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學生剛畢業就創業好嗎,會不會膽子太大了?

海雲海


作為一個有幾次創業經歷的過來人,對於大學生畢業就創業這個問題發表一下個人的一些看法。

畢業就創業未嘗不可,但是在決定創業之前需要首先思考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否有合適的項目。所謂合適的項目就是指項目是否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是否有足夠的市場環境支撐,是否有廣闊的市場需求,是否有持續發展的空間。用通俗的話來講,項目是否能夠賺到錢,並且能夠持續賺錢。如果沒有合適的項目就盲目創業,結果可能會以失敗而告終,最終也會影響自己的職業規劃。作為我個人而言,是在自己大學畢業第三年開始創業的,就是當初再選擇項目的時候不夠慎重,沒有考慮後項目的持續盈利能力,最終功虧一簣,前期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付之東流,最終也嚴重影響了自己後續的就業和職業規劃,只能從頭開始。所以如果沒有合適的項目不建議輕易創業。

第二,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創業來講,前期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無論是租辦公場地,招聘員工,採購原材料等等都需要資金,並且在項目前期還不能盈利的情況下,就需要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一旦資金鍊斷裂,可能很難再繼續下去。在我認識的很多創業者中,很多公司倒閉的原因就是資金鍊斷裂導致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嚴重製約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也是中小創業中創業成功的攔路虎。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不建議輕易創業。

第三,是否有靠譜的團隊。創業不是一項簡單的事情,創業也需要有靠譜的團隊,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個人的力量終究還是有限的,如果想創業成功就需要有靠譜的團隊,團隊成員之間能夠知根知底,真誠互信,集思廣益,各自發揮所長,這樣才能保證項目能夠穩步推進。同時,如果有靠譜的團隊,公司出現風險可以共同承擔風險,也增加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當然,如果是小本買賣,這個可以忽略。所以,如果沒有靠譜的團隊,不建議輕易創業。

第四,是否有超強的抗壓能力。創業絕非易事,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無法預知的問題,面臨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也會面臨巨大的外部挑戰,同時也會有失敗的可能。作為創業者,要有足夠的抗壓能力,能夠臨危不懼,能夠做到泰山壓頂而面不改色的心態。如果沒有超強的抗壓能力,極有可能在巨大的壓力面前承受不住而中途放棄,最終導致創業失敗。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抗壓能力也不要輕易創業。

創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數的創業者都倒在了創業的路上,但是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創業者也成功了。所以關於創業最終是否能成功這個問題,取決很多主觀和客觀因素,這裡我也沒辦法一一去分析,畢竟事物都是動態發展的,誰也沒辦法預知未來。

如果你思考好了以上四個問題,認為自己有合適的項目,有足夠的資金,有靠譜的團隊,並且有超強的抗壓能力,大可放手一搏,畢竟從國家層面來講也是鼓勵大眾創業的,有些地方政府還針對大學生創業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持。如果成功了,自然功成名就受人敬仰。如果失敗了,也算是人生的一段經歷,畢竟還年輕,大不了從頭再來。其實你會發現,近些年湧現出了一大批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題主大可先關注一下他們的創業經歷。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並且已經決定好了那就馬上行動起來吧,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如果還未準備好,完全可以先找份合適的工作,在社會上歷練幾年再創業也不遲。

每個人都有一個創業夢,自己才是真正的圓夢人。祝福題主的創業夢能早日夢想成真。



愛養貓的魚


你好,我是1994年的,我畢業以後在內蒙古小縣城做了4年酒水飲料批發,現在開了一家在本地還算不小的超市,自己做買賣真的比給別人打工強,掙多掙少沒人管。自從有了家庭,一天都不敢休息,建議你還是上班吧[捂臉][捂臉]



高迪奮鬥記


既然是大學生,就應該敢想敢幹,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就應該有如此的志氣。總之一句話“幹就玩事”。

我大學選修課的時候有一門是選修科目及格了就可以拿證的,這就讓很多想拿證的人想去報考了(包括我)。但是我們都不瞭解那門課容不容易過,都害怕掛科;於是紛紛去詢問上過那門課的學姐,別人問的學姐都說難,但是我去問學姐卻說只有上課認真學習就能包你過。(每個人問的學姐都不一樣)所以我就報了課,其他問學姐說沒過的人都沒有報。後來發現果然很簡單。轉念一想,如果我問的那個學姐也說不容易過,我是否還會選修呢?

