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蒙古國是不是明朝時期的瓦剌?

張夫貞


我實在是找不到好認證的領域,只好選了歷史類創作者。以我有限的歷史知識來做一下解答,如有紕漏請多多指教!

今天的蒙古國往上溯源,在清朝時期是喀爾喀部,具體來說是徹辰汗、土謝圖汗、扎薩克圖汗三部。再往上追溯,是蒙古退回草原之後的中興之主達延汗的後代所轄封地。達延汗是正宗黃金家族的後代。

而明朝所稱瓦剌,即現代語言中的衛拉特,在北元退回草原之後曾短暫取代黃金家族統治蒙古草原,但中興之主達延汗擊敗了衛拉特,使得衛拉特從此退出了蒙古汗位的競爭。

瓦剌是短期內明朝對蒙古草原的代稱,當然包括今天的蒙古國,可是瓦剌以及後來的衛拉特跟今天的蒙古國並非一個意思。

衛拉特在分裂重組之後,也曾短暫統治喀爾喀,但也不能作為瓦剌與喀爾喀是同一群人的證據。

蒙古歷史實在太複雜,我也只懂皮毛。不對之處請賜教。


天王蓋地虎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將徐達、常遇春北伐,元順帝北逃大漠,仍以元為國號,歷史上稱其為“北元”。

由於歷史上的蒙古由“草原百姓”與“林中百姓”兩大部分組成,在北元朝廷勢微的時候,蒙古分裂成東部的靼韃和西部的瓦剌兩大部落,明朝對靼韃和瓦剌的態度是哪個強盛就打哪個,明成祖時靼韃部的阿魯臺和瓦剌部的脫歡都被明朝大軍趕著逃跑。

後來脫歡的兒子也先,率領瓦剌打了明朝一個“土木堡之役”,差點讓明朝翻不過身來,不過後來瓦剌再也沒輝煌過,因為靼韃人開始稱雄草原。

靼韃部的達延汗曾經短暫的統一過草原各部,他將靼韃分為六大部落,親掌察哈爾、喀爾喀、烏梁海左翼三萬戶,以自己的兒子作為副汗統率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右翼三萬戶,只是達延汗死後各萬戶各自為政,後來土默特的俺達汗開始崛起,被明朝廷封為順義王。

清朝時期清政府將蒙古部落分為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今天蒙古國境內的被稱為漠北蒙古,生活在東三省及內蒙東部的蒙古部落為漠南蒙古,科爾沁部落就是漠南蒙古的大部落,而原來被稱為瓦剌的蒙古部落則稱為漠西蒙古,後來的準葛爾汗噶爾丹就是漠西蒙古大汗。

由於滿清政府採取與蒙古各部聯姻的政策,科爾沁等部落紛紛投靠,著名的孝莊太后布木布泰就是科爾沁出身,公元1660年,漠北蒙古的庫倫活佛做出歸附清朝不歸附沙俄的政策,對漠北蒙古蒙古部落影響深遠,清朝前期,漠北蒙古由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為省級行政區,也就是相當於今天蒙古國的地方,此行政區域基本保持到蒙古國獨立。


飛凡看歷史


簡單的說瓦剌前期和蒙古是並列的,後期併入的蒙古。下面我簡單的說說,歡迎討論。

起源

瓦剌原是居住在今葉尼塞河上游的一直民族部落(葉尼塞河大致位置在貝加爾湖西北1000公里左右)。

發展

宋元時期,瓦剌部落開始南下,蒙古人與瓦刺人都認為雙方沒有從屬關係,是並列的關係,元朝末年,蒙古人開始衰落,瓦刺趁機進入蒙古腹地,參與蒙古高原個部落的鬥爭。

鼎盛

明朝中期,明朝與瓦剌爆發土木堡之變,明朝無力再幹涉漠北事宜,瓦剌開始崛起,蒙古政權名義大汗脫脫不花被架空,不久病逝,瓦剌也先“建元稱汗”,年號“添元”。自此明代文史和蒙古文史對瓦剌人的記載,開始和蒙古人的概念開始混淆,

