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這屆年輕人,又喪又惜命


這屆年輕人,又喪又惜命


給80後當年潑的髒水


​有些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也許被人慢慢淡忘了,可我還記得。


本世紀的前十年,社會輿論對80後的惡意非常嚴重。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社會上的中老年人們,一提到80後,就說他們沒有責任感、自私自利、貪圖享樂、眼高手低,是“垮掉的一代”。


那個時候網絡媒體還不發達,還是紙媒的天下,各路報紙還能動不動讓全國人民“淚流滿面”一把。雖然當時紙媒的質量也談不上有多好(但比如今新媒體的平均質量可能還是好一點),但在事實上形成了輿論壟斷,80後在當時年紀尚小,潑在自己身上的這盆髒水也就很久都沒有洗乾淨。


作為一個90後,目睹當年對80後的集體汙名化的時候,我更小。但以有限的與80後接觸的經驗,也能感覺到這個批判是荒謬的。1980-1989年十年間出生的人大約有2.3億,這2.3億人內部的差異性就很大了,把這麼大一個群體貼上負面標籤,不分青紅皂白,實在是過於武斷了。我當時的想法是,這些大人竟然沒有我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懂事講理,大人裡面的混蛋,我看可是不少。


退一萬步,即使這2.3億人(算不算一代人另說)真的是“垮掉的一代”的話,那麼當時他們都還年輕,還沒進入社會,很多人還都未成年,他們垮掉的責任,應該由養育他們長大的監護人來負一大半吧?


事實上,當時還真有從養育過程這個角度的聲音,只不過最後的落腳點又變成批評80後,大意是80後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所以顯得非常驕縱。他們成長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時代,沒吃過苦,沒受過罪,沒捱過餓,腦子裡沒有慘痛的歷史記憶,所以肆意妄為,無所顧忌,自高自大。


可這種觀點更是毫無道理。哪怕我們現在都還是發展中國家,·吃飽穿暖也不過幾十年,說什麼物質極大豐富就是扯淡——吃飽穿暖是做到了,教育、醫療、文化資源都還緊平衡著呢,就更別說十多年前的世紀初的教育、醫療、文化資源有多缺乏了。說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本質上是隻把吃飽穿暖看成偉大成就,把人當豬養不過如此——你又怎麼能指望豬有太多理想呢?


至於沒吃過苦受過罪就不能成長,那就是屁話。上個世紀中國歷史充滿動盪,那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幾代人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捱了多年餓,本就是不幸的,令人同情的。但如果刻意美化這種不幸,並認為年輕人不受點苦就不能成長,就會驕縱,那這麼認為的人只能說是受虐上癮,看別人沒受過虐,心裡感到不平衡罷了。


這種對80後集體汙名化的氛圍,一個明顯的改變拐點是汶川地震。

2008年的那場災難裡,當時二十多歲的80後在抗震救災過程中表現很出色,顯露出了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意識,用實際行動打了那些不看好他們的人的臉。當年的大領導是這樣評價他們的:

“在最近這場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鬥爭中,廣大青年表現出頑強的奮鬥意志和崇高的奉獻精神,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為奪取抗震救災鬥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實踐充分證明,在改革開放偉大進程中成長起來的當代中國青年是值得信賴的,是能擔當重任的。”


這屆年輕人,又喪又惜命


大領導發話,老筆桿子們就不敢再對80後指指點點了。


90後被潑的髒水


​後來80後的口碑逐漸轉好,還有一個因素是他們逐漸成長起來,走上了關鍵甚至領導崗位,有了一定的話語權,能反擊而且說話有人聽了。在媒體方面,80後們陸陸續續成了主編,開始洗稿非虛構、騷擾女下屬了。


但不管怎麼說,80後仍然可能是被汙名化最嚴重的10年生人。相比之下,90後的輿論環境可以說寬鬆了不少。一定程度上我們還得感謝自媒體,90後的創造力早就釋放了很多年,這樣的輿論環境下雖說亂糟糟的,但也不至於任由一種聲音一手遮天了。


但上幾代人對後輩的偏見並沒有消失,而且越是無能的人,越對晚輩抱有頑固的偏見。


我經常看一些年輕人的亞文化研究,知網上的論文裡,做得比較好的是飯圈研究,這可能是因為本身有對粉圈感興趣的年輕人參與,甚至是粉圈內部人士在搞這類研究。可是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喪文化”、“佛系青年”的研究,則充滿了主觀臆斷和道德說教。


