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手足口病疫苗要给孩子打吗?

Gviwin


孩子从出生以后都需要陆续的接种各种疫苗,每种疫苗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同的,比如:流感疫苗,孩子接种后可以预防他得感冒;百白破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孩子咳嗽;乙肝疫苗,可以预防孩子患乙肝的可能;手足口病疫苗,可以预防孩子患手足口病。


疫苗接种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让孩子身体里产生抗体来抵抗疾病,我们不能保证孩子接种完疫苗以后就不生病,但是接种疫苗以后生病的孩子还是比没有接种生病的孩子要少得多,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手足口病疫苗到底该不该打?

手足口病疫苗在国内上市没有几年时间,它主要是针对6个月-3岁的孩子研制的,是用来预防71型肠道病毒感染的疫苗。


临床上年龄越小的孩子,感染上71型病毒后症状会变得越重,有91%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多为3岁以下,也就是说明年龄越小越有必要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轻微的手足口病患儿只要发现及时,隔离、医治及时的话,无需用药7天的时间症状就会有所缓解,慢慢自愈;但是如果症状严重者,也可能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膜脑炎等并发症,甚至是死亡的可能。


所以,建议家长朋友们,有条件的话,还是带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除此以外,做好隔离保护,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耍,以免被传染。


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大多是因为肠道病毒和传染所引起,一般以手、足、口腔等部位起皮疹或疱疹为警示,并可能伴有低烧、高烧不止的情况。因为手足口病的传播性极强,它有可能会因为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而被传染,包括手足口病患儿使用过的任何用品(玩具、水杯、餐具、手帕、毛巾等)。


所以,建议妈妈们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时,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游乐场所(儿童乐园、车站、菜市场)玩耍以免被传染,还有就是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维护,让他养成饭前洗水的好习惯,平日孩子用的玩具,用品也要进行洗涤消毒。

除此以外,要做好孩子的个人卫生维护,让孩子养成多洗水,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在饮食上妈妈也要注意,多给孩子一些有营养健康的食物,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雾化知识科普


自费的手足口病疫苗打不打?

我家宝宝现在一周半,前段时间的手足口病疫苗已打。而且,凡是医生要求打的自费疫苗都打了。

在医生建议打手足口病疫苗时,我确实纠结了一番。毕竟一针就是二百块钱,而且好多家长都说,即使打了,也不是就不得这种病了。疫苗起作用的,主要是会引起小孩重症的几种病毒。

这让我回想起我家老大时的事情。当时他三岁左右,手上出现了红点,心急火燎的到县医院,幸亏医生说不是手足口病,这才放下心来。

那时还不知道有手足口病的疫苗,知道有的话一定要打。

作为家长,我们不想让孩子生病。如果生病是轻症的话,我们还能应付。如果真是重症的话,就因为没给孩子花几百块钱打疫苗,那岂不是要后悔死?

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我选择了给孩子打手足口病疫苗。

大家给孩子打手足口病疫苗了吗?





钱妈育财儿


我选择了接种。孩子刚去幼儿园是去年9月份,然后隔壁班超过三个孩子得了手足口而停课10天,紧接着我孩子所在班级也陆续发现有同学得了手足口,然后她们班也跟着停课十天。然后9月就结束了。国庆后回学校上学,好不容易适应了学校生活,好嘛,十月底隔壁班陆续发现八个孩子感染手足口,我赶紧把孩子接回来不敢送去了,再然后又像之前那样两个班轮流停课,转眼又到11月底。基本上一个学期就怎么结束的。


三土妈妈


你好,关于手足口病疫苗建议还是要给孩子打的,不要在乎那几百块钱,也不要不把手足口病当成一回事,等到孩子真的得了手足口病的时候就晚了。我同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我们家宝宝刚开始也是按照预防接种站给的时间,只打了免费的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没有打,刚开始觉得应该没啥必要,平常注意卫生就好了,但是后来同事家宝宝就得了手足口病,发烧,最里面有溃疡,还挺严重的,而且他家宝宝得过两次手足口病了,之前也没打手足口病的疫苗。后来同事就给他宝宝打了手足口病的疫苗,不知道是不是打完了,今年又得了手足口病了。

其实不打也不一定会得,打了也不代表一定不会得。

打了疫苗也要注意孩子的卫生,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后来我们就慢慢的把之前没打的疫苗慢慢的都补上了,毕竟孩子患病,难过的不只是孩子,更难过的是我们自己,打了疫苗没得病对我们来讲也没有什么损失,如果没打疫苗孩子得了病,我想我一定会后悔的,所以能打就打吧,求一个心理安慰!