由此可見——獲得別人鼓勵或支持的人更容易成功,當然不否定不被支持的人的成功性。

所以,只有你有想法了就去付諸行動吧!你不去嚐嚐那顆梨,怎麼能知道它是酸是甜呢!還是那句話“幹就完事”。加油吧少年!!!


菠蘿咕咾肉46


很能磨練人吧,但是很痛苦,我畢業之後先去的國企,兩年後才開始創業做買賣,創業初期總是被騙,太容易相信外面的人或事。漸漸的學會了不相信,到最後又學會了再相信。這之間的痛苦和心酸很多。

一定要區分好創業動機。

如果是為了面子去創業,最好不要做。

如果是為了夢想,為了去實現自己想做的喜歡做的事情。可以去嘗試


刺言辣語


大學生創業,很多有思路的,在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了,還在猶豫觀望的,基本上畢業後也往往不會選擇創業,因為考慮的因素比較多,拖一拖就過了大半年。

大學生剛畢業,建不建議創業,要考慮這幾點因素:

1.想創業的行業背景怎麼樣,有時候不是說我一腔熱血能搞定的;

2.要判斷這個產品或者服務能不能做,有什麼價值,要怎麼盈利;

3.要會成本核算,其中包括選擇成本,時間成本,認知因素,用人成本等等等等;

4.你的能力是否足以支撐,或者說你有沒有一個很好的團隊,大家剛畢業,更多時候考慮的是收益,能不能養活自己;

5.創始人是否有足夠的動力和信心去做,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做,都是要考慮的,

6.最後一個就是啟動資金從哪裡來,需要多少,如果你要去談融資,BP做了沒有?

在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見識就創業,註定要走比旁人更多的彎路,不過往往危險與機遇並存,就看你能否把握了。

祝你好運。


衡芷


大學生就業問題,前幾年確實困擾了我們很多人,包括國家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政策促進大學生就業,其中也包括“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很大一部分大學生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關於大學生創業我也想表達下我的看法,大學生有好也有壞,創業有風險,足下須謹慎。我提供你三個方面的建議,你可以思考和參考。

一、你申請哪一類的企業,對這一類的營商環境有多少了解

目前基本上全世界的企業也就分為六類:做產品;做服務;做技術;做渠道;做標準;做資本。你的的項目屬於哪一類呢?如果你已經選好了,就開始從每一個環節上去研究,自己能不能做,你有沒有絕對的優勢。


二、創業資金的預算和來源

很多大學生一開始的創業資金,都是來自於自己家人。這樣的做法當然資金來得會比較容易,但是缺點就是萬一賠了,這就整個家庭都很痛苦了。我建議你可以做一個詳細的項目計劃書,可以給一些專業做天使投資幫你做參考,或者自己的其他朋友有沒有興趣一起做的。這樣有兩個好處,家庭承擔的風險會比較輕,還有一個就是在項目啟動之前,先檢驗一下自己的項目到底是不是具有市場優勢。如果真的是一個好的計劃書,是很多人希望來投資的,還會帶著資源來投你,相信我。

三、項目的人才隊伍

開始創業的團隊人員是非常重要,這一點極其關鍵。大家是否具有相同的價值觀,是否具有相同的目標追求。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業在推進過程中需要所有人的齊心協力,但如果心不齊,事業因此會夭折。各自的角色,各自的作用都要定位好。我個人不傾向於去市場是招很厲害的人,最好還是找到“自己人”再開始創業。


其他包括公司註冊、法人治理結構、投融資、薪酬架構、市場營銷等我們就不展開了。創業需要速度與激情,但是最多的還是需要理性思考和資源整合的能力,所以大學生還是要謹慎地看待創業這件事。


益顆營養師Lisa


很多人都會選擇大學畢業之後就創業,不算膽子太大!但你要明白,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進入職場之前你必須清楚的明白自己能力、優勢、短板,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才好。

現代大學生畢業之後的選擇也就這幾個吧,找工作,創業,讀研,待業。當然了找工作佔多數的,但是也有人想創業的。關於創業,還是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創業?這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如果說是想為自己打工,不用低聲下氣。這個理由看似很充分,其實也是比較片面的。因為在創業初期,沒有資金支持的話怎麼可能不低聲下氣請求別人幫助。

自己創業,就等於自己給自己發工資,就必須想辦法賺錢。即便的創業,也別想一口吃個胖子。那些創業成功的人,不管是現實中還是電視劇上的,都有這幾個共同特點,一方面是自身努力,另一方面是貨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時機和運氣了,一將功成萬骨枯可不是鬧著玩的!

