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和警察的故事”作品选登|识警•融警

识警·融警

我是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由于职业的原因,平时很少和警察打交道,对警察的工作也是知之甚少,只是凭个人直觉感到,警察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的是国家和法律,应该是威严的,是无所不能的。从各类媒体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习惯认知,都是法大于理,理大于情。然而,真正了解警察的工作过程之后,让我改变了对于警察的这一僵硬认知。

古语有云,鱼与熊掌向来不可兼得,法和情就像是鱼与熊掌,警察作为执法者,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威严的、不可侵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渐渐地看到了警察这一身份职能的转变。我居住的赵王河小区,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老、旧、乱、差”一度成为这个小区的对外标签,由于是开放式小区,出口较多,更是成为了小偷小摸实施违法犯罪的“福地”,居住在其中的我们苦不堪言,却无力改变现状。

还记得那是2009年,小区里面多了一间新房子,外面挂着“北辛派出所文坛警务室”的牌匾,房子里面多了几位“新邻居”,他们穿着警服,和气地和我们打着招呼,“社区民警”这一新奇的字眼,也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随着几位社区民警的到来,小区里面开始慢慢的多了监控摄像头,街面上也时常见到他们巡逻的身影,小区里的治安状况也日益良好,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社区民警带给我们的福利。

“我和警察的故事”作品选登|识警•融警

本以为和警察的交集仅限于此,一直到今年夏天,居委会的领导找到了我,说是让我作为居民代表的一员,参加派出所组织的警民议事会。退休以来,我作为小区里的积极分子,经常帮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处理一些邻里琐事,这次能作为居民代表参加警民议事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尤其是这次会议,让我改变了对警察仅仅是威严的执法者这一认知。北辛派出所所长秦猛同志、指导员黄金同志、赵王河小区的社区民警们和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小区的治安状况,询问我们对公安工作的建议意见,一场会议下来,宾主尽欢,拉近了我们和警察的距离,也开始了我和警察的另一段故事……

“我和警察的故事”作品选登|识警•融警

现在的我已经是赵王河小区平安志愿者队伍的一员,我们的队伍名称是“和合尚善平安志愿汇“,队伍成员都是小区里的居民,每天我们都抽出来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戴上平安红袖标,拿上小喇叭,在小区里四处转转,提醒着居民朋友注意防火防盗,充当着小区里的平安守护者。我们能够组建起来这支队伍,离不开派出所民警的大力支持,他们充当着我们的牵头人、领路者。只要有时间,文坛警务室的社区民警就会和我们一起巡逻,更加发挥了我们志愿者队伍的效能。成立队伍以来,小区里的偷盗电瓶车等现象越来越少,小区的治安状况也越来越好。当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良好的生活环境,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成立,我和小区里的几位社区民警更加熟悉了,我也成了小区警务室的常客,家里人现在都笑称我是“半个警察”。


我和警察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我也相信,随着我们志愿者队伍的发展,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朋友愿意加入我们,共同维护我们小区的治安环境,共同走进和警察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