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叛逆期的高一男生,一言不合就发飙,情绪失控,父母如何应对?

我乃一介草民


您好。

低情商的表现,低情商:自我意识差,没有自信,无确定的目标,也不打算付诸实践,严重依赖他人,说话和做事时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大发脾气,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应对焦虑能力差,生活无序,爱抱怨。总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推卸责任,做事怕困难,胆量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一点打击,经常流泪,对生活感到悲观绝望。

据2001年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项22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其中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学习适应方面问题尤为突出。2003年9月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人群首位死因。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大部分人属于低情商,完全没有自控能力。

应试教育压力下,家长总是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结果却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孩子厌学、学习独立性差、任性自私等。近几年,学生因学业压力、与父母沟通问题而选择离家出走、自杀的现象频频充斥人们的眼睛。

心理专家说,孩子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然而很多家长都只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情商的训练,结果导致情商低的孩子越来越多。

平均年龄10-16岁,孩子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这种介于儿童和成人的过度阶段的地位,使得少年成为社会学上所说的边缘人,他们地位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向他们提出的要求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产生了许多特殊的心理、卫生问题。

高情商:自动自发、目标远大、情绪控制、认识自我、人际技巧、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承受压力。自信而不自满。人际关系良好,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处。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肯于帮助别人。能够放下手头的事情,时不时停下来关注别人,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样的人情商高。

情商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情商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生存能力。

情商低的人才会出现失控甚至无法自控,已经是叛逆期了,就很难矫正了。

高情商的人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并且以坦诚的心态来对待,真诚又有礼貌。

高情商的人善于聆听,聆听别人的说话,仔细听别人说什么,多听多看,而不是自己滔滔悬河。聆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聆听是更好沟通的前提。

高情商的人善于赞美别人,这种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看到别人优点的人,才会进步得更快。

高情商的人每天进步一点点,说到做到,立刻就开始行动。不是光说不做,行动力是成功的保证。

高情商的人宽容,心胸宽广,心有多大,眼界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高情商的人不斤斤计较。

高情商的人每天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起来,送给自己一个微笑,并且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是最棒的,告诉自己是最好的。

高情商的人敢做敢承担,不推卸责任,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且思维逻辑层次定位不准,精神:我与世界上各种人和事物的关系。身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信念、价值:事情应该怎样?什么是重要、有意义的?可以得到或失去一些什么?能力:有什么其他可能?可以怎样做?有什么特别的能力?行为:过程是怎样的?事情内容?每天、上次的做法?环境:其他人,什么事、物、时、地?

情商远比智商更重要,它管理着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实践能力,情绪控制,认知他人情绪,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过,最好是10岁之前就要训练情商,事业、工作、家庭、爱情、创业、社交、人际关系、都需要情商。

不要在曲解情商了,情商可不是爱情,现在大型公司,企业,集团都会测试情商,一旦孩子进入叛逆期,就很难矫正了,他会抗拒,抵触,暴躁等等情绪,有些东西只有他自己吃过亏上过当就知道了。

叛逆期的孩子,都是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会觉得他们什么事情都能解决,已经是叛逆期,只要他不触及违法犯罪的事情就行了,不然毁终身。







能量漫漫传播者


这是青春期叛逆的典型表现。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不是原来那个毛孩子了,他长大了。孩子也正是用一言不合就发飙,情绪失控来发泄他的宣言,我不是小孩子了,爸爸妈妈,你们能不能别再用管小孩子的方式管我了。

那么,在这里,家长要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一般发生在12到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

这个时候的孩子,有几个重要的特征,身高仿佛在一夜之间长高了一个头,而且声音也′发生变化,开始变嗓,有的男孩出现长胡须,夜间出现遗精等现象。

这些变化都是孩子体内荷尔蒙分泌旺盛导致的。

所以,家长这个时候要冷静下来,要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和过程,采取适合孩子的方式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这个关键期。

曾经听过教育专家李玫瑾老师说过一个观点,青春期是对一个孩子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对前期家庭教育失败的补救期。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很强烈的逆反,作为家长,要意识到你们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孩子逆反比一般孩子来的更为强烈,不仅是情绪容易失控,还有可能出现厌学,成绩下降,谈恋爱等问题。

