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桶養中蜂如何自動分蜂?

幽默286


桶養的中蜂人工分蜂方法

當我們桶養的中蜂發生分蜂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檢查一下蜂群中的情況,方法是將蜂桶傾斜三四十度,觀察巢脾下方,如果看到有王臺產生,說明蜜蜂已經快要分蜂,在王臺封蓋以後,我們就可以準備給桶養的中蜂進行人工分蜂了。王臺都在巢脾稜上,看起來有點像花生殼子,只要封蓋以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人工分蜂了。

人工分蜂需要準備的工具:蜂桶、噴煙器、割蜜刀、竹籤、瓢。準備好這些工具以後,我們可以選擇在下午的時候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

操作步驟

第一:移走原來的蜂桶

先把原來的蜂桶移到旁邊,把新的蜂桶放在原來的蜂桶的位置,關閉巢門。

第二步:割取王臺

打開原來的蜂桶的側門擋板,然後用割蜜刀取下巢脾上已經封蓋的王臺,為了避免弄傷王臺,可以取帶有王臺的比較大的一塊巢脾,也不要太大,巴掌大小就夠了,因為我們還要穿脾。

第三步:固定王臺

把我們取下來的巴掌大小的王臺用竹籤穿起來,固定在新的蜂桶中的蜂桶壁上。

第四步:舀蜂入桶

我們可以用敲擊的方式或者噴煙的方式讓蜜蜂向上集結,然後用準備好的瓢先舀一瓢蜜蜂進入新的蜂桶中,輕輕從我們固定王臺的地方倒進去,這時候我們要注意看看有沒有工蜂護臺,只要有一群工蜂保護王臺,我們繼續從原來的蜂群中舀幾瓢蜜蜂進入新的蜂桶中,然後蓋好擋板,打開巢門,整個過程就算是完成了。

這種分蜂是提前分蜂的,蜜蜂不用飛出巢門,避免了我們收捕蜂團和蜂團飛走的麻煩和損失。

讓蜜蜂自動分蜂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我們準備好蜂桶,根據蜜蜂分蜂的習性,讓蜜蜂自動進入我們準備好的蜂桶中。方法是把舊的蜂桶準備好,然後在蜂箱巢門的前方30米搭建支架,在支架上放置舊蜂桶,蜂桶中準備一些蜂蠟,蜂箱上也進行塗抹,支架距離地面50到60釐米,這樣設置好以後,蜜蜂在分蜂的季節,會直接進入蜂桶中入住,

這種方法看起來簡單,但是也帶有一定的風險,蜜蜂有可能不會進入蜂桶,而是飛到其它地方。所以蜂部落認為比較好的方式還是採用人工分蜂的方式,雖然有點麻煩,但是沒有風險。


蜂部落


利用自然王臺培育新蜂王

發生分蜂時,蚌群中就有自然王臺,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有計劃地利用其中的優質王臺組織新分群和交尾群。待處女王交尾產卵後,就可換王,把產卵力減退的老劣蜂王換掉。

組織新分群

根據王臺來查看裡面的蜂王還需多少時間才能出房,這主要看王臺封蓋的顏色來推算:當看到王臺頂端是新鮮白色蠟,那是剛封好蓋的需要10一。 12天才能出房;王臺黃褐色,2-3天可以出房;王臺頂端暗褐色,已無蠟質,只有繭衣時,0.5-1天后就能出房。

新分群數的多少和要更換產卵力下降的老劣蜂王的多少,要根據不同季節計劃而定。以不影響原群的繁殖和採集力,又要能維持新蜂王交尾後繁殖時所需要的蜂數為宜具體做法如下:

群蜂分成2群

從原群中提出的2〜3框封蓋蛹脾,蜜粉脾和2框蜂放在準備好的巢箱中組成新分群,第二天新分群中的外勤蜂大部分都飛回原群之中,新分群中只剩下內勤蜂和少部分外勤蜂這時將蜂護不嚴的蜜粉脾抽出,把上面的蜂抖落在新分群中,再將脾放回原群;假如原群中蜜蜂擁擠,就加巢框或空巢脾,然後把即將出房的王臺輕輕用小刀完整無損地取下來,提出新分群中的巢脾,用手指在蜜粉的中間部位斜插一小洞。王臺頭朝下輕輕地把另一頭斜按人小洞中5毫米深就可以了。等新王出房後把空王臺取掉,讓工蜂修復巢房。

群蜂分成幾群

如果蜂群群勢很強,並且已有了強烈而嚴重的分蜂熱,群內自然王臺又多,質量又好時,就可以組成幾個分蜂群。蜂數1-2框即可。因為已有嚴重分蜂熱的蚌群提出的分蜂群,外勤蜂飛返原群的很少,這時移入王臺也容易交尾成功。如果原群老蜂王產卵力還強,就要及時加空巢脾供產卵繁殖,蜂群很快就會強起來。如無空巢脾。加巢框也行。