衰落

也先及其弟弟相繼去世後,以和蒙古部落融合的瓦剌開始分裂,主要分為準噶爾、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另外蒙古高原還有純的蒙古部落,比如科爾沁部、了察哈爾部。這裡我們歷史就都學過了,以原瓦剌人為主的這四個蒙古部落,有被清朝消滅的了,有直接歸順清朝的,也有到中亞轉一圈又歸順清朝的。

最後清朝統一蒙古高原,庫倫活佛歸順清朝,中央設烏里雅蘇臺將軍,管理蒙古地區。


最後近代中原衰落,北洋政府時期,蒙古地區在沙俄的支持下宣佈獨立,北洋政府經過和沙俄的談判,保住了中央對蒙古地區的主權,但實行高度自治。民國時期,蘇聯脅迫民國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蒙古國正式獨立。1961年,蒙古國申請入聯,臺灣民國政府沒有否決,蒙古國被世界承認。

這就是瓦剌的前世今生,因此,如今的蒙古國是包含了以前的瓦剌人的,只是瓦剌這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消亡融合了,就像以前的鮮卑、匈奴、契丹一樣。


曹老師xixi


不是,如今的蒙古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蒙古族、哈薩克族、圖瓦蒙古族等,從蒙古國家的來歷來講,蒙古歷史上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遊牧民族統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紀末,被納入清朝統治範圍。1921年,取得事實獨立。1924年,成立受前蘇聯控制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92年2月改國名為“蒙古國“。所以如今的蒙古的組成人員是當是元朝時期的統治者蒙古族的一部分。

而對於瓦剌來說,這是百度百科的一段敘述:

瓦剌(wala、瓦那,異於瓦刺waci。)自稱是衛拉特。衛拉特語:Өөрд。蒙古語:ᠣᠢᠷᠠᠳ。西裡爾字母:Ойрад):史上建立過多個國家,用託忒文。元朝稱斡亦剌惕、明朝稱瓦剌(Wǎlà/Wǎlā)、清朝稱衛拉特,後來也稱漠西蒙古等。

與蒙古人的關係:從並列到納入。1640年9月喀爾喀和衛拉特的領導們制定的《蒙古-衛拉特法典》條款稱雙方為"蒙古和衛拉特",當時雙方都認為瓦剌人非蒙古人。後來劃入廣義蒙古族,被稱為漠西蒙古、衛拉特蒙古。

所以瓦剌是蒙古族的一部分,而蒙古族在明朝分為瓦剌和韃靼,瓦剌就是西蒙古,就是衛拉特蒙古,衛拉特分為四大部: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然後讓我們看看這四部後來都做了什麼。

土爾扈特部

17世紀30年代,瓦剌的一支土爾扈特部因為與準噶爾部衝突,西遷進入伏爾加河流域,在烏拉爾河與伏爾加河之間建立了著名的卡爾梅克蒙古部落。

而卡爾梅克部落是歐洲人對厄魯特(Eleut或Olot)蒙古人即衛拉特(Oyrat或Oirat)亦即元代的斡亦剌、明代的瓦剌的稱呼。現在是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共和國。

和碩特部

17世紀30年代,和碩特部部分民眾跟著土爾扈特部西遷進入伏爾加河流域,部分留居烏魯木齊周圍和塔爾巴哈臺地區,由固始汗的大哥(後由大侄子鄂齊爾圖汗)領導,幾乎同時,固始汗一支的4萬民眾東進青藏高原。

1637年,固始汗率軍進入青海,滅卻圖汗,控制青海區域,和碩特汗國開始建立。1640年又發兵西康,滅苯教政權的頓月多吉。此後,他佯稱接到達賴旨意返回青海,實則在1641年突襲西藏,並於1642年攻佔西藏當時的王國首都日喀則,滅噶舉派的藏巴汗政權(噶瑪王朝)。