所以,家长要紧紧抓住这个补救期陪伴孩子安全渡过,一旦错过青春期教育补救期,等孩子过了18岁,再来纠正孩子身上的问题就为时已晚。

因此,孩子才上高一,还来得及,只要家长方法得当,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慢慢的消失,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只是时间问题。

有几点建议,三个学会和两个帮助。

三个学会:

一是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倾听的时候,父母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先顺从孩子,让后再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学会示弱。示弱可以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强大,可以培养孩子的担当精神。在家长示弱的同时,孩子的成就感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情绪也会在家长的示弱中慢慢平静下来。

三是学会肯定。高一的孩子,学习任务重,压力本身也非常大。家长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打击孩子。要善于找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孩子,表扬孩子,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力量,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两个帮助。

一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目标和方向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有了目标和方向,孩子就会朝着目标努力学习。

二是帮助孩子挖掘特长爱好。特长培养非常重要,如孩子有体育天赋、或者绘画天赋,在如孩子是否爱好音乐等等,家长不妨在这些方面作谢引导,一旦孩子找到乐趣,孩子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带动学习。


鹏鹏妈妈


既然是叛逆期的情绪波动发飙,作为家长就应该理解和包容,任何人处于叛逆期,与别人相处都不会很融洽,何况是一个大孩子呢!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发飙的有3种表现!

1、和父母关系不和谐

说明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以前也不好,才有今天的发飙。今天的发飙,就是以前在父母的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下的“报复性的叛逆,”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单纯的认为是孩子的叛逆,现在的小学生也有叛逆心理,叛逆期和青春期不一回事,不要天真的认为孩子的青春期就是叛逆期,青春期就容易叛逆。青春期是孩子的生理过程,叛逆期是孩子的心理过程。所以,父母要想和孩子相处好,父母必须要知道孩子的生理成长常识,多学习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的常识,连这些常识都没有,就谈不上教育和抚养孩子了。

2、和别人关系也不好

说明孩子在交际能力方面的不足,也表明了孩子体验生活能力的不足,不会体验生活,就谈不上和别人融洽相处。不会理解和尊重别人,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体验生活包括,心态平和、感恩之心、主动帮助别人、交际和沟通等方面的身心素养。当孩子和别人相处不好的时候,家长一定反省自己,做好榜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3、和谁的关系都不好

说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了,距离越来越远了,是不是就是孩子的正常的叛逆呢?不是,这是孩子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结果,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相互尊重与信任,什么是感恩的心,而不是父母有多高的文化水平,有多么“炫耀的地位和钞票,”如果这个时候高中生和父母,和别人无故的发飙容易情绪失控,父母再想挽回孩子所谓的善良,已经很难了,父母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努力了!!!



元之创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经常一言不合就发飙、哭闹,甚至公然违背家长的意愿,不服从管教,原本那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去哪里了?其实,孩子出现这种行为说明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尤其是到了高中生,开始接触更多的事情,接下来聊一下家长应如何应对。

12~15岁是孩子从少年过渡到青春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叛逆心理是比较明显的,同时也是多数父母比较头疼的。他们的身心就像被一股巨大力量占据控制着,无论是想法还是行为都产生了较大变化,若是父母强行管教的话,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叛逆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所以常常会跟父母顶嘴,不愿意听他们唠叨,总是爱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如果,这时候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而是一味的责骂批评孩子,只会导致矛盾加剧,引发不良结果。因此,提醒家长们对待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一、不要过度的斥责,要理性的对待这时期孩子产生的种种行为,试着去融入他现在的生活,定期与孩子沟通。高中生一定会萌生各种情愫,假如他不愿意告知你们,一定要告知他要按照合理合法的方法去宣泄,这是很重要的,难免有些时候使用些许手段。

二、个性方面,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不要把家长的眼光强加于他的身上,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适当的放权给他。他已经是高中生啦,不需要管的那么严。

三、注意和老师及他的朋友同学密切联系,因为老师经验还是很多的,跟他的朋友同学打成一片更容易去融入他的圈子,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四、生理方面的成长,家长一定要注意引导,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健康检查。

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父母往往觉得都是孩子错,认为孩子忤逆、大逆不道等等,并老是想在孩子面前证明自己的权威。这样其实是不对的,孩子之所以出现叛逆,不仅跟他们心理和生理发育有关,还跟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这时候,父母不是要怎样去责骂孩子,而是要从自身找原因,用情感去感化孩子,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才是对的。