想要創業做企業首先要逐利,你要先生存下來,否則談什麼理想、扯什麼社會責任,做企業不是做慈善。我個人還是比較建議大學生畢業先老老實實的去打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士兵都沒當過或者當不好就想當將軍,難啊。

先當一個好員工,以後你才能當一個好主管,再之後才有可能當一個好老闆哦。一飛沖天畢竟稀少,循序漸進才是常態。

但也不是說大學生就不可以創業了,創業是個選擇,還是要看自己的決心,如果你準備創業,那麼一定要先想象一下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如果感覺自己能夠接受最壞的情況,那就去揮灑青春吧。加油!





心語雨露


剛畢業就創業,想必這是很多在校學生的想法。

自己有好的項目,有好的團隊,對結果能夠承擔的起,可以嘗試。但是不適合所有人,創業也好看機遇,創業成功的人很多,但是創業失敗的人是成功人數的N次方。

剛畢業就創業一定都想下圖這樣

剛畢業可以創業,但是這不是最好的選擇

除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否則不要輕易畢業就創業

也許你大學已經在做了,想在畢業後拓展自己的規模,想去賺更多的錢。有句話叫好事多磨,越是重要的決定越是多去準備,多去防範未然(並不是指拖沓和猶豫不決)畢業後先去社會磨練半年,一年還是兩年,覺得自己想創業的項目在社會上的市場已經有所瞭解,學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時候知識已經學了,通過上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在創業前期至少可以養活一段時間,能夠日後更好的做事。

歡迎大家評論出不同的想法~

不同想法的碰撞才是悟空問答存在的意義


白米範


畢業時開始創業,咱們先不論這個時間點合不合適,正不正確。首先,對於年輕人,我不喜歡教育他們是非觀,尤其是在這種似是而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上。

“創業”還是“就業”,這是一個對你自己的人生規劃,職業計劃。站在這個十字路口上,你做任何的選擇都沒有對錯,唯一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做了選擇,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到底。

畢業時二十出頭,如果你選擇了創業方向,我必要先讚揚你過人的勇氣。所謂年輕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嘛,沒錯,不氣盛能叫年輕人嗎?(這瓜保甜-強哥臉😟)恭喜你,氣勢上你贏了,雞血你給自己打足了。接下來,你就要開始承擔後果了:1.沒有穩定的工資。2.沒有五險一金的保障。3.沒有公眾假期。4.沒有日夜之分,沒有8小時工作制,一天24小時都可以是你的工作時間,只要你願意。5.隨時面對親友們,或莫名其妙或陰陽怪氣的“關心”,相信我,在沒有成績之前,你是沒有任何底氣去回應他們的。6.創業做項目,單打獨鬥是笑話,你要有自己的團隊分工合作,或許是商業合夥人又或許是通過社招僱人,那麼,年底分紅或者員工工資從哪兒來呢?你的錢包裡。7.終極後果,一旦項目失敗,血本無歸,甚至負債累累,你能承擔得起嗎?這時喊媽媽可沒用哦🥵。

面對我囉嗦的這一堆,你認為你都能承擔,那麼恭喜你,創業的地基你打牢了。

再往後,便是你宏偉計劃的開始,感興趣的朋友們我們以後慢慢探討。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人生的規劃沒有好壞之分,因為這實質上是一個偽命題,好與壞,對與錯,都要留給時間去檢驗,沒有人能百分百作出一個完美的計劃,我們都是在選擇之後的路上不斷砥礪前行,不斷修正改善。這就是人生,需要經歷,需要打磨,需要修煉。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都願你不負韶華。


不負卿1984


您好,很開心、能有緣分能和您探討問題!

我個人觀點大學生剛畢業創業不太適合,我不是很贊同!主要由以下幾點看法:

1、缺乏資金:大學生剛畢業剛從學校出來,剛結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可以說身無分文,如何談創業!除非又是父母支援!

2、缺乏人脈:大學生剛畢業,接觸最多的就是親人、同學一點社會人脈、人員關係網都沒有!如何談創業!

3、缺乏經驗:剛畢業的大學生,對於社會這個大熔爐,覺得很簡單,但是幾乎都是一張白紙,只有書本上的知識,對於社會經驗幾乎是一張白紙!如何創業。

4、缺乏機遇:剛畢業就想一步成功那是不可能,只有等待機會,抓住合適的機遇。

總之:我個人不建議一畢業就創業,這樣如果失敗只能打擊特別大!

我個人建議:畢業以後先找準自己的目標,先應聘工作融入社會這個大熔爐,積累一定的資金、人脈、經驗。在後起而勃發!

以上是我個人見解,閱歷有限,不對、不足之處請樓主、讀者們諒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