幸福慧成长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我家孩子只打一类疫苗,二类的就打了水痘一种。

手足口我家没得过,不过上年得了疱疹,和手足口像,就是嘴里长泡,发高烧,手脚没有,手足口前期就嘴里有,后来手脚都有。

一生病就不怎么吃饭了,因为嘴巴疼,后来去医院看了药一个星期内就好了,吃饭也吃的少些,国外不是很少打针吗?中国怎么一有什么就打针呢?就算发烧、孩子有时候也得三四天,加上休息一两天恢复观察也得一个星期、最近幼儿园生病一个班一半的孩子都在发烧,家长也控制不了啊,我觉得不能单靠打针来预防,太多病了,都打那该多少啊,孩子有自己抵抗力,生病了治疗就是了,而且疫苗真的好吗?闹了多少疫苗安全问题了。


泛黄的记忆8


实话说,要是没钱,经济紧张就不用接种了,经济很宽裕,就可以接种。我娃打过这个疫苗,但是上次全园爆发手足口,也中招了,症状不算轻也不算最重的,当然好像全园没有出现重症患儿。这个疫苗只是预防容易引起重症的其中几个病毒,打了比不打强,但是也没必要非得打。


世界不睡觉冠军


手足口病是一种低龄儿童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本病发病多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尤以3岁以下幼儿为多见,临床以发热及手、足、口、臀部疱疹为主要表现,多以发热不退,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和咽部肿痛起病,随着病程发展继而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及臀部红色丘疹。本病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对部分患儿可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本病主要传染源为患儿,也有部分无发病表现的小儿及其家长可能携带本病病毒从而传播本病。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粪便、皮肤疱疹液等均可含有致病病毒,直接接触或接触被其污染的物品及手均可能感染。公共卫生专家建议6月龄以上的幼儿应当及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鼓励在12月龄之前完成接种。接种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患病,但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手足口病及其严重后果的发生,保护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避免滥用抗生素及其他治疗性药物,减少对婴幼儿机体的损害,降低有孩家庭的经济负担。

避免本病发生的最好方法为尽量远离传染源,保持幼儿及家长、老师的个人卫生,经常进行环境消毒,家里及学校要保持良好通风,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幼儿的观察,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及时将患儿与其他幼儿隔离并通知家长就医,同时对学校场所进行全面消毒。要注意75%的酒精不能杀死肠道病毒,消毒时应采用紫外线、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碘酒等方式,煮沸5分钟也可杀灭病毒。

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及时接种疫苗,平时注意卫生,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男科王传航教授


有这么一个现象:明明小孩打了手足口疫苗了,为什么还会反反复复的患上手足口病?到底还有没有必要打手足口疫苗?这里我可以很明确告诉大家:手足口疫苗还是很有必要打的!这里我跟大家讲讲其中的缘由。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同样仍有很多类型的病毒也可以引起手足口病。它大致可分为普通型手足口病和重型手足口病。

普通型手足口病主要有手、足、臀部、口腔内出现疱疹,并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而重型手足口则有可以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严重者可有生命危险。那么我们打的手足口疫苗就是为了预防重型手足口病出现,所以为了宝宝着想,手足口病疫苗还是很有必要打的!现在大家都懂了吧。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呼吸道道、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毒类型有好多种,打疫苗也只是针对预防出现重型的手足口病而已,当然也不可能把各个类型的手足口疫苗都打完。它且具有很强传染性,加之孩子抵抗力相对较差,所以即便打了手足口病疫苗朋友可能会反复再次感染。


姚医生


有必要打手足口疫苗。

先了解一下这个手足口疫苗。

我们打的这个手足口疫苗是2016年国内上市,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六个月以上宝宝即可以接种,共二针,每针价格在二百元左右,属于自费二类疫苗。



所以这个手足口病疫苗是不能百分百避免得手足口病的,因为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多种多样,包括EV71、柯萨奇A组16型(CA16)、埃可病毒等均可引起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但有些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致死亡,其中以EV71感染引起的病例尤为严重,病情进展迅速,会出现致死现象。划重点,目前的手足口病疫苗可以预防儿童患致死率高的EV71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

其余的得了普通手足口病,配合医生治疗即可痊愈。

我家大宝宝出生时国家还没有手足口疫苗。

在夏天他一岁半时,突然发烧,因为幼儿很多疾病都是以发烧开始的,所以当天没有在意,只是简单的降温退烧,结果夜里孩子继续发烧,去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症状主要表现是发烧,口腔黏膜里面出现疱疹、溃疡,因为嘴巴疼,所以大宝宝拒绝吃饭喝水,饿的渴的时候大宝宝直发狂,抱都抱不住他,最后只好每天到医院从头顶扎针输营养液维持,这样持续一个星期病才好。

三甲医院医生说,现在医疗技术条件好多了,过去得了手足口病,是很严重的大病,要隔离进观察室的。

我不怕陪伴宝宝生病时一宿宿的熬夜,也能忍医生护士一次次扎针找血管,至少大宝宝当初得的不是EV71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

在大宝宝病后,国家出来了手足口病疫苗,我毫不犹豫的给大宝宝接种了。

接种安全、有效的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臭臭and哥哥


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以4-9月份为主,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多发。

很多相关文章都是提醒家长,关注孩子体温变化,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那么,手心脚心没疹子,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了呢?

要知道,手足口病的疱疹,并不仅限于“手”“足”“口”这三个部位,而出在其他不典型部位的疹子,同样需要家长重视。

而且,预防疾病才是我们更关心的问题啊是不是。

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小编请育学园诊所的马红秋医生给大家详细讲讲吧。

马红秋

北京育学园儿科诊所 儿科医生

手足口病,很多家长并不陌生,有些是从媒体等渠道听说过,有些是自己家宝宝已经得过。

由于一些重症病例的出现,大家往往对这个病感到非常恐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手足口病。

是什么引起了手足口病?

