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1.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1)定义: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女性常见疾病,主要由阴道内生态平衡被破坏或外源病原体感染所致。包括:下生殖道炎症: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上生殖道炎症: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

(2)女性生殖系统自然防御功能:女性特殊的解剖、生理生化特点具有比较完善的防御功能,增强了对感染的防御能力。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1)女性特殊的解剖结构:

①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口、尿道口,防止外界微生物污染。

②由于盆底肌的作用,阴道口自然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减少外界微生物侵入。

③宫颈内口紧闭,宫颈管内有胶冻状黏液栓,起到机械性屏障。

④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有助于清除宫腔感染。

⑤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向宫腔方向摆动、输卵管蠕动,有利于阻止病原体的侵入。

⑥生殖道的免疫系统在局部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发挥抗感染作用。

2)阴道自净作用:

①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增生变厚并富含糖原,增加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②阴道内乳酸杆菌使糖原分解为乳酸,维持正常阴道内酸性环境,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

③阴道内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有: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及假丝酵母菌。正常情况下,阴道内维持生态平衡不致病。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防御能力减弱,或外源病原体侵入,即可导致炎症发生。

(3)常见的病因:不良的因素使阴道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外源性病原菌入侵是生殖道炎症疾病的主要原因。常见的不良因素有:

1)频繁性生活、阴道灌洗影响阴道pH值,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

2)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乳酸菌生长。

3)年龄增长,卵巢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下降,阴道上皮变薄,糖原减少,pH值升高,抵抗力减弱。

4)外源性病原菌入侵。支原体在人体内是正常寄居,所以出现支原体感染,只要没有症状,不必担心。当出现炎症表现且支原体阳性时,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导致生殖道炎症,局部抵抗力下降,才继发支原体感染,支原体只是“过客”,主要的治疗是针对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治疗。常见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原虫,也包括一些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

(4)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预防

1)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提高防御能力,及时治疗生殖器官的各种炎症:

①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

②避免经常使用洗液或冲洗阴道,破坏阴道酸性抗菌屏障;

③不滥用激素类外用药物;

④避免大量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阴道正常菌群失调;

⑤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交,防止病原菌入侵:

①勤换洗内裤,平时注意保持外阴部位的清洁干爽,特别是在月经期间更要注意及时更换护垫,不用盆浴或是坐浴,选择淋浴,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

②内衣应柔软宽松,以纯棉制品为好,不穿化纤内裤及牛仔裤,避免内裤与外套、袜子同洗;

③不与他人共用浴巾、浴盆,患病期间用过的浴巾、内裤等均应煮沸消毒;

④男性平时洗澡时,应将包皮翻转,洗净包皮囊内的包皮垢,是预防炎症的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⑤在炎症治疗期间应禁止性交,或用避孕套以防止交叉感染,对于炎症反复发作者其性伴侣应一并治疗。

3)加强卫生宣传,对集体宿舍的女工、女学生等,应定期普查、普治,尽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4)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习惯。

①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护垫,否则就会造成外阴局部温度过高,使外阴一直处于“闷热”的状态,会引起阴道内的细菌滋生,引发生殖道炎性疾病;

②保持良好心态,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预防疾病。

③加强盆底肌训练,保持阴道自然闭合状态,增加防御能力。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2.外阴炎的防治

(1)定义:外阴炎是因外阴不洁、异物刺激或病原体感染而发生的炎症。包括: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等。

(2)常见的原因1)异物刺激:月经血、阴道分泌物、尿液(尤其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粪便等,或者穿紧身化纤内裤、不洁卫生巾等。

病原体感染:细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3)症状:外阴瘙痒、疼痛、肿胀、充血,前庭大腺炎症时,可出现阴道口一侧的局部肿胀、疼痛,有脓肿形成时,挤压局部,可见稀薄脓液流出。

处理原则:

首先积极寻找病因,去除病因;急性炎症发作时,需注意休息,局部保持清洁;局部中西药治疗:可用0.1%碘伏清洗,或用中药洗液清洗或坐浴;前庭大腺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广谱抗生素;前庭大腺脓肿患者需切开引流并作造口,以防引流不畅,反复发作。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3.什么是阴道炎?

有哪些症状及如何防治?阴道炎是由于阴道内生态平衡被破坏或外源病原体感染,而发生的炎症。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分为: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等。

(1)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症。

1)典型表现:白带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臭味。

2)传播途径:大部分是经性生活直接传播,少部分通过一些公共设施间接传播,如公共浴池、浴盆、游泳池、坐式便器等。

3)治疗原则:主要是全身及阴道局部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类药物,同时注意性伴侣治疗。

4)预防:避免不洁性生活及少使用公共设施。滴虫性阴道炎有反复发作的可能,因此在治疗后要主要随访,每次月经干净后到医院复查白带,三次均未查到阴道毛滴虫,才为治愈。

(2)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俗称霉菌性阴道炎。1)病因:假丝酵母菌是一种寄生在阴道、口腔及肠道的真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阴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时(如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雌激素等),假丝酵母菌繁殖,就会引起炎症。

