待自已的父母,父母把你從兒時養大給你吃的穿的是多麼不容易,給你賣車賣房,還給你娶媳婦,這些你認為都是應該做的,你不念父母好,在父母白髮蒼蒼的晚年,你不聞,不問,父母生了病也沒有人送醫院,有幾弟兄的還為老人大打出手。推脫撫養責任,只恨老人早死,有兒的比人家五保戶還要差,老了無依無靠,明明腿腳不方便,還說沒有給後人看家看孩子,搞不好還謾罵老人,老人一氣久下寧做孤寡老人,也不願跟後人同住同行,這些問題的出現,也體現了後人沒有孝心,自己也養育了兒子,當你老的時侯,孩子也這樣對你,你說又怎辦,現在我的父母己經都不在人世,想著他們的好我也淚流滿面,有好吃的,好穿的也再不能享受,我內心也很難過,好捨不得自己父母,老人活一天得一天,在生好好孝順,死了也心安理得,也沒枉做他們的兒女,老人也可滿意的離去,請照顧安頓好自己的父母。


大海和雲


不是你人品出現了問題,而是老人看透了人生!老人只要能自理都想自巳單過,這是很自然的事。現在的婆媳關係很難相處,老人巳經看透,到你們家當帶工資的保姆和傭人兒媳婦也不會滿意的,做飯做菜不對你們的口味,甚至還嫌髒!洗衣服嫌洗的不乾淨!在家嫌礙眼!爹孃還怕兒子像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就是孤身一人,只要能自理,也不想成為你們的累贅,也想自由自在的活著。當老人能自理時,你給他自由,當不能自理時,你給予關心照料,這就是最好的孝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