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真事!在無麻醉的時代,他完成了一場死亡率300%的手術

現在做手術,一般都會需要做麻醉,甚至自古以來堪稱“鬼門關”的女人生孩子,現在都有了無痛分娩。


但是,在18世紀以前麻醉還未用於臨床,外科手術則是另一番景象,該說它是治病救人,還是屠宰場呢?總之,手術=簡單粗暴+鮮血淋漓+高死亡率。當時胸腹腔還是手術的禁區,由於戰爭頻繁,缺胳膊少腿的大有人在,斷肢流血不止,所以人們對截肢手術的需求最為迫切。
通常的手術場面如下圖:將病人緊緊綁在手術檯上,幾名壯漢用力按住,醫生以最快速度,在病人的嚎叫聲中手起刀落,把需要處理的地方直接砍下來,再一烙鐵按上去,潑潑熱油,止血,收工。


真事!在無麻醉的時代,他完成了一場死亡率300%的手術


所以對外科醫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心狠手辣+眼疾手快,速度絕對代表水平。至於手術器材,首先你得準備一把類似砍斧的工具,才能滿足截肢速度上的要求,畢竟沒有多少人願意讓外科醫生慢慢割肉……
於是誕生了一系列讓人毛骨悚然的記錄:
1、法國名醫讓·多米尼克·拉里24小時為200個病人做完了截肢手術。(我想知道200個人存活了幾個?)
2、俄國外科醫生皮羅果夫可三分鐘鋸斷大腿,半分鐘切去乳房。


3、在這些快刀手中,最出名的是英國醫生羅伯特·李斯頓(ROBERT LISTON)。他以手術奇快著稱,人稱“李斯頓飛刀”。

真事!在無麻醉的時代,他完成了一場死亡率300%的手術


據說,這位著名的外科醫生截一條腿只需28秒。每場手術時,他都要衝著大夥叫喊:“給我計時,先生們,計時!”更讓李斯頓醫生名垂青史的是,他創造了手術300%的死亡率,絕對的前無古人,後不見來者!


事情是這樣的:被他以神速切下腿部的患者翌日因感染死去(這在當時相當常見),他的助手則被他失手切斷手指,亦因感染而死去;另一個無辜受害者是在場觀摩手術的一位名醫,被他刺中兩腿間的要害,因恐懼而休克致死。


在他經手的病例中,還有兩個特別令人膽寒:他曾在兩分半鐘內切下患者的腿,但由於用力過猛,同時也切下了患者的睪丸;一名頸部潰爛的少年,由於李斯頓的過分自信而導致誤診,當他用刀切開患部時,少年立即噴血不止而死(切到了大動脈)……
羅伯特·李斯頓, 生於1794年,1847年去世,畢業於愛丁堡大學,他身高1.88米,天生一副急性子。如果單看上面的描述,你可能認為利斯頓肯定是個變態,但是在沒有麻醉藥的時代,手術時間是決定患者生存是重要因素之一,有些病人還沒等手術結束就已經撒手人寰了。


利斯頓醫生手術刀救活的人應該還是超過了死亡的,而且他還提出了一些諸如“無菌術”這樣在當時極為先進的理念,曾發明外傷軟膏、止血鉗等醫療用品,其中骨折用的固定木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仍在使用。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他的出色毋庸置疑,想了解更多可以移步這裡: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Liston#cite_note-RichardGordonp2-18


真事!在無麻醉的時代,他完成了一場死亡率300%的手術


現在,我們衡量一位外科醫生的手術水平,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出最少的血,完成最大程度的治療。但曾經因為缺乏麻醉技術,疼痛始終是一個大問題,很多手術做完病人也就掛了。
為了解決手術時疼痛問題,外科醫生們操碎了心——華佗為關雲長刮毒療傷,關硬漢邊喝酒下棋,其實下棋只是託詞,喝酒才是關鍵,佗哥可能也需要整半斤壯膽。有人說史最搞笑的醫囑就是:烈酒1瓶,醫患各半,術前30分鐘幹了共勉。


真事!在無麻醉的時代,他完成了一場死亡率300%的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