有些論文片段摘抄出來,甚至是十分可笑的。


比如下面這一段:

“‘佛系文化’實質上是“避世主義”的代名詞,本質是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的‘利己主義’。‘90 後佛系青年’由於受到西方多種文化思潮和‘喪文化’的影響,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以‘無所謂’作為逃避自身責任和利己行為的藉口。”


看看,這“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的大帽子就這麼扣上來了,說得好像奮鬥逼就特別有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一樣。


還有一篇可笑的文章,把如今“佛系青年”和美國“頹廢的一代”相提並論,原文是這麼說的:


“‘頹廢的一代’主張得過且過的極端享樂化生活態度,這導致了諸如一夜情氾濫、同性戀流行、濫用毒品、生活混亂、與家庭決裂等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事實上,在今天的中國青年群體中,已經或多或少開始出現當時美國青年所遭遇的那些問題,‘佛系青年’只不過是出現的眾多問題中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


這就更可笑了,這篇論文發表在期刊《中國青年研究》上,居然把“同性戀流行”當做嚴重的社會問題,看來他們是真不知道‘恐同即深櫃’的道理。


還把我們這些喪得不行的人和“頹廢的一代”相提並論。拜託,別覺得美國二戰後嬰兒潮一代被叫做“頹廢的一代”,他們就真頹廢了。人家那一代人年輕時戰天鬥地,出了多少文學帶師、帶藝術家咱就不說了,老了還生龍活虎。上世紀四十年代出生的那批美國人迄今為止出了3個總統統治了美國20年,還很大概率會繼續統治下去(無論是特朗普、桑德斯還是沃倫)。


這屆年輕人,又喪又惜命


90這一代人呢?既沒有濫用藥物,也沒有出門搞事,更沒有高喊“我有一個夢想”。宅在家裡做個普普通通的人罷了,也不是不上班,怎麼又被拉出來錘一遍了?


爹味研究真多


但東西還是有兩面性,有些研究“喪文化”的論文裡,也還是有點可取之處的。


比如他們把“喪文化”和日益嚴重的階級固化聯繫了起來,有論文就提到:

“‘佛系青年’現象的產生與社會轉型、社會矛盾衝突、社會貧富差距過大、社會階層固化以及社會道德淪喪等問題息息相關,尤其是房車壓力、婚姻壓力、學業壓力促使更多青年藉助‘佛系’文化來發洩苦悶,表達不滿。”


這屆年輕人,又喪又惜命


可是分析了這樣的大背景,該論文還是想試圖引導這一代年輕人,所以文末居然給出了這樣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解決方案:

“‘90後’‘00後’群體普遍生活在物質生活較為優越的年代,對於戰爭、貧窮缺乏親身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感性材料瞭解上,對真正的苦難認識不夠。而物質生活的豐富又進一步抬高了他們對工作和生活的期待,一旦達不到目的,則很容易產生消極避世的心理。所以針對‘佛系青年’的引導可以通過開展挫折訓練,以磨鍊青年群體的意志品質。”


這段看得我目瞪口呆,敢情年輕人還沒經歷過真正的挫折,非得受受戰爭、貧窮的苦才行。這路爹味意見,恐怕年輕人都聽多了吧,不過就是“你就是沒吃過苦!”、“你就該多受點磨練”的變體。可是生活中很多挫折,不過是空耗時間,爹他老人家在工廠苦了一輩子還不是下崗了,從他酗啤酒的樣子裡可沒人能看出來他積極向上在哪。


這些人讓人去受苦,只是一時哄騙罷了。


查一下這些作者,很多都是研究所謂的“青年道德”,寫出這類文章的,都是沒深入過青年,單靠主觀臆斷,就在期刊上灌水撈成績的“學者”。

這種學者還不如在《冰川凍土》上吹捧導師和師孃的徐中民呢。徐中民的若干論文雖然扯淡,但真正的科學成果也是有的,而且做實驗的時候是真的堅守艱苦大西北,發幾篇核心論文不冤枉。雖然他人是魔怔了點,但肯定比這些坐在大學辦公室裡在期刊上灌水的鍵盤俠強很多。