三月的千禧宝宝


闭上嘴——做朋友——共奋斗

一、为什么父母与高一男生的交流障碍重重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但又依赖父母;渴望进步,但又毅力波动;渴望尊重,但世界观、价值观又不够成熟;渴望了解异性,但又羞于开口,只能压抑在心里……由于心理的发展跟不上生理的发展速度,使得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呈现出矛盾的性格特点。

再加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不同影响,父母不同管理方式的影响,孩子进入青春期就有了千姿百态的叛逆表现。

哪有青春不叛逆!青春叛逆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因此父母仍想用原来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必然四处碰壁!



二、父母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呢

(一)、闭上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不由自主地习惯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说给孩子,希望他少走弯路。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想法是我的事情我做主,这时家长的积极灌输必然会遭遇孩子的更积极的防御!因为他的感觉是你不理解他!不尊重他!更不懂他!

这个时期作为家长首先应该闭上嘴,说教是青春期孩子最反感的交流方式!作为家长,没有权利剥夺孩子走弯路的权利!咱们的义务就是请欣赏!请鼓励!

父母要想给孩子以影响,那么走好下一步,做孩子的朋友!


(二)、做朋友

什么是朋友!年龄相仿、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彼此尊重!

1、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并入孩子的青春期年龄。

说,他这个年龄喜欢听的话;

听,他这个年龄喜欢听的歌;

看,他这个年龄喜欢的影视;

玩,他这个年龄喜欢的游戏;

就是努力寻求与孩子的共同语言!有了共同语言才可能让交流方便有效!

2、理解与尊重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同龄人能够做朋友的最基本要求。

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心理上的不够成熟,想法偶尔可能会偏执、说话偶尔可能会直白、做法偶尔可能会激进,但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的不成熟性格的必然反映!做父母的应该理解,想法偏执也可以理解为思想独立;说话直白也可以理解为真诚无邪;做法激进也可以理解为善良勇敢。

尊重:

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_收起家长的好奇心

尊重孩子的人格_不要总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会让孩子收获自我价值的认同,也就是自信!在后来的发展中会逐步呈现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行为良好;在家庭如果缺失了尊重,那么孩子的自我价值的认同就会受到打击,缺乏自信!在后来的发展中会呈现内向、自卑的性格,行为怪异。



(三)、共奋斗

你在外面打麻将,让孩子在卧室写作业;

你做家庭主妇,什么工作也不做,让他努力;

你做事畏手畏脚,让他迎难而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自的努力的目标,为了各自的目标共同努力加油再加油,与孩子分享你的努力的精彩!分享你的收获的幸福!在父母的感染下,孩子也会持久的努力!



以上是个人对于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的看法,请笑纳!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天地之间孩子王


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之所以会叛逆,那是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曾用糟糕的情绪或者是暴力的方式对待过他们。

那些糟糕的记忆,就像一道道伤痕一样,印在他们的心里,当他们长到青春期,发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渐渐有了和父母对抗的能力,这时候,父母再有什么让他们不开心的,他们就会连带过去不满的情绪一起爆发出来。

父母千万不要和孩子硬碰硬,那只会让你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糟糕。

可以试着让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然后去接纳和谅解他的行为。

当孩子看到父母慢慢变得和善,并且似乎开始慢慢理解自己,他的态度自然也就会软下来。

父母在孩子发火的时候,一次接纳,两次接纳,慢慢的孩子就会失去和父母对抗的想法。

过去的事情,我们已经没办法弥补,但可以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和善有爱的家长。

之前,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在上初中的时候,开始叛逆。

那时候,他们家每天都是鸡飞狗跳的情景,我那朋友因为处理不好亲子关系,常常崩溃地大哭。

有一次,她和孩子发生争吵,孩子突然拿起盘子砸向她,那一刻,她突然发觉,小时候被自己搂在怀里疼的小男孩,渐渐变成一个少年,以后还会变成一个成年男人,可是,他的品行却恶劣到极致。

那一刻,她特别后悔生了他。

后来她每天心情都很压抑,自己得了抑郁症,只好去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医生那里,她知道了孩子问题的来源,于是她试图去接纳她儿子的情绪。

