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泉州中院畅通“无接触式服务” 渠道,提供五大“暖心”司法服务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避免人员接触已经成为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这给“卷随人走”的传统办案模式带来了种种障碍。

早在2019年初,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率先在上诉未缴费、管辖权异议上诉等速裁案件中推行无纸化办案模式。

此次疫情期间,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时刻,泉州中院“人卷分离”的无纸化办案模式,为当事人、办案法官提供五大“无接触式”暖心司法服务。

一、案卷移送“不交接”

变化

传统办案模式依赖纸质卷宗,纸质卷宗的流转又依赖于人工传递。无纸化办案模式则以电子卷宗为主要载体,在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基础上,将电子卷宗与纸质卷宗分开移送,实现电子卷宗网上走、纸质卷宗原地留

泉州中院畅通“无接触式服务” 渠道,提供五大“暖心”司法服务

流程

上诉的速裁案件,一审法院只需移送同步生成的电子卷宗,无需再移送纸质卷宗,二审法院可直接依靠电子卷宗完成案件立案、分案、审理、退卷等流程,实现电子卷宗随办案进程同步流转

优势

无纸化办案模式极大减少卷宗流转时间,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而且其自身所具备的“非接触式交接”的特性不但保证了在疫情期间卷宗正常、安全的流转,更减少了人员接触,降低病毒传染几率。

二、查阅案卷“不碰触”

优势一

无纸化办案模式下,法官办案不再完全依赖于纸质卷宗,在电脑上通过电子卷宗同样也能完成网上签收、浏览案卷、材料批注、证据展示等工作,合议庭其他成员、法官助理也可同步查阅案卷,实时共享案件信息,全面了解案情,“法官桌面上案卷高筑的现象将一去不返”。

优势二

以OCR识别技术为支撑,法官办案可以左看右写、直接复制黏贴电子卷宗材料,改变过去边看卷宗边手动输入的工作模式,既有效减轻录入负担,又提升了阅卷、摘抄效率和文书的精准度

泉州中院畅通“无接触式服务” 渠道,提供五大“暖心”司法服务

优势三

电子卷宗不仅支持内部办案,还支持对外查阅,诉讼参与人通过申请,可直接登录泉州司法公开服务网查阅相关案件的电子卷宗,真正做到查阅案卷不接触,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也能看到案件卷宗

三、调查庭审“不见面”

面对面

传统审判方式的调查、庭审强调当事人的现场参与和直接言辞,必然要求当事人到场“面对面”接受法官询问,但因时间、空间、人员流动的限制,询问效率大打折扣。

屏对屏

无纸化办案以全程在线为基本原则,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案件审理需要,调查庭审也在线上进行。依托泉州法院网上庭审平台,法官可以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在网上进行调查庭审,诉讼参与人凭庭审码,在规定时间

使用手机APP或电脑“屏对屏”参与调查和庭审活动,庭审结束后使用数字方式签署笔录,庭审活动全程录音录像

便捷、高效的在线调查庭审既满足当事人随时随地参加诉讼活动的需求,大大提升审判质效,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减少人员聚集。

四、文书签发“不交互”

一键生成

泉州中院畅通“无接触式服务” 渠道,提供五大“暖心”司法服务

上诉未缴费、管辖权异议上诉等速裁案件主要采用令状式、表格式等简式裁判文书,可依托泉州法院电子文档管理平台一键自动生成。

一键签发

泉州中院畅通“无接触式服务” 渠道,提供五大“暖心”司法服务

文书制作完成后,直接通过智慧办案系统发起在线审签,不再采用传统的人员交互式报签模式,在网上实现拟稿、核稿、签署、修订、电子签章等全程办理、处处留痕,在确保文书签署规范,审核层层把关的前提下,缩短了案件签发、文书制作时间,提高签发效率,又减少了人员交互几率与流动性,保证在疫情期间的人员安全。

五、文书送达“不上门”

传统

传统上,法院法律文书的送达都是通过邮寄送达或直接送达的方式来完成,但是不管是邮寄送达还是直接送达都免不了面对面签收,都会增加人际接触感染的风险。

现在

无纸化办案强调审判全流程电子化,法官不仅可以线上办案,还可以在线上直接发起送达,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渠道送达法律文书。

优势

电子送达摆脱了传统送达的繁琐流程,缩短了送达周期,而受送达人足不出户接收法律文书,不仅能在疫情期间减少外出,还能轻松、及时的完成诉讼事务,真正做到文书送达不上门,宅家接收保平安。

泉州中院畅通“无接触式服务” 渠道,提供五大“暖心”司法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