阴道假丝酵母菌

2)症状: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及排尿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腐渣样改变等。

3)治疗原则:包括局部及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症状轻,可以局部治疗,如克霉唑栓剂、咪康唑栓剂、制霉菌栓剂等;重症或反复发作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治疗。

4)预防:由于假丝酵母菌在潮湿的环境、免疫力下降时会更易繁殖,因此治疗时需保持外阴干燥,少穿紧身内裤、少吃甜食,积极锻炼提高抵抗力,注重性伴侣的治疗。此病容易在月经前后复发,要加强随访,月经后复查白带,三次检查正常后方才称为治愈。

(3)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由于阴道内正常细菌,主要是乳酸杆菌的减少,导致其他异常细菌增多的一种内源性混合感染。

1)病因: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阴道灌洗等干扰阴道内生态环境;乳酸杆菌减少,杂菌繁殖增多(加德纳菌等厌氧菌),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支原体感染等。

2)症状:白带增多,稀薄,量多,有腥臭味。

3)治疗:主要是采用抗厌氧菌的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目前临床上除了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同时加用乳酸菌素片,补充阴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达到治疗目的。此病治疗后无症状不需常规随访。

(4)除了上述的三种阴道炎,在婴幼儿及老年期也容易有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也称为萎缩性阴道炎,主要原因是随着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导致阴道黏膜萎缩,引起外阴灼热不适,瘙痒,阴道干涩,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量多,性交痛等。治疗需注意增加阴道抵抗力,阴道内局部补充雌激素软膏或全身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是由于婴幼儿外阴发育差,雌激素水平低及阴道内异物等造成的继发感染。主要表现是阴道脓性分泌物及外阴瘙痒。治疗主要是保持外阴清洁,针对病原体选择适宜的抗生素。尤其是注意有无阴道内异物。如果因外阴阴道炎引起阴唇粘连,需到医院进行粘连分离术。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4.正确认识宫颈炎

宫颈炎是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的炎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在已婚女性发病率更高,达50%。

(1)病因:多因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子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性反应。常见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菌。

(2)主要类型有: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宫颈肥大和宫颈管黏膜炎等。

(3)症状:白带增多,白带的颜色可呈乳白色黏液状,也可呈淡黄色脓性,有时呈血性,也可有性交后出血。炎症扩散至盆腔时还可以出现腰部酸痛及下腹部坠痛及痛经等。常于月经、排便或性交时加重。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样改变、肥大、腺体囊肿或息肉。

(4)处理原则

1)宫颈管黏膜炎:针对病因治疗;对病原体不清者,可试用药物局部治疗或物理治疗。

2)子宫颈息肉: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息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5)预防

2)定期妇科检查,发现炎症,及时治疗。

3)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次数,减少人为的宫颈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4)提倡自然分娩,避免产伤。如分娩后发现宫颈裂伤,及时缝合。

5)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俗称“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但是宫颈炎反复治疗效果欠佳或宫颈有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出血)者,应尽早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高危型HPV-DNA检查有异常者,及时进一步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早期发现宫颈癌,尽早处理,以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5.盆腔炎性疾病

(1)定义: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

(2)病原体:有两个来源。

1)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2)外源性病原体:主要是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常见的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少见的有绿农杆菌、结核杆菌等。

(3)感染途径

1)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病原体入侵外阴、阴道后,沿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至卵巢及腹腔。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2)经淋巴系统蔓延:病原体经生殖道的创伤处的淋巴管侵入盆腔结缔组织和内生殖器官其他部分,是产褥感染和流产后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

3)经血循环传播:病原体先侵入人体其他系统,再经血循环感染生殖器,为结核菌感染途径。4)直接蔓延: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

(4)高危因素

1)性活动与年龄:尤其初次性交年龄小(15~25岁)、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

2)宫腔内手术操作史:人工流产、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损伤生殖道黏膜,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上行感染。

3)下生殖道感染: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卫生巾等,或不注意性卫生、反复阴道冲洗者,盆腔炎的发生率高。

(5)常见症状:常因炎症的轻重和范围大小,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若有腹膜炎可以有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如果炎性包块压迫膀胱或炎症累及膀胱,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症状。炎性包块压迫直肠,可出现腹泻、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等直肠刺激症状。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阴道有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宫颈举摆痛、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或盆腔炎性包块等体征。化验检查中,可以有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

(6)诊断:患者一般有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年轻性活跃人群、有宫腔操作史、有下生殖道感染症状或者有不良性生活史等,出现下腹痛等症状,妇科检查有宫颈触痛或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等,即可达到盆腔炎性疾病的基本标准,需要早期开始治疗。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1)立即治疗:一旦达到盆腔炎性疾病的基本诊断标准,立即使用抗生素。

2)广谱抗生素:因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较多,应选择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生素。

3)个体化: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以采用静脉给药或非静脉给药,并综合考虑药物的有效性、费用、患者依从性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个体化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4)足疗程:静脉治疗者应在临床症状改善后,继续静脉给药至少24h,然后转为口服药物治疗,共持续14天。