要是依靠這些不調查就亂灌水的學者做決策,也怪不得年輕人會有意見。


話說今年受疫情影響,年輕人就業問題怕是會有點嚴重,國家出了很多政策,比如提出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擴大中小學教師招聘、鼓勵更多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等,已經很努力了。這個時候,這些所謂的搞青年研究的中老年學者,就請不要出來添亂了,有時間把你家不成器的兒子管教一下吧,讓他試著不走關係升學就業。


此處插句題外話,國內做青年研究的還是有做得好的領域,比如農村青年研究,這可能是因為社會學者都已經辛苦下鄉做田野調查了,投機取巧之輩會少很多。


不想死,也不怕死


上述研究“喪文化”、“佛系青年”的論文裡,提到年輕人多以自我為中心。這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新一代人可能是最近幾十年最關注自我的一代人。


但這並不能和“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聯繫起來。


當年汶川地震,80後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自己正名。這次新冠疫情,被認為“喪”、“佛系”、以自我為中心的90後,仍然體現出了很強的社會責任感。他們可還是盼著這個國家、這個社會越來越好的。


我們的讀者裡就有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甚至都有快不算90後,該算00後的護士了),也有在基層每天肩負著防疫任務的社區工作人員——他們中很多人還是待遇並不怎麼好的臨時工。


說他們貪戀物質待遇,是說不過去的。說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就更不能解釋他們的無私付出。


事實證明,90後平時可能會追求享受,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也可能“喪”,情緒低落,但他們確實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他們有值得珍視的東西需要保衛——這套話語體系,是那些只知道鼓吹“奉獻”的人不能理解的。


也許90後平時會喪會佛系,但是他們可不是想去死,更不會想去無謂送死。他們是以自我為中心,但也因此更珍惜生命,還要留住這條命享受、消費、追星呢。


這屆年輕人,又喪又惜命


面對疫情,宣傳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是可以的,但要講究方式方法。不做好防護就直面疫情,那叫白白犧牲,是可惜可悲的。我們要的是打贏疫情阻擊戰,不是要看犧牲的悲劇。在這種時刻,像90後們那樣惜命才是對的,正如一位上海醫生說的那樣人人都怕死,才能最快切斷疾病的傳播。如果有一部分人不怕死,膽大,整天在外面到處亂竄,這樣的話大家都完了。


那麼,到底是哪些人盲目相信偏方食補,更多地在平時吃野味呢?是誰在早期並不重視,怎麼勸都勸不動,堅持要搞家庭聚餐呢?是誰在家庭聚會上,在餐桌上唾沫橫飛,彷彿不說話就要了他們的命呢?是誰在家裡待不住,隔三差五就想出門聚會,根本做不到慎獨呢?是誰還偷偷摸摸出來打麻將,一口唾沫一次碼牌,手上不抓牌心裡不痛快呢?又是誰衝出家門排隊去搶雙黃連呢?


還有誰,坐在90後醫護一線衝鋒的功勞簿上,心安理得地分獎金呢?


搞代際對立不可取,所以上面的這段也就寫到這。老一輩人有其時代侷限性,不過有一點好,那就是聽國家的話。中央重視了,他們就重視了,大年初二的我也就鬆了一口氣——我想很多勸不動家裡長輩的同齡人應該有類似的經歷。要是他們和韓國的邪教徒一樣盲信邪教,那局面就更不可收拾了。


當然,90后里也有壞人。某些公眾號打著90後的旗號,搞了好幾個矩陣號,正話反話怪話都說了一遍,真正做到了把流量韭菜應收盡收。老油條說真羨慕這群人的臉皮。


連他都這麼說,可見自我中心的壞人,那可是真壞啊。


參考文獻

戴仁卿, 楊殿闖. “90後佛系青年”文化現象的反思與解構[J]. 當代青年研究, 354(03):32-38.

黃勤錦. 網絡空間青年人“喪”的呈現機制與社會解碼[J]. 當代青年研究, 2018, 354(03):59-65.

繆笛. “佛系青年”現象生成邏輯與引導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 2019(9).

謝昌逵. 解讀“80後”的代際衝突[J]. 青年探索, 2015(04):75-80.

宋德孝.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義之殤[J].中國青年研究,2018,(3):41-45.

譚雅靜. 青春與成長——“80後”大學生在災難中重塑自身形象[J].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09(1):54-57.


本回完

這屆年輕人,又喪又惜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