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天天待在宿舍睡觉打游戏,他们没有感到迷茫吗?

用户4437252902755276


人的生活状态无非两种,一种被动活,被环境推着走,没有明确目标,走一步看一步;还有一种就是主动活,自己先定了方向,目标很明确,朝着目标步步推进。

迷茫并不是个令人愉快的感觉,趋乐避苦,人性使然,“待在宿舍睡觉、打游戏”的状态在旁人看来是浪费时间和生命,于他本人而言,只是用睡觉和游戏打发时间,借以逃避无力应对现实的痛苦罢了。

这样的学生很可怜,一直被环境裹胁着上学、考学、升学,早出晚归地上了十几年学,还是压根没明白学习的意义何在。



上学是父母让上的,升学是父母让升的,大学是父母让考的,至于学生本人根本不去想也压根不用想学习的意义究竟在哪儿,反正都是安排好的,完成任务就是了,考上大学就是完成了父母交待的任务,结果上了大学才发现根本不是想像中那回事,原来后面还有一堆任务等着完成呢,活成个人居然这么难,搁谁谁不想逃避?

主动活、实现活着的价值和被动活、承受活着的不易,感受肯定不一样,前者越活越有劲、越活越明白;后者越活越无力、越活越迷茫,归根到底,初衷不一样,一个为自己活,活出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一个为别人活,活了十几年也还是浑浑噩噩。

想破局也并非没有可能,上了大学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来自不同地方、出身背景、性情各异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改变些原有认知,只要本性里积极向好的成分还在,醒悟是迟早的事。人生本来就不是一条直线,哪有不走弯路的。



我知道的一个男生,大学就是这么个状态,翘课睡觉打游戏,毕业后刚工作了半年,突然和以前班上一个学习不错的同学A发消息,说“以前觉得‘越努力越幸运’就是个鸡汤,现在突然明白过来是真的,所以他决定工作2年后继续考研”。

这个男生之所以能和同学A交流这番话,源于A在上学期间从未因成绩好就轻视低估成绩不好的同学,总是能看到同学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且尽力在学业上鼓励、帮助他们。

同学只是一段路的同行者,一个外人做到了(包容、理解、信任、尊重),就能起到唤醒的作用,身为父母的家长做起来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会做就去学,边学边实践,父母的终极使命不就是帮助孩子成就自己吗?想让孩子的生命发光,父母要先将自己的生命点亮。



最好的教育是唤醒,最快的成长是自燃。我是[阿娥你好],一个传播能量、乐于分享的妈妈,[关注]我的原创内容,和孩子一起进步,见证彼此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