简单地说,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

它还有一个近亲,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疱疹性咽峡炎。

之所以说它们是近亲,是因为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毒非常相似,甚至有些是相同的(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8 版)》P900

大家注意表格中间这列,红色框出的位置,是相同的。

可以说同一种病毒,既可以引起手足口病,也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这使得它们的临床表现也有相似之处。

同时我们也看到,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特别多。而且病毒经由呼吸道传染,飞沫传播。

这就是为什么得过手足口病并不能终身免疫,甚至在短期内也有可能再次感染的原因。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特点也会稍有不同。所以即使同样是手足口病,表现也可能不同。

手足口病都是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是发病在手、足和口部的疾病。

作为肠道病毒感染,不论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都会出现一般病毒感染的表现,如发热、没有力气、浑身痛、咽痛等等。

特征表现

除此之外,手足口病还具有一些特征表现。

正如“手足口病”这个很形象的疾病名称,我们从名字就知道,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口腔、手足这些部位出现疱疹。如下图所示。

•口腔的疱疹,大部分出现在发热1-2天后,大约1周左右恢复。

•手足的疱疹,可能会持续10天左右,甚至会在疱疹处出现皮肤脱皮。

因为口腔出现疱疹,吞咽有痛感,大年龄段的宝宝会说咽痛,小宝宝不会表达,可能会表现出不愿吃东西和喝水。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如果发觉宝宝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婴儿出现频繁吐奶、大量流口水、伸手抠嘴巴的行为,也有可能是手足口病或是疱疹性咽峡炎的早期表现,需要重视。

重症表现

手足口病的重型病例有时并不以皮疹为首发表现,所以如果宝宝有高热不退、精神状态不好,也要及时就诊。

我们常见的重症病例多是由EV71和CA16这两种病毒引起的。

这里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手足口病的疱疹,并不仅限于“手”“足”“口”这三个部位。很多不典型的疱疹会出现在其他部位,形态也各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A是一个2岁半男宝宝的手掌和前臂部位;

B和C是一个6岁男宝宝的足部和臀部;

D是一个20月龄男宝宝的指甲病变。

这些也是手足口病的皮疹表现。

像其他的病毒感染一样,不论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并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

也就是说,并非给宝宝用什么药,打什么针,就能立刻马上治好的。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护理。

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有一点又和其他的病毒感染不同,那就是口腔疱疹会加重宝宝的不适,因此护理上,应对这种不适感就尤为重要。

如何应对宝宝的不适呢?

退热要及时

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

在宝宝体温38.5℃以下时,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高于38.5℃时,应给予退热药处理。

对于曾有过热性惊厥的宝宝家长对于退热的处理要更积极一些。

进食有讲究

宝宝口腔的疱疹通常会持续1周左右。

在此期间,家长可以用杯子、勺子甚至注射器来给宝宝喂奶,减少奶嘴对口腔疱疹的刺激。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选择软烂一些的、易于吞咽的食物,避免偏硬的食物加重吞咽疼痛。

•吃凉的。食物要偏凉,热的食物会加重口腔疱疹的疼痛。

•吃稀的。可选择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生病期间情况特殊,固体食物的摄入并没有那么重要。

•免酸的。如果宝宝生病期间实在不愿意接受白水,那么果汁也可以选择。注意选择温和的果汁,避免柑橘、西红柿等太酸的果汁,以免增加唾液的释放,加重疼痛。

如果口腔疱疹较多,宝宝出现完全无法吞咽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缓解疼痛的漱口水。在进食前使用,减缓疱疹的疼痛。

保证宝宝液体入量,预防脱水。

变化要就诊

孩子出现这些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

•脱水迹象,如:口干、哭泣时没有眼泪,无尿超过4小时;

•脖子僵硬、严重头疼、或行为混乱、神志不清;

•发热超过3天。

这里还有一点要向家长强调,任何时候,如果你觉得宝宝和之前不一样了,也一定要就诊。

手足口病能预防吗?

疫苗接种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已经上市了针对EV71这种病毒的手足口病疫苗,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接种。家长可以到当地免疫接种部门咨询。

另外,注意卫生很重要。

手足口病通常有3-5天的潜伏期,携带病毒并不一定有症状,所以无论何时,家长和宝宝都应该注意勤洗手。

最后提醒大家,手足口病没有那么可怕,家长不需要太过于焦虑。用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护理,给宝宝更好的保护。

最后说

总结一下应该注意的问题: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

•在疾病流行的季节和地区,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保持居家通风换气。

•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外出归来及时更换衣物、洗手洗脸,减少致病菌的带入。

•定期清洗宝宝用品,减少感染机会。

•日常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保持每日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关注宝宝体温变化,时常查看口腔、手足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类似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最后还要再强调一下,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呼吸道传染,上面说的这些都只能是辅助预防,最佳预防措施还是打疫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