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武漢養老院老人:疫情之下,“孤島”之上,生活沒被打亂

疫情防控之下,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應成為關注並被保護的對象,聚居在養老院裡的老人更是如此。


武漢封城後,曾有一段時間,網上各種傳言讓許多人感覺彷彿陷入了絕境一般,但事實上,還是有許多當地老百姓過著正常的生活,他們的生活節奏並沒有被過多的打亂。記者最近聯繫了一對早年從上海遷居至武漢的老人,瞭解他們在疫情發生後是如何生活的。


武漢養老院老人:疫情之下,“孤島”之上,生活沒被打亂

仇渭生教授


仇渭生老人今年84歲,他和夫人黃慧英早在1971年就從上海前往武漢工作。仇渭生退休前是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從事水力機械研究和教學工作,黃慧英退休前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小老師。他們退休後並沒有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在武漢江夏區某養老公寓購買了一間房子,過著安逸的晚年生活。


相對於外面的兇猛疫情,仇教授所在的養老院似乎更像是一座被隔離的“孤島”,裡面有600間房屋供人居住,目前沒有一人感染,這和養老院平時的嚴格管理是分不開的。


武漢養老院老人:疫情之下,“孤島”之上,生活沒被打亂

仇渭生教授所在的養老院


養老院所處的位置是在武漢的郊區,離仇教授退休前所在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大約1個小時的路程,這個區域受疫情的衝擊相對小一些。養老院附近有一家超市,也有當地農民種植蔬菜拿出來賣的小菜場。離養老院不遠處還有個動遷農民集中居住的新村,共有1000多戶人家。據仇教授瞭解,目前這個新村沒有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


養老院服務人員中有不少是那個新村裡的農民,他們騎著電瓶車上下班,疫情發生後,他們也接受嚴格的防疫管理,避免給院裡的老人帶來病毒感染。


武漢養老院老人:疫情之下,“孤島”之上,生活沒被打亂

仇渭生教授房間裡的日常生活所需


養老院大部分老人都有慢性病,屬於易感和高危人群。在疫情防控期間,該院採取封閉管理,只允許少數行動方便、有較強認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的老人出門採購日常用品。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這樣的出門權限越來越緊。


武漢養老院老人:疫情之下,“孤島”之上,生活沒被打亂

仇渭生教授的夫人黃慧英在燒菜


仇教授和夫人平時吃不慣院裡食堂的伙食,在目前身體還算健朗的情況下,他們喜歡烹製適合自己口味的菜餚。院裡允許他們開小灶,但出於安全考慮,只允許他們使用電磁爐。在他們的冰箱裡,放滿了品種繁多的食材,足夠他們的日常生活所需,那是他們的子女平時看望他們時買進來的。


仇教授的兒子也是華中科技大學的職工,今年56歲,長期派駐社區居委會工作。武漢疫情發生後,他的兒子一下子忙碌了許多,經常是來不及吃頓熱飯就又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仇教授夫婦倆擔心兒子的安危,經常打電話給兒子要注意防護。在實施社區疫情管控時,為防止被感染,仇教授的兒子經常穿著防護服到重點居民家裡開展服務。就在前幾天,兒子知道父母藥用完了,還特地配了藥送到仇教授那兒。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家人只能互道珍重。


在這家養老院,許多老人和仇教授的想法一樣,照顧好自己,拒絕病毒於院外,不給養老院添憂,不給國家添亂,這是他們最需要做到的,也是能夠做到的。


最近幾天,武漢的確診病例數正在下降,這讓身處養老院的仇教授很開心。養老院的樹枝已長出嫩芽,花草散發春天的芳香。他知道,雖然春寒料峭,但武漢的春天顯然已經來臨了。


記者 | 劉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