当孩子即使发脾气,也一次次地被母亲温柔地对待,渐渐地,它像一头被安抚的狮子,慢慢地温顺下来。

开始能心平气和地和母亲沟通。通过和孩子的沟通,这个母亲发现,这个孩子心里一直积压着许多她原先不知道的情绪。

那些情绪里对她充满了抵触,当两个人能温和地沟通后,把原先存在的棱棱角角磨平以后,家庭就逐渐变得和谐起来。

这里注意,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跟孩子对抗,并不是说对他冷处理,而是由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内心为何会这么暴躁,找到根源后,去理解他。

就算是上高中的孩子,思想也不像成年人那样成熟。

所以,家长找到问题的根源后,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化解。

菜菜每天都会发和育儿相关的内容,如果你认可菜菜的观点,可以点击关注菜菜哦!


菜菜


孩子玩手机就这样了。看下文:

家和子贵访谈:如何疗愈抑郁症

主持人: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网上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家和子贵的李幸福老师为大家讲解抑郁症疗愈的相关知识。

李老师,你好,据目前情况来看,全国抑郁症的发病趋势非常严重。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李兴福老师:是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达到8%点多,还有人统计,成年的抑郁症据说能到2个亿多。所以说,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已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主持人:李老师,您认为国人之所以大面积地患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李兴福老师:我想是这样的,抑郁症的产生,我认为和我们文化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它是一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民族,这种文化掩藏在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基因里边。但是,近一百多年来,我们学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灌输,就没有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于是,那么西方的文化和我们血液基因里边的文化相抵触,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相抵触。比方说,现在大城市那些培训的,场面搞得热热闹闹,都是美国的心理学行为科学改头换面的那一套,实际上不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心理咨询解决不了抑郁问题,而现实社会发展的速度又那么快,旧的问题没有消除,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于是,她就心里发生冲突。这样,有心理问题者的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婚姻、教育等等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时间久了,持续下去,于是就抑郁了,基本上是这样的。这是成人方面的情况。

那么,儿童这部分,也是说明传统文化没有普及,他没有得到很好教化,因此产生抑郁,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和刚才讲的成人是一样。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症,或者有抑郁情绪,你会看到这个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从小到大和孩子说的话都是比较错误荒谬的,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没有听到几句正确的话。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弱,家长说的话假如是错误的,他就不能及时辨别。他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家长说的话进行一个自我的解释定义,于是,把这样的语言句子定义完之后就存储到大脑,大脑有个机制,一般存储好之后就不易删除了。如果类似这样错谬的信息,在孩子大脑里边存了200条,咱们假设了,我们的孩子带着这些不健康的信念,然后闯入到成人的社会里边和人沟通,和同学老师沟通起来,就会相互矛盾就会产生激烈地冲突,无法互相接纳融合,这个冲突,有的孩子会用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孩子却不说,然后藏在内心里边,时间久了,然后,他就会抑郁。

换句话说,按理说他们大多是大孩子了,但是他有时也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因为他小时候定义的这些错误信念时时会干扰他,让他无法来接受正确的信息或者是新鲜的事物,它无法在心里头来规范这些个信念,于是,就和周围的人无法进行思想的那种融合,继而发生冲突。那种自然的行为一旦跟不上,就会大大地落伍,然后,他在班里那么就会被边缘化,回到家里,家长又不懂他,回家还是抑郁,学校家里都抑郁,时间久了,他就会辍学。这是李老师我对青少年抑郁研究的一个基本的认知观点。

主持人:那么,李老师,现今社会,抑郁症问题已经是令社会家庭极其头疼的一件事情,它的发病率高,涉及人群广。现在社会,由于人们的生存压力大,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小抑郁。那么,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可以说手段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严重的有时甚至要使用药物。那么,您认为目前社会上的这些抑郁治疗方法,它真的能够起到作用吗?

李兴福老师: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症,特别是比较躁狂这种,他肯定是要用药物。年龄大的患者砸家具,还会伤人,那你不用药物来控制就不行。但是,用药物它只能起个缓解作用。就是说,这个药物服进去了之后,它起个舒缓的作用,暂时就把它那种躁狂的情绪,那种不开心感觉消除了,但是他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再说,厂家在研究这些药的时候,就没有向你保证说这个能根治抑郁症。所以说,我们会发现很多抑郁患者就是在医院住的时间长,回来要长期服药但却不能根治,而这药物对人体还有害,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心理咨询,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希望治愈。我刚才前面讲了,心理咨询师学的都是欧美的那一套,我们国人的骨子里是排斥的,但是他们不知道他排斥,因为他你看他咨询完了,他没有改变,它改变不了,实际上他内心是在排斥这些的,不接受他的文化体系。这样,心理咨询还是帮不到抑郁症患者,以前我就知道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么,李老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个抑郁症的问题?