1642年,固始汗和五世達賴、四世班撣,決定和在東北盛京(瀋陽)建立的清朝早期政權進一步建立聯繫,派遣伊拉古克三呼圖克圖為代表,前往,次年到達盛京,清太宗皇太極立即率領親王、貝勒、大臣等出城迎接。

1717年,準噶爾汗國軍隊發動突然襲擊,南下翻越崑崙山脈,攻入拉薩,殺死了和碩特汗國最後一任君主拉藏汗,和碩特汗國滅亡。

所以,和碩特部最後是被準噶爾汗國滅亡。

杜爾伯特部

杜爾伯特後來歸後金也就是後來的清朝所掌管。

公元1637年(清崇德二年)農曆五月,色楞率二百名杜爾伯特騎兵,隨承政尼堪出會寧由朝鮮徵瓦爾喀。先中到吉木海之地敗平壤巡撫、安州總兵和安邊道援兵。農曆五月十九日,凱旋而歸烏喇地方,從烏喇反回杜爾伯特部。同年十一月,與清皇室聯姻,色楞你阿都齊達爾罕,遣根策布,送其生女於努爾哈赤次子代善大貝勒的長子固山貝子嶽託為妻。受到多勒貝勒豪格福晉、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福晉、固山貝子託羅福晉的歡迎,並在演武場大宴根策布,賜馬牛、蟒緞、雕鞍、布匹等。

公元1638年(清崇德三年),色楞率杜爾伯特部騎兵繼續從徵明朝,先會渾河入明朝邊,然後西進收義州(義縣),平廣寧中左所(錦縣),攻左屯衛(錦州市)、寧遠衛(興城),最後南下圍廣寧中後所(綏中)。同年杜爾伯特部色楞屬下卦爾察部歸順清朝,其頭領扎瑪奈、布贊特去朝遷進貢貂皮。

如今主要分佈在東北的主要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還有一部分在外蒙古的主要聚居在烏布蘇省,少數居住在毗鄰的巴彥烏列蓋省和科布多省。外蒙人口裡,喀爾喀人佔全蒙人口的76.2%,衛拉特人裡以杜爾伯特人最多。所以,在外蒙古中有一部分是杜爾伯特部。

準噶爾部

在哈薩克草原東北方的塔爾巴哈臺地區,瓦剌的另一支綽羅斯人首領巴圖爾洪臺吉(譯:勇士皇太子)也建立了一個政權並連續兩次擊退俄國的侵略,迫使俄國承認了自己的獨立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係,兩國互通貿易。在1643年,巴圖爾領導了一次偉大的遠征,進入並佔領了七河流域地區,迫使大多數大玉茲部落氏族向他臣服。1648年,巴圖爾琿臺吉授命喇嘛咱雅班第達將過去的蒙文改造而制定成"託沁"文字,作為準噶爾部的文字。

1688年瓦剌人戰勝了喀爾喀蒙古人並在東蒙古落腳之後,1690年,葛爾丹仿效成吉思汗,開始進攻中國的清帝國。據史料記載,當時葛爾丹兵強馬壯,青海以西,蔥嶺以東,天山南北,不論何部落,一聞準噶爾兵來,莫不舉家奔逃。

1718年清朝由青海出兵入藏,全軍覆沒;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趕走準噶爾軍,清朝在拉薩設立駐藏大臣。準噶爾人民,主要是綽羅斯部民和輝特部民人口銳減,幾近滅亡,幾乎全部被根除。

由叛亂於清朝的緣故,餘生的準噶爾不敢稱自己為準噶爾,而稱厄魯特,久而久之。便忘了原來的準噶爾之名。今日額魯特主要分佈在今伊犁昭蘇、尼勒克兩縣,以及塔城額敏縣。

因此我們知道,一部分瓦剌人民留在中國,後來建立了自治州、自治縣等,一部分人留在了俄羅斯烏蘇里江松花江附近,還有一部分人到了外蒙古。所以可以說蒙古國中有瓦剌部落的後代,但蒙古國不是明朝的瓦剌。


