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末清初四川因為人口劇減,政府實行了“兩廣填川”,那為什麼四川不說廣東話?

雷154135693


首先更正問題裡一個小錯誤,明末清初的時候清政府實行的是“湖廣填四川”,不是兩廣。湖廣指的是湖北、湖南,不包含廣東,兩廣才是廣東、廣西。

在中國歷史上,因為戰亂等原因而發生的大規模人口遷移有很多次,其中比較著名的歷史事件有“衣冠南渡”、“湖廣填四川”等。

而“湖廣填四川”發生過兩次,一次是明朝初年,元末農民起義推翻元朝以後,四川因為長期戰亂,人口減少,從朱元璋時期開始從周圍人口富裕省份向四川移民。

第二次就是題主說的在清朝初年,明末清初的時候四川因為張獻忠入川、清軍和張獻忠之戰等事件再次造成大量人口損失。所以在清朝初年,清政府也採取了種種措施,恢復四川的人口,其中之一就是從周邊省份移民四川。

之所以移民沒有改變四川口音,一是因為雖然說是“湖廣填四川”,但是實際上移民並非全部來自湖南、湖北,而是以湖南、湖北較多,但是包括了江西、浙江、安徽、陝西等省。二是因為移民大多分散安置,因此往往是各省移民和四川當地居民混居。

在這種情況下,來自一個省份的移民往往在一個地區不佔優勢,而且即使一省之內的移民來自不同地區口音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彼此交流不是用官話就是學習當地佔優勢的四川話。

這樣上百年下來,大部分人的口音就被同化了。當然,也有考證說現在四川話裡有部分詞彙來自其他省份,這也可能是移民帶來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