李兴福老师:我想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家庭有了抑郁症患者,比方说孩子中学抑郁了,首先我们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抑郁的,问问我们的家庭环境或者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平时对他的价值观的教育是否正确,这个你要彻底分析。要知道,他是由于错误的信息太多导致的。你要能这样这点的话,我想这个问题就已解决一大半了。现在很多得抑郁症的青少年不从家庭根源上来解决是没办法治愈的。也就是说它是怎么得病,我不知道,我们就怪罪他,不学习就怪罪他;不上学就怪罪他;砸家具,就怪罪他;玩手机,就怪罪他。这样就只能是停留在抱怨这个层面上,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严重的还是把孩子或者成人送到医院,医院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医院他也不解决你信念的问题,他只解决你抑郁舒缓问题,让你不发作而已。

依我之见,孩子之所得抑郁症,成年人之所以得抑郁症,是他大脑的信念体系出了问题,也就是它容纳的信念和社会格格不入,无法来接轨,沟通不了,于是他就会抑郁。当然了,还有一些是突发事件引起的,比方说女孩遭到性侵,类似这样的恶性突发的事件,也算一种,但大多数就是孩子大脑储存了太多的不健康的信念,而且这些信念已经定义在大脑里边,换句话说,它已经存储到细胞的记忆当中。我们家长首先要下来把孩子送到课堂上来学习。当然了,有的孩子是不乐意的,十个抑郁症患者当中可能有两三个需要动员,只要他能来学习,消除细胞中的有害记忆,我想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主持人:太好了!今天,李老师给我们大家讲解了这么多疗愈抑郁症方面的知识,实在是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如想了解更多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屏幕下方的公众号,我们会有更多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谢谢大家。

李兴福老师:谢谢!

详细看链接:


科学教育法


看了很多关于“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的书籍,她们似乎都在说——父母要改变。,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而我们家长没有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仍用应对小孩子的方法来对待他,孩子当然逆反的厉害。

李玫瑾认为,12岁后家长的话就是垃圾。家长要少说话。孩子都听了10几年了,家长的话里已经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了,孩子都听烦了。

她是说,父母要听止唠叨,要想对待朋友一样的说话。

尹建莉回答一位女性的问题是回答,如果你感觉丈夫不像以前那样爱你了,你要靠近丈夫。如果你感觉孩子不像以前那样爱你了,你要远离孩子。

因为,放手了才会让孩子独立。

曾仕强说,孩子顶你几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要认为自己养了个逆子,以后也不孝顺你了。作为家长的阅历更多,学会包容孩子。不要和孩子针尖对麦芒,非得赢了孩子。事后再问问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父母放松些,由于身体发育问题,孩子在气头上,并不容易控制自己。

《知识力》中说,孩子不听你的话,但却听别人的话,比如,老师。说明孩子还是有听话的能力的。不听你的,说明你已经失去了教育他的权利,要想在影响他,你需要走进他的内心,赢得孩子的信任,赢得影响孩子的权利。

父母应该主动争取,在没有争取到孩子教育权之前,请做到“什么都不做”!这样才能真得帮到孩子,否则你要求什么,他就你烦什么,甚至恨什么。


江苏考英语


我家也上高一了,中午把我气的崩溃了。大哭一场!此刻躺在床上感觉生活无望!什么时候能过叛逆期呀!打不得骂不得!我要被气死的节奏!


艳98443616


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孩子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了。在我们咨询服务工作中遇到很多。。。爸爸妈妈认真看看。。。如果情绪失控问题严重,,爸爸妈妈如果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帮助,,,寻找水平高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指导,,,爸爸妈妈不要“抱怨”“指责”孩子,孩子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支持。。。爸爸妈妈要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孩子,合格优秀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要学习如何成为合格优秀爸爸妈妈。。。如何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成长改变提高,,相信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