青山故壘



韃靼的稱呼在早期歷史中所指各有不同,至明代時是明朝對成吉思汗嫡系北元政權以及其治下蒙古高原東部草原部落的統稱,與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對立,分為察哈爾、土默特、科爾沁(含永謝布部)、鄂爾多斯、阿速(奧塞梯人)等部。其人自稱蒙古,明朝稱其為韃靼,與歐洲人所稱的“韃靼”無關。

明初瓦剌控制著今天外蒙古西部,永樂年間,由於不斷受到明朝的打擊,東蒙古(韃靼)勢力大衰,瓦拉趁機越過杭愛山向東擴張,曾經被明成祖擊敗,但強勢未減。到1450年前後,也先統治下的瓦剌達到極盛時期,控制了東起朝鮮,西到阿爾泰山以西的廣大地區。也先死後,瓦剌轉衰,東蒙古逐漸復興,1510年,黃金家族僅存的嫡裔巴圖蒙克(達延汗)統一東蒙古,此後,東蒙古各部經常性地聯合起來討伐瓦剌,瓦剌的東部邊界不斷向西收縮,到了萬曆後期,已經退到了今外蒙古西北部的烏布蘇諾爾湖一帶。為了生存,瓦剌各部轉而向西擴張,也是在萬曆後期,瓦剌的西南邊界抵達天山,西部邊界推進到巴爾喀什湖以北,北部邊界到達西西伯利亞平原中部,額爾齊斯河下游一帶,崇禎初年,瓦剌的土爾扈特部西遷伏爾加河流域,在那裡建立起地跨歐亞兩洲的土爾扈特汗國。瓦剌(厄魯特)開始稱霸中亞。


惪州元良1978


蒙古國就是明朝時期的瓦刺,個人學識原因,詳細的世襲情況不知,在明太祖,明成祖的的歷史中散見瓦刺的信息可以明確這個問題。

瓦剌:

猛哥帖木兒(明太祖時期)

1、馬哈木

(明朝初期蒙古瓦剌部領袖,致力於東部蒙古爭奪蒙古草原的霸權。東部蒙古大汗本雅失裡、太師阿魯臺對抗明朝,馬哈木和弟弟太平、禿孛羅歸順明朝。明成祖封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禿孛羅為安樂王。)

2、脫歡

(殺東部蒙古阿魯臺,又殺死了本部的賢義王太平、安樂王禿孛羅,也先統一了瓦剌四部。1438年,攻殺擁立阿魯臺的阿臺汗,立脫脫不花為大汗,自任為丞相,進一步控制了東部蒙古)

3、也先

(脫歡之子,在位期間瓦剌勢力極盛,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就發生在在位期間,也先死後,瓦剌部落分散,逐漸衰落,內部事態鮮為人所知)

之後還有短暫復興,之後主要活動與中亞與東歐地區,相關記載逐漸消失。

以上是個人所知道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你

謝謝支持與關注!






慕夏無名


蒙古族明朝分為瓦剌和韃靼,瓦剌就是西蒙古,就是衛拉特蒙古,衛拉特分為四大部: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後來準噶爾強盛後逼迫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西遷伏爾加河成為“卡爾梅克人”,清朝消滅準噶爾部後,有一部分卡爾梅克人迴歸中國。

中國明代所講的“韃靼”是指阿魯臺統治的東部蒙古。

薩芬是喀山韃靼,十三世紀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在西起多瑙河下游,東至中亞地區建立強大的欽察汗國或者叫金帳汗國,這一時期被併入金帳汗國的各種突厥部落、匈奴系的保加爾人與佔少數的西遷的蒙古人在語言和文化方面互相結合,形成韃靼,按地方分為:喀山韃靼、阿斯特拉罕韃靼、克里米亞韃靼、西伯利亞韃靼。

蒙古人本身也分為尼倫蒙古與迭列斤蒙古.各自起源也是不一樣的。很多蒙古部落原本是突厥部落或鮮卑部落。


唐明國亮


蒙古國是明朝強敵瓦剌的祖先,瓦剌首領也先是一代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裔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