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美聯儲降息後 刺激全球經濟增長的接力棒交到了中國手上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遭遇的最大沖擊正在日益讓人們期望中國會以降息、注資和企業紓困等各種措施加大刺激力度以提振經濟。

不過到目前為止,中國決策層的重點依然是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並盡力避免動用以往危機時那種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手段。創紀錄規模的債務以及降息救不了供應鏈的現實使得中國在政策應對上一直頗為節制。

另外推動銀行加大對中小型企業貸款力度也是當務之急。

然而,美聯儲的緊急降息之舉為中國央行提供了放鬆政策而不至引發資本外流的窗口。

備選方案中包括下調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官員們還說將會評估當前的基準存款利率,若是下調這一利率,銀行的貸款成本也會隨之降低。財政方面,擴大赤字和增加國債發行或有望提振基礎設施開支。

“美聯儲憑藉自身政策立場的改變便能左右全球經濟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匯豐控股駐香港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說。“面對像新冠病毒疫情這樣的挑戰,中國和美國都需拿出強有力的刺激措施。”

疫情趨穩形勢下工廠全面復工以及消費者重新開始消費的種種跡象或許意味著中國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彭博經濟學家如是說

中國央行當前的重點是加大對遭受疫情衝擊的中國經濟的支持力度,它的行進方向顯然與美聯儲相同,我們預計未來幾日它會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經濟學家曲天石


然而同樣清楚的是,如果中國想要實現6%左右的今年GDP增長目標,那就需要出臺更多的刺激措施,即便是降低目標,降低稅費、增加開支和下調利率等一系列組合措施也同樣必要。

如今雖然復工方面有了進展,但是進展速度依然緩慢,全面復工可能還需要好多周的時間。

其他一些經濟學家也在接連下調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總部設在巴黎的經合組織本週下調了全球經濟前景預測,同時就可能出現的經濟萎縮發出了警示。

雖說過去10年中國債務規模激增,但是中央政府借貸依然保持較低水平,因此中國央行可能比其他任何一家主要央行都擁有更多的迴旋餘地。

除了總體企業紓困措施外,中國央行和相關監管機構還意圖為身處疫情中心湖北的企業提供特別支持,疫情導致的封城舉措使當地經濟幾乎陷入了停滯。銀行接到指示,要為湖北企業提供更多貸款支持,降低針對它們的貸款成本並暫緩收回貸款,尤其是對小型企業。

中國央行還努力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足,並下調了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的利率以提振市場人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