組織交尾群

如果蜂群已經是強群,但是離下一個花期還有50-60天左右時,就要抓緊利用這段時間來組織交尾群,培育新王,以便更換產卵力差的老劣蜂王。把10框標準巢箱用薄木板3塊,尺寸和巢箱內圍尺寸一樣,直插進箱內隔成4室,每室可裝2框蜂。四邊開門0.1個標準巢箱1次可以育4只新蜂王。

把20小時內要出房的王臺誘入到各個交尾群,誘入的王臺要經過細心挑選,選取那些壯實,端正的,輕輕地分別粘到各個交尾群的巢脾中部,擺正。操作時必須保持王臺的下垂狀態,以免振動受損。交尾群的覆布要直接蓋在巢脾框樑上,以避免蜜蜂串通咬殺。

交尾群要放在蜂場邊緣比較開闊明朗的地方,每一個交尾箱要距離2-3M左右。誘人王臺後9-10天之內要作全面檢查,主要查蜂王的出房,交尾和產卵情況,檢查時間應在早晨9〜10時以前或下午6時以後無風的情況下。

質量不好的蜂王要淘汰,在交尾時遇到失王要補人備用的王臺;如遇氣候變化等原因,出房16天還沒有交尾的蜂王也要淘汰交尾箱要做好保溫遮蔭工作,巢內飼料要充足,不足的要進行獎勵飼餵並要防止發生盜蜂。已交尾成功,產卵的蜂王要抓緊時間,該換王的就要換王,該做新分群的就要提出做新分群。

自然分蜂熱的控制

自然分蜂熱的害處

蜂群養強,要注意防止自然分蜂熱的發生。當蜂群發展到14-15框,箱內有蜂3-4萬隻左右,卵,蟲,蛹脾充滿巢箱,距下一個大流蜜期還有段時間,採集蜂無事做,蜂王無處產卵,哺育蜂過剩,巢內溫度升高,存蜜過多時,都能促使蜂群產生分蜂熱。形成分蜂熱的蜂群,雄蜂很多,耗蜜量大,會有很多王臺,工蜂工作消極,蜂王產卵很少或停止產卵,群勢慢慢地減弱,最後導致發生自然分蜂,使一個強大的蜂群變得弱小,嚴重地影響蜂蜜,蜂王漿,蜂花粉的產量。

自然分蜂熱的控制措施

檢查蜂群時要注意雄蜂房,如發現雄蜂房內已有卵,幼蟲或蛹就必須把它們割除,並把雄蜂房多的巢脾提出來。雄蜂房多的巢脾,除了分蜂,交尾時需要繁殖雄蜂外,平時不要放在巢箱中給蜂王產卵,以免雄蜂多了引起分蜂熱。

檢查蜂群時,每一框巢脾都須仔細查看,如發現多餘的王臺,要及時毀掉;檢查蜂群必須每隔6-7天1次,如還有王臺出現就予以毀掉,在毀臺的同時要注意擴大空間,使巢內空氣流通。

抽強補弱:將強群已封蓋的蛹脾提出補助弱群,強群加巢框或沒有雄蜂房的空巢脾,供工蜂造脾和蜂王產卵,待大流蜜到來時再組織強大的採蜜群。

適時取蜜:。在外界還有輔助蜜源,蜜蜂採集後夠吃有餘時,就要把巢內的蜂蜜有計劃地收取一部分這樣做不但能防止自然分蜂熱的發生還能增產蜂蜜因為。巢內貯蜜過多會使巢溫偏高,是促成自然分蜂的原因之一。

多造巢脾:

為使蜂群在下個花期到來之前內勤蜂不致閒著,可以利用這一時期多造巢脾,同時調整巢內空間,可以預防分蜂熱。

注意選種:在培育新蜂王時,應根據各群實際記錄資料選育具有世代自然交替的中蜂良種做種蜂群來培育新蜂王因為這個中蜂良種分蜂性弱,能養成10多框蜂的強群,繁殖力強,產量高,很少出現自然分蜂熱。


中誠互聯


廣東梅州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沙田柚種植戶為您解答:桶養中蜂如何自動分蜂?

桶養中蜂和活框養中蜂,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桶養的理論和知識可以用到活框中,同樣活框養殖的技術也可以用到土養中,雖然桶養中蜂人工管理起來很麻煩,但我發現把活框養殖的技術注入到桶養等土養當中,可以給桶養中蜂賦予不一樣的生命力,桶養也可以像活框一樣好管理。


一、桶養中蜂自動分蜂

在分蜂季節,不管是桶養中蜂還是活框養殖的中蜂,當蜂群繁殖達到頂盛時期,都會自動分蜂,這是蜂群擴大種群、繁殖後代、適應環境的一種特性。桶養中蜂自動分蜂首先建造雄蜂房,培育雄蜂,接著建造王臺基,逼迫老蜂王在王臺基裡產卵,當新蜂王發育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分蜂情緒(個別分蜂熱很強的蜂群,老王產卵後就分蜂了),工蜂怠工, 出勤消極, 巢門工蜂進出驟減, 突然變的冷冷清清,兩三天過後, 如果天氣晴暖,那麼蜜蜂就會在上午10 點到下午 2 點左右時間發生自動分蜂。這個時候要做好收捕分蜂的工作,備好空桶,算好時間,人工蹲守, 坐等分蜂。自動分蜂的蜂群其發展速度要遠遠高於人工分蜂。因此桶養中蜂自動分蜂基本上沒什麼難度。