5)抗生素治疗持续72h无明显改善者,应重新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6)必要时手术治疗:经过规范药物治疗无效,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脓肿经药物治疗48~72h脓肿持续存在,或脓肿破裂等,需立即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手术治疗。

1)妊娠期盆腔炎性疾病:会增加孕产妇死亡、死胎、早产的风险,建议住院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及喹诺酮类药物。

2)性伴侣治疗: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出现症状前60日内接触过的性伴侣,均需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患者检测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者,性伴侣应接受规范的性传播疾病治疗。女性PID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交。

①药物治疗患者,应在72h内首次复诊。

②病情无好转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查以及手术治疗。

③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后继续静脉给药24h,改为口服用药,并持续用药14天。

④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患者,治疗结束后4~6周,重新筛查病原体。

(9)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盆腔炎性疾病常引起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可引起输卵管阻塞、增粗、输卵管卵巢粘连、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等。

1)盆腔炎常见的后遗症有:

①不孕:输卵管粘连阻塞所致,发生率为20%~30%,随盆腔炎性疾病发作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②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盆腔炎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是正常女性的8~10倍。

③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形成的粘连、瘢痕以及盆腔充血等,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常于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20%的盆腔炎患者后遗慢性盆腔痛,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盆腔痛的症状逐渐加重,发生率逐步升高,发作3次及以上患者,发生率高达67%。

④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由于盆腔炎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功能减退,如果患者仍有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盆腔炎的再次感染导致反复发作。一般25%的盆腔炎患者会再次发作。

2)盆腔炎后遗症的症状及诊断:盆腔炎后,常因粘连、充血、增生等,有下腹坠痛,检查可有子宫或附件区的压痛、肿块、痛性结节等,子宫活动受限等。

3)盆腔炎后遗症的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重点是预防后遗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可以对症处理,中西医结合治疗。

常用方法有:

①物理治疗:促进盆腔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电疗法、超声波、微波、离子透入、激光等。

②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体质辨证论治。对湿热型,给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寒凝气滞型,给予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等。可口服、灌肠、外敷、薰蒸等。

③其他治疗:盆腔炎再次发作者,可以选用抗生素治疗,广谱、足疗程、个体化选择。如果有感染灶,反复发作;形成局部囊肿;严重盆腔痛,综合治疗无效等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清除病灶,尽可能保留卵巢功能。对不孕症者,有生育需求,可以辅助生育技术协助受孕。

盆腔炎的预防

1)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性伴,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2)注意性生活卫生,同房前,男女双方均要清洗外生殖器。禁止经期性交。

3)定期妇科检查,及时发现下生殖道感染,尽早治疗,以防炎症向上生殖道蔓延。

4)发现盆腔炎,立即早期治疗,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5)严格掌握妇科手术指征,减少宫腔操作,术后充分休息,作好护理,预防感染。

6)加强合理营养,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减少患病的机会。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6.不要忽视外阴白色病变

(1)定义: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常见慢性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其他皮肤病。由于鳞状上皮增生和外阴硬化性苔藓多有外阴皮肤和黏膜的色素减退,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

(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1)定义:是以外阴瘙痒为突出症状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是最常见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多见于50岁左右妇女,恶变率2%~5%。2)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外阴局部潮湿、阴道排出物或外来刺激物刺激出现瘙痒而反复搔抓有关。

3)表现:

①瘙痒:外阴瘙痒,难以耐受而搔抓,严重者坐卧不安,影响睡眠。搔抓引起皮损,可加重瘙痒,形成搔抓和瘙痒的恶性循环。

②外阴病变呈局灶性、多发性或对称性。病变开始颜色为暗红或粉红,角化过度部位呈白色。病变加重呈苔藓样变,似皮革样。

4)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确诊靠外阴多部位的活检、病理检查。并通过病理检查,排除外阴不典型增生、早期癌变。

①一般处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忌食辛辣、易过敏食物,不饮酒,局部禁用刺激性清洁剂,避免搔抓,必要时镇静治疗。

②局部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常用氟轻松软膏、曲安奈德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等。每天3~4次外用。症状改善后改为每天1~2次,持续使用6周。不可长期使用,以免局部皮肤萎缩。

③物理治疗:常用超声聚焦治疗(HIFU)、激光、冷冻(液氮)等。

④手术治疗:适用于局部病变有恶变可能者或反复药物、物理治疗无效者。但是手术后对外观和局部功能会有影响,复发率高。

(3)外阴硬化性苔藓1)定义:是一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色素减退呈白色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绝经后多见,或幼女。极少发展为外阴癌。

2)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疾病、性激素缺乏(如睾酮不足)、遗传等因素有关。

放心医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概述

3)表现:

①病变区的瘙痒和外阴烧灼感,严重者性交困难。

②外阴、肛周病变呈对称性。病变早期皮肤肿胀、发红,加重后出现外阴萎缩。常伴皲裂及脱皮。甚至阴道口挛缩狭窄。

4)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确诊靠外阴多部位的活检、病理检查。并通过病理检查,排除外阴不典型增生、早期癌变。

①一般处理: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②局部治疗:使用丙酸睾酮软膏或与氢化可的松软膏混合使用。

③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