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不迷大學,這位大作家大部分時間在中學教書

文化界星光燦爛,向培良以其多面手的成就閃耀其中。

儘管他的名字不太為今人所熟知,甚至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中等教育界度過,在中學、中專任職時間最長,而在劇團、報社和大學的時間次之。

可以說,長年在中學當老師的經歷絲毫不影響他成為文化大家。

向培良生於1905年,祖籍湖南省黔陽縣沙灣鄉寨頭村,筆名培、漱年、漱美、姜蘊、蘊良,在《女師大週刊》上曾使用過靜芳、靜、青方、白蟻等筆名。

不迷大學,這位大作家大部分時間在中學教書

從小在湖南長大的他,曾在長沙生活、讀書,在省立第一中學留下了求學的背影。

18歲那年,他考入北京私立中國大學,後在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攻讀。

在大學讀書時,他就開始了文學創作活動,是“狂飈社”主要成員,後又參加魯迅主辦的“莽原社”。魯迅曾對他寄予希望,在他主持《豫報》副刊時,曾去信鼓勵:“從有著很古的歷史中州,傳來了青春的聲音,彷彿在預告這古國將要復活”(《華蓋集》)。

21歲那年5月,他和呂蘊儒、高歌赴鄭州創辦《豫報》副刊。

北伐軍佔領武漢後,他離開河南,南下來到湖北,任報紙副刊編輯。

22歲時,他南下到衡陽出任日報編輯。

第二年,他去到長沙,先後在長沙中學、大麓中學任教。

24歲那年,他赴滬,去上海南華書店任總編輯,與朱之倬、戴望舒等創辦《青春月刊》。

他先是主編《青春週刊》,後又在此基礎上組織“青春文藝社”。他提倡新文化,贊成文藝反映生活,反對讀經復古,併為這些觀點發表了大量的文章與作品。

一年後,25歲的他又回到長沙,先後在華中美術學校、育才中學任教。

29歲那年,他離湘去武昌市立職業學校任教。

31歲時,經潘公展薦介,他赴上海主辦上海大戲院,兼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

抗戰時期,他先後擔任國立戲劇學校研究實驗部主任、中央文運委第一戲院巡迴教育隊隊長,率隊在湖南、廣西等地巡迴演出。

不迷大學,這位大作家大部分時間在中學教書

再後來,他輾轉到江蘇腹地,在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蘇州大學前身之一)任教。

42歲那年8月,他擔任中國萬歲劇團團長,辭職回鄉,在洪江洪達中學(現洪江市第一中學)任教。

不迷大學,這位大作家大部分時間在中學教書

1949年10月後,他紮根鄉土,先後在

洪江、沅陵、黔陽等地中學任教,曾被選為模範教師。直到去世,他都在中學教書。

他一生著述甚豐,戲劇主要有《光明的戲劇》、《沉悶的戲劇》、《不忠實的愛情》、《離婚及其他》、《黑暗的紅光》、《紫歌劇集》、《戲劇長征集》、《繼母》、《中國戲劇概評》、《導演概論》、《舞臺色彩學》、《舞臺服裝學》;小說主要有《我離開十字街頭》、《在堤上》等;散文主要有《英雄與美人》、《浣衣母》、《寂寞》等;譯著有《逃亡》、《死城》等。

向培良是一位對戲劇研究廣泛且深入的戲劇家,他的研究範圍涉及戲劇理論、戲劇創作、戲劇表演、戲劇舞臺、戲劇批評等。

1959年,這位集作家、劇作家、美學家、翻譯家於一身的學者在家鄉不幸去世,終年5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