二、如果不在分蜂季,想要讓桶養中蜂實現自動分蜂,可以通過人工分蜂來實現。

桶養中蜂的人工分蜂是做法跟活框中蜂的人工分蜂類似,主要的區別就是桶養中蜂,要進行割脾和綁脾。

1、桶內有成熟王臺情況

(1)準備好備用蜂桶,蜂桶上部和下部都要安裝十字架,以將蜜區、粉區和子區分隔開,便於以後取蜜不傷子或少傷子。十字架用木條來製成,在蜂桶外部打孔,用螺絲固定木條或者將木條直接穿過桶壁。接著準備好細繩和筷子或細木條,用來綁脾和固定巢脾。

(2)準備工作做好後,選擇一塊帶有成熟王臺的巢脾,先將成熟王臺用小刀割下,放入王臺保護罩中,注意割王臺時不要噴煙驅蜂離脾,不然可能會傷到王臺和讓蜜蜂嫌棄此王臺。王臺割下以後,再使用噴煙器驅蜂離脾,蜜蜂離脾後,選擇兩到三塊子脾面較好,並且有蜜粉的巢脾,用割蜜刀將其割下,割下以後馬上用細繩將割下的巢脾綁在新蜂桶的十字架上,一脾一脾綁,調整好蜂路,子脾靠桶壁放, 好讓蜜蜂用蠟把子脾和蜂桶粘接牢固,最後用筷子或細木條將巢脾夾住,防止出現墜脾。 綁好後將先前割下來的成熟王臺掛在巢脾蜜區的蜜區間(此法類似活框中蜂人工換王方法)。

(3)最後一步是引蜜蜂進入新蜂桶,通常的做法是用用勺子在原桶割下子脾的地方挖幾勺蜂倒在新桶子脾上,當子脾上爬滿蜂即可停止,當然護脾蜂越多越好。弄好後將原桶搬到新桶兩三米遠的地方,新桶的子脾和王臺與大量原桶回蜂組建了一個新的蜂群, 人工分蜂結束,由於新桶缺蜜,每天傍晚時分要適量補飼糖糖漿,待蜂王咬破王臺保護罩上的紙片,新蜂群就完成了。

2、當群內無王臺,想要人工分蜂,做法跟上面一樣,只不過將成熟王臺換為成熟產卵王,用囚王籠將產卵王掛到蜜區上,介紹進去,很快就能組建一個新蜂群。

以上是我對桶養土法養殖中蜂人工分蜂的做法,其過程有成功也有失敗,目前還需要多多試驗,有什麼不好的地方還請見諒,以後會逐步完善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以上是我對問題“桶養中蜂如何自動分蜂?”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和養殖中蜂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喜歡的朋友,還請給個關注,您的關注是我分享自己經驗的動力,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梅州石扇金柚


桶養是原始養蜂方法,由於桶養不方便管理,蜂班長還是建議改成活框養殖。 為什麼這麼說呢,土養難養成強群。

(土養檢查難)

土養蜂巢的脾是連接在一起,沒辦法提脾檢查蜜蜂情況。分蜂沒法抽脾,是否鬧分蜂有沒有起自然王臺也沒辦法檢查。總之一句土養一切都不方便管理。

(土養治病難 )

任何生物都會得病,蜜蜂也不例外。由於土養箱的侷限性,我們不能提脾觀察蜂情,不能觀察脾上的蜜粉、產子和幼蟲情況,更不能對症下藥。最多隻能在蜂箱口做粗略觀察。導致蜂群失王了得病了不能及早發現,也不能及時治療。完全只能靠蜂群自身免疫長時間地來自愈,大多數蜂群結局是群勢變弱甚至飛逃或滅群。

(土養換王難 )

蜂王的壽命通常只有3-5年,然而蜂王產卵高峰期一般在2年內,這段時間對於蜂王相當於適齡生育期。要想獲得強群,蜂王的高產卵量是必要條件,必須要育王和換王。對於土養箱在那複雜的巢脾間和密密麻麻的工蜂中要想找到蜂王那是無比地困難。所以土養要換王成功也是相當困難。

(土養調脾難)

調脾是管理蜂群,發展強群的手段。蜂箱內將中間的封蓋子脾調為邊脾,將空脾調到中間供蜂王產卵,使蜂王少走路,更多時間來產卵。另外就是將強群的封蓋子脾調入弱群,使弱群迅速復壯。調脾可以有效調動工蜂積極性,使蜂群變為強群的好方法。然而,土養沒辦法實現的。

(土養取蜜難)

活框養殖每框蜂脾是不分開的,想提那個脾就提那個脾。取蜜不傷脾,不傷子,不傷蜂。土養蜂脾是連在一起的,取蜜只能把整整窩蜂用煙走割脾才能取蜜,傷脾,傷子,還傷蜂。


農村蜂老二


放一個誘蜂桶在附近的樓上,有百分五十的希望會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